逕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降水在地面上流向河流、湖泊或海洋等水體時所形成的水流。

逕流是水文循環的一部分,也是改變地表形貌及水文特性的主要驅動力。

降水落入地表之後,部分因為入滲 ... 逕流降水在地面上流向河流、湖泊或海洋等水體時所形成的水流。

逕流是水文循環的一部分,也是改變地表形貌及水文特性的主要驅動力。

降水落入地表之後,部分因為入滲作用直接進入土壤層中,其他來不及入滲或是因土壤層飽和無法容納過多水分時,則會在地表面上產生一層水流,隨著地形的起伏流動,稱為地表逕流,並向集水區地勢最低之出口集流。

當進入土壤層中的水分足夠時,亦會往地勢較低處繼續移動,稱為地下逕流。

土壤層中若具有透水性較差的土層,將有利於地下逕流的形成。

地表的植被狀態及土壤的性質將影響逕流產生的時間與水量,地表面若為完全的不透水層,則幾乎所有到達地面之降雨都會形成地表逕流,若為可透水層,發生在乾季過後的第一場降雨,將會因為土壤具有較強的吸水能力,而延遲逕流發生的時間及減少逕流量,集水區的土地利用及土壤性質在空間上的分布通常不一致,因此河道中觀測到的流量,僅是整個集水區內不同單元作用下的整合結果。

當土壤含水量達到飽和時,坡地上土壤間的摩擦力已經無法阻抗土體本身的重量,因此造成崩塌落入河道或溝谷中,足夠的土石量加上水流,形成土、石與水混合而產生集體運動的流動體,稱為土石流,若土石流中粒徑小於2公釐的土石量超過總量之50%時,稱為泥流。

臺灣山高坡陡、雨量豐沛,加上人口密度高,山坡地人為開發與日俱增,雨水與逕流沖蝕的問題日益嚴重。

若沒有採取適當的措施,地表逕流集中流出,將引發崩塌或土石流等災害,對下游地區造成嚴重威脅。

撰稿者:童慶斌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24日參考資料:1王如意、易任。

1999。

《應用水文學》。

臺北:國立編譯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