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ra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北風級飛彈攻擊艦. 東北風級是全世界最大的水面效應作戰艦艇。

高速航行中的東北風級. 由艦尾方向拍攝東北風級。

注意艦尾兩側倒折上去的螺旋槳支架。

正面看東北風級. 東北風級飛彈攻擊艦 東北風級是全世界最大的水面效應作戰艦艇。

高速航行中的東北風級 由艦尾方向拍攝東北風級。

注意艦尾兩側倒折上去的螺旋槳支架。

正面看東北風級 東北風級的側視圖,可清楚觀察推進器的配置。

──by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東北風級飛彈攻擊艦/俄羅斯 (Boraclass,Project1239) 承造國/承造廠 俄羅斯/Zelenodol'skZavod 尺寸(公尺) 長63.9寬17.2  吃水3.3 排水量(ton) 標準850滿載1050 動力系統/軸馬力 M10-1燃氣渦輪*2/40000 M-511A柴油機*2/20000(驅動兩具輔助螺旋槳推進器) M-504或M-527舉升用柴油機*2/6600 雙軸 航速(節) 40~55 續航力(海浬) 800/45節(氣墊航行) 2500/12節(排水航行) 偵測/反制裝備 MR-352 Pozitiv(CrossDome)2D追蹤雷達*1 34K1Monolit雷達*1 Ekran雷達 Don導航雷達*1 Vympel-R2電子戰套件(包括Foot Ball-A電子支援系統、Half Hat-B電子支援系統) MP-405被動截收雷達 PK-10Smelyy誘餌系統(KT-216 120mm發射器*4) PK-16誘餌發射器(KL-10182mm發射器*2) 射控裝備 4R-33防空飛彈射控系統(含1具AMPZ-301 Baza(PopGroup)射控雷達) Bandstand飛彈射控雷達*1 MR-123-01Vympel機砲射控雷達*1 乘員 68 武器系統 AK-176DP76.2mm59倍徑快砲*1 KT-190四聯裝SS-N-22反艦飛彈發射器*2 Osa-MA4K33雙聯裝ZIF-22防空飛彈發射器*1(裝備20枚SA-N-4防空飛彈) AK-630 30mm機砲*2 DP-64多用途榴彈發射裝置*1 9K38肩射式防空飛彈*16 14.5mm機槍*2 姊妹艦 共兩艘 艦名 舷號 廠方編號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備註 MRK-27Bora(ex-Sivuch) 609(1990), 615(1.05.1990) No.501 ex-No.208   1987 1997 1992/3/18命名為Bora MRK-17Samun 606(1994), 890(1995),575(1999),616(08.2002) No.502 1991/9 1992/10/20 2000/2/26 1992/3/18命名為Samun   全世界最大的氣墊登陸艇是俄羅斯的野牛型(Zubr)登陸艇,而全球最大的表面效應(Surface EffectShip)作戰艦艇則是俄羅斯的東北風級(Bora class,Project 1239)飛彈攻擊艦(俄羅斯稱之為小型火箭艦,MalyyRaketnyyKorabl)。

東北風級 的設計始於1980年,建造工作由喀山的Zelenodol'sk Zavod廠負責 。

根據1973年以阿贖罪日戰爭中阿拉伯國家的俄製飛彈快艇慘遭以軍飛彈快艇痛擊,即便小如飛彈快艇的目標,面對現代化搜索雷達時也已經沒有顯著的低可視度優勢,故前蘇聯海軍從1970年代開始便企圖發展幾種非傳統構型的大型飛彈快艇,以高於傳統飛彈快艇的航速來爭取更大的戰場存活率;一開始蘇聯嘗試發展幾種水翼飛彈快艇,但由於技術難度大、太過複雜昂貴而未付諸量產。

在1980年,蘇聯海軍另起爐灶,開始發展一種表面效應飛彈快艇,這就是本文介紹的Project 1239。

相較於先前未竟全功的全浸式水翼構型,表面效應構型構型雖然不像前者需要複雜的電腦控制系統來控制水翼動作,但工程難度仍舊不低。

最初蘇聯打算大量生產 此型表面效應飛彈快艇,首艦東北風號(Bora MRK-27)最初預定名為海獅號(Sivuch),雖然早在1987年便下水 ,原訂在1989年年底服役,但此時正逢東歐民主浪潮以及蘇聯解體前後的動盪年代,加上本級艦的動力系統過於複雜,測試與工程進度斷斷續續,直到1997年才進入俄羅斯海軍服役;二號艦西蒙風號(Samun MRK-17)於1991年9月開工,1992年10月下水,也直到2000年2月才得以服役,兩艦都服役於黑海艦隊,而目前俄羅斯海軍並無繼續建造此種複雜昂貴小型艦艇的計畫。

