基因分离定律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为遗传学三大定律。

中文名: 基因分离定律; 外文名: Law of Segregation; 别 名: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百度首页 网页 新闻 贴吧 知道 网盘 图片 视频 地图 文库 百科 首页 历史上的今天 百科冷知识 图解百科 秒懂百科 懂啦 秒懂本尊答 秒懂大师说 秒懂看瓦特 秒懂五千年 秒懂全视界 特色百科 数字博物馆 非遗百科 恐龙百科 多肉百科 艺术百科 科学百科 用户 蝌蚪团 热词团 百科校园 分类达人 百科任务 百科商城 知识专题 权威合作 合作模式 常见问题 联系方式 下载百科APP 个人中心 基因分离定律 播报 编辑 锁定 讨论 上传视频 特型编辑 生物学术语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0 有用+1 已投票 0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

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连锁和交换定律为遗传学三大定律。

中文名 基因分离定律 外文名 LawofSegregation 别    名 孟德尔第一定律、分离定律 提出者 孟德尔 学    科 生物生物 使用领域 生命科学 目录 1 简介 2 选用材料 3 现象解释 4 实践应用 5 适用范围 6 限制因素 7 解题点拨 基因分离定律简介 编辑 播报 1、内容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过程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基因)决定的。

②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③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1)目的:对孟德尔假说合理的验证。

(2)选材:F1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

(3)预期结果:Ddxdd—Dd:dd=1:1。

(4)实验结果:高茎:矮茎=1:1.(5)结论:F1的遗传因子组成为Dd.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D和d发生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产生D和d两种数量比例相等的配子。

[1]  基因分离定律选用材料 编辑 播报 ①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授粉,在自然条件下,可以避免外来花粉粒的干扰,所以在自然状况下都是纯合子,它保证了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②豌豆各品种具有极易区分的性状,并且能够稳定的遗传给后代,使实验结果利于观察、分析;③豌豆花花型大,易于做人工实验,而且豌豆种子颗粒也比较大,便于收集和统计;④豌豆花的花期较短,这样便于尽快获得种子,从而节省试验时间。

[2]  自花传粉是指同一株雌雄同体的植物的两性配子相互结合的一种传粉方式,亦即同一朵花之间的传粉。

闭花授粉是指在花未开放之前就已完成授粉。

因此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基因分离定律现象解释 编辑 播报 (1)纯种高茎豌豆体细胞中含成对高茎基因,纯种矮茎豌豆体细胞中含成对矮茎基因。

(2)减数分裂时,纯种高茎豌豆只产生含D基因的配子、矮茎豌豆只产生含d基因的配子,亲本杂交得F1,获得一个D基因和d基因。

(3)F1体细胞中,D和d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上,具有独立性,为等位基因。

(4)F1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D和d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产生含D和d两种比值相等的雌雄配子。

(5)受精作用随机进行,每种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

(6)F2出现DD、Dd、dd三种基因组合——基因型,比例为1:2:1,因此性状表现为高茎:矮茎=3:1。

基因分离定律实践应用 编辑 播报 分离规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杂交育种工作;a、不能随意舍弃F1;b、对后代的处理要分别考虑:对于显性性状,后代还将继续发生分离,因而还需要不断种植观察,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对于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

(2)具体应用①、一对基因控制的各种交配组合的结果(设A对a为显性)亲本组合AA×AAAA×AaAA×aaAa×AaAa×aaaa×aa后代基因型AAAA:Aa=1:1AaAA:Aa:aa=1:2:1Aa:aa=1:1aa后代表现型全为显性全为显性全为显性显性:隐性=3:1显性:隐性=1:1全为隐性②确定显、隐性关系③确定个体的基因型④计算遗传概率(某性状或某基因型出现的概率)方法一:直接根据①中表内的分离比直接推出。

方法二:用配子产生的概率计算(3)求遗传概率的两个基本法则①相乘法则: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是它们各自概率的乘积。

②相加法则:如果两个事件是非此即彼的或相互排斥的,那么出现这一事件或另一事件的概率则是两个事件的各自概率之和。

(4)求遗传概率的两个计算方法①计算公式:概率=(某性状组合数/总组合数)×100%②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计算出亲本产生每种配子的概率,再根据题意要求用相关的两种配子概率相乘,相关个体的概率相加即可。

