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自然定律_高山流水林心一- MdEditor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生滅定律是說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一切現象最終必定趨向敗壞、消失或滅亡,無有例外,有生必有滅,這是自然法則。

不論是日、月、星辰,也不論樹木、螞蟻, ... MdEditor 九大自然定律 語言:CN/TW/HK 時間 2021-04-1517:52:35 高山流水林心一 主題: 文化 九大自然定律定律:定,是不變、固有義;律,是規律,是指客觀事物的執行規律,規律是內在的,但能通過現象而顯現出來。

定律,是指固有的、不變的、永遠如此的、能發生作用的,客觀事物的執行規則、規律。

定律也叫法則,法則的意思就是宇宙中自然存在的規則,不是由誰創造的,本然如此。

自然定律是自然界中本來就存在的事實,證明不證明都是如此地存在著,只要深入觀察就能發現其存在著。

它是不以人的意志而改變的,本來就是如此發生和運作的。

如自然界的春夏秋冬、花開花落等等。

我們這個宇宙,存在著無數的自然定律,並且就是由這些自然定律維持著秩序使得其如此的運轉。

人類社會亦是宇宙中的一個名角。

下面由淺入深介紹九大自然定律。

第一、時節定律。

指季節迴圈變化和晝夜交替變化的自然規律。

這就是,地球自轉產生的晝夜更替,地球公轉產生的季節變化。

在正常的自然條件下,春桃、夏荷、秋菊、冬梅,各種花卉各自在相應的季節中盛開,花開花謝,這些都是時節定律。

時節定律是自然界的迴圈法則。

時節定律說明了什麼?週而復始,迴圈不息。

相對相待,相互依存。

此有則彼有,此生則彼生。

若問何為?法而如爾。

若尋思追循,不可窮盡。

自然法則乃法爾道理,本來如此。

第二、種子定律。

種子在一定的溫度、土壤、水份和陽光等條件下,它能發芽、生長、開花、結果,而且開的花、結的果也和上代一樣,代代相習,但漸有變異,這就是種子定律。

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假如,我們把種子剖開,用萬倍的放大鏡放大,也找不到裡面有根、有枝、有葉,但是,一粒大樹的種子就是能生長成一顆大樹。

其實這是非常神奇的,但是,我們對此並不覺得神奇,因為,這種現象我們能夠直接觀察得到,太普遍了。

所以,我們確認了它。

若要追根刨底問:一粒種子為什麼會長成一棵大樹,那學問是很深奧的,這是科學家的事。

植物的種子是如此,人類的種子呢?“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襠內煮山川。

”在說什麼?第三、生滅定律。

生:指產生、發生、誕生;滅:指滅亡、消失、敗壞。

生滅定律是說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一切現象最終必定趨向敗壞、消失或滅亡,無有例外,有生必有滅,這是自然法則。

不論是日、月、星辰,也不論樹木、螞蟻,終有消亡的時刻,因為一切事物、現象乃至生命都是依因緣而生,凡依因緣而生的終將敗壞、消亡。

而自然界中的一切的一切無不是依因緣而生的。

故都遵守生滅法則。

生和滅只是一種現象,不是本質,本質是為什麼會有生和滅,及生滅背後的真相?生滅定律告訴我們什麼?告訴我們事物的真相,生命的真相!真相是什麼?以上三大定律是顯而易見的,不需要科學來證明,人人都能通過觀察而認識它接受它。

但是,下面的四、五、六三個定律只能在通過長期的觀察後,經過數學推導或科學實驗才證明其成立,在今天已經成為我們的常識。

第四、物質不滅定律。

物質不滅定律又稱質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基本定律之一。

是科學家羅蒙諾索夫於1756年最早發現的。

現在我們都毫無異議地承認它,但是在科學沒有證實之前,我們能相信嗎?因為,這個定律所說明的事實是不可思議的。

物質不滅定律和質能互換定律是非常偉大而神奇的定律:說明宇宙間的物質總量不增不減,只是形態的轉化。

不增就是不生,不減就是不滅,但是從自然現象和形態上看似乎有的增加了、有的減少了,有的產生了,有的滅亡了。

其實變化的只是現象,我們所見的一切也只是現象,對於我們來說自然界就是現象界,只有物理學家和化學家才觀察到一部分非現象的事實。

只有聖者才能看到事物的真相。

第五、質能互換定律。

質量和能量可以互相轉化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理論,這是1905年愛因斯坦提出來的。

但是,今天已經成為常識。

質量和能量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真是匪夷所思。

若是沒有科學試驗的成功,有幾個人能想象出某一微小的質量可以產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反之巨大的能量也可以凝縮為一微小的物質。

自然界中自然發生的物理化學反應現象有多少我們知道嗎?難怪有科學家說:我們的宇宙就是一個化學反應鑊。

如果宇宙是一個反應鑊,你能想像這個反應鑊的功能嗎?第六、不確定性原理。

不確定性原理是由海森堡於1927年提出的,它說:你不可能同時知道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它的速度,粒子的位置是不能準確地確定的。

這是微觀世界的物質運動現象。

不確定性原理也叫測不準原理,雖然它是對微觀世界物質運動的觀察,然而,我們的巨集觀世界是由微觀物質構成的。

所以,巨集觀世界的物質運動變化也具有不確定性,所謂天有不測風雲。

不僅是自然界的事物變化具有不確定性,人生和生命現象也是如此。

無數的事實、無數的現象難道不能證明“人生莫測”、“生命無常”這個常識嗎?第七、業力定律。

又叫業果法則,俗稱因果法則。

做慈善事業不可能帶來不好的結果,做不善業不可能帶來好的結果。

業力定律和種子定律有相似之處:種子定律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是自然界的規律;業力定律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是生命界的定律。

