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裡是人類的起源? 眾說紛紜的單地、多地論 - 科學月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類如何起源?目前較普遍接受的說法是:人類最初在非洲誕生,數萬年前離開非洲,遷徙到世界各地,漸漸演化為現在的族群。

去(2019)年11 月,一篇發表於Nature期刊的 ... Search/搜尋 分類選單 -文章分類- 封面故事 NewsFocus 專訪 專欄 科技報導 評論 精選文章與其他 活動訊息 評論 文章專區 2020-02-01哪裡是人類的起源?眾說紛紜的單地、多地論 602期 Author作者 寒波/科普作家,經營部落格與粉絲頁「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人類起源演化智人單地起源多地起源遺傳 人類如何起源?目前較普遍接受的說法是:人類最初在非洲誕生,數萬年前離開非洲,遷徙到世界各地,漸漸演化為現在的族群。

去(2019)年11月,一篇發表於Nature期刊的論文,卻引發古人類學界的熱烈討論,多位學者具名駁斥其論點。

此一研究有何瑕疵,目前主流學界對人類起源的最新觀點又是為何? 用粒線體證明單地起源 早在40年前,人們已經了解所有現存於世的人類都屬於同一物種:智人(Homosapiens),不同族群間的遺傳差異不大,彼此皆能產下具有生殖能力的後代,沒有生殖隔離的跡象。

另一方面,從考古化石中發現非洲有著悠久流長、延續數百萬年的人類化石紀錄,但是在歐洲與亞洲也出土過距今幾十到上百萬年的化石。

所以,根據上述證據,普遍認為人類的起源在非洲。

然而,1980年代卻出現兩種說法解釋人類起源,主要為多地與單地兩派人馬。

儘管他們皆同意人類最初源自非洲,但是後續如何發展,雙方見解歧義很大。

多地起源論者主張,缺乏生殖隔離是因為古人類在上百萬年前離開非洲,形成亞洲、歐洲的族群後,彼此間仍有持續不斷的遺傳交流,不同族群間才可以生下後裔。

而單地起源論者則認為,非洲以外的古人類後來皆滅絕,與現代非洲外的智人沒有直接關係;如今非洲之外的全體人類,皆為幾萬年前離開非洲少數人的後裔,彼此分開的時間不久,所以尚未產生生殖隔離。

  當時,來自粒線體的遺傳學證據,強烈支持單地起源論。

粒線體是細胞中的胞器,擁有一套獨立的遺傳物質,不像細胞核內的染色體會在胚胎時期經歷遺傳重組。

粒線體幾乎只由母親傳給小孩,假如某一代發生突變,該變異就能保留下來,繼續傳遞給後代;藉由比較不同人的遺傳差異,能夠重建各族群的遺傳關係,追溯人類的起源與演化。

  找到人類原鄉?一廂情願的新研究 而這篇引發爭議的新論文,分析方法與上述研究類似。

論文宣稱全人類起源自非洲南部,理由為部分住在當地的桑族人(San)粒線體與其他人分家最久,約20萬年;等到距今13萬年前才再衍生出後續變化。

古氣候模型則指出,當地附近在1、20萬年前是水草豐美的湖泊與溼地,而氣候改變後粒線體DNA也開始變化。

遺傳產生改變的年代與氣候一致,在綜合推論之下,認為非洲南部正是智人的家園! 這番推論乍看合理,卻過於一廂情願,也忽略許多近來的新證據。

例如地理上粒線體的遺傳變異目前在某處最多,並不等於古時候就是在當地,因為沒有任何證據支持非洲南部的同一群人,曾經待在同一區域數萬年那麼久。

氣候模型能佐證當地十幾萬年前存在濕地區,可是那時非洲其他地方,也不是沒有類似的濕地;不少證據證實,智人是適應力很強的動物,更何況濕地甚至不是智人最初習慣的生態棲位。

  非洲多地起源論—智人源頭也許更早、更廣 考慮新的考古與遺傳學證據,智人演化的過程很可能比之前認為的更廣也更早。

該論文宣稱智人在13萬年前開始遷徙,但是具有智人型態特徵的化石或顯現出更複雜行為的考古紀錄,卻普遍存在於非洲各處及中東,比13萬年前更早的年代裡。

根據遺傳學的角度,除了粒線體外,人類還有23對染色體,由30億個鹼基對組成的遺傳訊息量,遠遠超過僅有16500個鹼基對的粒線體。

染色體重組(recombination)的意思是源頭為不同來歷的DNA序列也會交織在一起,這其實才是人類更完整的遺傳歷史。

由基因組差異估計,不同智人族群間,最早的分家年代至少有26萬年,甚至或許達35萬年之久。

綜合觀之,宣稱找到人類起源地的這批研究者,最大問題在於無法解釋與其結論不符合的證據,反倒直接當作其他研究不存在。

在新的證據累積之下,也啟發出新的觀點。

2018年一群學者提出「非洲多地起源論」,主張我們所屬的物種是在距今20~50萬年前,非洲的多處獨立發展,又相互交流後形成的一個整體;智人的起源無法追溯到某一時刻、特定地點的原鄉。

重新思考「原鄉」的意涵 另外,人們看待人類起源的思維,同樣也值得反思。

新聞媒體、社會大眾甚至不少學者,似乎特別喜歡「原鄉(homeland)」的概念,例如在臺灣常常可以見到「臺灣是南島語族的原鄉」或「中國是稻米的原鄉」等說法。

然而,所謂的原鄉或起源地,一定要擺在特定的時空脈絡中才有意義。

例如5000多年前最早的南島語在臺灣誕生,所以臺灣是南島語的發源地。

然而即使可以追溯到臺灣,南島語族經歷數千年來的發展已經遍及兩大洋,吸納相當多各地元素,衍生出十分豐富的內涵。

「智人」是遠比南島語族更龐大而複雜的概念,種種證據指出,智人早期演化史經歷過漫長的融合過程。

例如智人離開非洲,遷徙到世界各地的路途上,也曾經與近親尼安德塔人(Neanderthals)和丹尼索瓦人(Denisovans)有過混血。

如今多數人的基因組中都攜帶一絲源自他們的DNA,難道這不也是我們的一部分嗎? 時至2020年,近40年的研究告訴人們單地起源論是正確的,卻又不是完全無誤,應該根據新的證據修正觀點。

傳統的單地起源論主張智人在非洲誕生,不過,單地事實上不完全是單地,應當修正為:智人大部分起源於幾十萬年前的非洲,之後又與非洲外的近親有過小幅度遺傳交流。

再考慮非洲多地起源論,其內涵為非洲這處單地,其實廣大到必須再分割為多處更小的地區,智人並非誕生於特定時空,而是一段漫長的時間中,交流融合而成的一個整體。

上述論點也許會被更新的研究推翻,不過最值得大家學習的一課大概是:當提及原鄉時,敘述的意涵不該只是簡單的名詞教條,而是承載可以隨時修正的一整套內涵。

回列表頁 加入收藏 列印 相關推薦 新訂一年方案:《科學月刊》一年12期 售價$2580 新訂兩年方案:《科學月刊》二年24期 售價$4900 TOP 本站使用第三方服務進行分析,以確保使用者獲得更好的體驗。

了解本站隱私權政策 OK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