基因分离定律适用范围 编辑 播报 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而同源染色体的分开是有性生殖生物产生有性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特有的行为。

2、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3、细胞核遗传只有真核生物细胞核内的基因随染色体的规律性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

细胞质内遗传物质数目不稳定,遵循细胞质母系遗传规律。

4、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遗传问题,分离规律不能直接解决,说明分离规律适用范围的局限性。

基因分离定律限制因素 编辑 播报 基因分离定律的F1和F2要表现特定的分离比应具备以下条件:1、所研究的每一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基因控制,而且等位基因要完全显性。

2、不同类型的雌、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受精的机会均等。

3、所有后代都应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而且存活率相同。

4、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基因分离定律解题点拨 编辑 播报 (1)掌握最基本的六种杂交组合①DD×DD→DD;②dd×dd→dd;③DD×dd→Dd;④Dd×dd→Dd∶dd=1∶1;⑤Dd×Dd→(1DD、2Dd)∶1dd=3∶1;⑥DD×Dd→DD∶Dd=1∶1(全显)根据后代的分离比直接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与表现型:①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3:1,则双亲一定是杂合子。

②若后代性状分离比为显性:隐性=1:1,则双亲一定是测交类型。

③若后代性状只有显性性状,则双亲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

(2)配子的确定①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规律。

如Aa形成两种配子A和a。

②一对相同基因只形成一种配子。

如AA形成配子A;aa形成配子a。

(3)基因型的确定①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aa。

表现型为显性,至少有一个显性基因,另一个不能确定,Aa或AA。

做题时用“A_”表示。

②测交后代性状不分离,被测者为纯合体,测交后代性状分离,被测者为杂合体Aa。

③自交后代性状不分离,亲本是纯合体;自交后代性状分离,亲本是杂合体:Aa×Aa。

④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仍为显性,亲本之一是显性纯合体,另一方是AA或Aa。

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体分离出来,双亲一定是Aa。

(4)显隐性的确定①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F1表现出的那个性状为显性。

②杂种后代有性状分离,数量占3/4的性状为显性。

(5)显性纯合体、杂合体的确定①自交: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进行自交,若后代无性状分离,则可能为纯合体。

此法适合于植物,不适合于动物,而且是最简便的方法。

[3]  ②测交: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类型测交,若后代出现隐性类型,则一定为杂合体,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则可能为纯合体。

③用花粉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并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为纯合体,根据植株性状进行确定。

④花粉鉴定法: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花粉遇碘呈现不同颜色,杂种非糯性水稻的花粉是减数分裂的产物,且比例为1∶1,从而直接证明了杂种非糯性水稻在产生花粉的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证明可检验亲本个体是纯合体还是杂合体。

(6)遗传概率的计算①用分离比直接计算:如人类白化病遗传:Aa×Aa→AA∶2Aa∶aa,杂合的双亲再生正常孩子的概率是3/4,生白化病的孩子的概率为1/4。

②用配子的概率计算:先算出亲本产生几种配子,求出每种配子产生的概率,用相关的两种配子的概率相乘。

zhua曲子白渡白颗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

立即前往>> 参考资料 1.    牛胜玉编,高中生物知识大全,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4,第110页 2.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编委会编著,2014最新版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用系列教材学科专业知识中学生物,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05,第168页 3.    薛金星主编,高中生物基础知识手册,北京教育出版社,2010.03,第106页 图集 基因分离定律的概述图(1张) 科普中国 致力于权威的科学传播 本词条认证专家为 江松敏 副教授审核 复旦大学 V百科往期回顾 权威合作编辑 “科普中国”科学百科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科普中国”是为我国科普信息化建设塑造的全... 什么是权威编辑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次 编辑次数:41次历史版本 最近更新: w_ou (2021-01-26) 1 简介 2 选用材料 3 现象解释 4 实践应用 5 适用范围 6 限制因素 7 解题点拨 为您推荐广告 搜索发现 新手上路 成长任务 编辑入门 编辑规则 本人编辑 我有疑问 内容质疑 在线客服 官方贴吧 意见反馈 投诉建议 举报不良信息 未通过词条申诉 投诉侵权信息 封禁查询与解封 ©2022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1号 进入词条 清除历史记录关闭 播报 编辑 讨论  收藏 赞 登录 扫码下载百科APP 领取50财富值奖励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选择朗读音色 00:00 00:0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