有人因為觀察現世“惡人未必得惡報”、“善者未必有善報”,而對此法則產生懷疑。

殊不知,業有“令生業、支援業、阻礙業、毀壞業”之分,報有“現世報、順世報、後世報”之別,所謂“不是不報,時間未到。

”現代人相信因果法則的並不多。

但若空閒時,你常回憶、常觀察世間發生的每一件事,把它們相互聯絡起來分析思考,每一件事都是有前因後果的,這就是因果法則。

因果法則可淺可深,淺如煙因火起,深則是人生事業和生命的業力執行法則。

人生事業和生命的業力執行法則,就叫業力定律。

業力定律是因果法則中的一項最重要法則。

第八、心理活動規律。

也就心的運作規律。

例如:當我們看到一個物件,首先是眼與之接觸產生眼識,接著有了感受、思考分析、決定,最後是確定是否採取行動。

接觸-感受-思考-決定-行動,這是心理活動的必然過程,是自然如此必然如此的,這就是心的活動規律。

但是,常人很難自我覺察到心理活動是如此細微地運作。

然而不論你是否覺察到,它是定法,不會紊亂。

這裡要告訴我們的有兩點:一、心是變化無常的,心識是剎那生滅的,其實常人所知的一個“心思”或“想法”,從心理學角度講,你的心識已經生起無數次,也就是已經有無數個微細的“想法”,每一個分心只能維持一個心識剎那,然後滅去,接著另一個心再生再滅;二、“思心”會在你的“心靈”中刻下不可磨滅的烙印,善的思心會令你的心平靜安詳,惡的思心會令你心常處於“不安”。

這就是心的定律。

認識了心的活動規律,就可即時察覺不善心所(貪、嗔、痴、慢、疑、惡見、忿、恨、惱、覆、誑、諂、憍、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惛沈、掉舉、失念、不正知、散亂)是如何生起的,及不善心對我們心身的傷害。

從而儘量制伏不善心的生起。

第九、法的定律。

這裡的法是指發道心修行善法的法。

善法同時包括修習禪定開發智慧和做慈善事業兩部分。

慈善事業應在智慧導引下開展,做慈善者的道心應是不求任何回報的。

發道心行這樣的法,果心必定隨之生起,即必有善報。

這種善報包括投生到天界、直至成為聖人。

這些都是定法,是必然的。

法的定律有很多,發道心必得道果是其中一個。

以上九大定律包含許多世間學科,如物理學、化學、天文學、氣象學、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基因科學等。

每一個定律都是一門可淺可深的學問,退休同志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閱一閱、聽一聽、思一思。

對於業力定律、心理活動定律、法的定律,現代科學幾乎沒有涉及,我相信隨著現代科學的進一步發展,宇宙和生命的種種奇特現象,是科學不能迴避的,必須給予考察和研究,需要科學家做出解釋和解答。

我們若能把九大定律+自己深刻理解的其它重要自然法則,合為一有機系統,在腦海中形成一張宇宙資訊網,整體思惟,以這樣的觀念去觀察一切事物的現象乃至其產生、發展、變化,就不容易被世界上五花八門的事物和現象所迷惑,而做出種種不如理的推想或人云亦云。

巨集觀世界--無有相生、生生滅滅--------------生滅變異定律界--不生不滅、不增不減--------------質量守恆定律---此生彼滅、若虛若實--------------質能互換定律中觀世界--相對相待、相互依存、周而無始、輪迴迴圈-------迴圈法則微觀世界--物質運動:沒有一物靜、萬物在動中、一切不確定--不確定性原理生命世界--植物界-種子-發芽-開花-結果-變而不變-不變而變--種子定律--人類界-此有故彼有、此滅故彼滅,終歸於寂滅、唯有業隨心-業力因果法則精神世界--心理活動:生命不滅、心識不止、識緣境生、心生萬法--心的定律--生死隨心、行善止貪、淨化心靈、忘我無私、快樂人生--法的定律 「文化」 詩酒年華——詩中有酒,酒中有詩 桐城一派|672年後的一個秋日,元代濮院“聚桂文會”穿越而至 賈淺淺,看看這首值10萬大洋的短詩,這才是正確敲回車鍵的方法 智者必讀:二十四史中的千古名言釋義集錦--6 小小書房,能容大千世界 「和美香溪昭君故里」“大美興山”《昭君長安之狹路救生》 三字經為何用24個字來講蘇老泉的故事,有何啟示 千古名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下句才是精華,可惜十人九不知 七律-騷楚釋 詞二闋-條客 「其他文章」 土地增值稅的納稅籌劃 如何提升心智力量,成就自己的智慧 如何透過現象看本質? 略說上海的寺廟 個人所得稅納稅籌劃 意識是如何通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 心理學:如何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做出正確的決定 超級心理療法 生命最後時刻的心理活動的剖析 古說新解:生命之謎 農產品、水產品加工企業的稅務風險與避稅措施 九大自然定律 生命探祕:我們的生命可以延續嗎? 《金剛經》導讀 《金剛經》導讀(二) 觀梅,玄武湖 為什麼說半部《論語》治天下?論語主要說了什麼 正確理解增值稅的抵扣原理,能更好地做好納稅籌劃指導 中小家族企業普遍存在的三大稅務陷阱 心靈的自白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