東北風級的主要任務包括快速水面巡邏、護航、查緝不法、水面突擊等。

東北風級艦尾倒折上去的螺旋槳推進器 東北風級是一種側硬式氣墊船,艦體兩側有兩片鋼製硬式側壁,艦首與艦尾則由柔性充氣圍裙包覆。

在氣墊未充氣的情況,東北風級便有如一艘傳統雙胴體船隻;如氣墊充氣,將會在柔性圍裙與硬式側壁之間形成一個氣腔,將船身向上揚起,吃水減少而阻力大減,能以一般排水船艦無法達到的速度航行。

側硬式氣墊船雖不若全升式氣墊船般具備兩棲能力,但氣墊的空氣較不易流失,故使用較小的功率就能維持氣腔,不僅燃料消耗較少,且在風浪中穩定性較佳,不會產生測漂,故能用於較大型的船隻。

東北風級的標準排水量為850ton,滿載排水量1050ton。

東北風級的動力系統為複合燃氣渦輪/柴油機系統,推進方式與水翼船有些類似;以艦體排水模式低速航行時,使用兩具 功率各10000馬力的M-511A柴油機帶動兩具伸縮式輔助螺旋槳推進器推動船艦,以12節速度航行時續航力達2500海里。

兩具低速用螺旋槳支架位於艇尾兩側的結構凹陷處,使用時支架向下翻轉使螺旋槳沒入水中,在高速航行時則向上翻轉180度,將螺旋槳收至水面上,推進器的前後端各有一個 俥葉。

在高速航行時,船艦改由兩具功率各20000馬力的M10-1燃氣渦輪帶動雙軸主螺旋槳(固定式),最高航速高達40~55節。

負責舉升氣墊的風扇由兩具M-504或M-527柴油機驅動,總功率6600馬力,此外據說以燃氣渦輪高速高速航行時,改用M-511A柴油機來驅動舉升風扇 ;而艦上的電力則由四具200KW柴油發電機組供應。

這套動力系統相當複雜, 總有四套傳動系統,可靠度也不佳,成為東北風級建造、測試工作緩慢以及無法大量建造的主要原因。

雖然機械複雜,但東北風級的構型在封閉狹窄、水深較淺的黑海運作良好,以氣墊操作時不僅可快速航行,亦能減少吃水深度,在淺水港灣航道上靈活運作,而且在低速時擁有很好的操縱性和航行穩定性。

東北風級艦上火力相當強大。

反艦方面,艦首配備一門AK-176DP 76mm 59倍徑快砲(射速100發/分,射程7km),艦橋兩側各裝一組四聯裝KT-190反艦飛彈發射器,裝載八枚3M-80E蚊式(Moskit)超音速反艦飛彈發射器 (北約代號SS-N-22),故本級艦的整體反艦火力幾乎與7000ton的現代級飛彈驅逐艦同級。

本級艦也擁有相當的防空自衛能力,艦上配備4K33Osa-MA短程防空飛彈系統,包括一座雙聯裝ZIF-22防空飛彈發射器,使用/9M33短程防空飛彈(北約代號SA-N-4),彈艙容量為20枚;此外,船樓兩側各有一具AK-630 30mm六管機砲,用來攔截迫近的飛行器或反艦飛彈。

SA-N-4防空飛彈由主桅杆平台上的MPZ-301 Baza(北約代號PopGroup)照明雷達指揮接戰(射控系統為4R-33),主桅頂端的保護罩內裝有一具MR-352 Pozitiv(北約代號十字鐘,CrossDome)2D追蹤雷達,而指揮SS-N-22反艦飛彈的音樂台(Bandstand)射控雷達則為於艦橋頂端的保護罩內。

艦上配備Vympel-R2電子戰套件,包括Foot Ball-A電子支援系統、HalfHat-B電子支援系統、PK-10與PK-16誘餌系統等。

艦上還有配置一些用於近距離交火的武器,包括一具DP-64多用途榴彈發射裝置、16具9K38肩射式防空飛彈以及兩挺14.5mm機槍。

俄羅斯 海軍宣稱,在封閉的水域內,只要兩艘東北風級就能有效對付整支敵方艦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