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大本營- 龍崗閒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給岑彭信中「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一語,來表示自己無意乘勝取西川。

... 所謂「貪得者雖富亦貧,知足者雖貧亦富」,講的正是這個道理。

文/于學彬   曹操沒有得隴望蜀,失去乘勢取勝之機,還讓劉備坐大,養虎貽患。

  曹操在獲得東川後,引用了東漢光武帝劉秀寫給岑彭信中「人苦不知足,既平隴,復望蜀」一語,來表示自己無意乘勝取西川。

  如果從「知足者常樂,能忍者自安」的角度來看,「得隴望蜀」的行為無疑是不好的,因為它反映出一個人的貪得無厭、得寸進尺,而很多人就是因為慾壑難填,最後走上自我毀滅的道路。

所謂「貪得者雖富亦貧,知足者雖貧亦富」,講的正是這個道理。

所以我們在日常生活裡要懂得「知足」,這樣才能過得充實、愉快,才能遠離煩惱。

  但若從「人應不斷進取,不可半途而廢」的角度來看,則「得隴望蜀」卻是正確的。

這裡的「隴」,指的是已經取得的成果,而「蜀」,指的是應該進一步爭取的目標。

唯有不自滿於現狀,想要更上一層樓,人類才能發展,社會才能進步。

就曹操當時所擁有的條件與整體局勢而言,「得隴望蜀」應該是一種競爭的策略,是乘勝追擊、不留後患的策略。

但他竟放棄了這麼一個大好的機會,並告誡部屬要「知足」,實在是很可惜。

有勢不乘,不思進取   曹操之所以要先平漢中,就是為了創造出這種有利於己的局勢來。

夏侯惇曾說:「吳、蜀急未可攻,宜先取江中張魯,以得勝之兵取蜀,可一鼓而下也。

」當時曹操深表贊同,還高興地說:「正合吾意。

」並放棄了直接征伐吳、蜀的想法。

  曹操在一舉平定漢中後,確實已獲得他想要的「勢」,司馬懿對此也分析說:「劉備以詐力取劉璋,蜀人尚未歸心。

今主公已取得漢中,益州震動,可速進兵攻之,勢必瓦解。

智者貴於乘時,時不可失也。

」事實上,曹操取得東川後,的確使「益州震動」,西川百姓「一日之間,數遍驚恐」;劉備也很緊張,不斷與軍師商議對策。

  從以上所舉事例看,曹操當時確實有「勢」可乘。

倘若他能利用這種「勢」去攻打劉備,即使無法一舉平定西川,也肯定會給對方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

然而,他卻在關鍵時刻鳴金收兵,只派部屬把守東川。

待到劉備主動進攻漢中時,因時過境遷,當年所佔優勢完全消失,所以才節節敗退,最後還被迫退出東川,把已吞到肚裡的一塊肥肉又吐了出來。

  那麼,曹操當時為何不乘勢而進呢?如果說他不知「借勢」肯定不對,因為像他這樣精通兵法韜略,又身經百戰的人,不會連這樣的常識都沒有;如果說他沒看出有可乘之「勢」,也不盡然,因為當時很多人都及時地提醒了他。

  所以最主要的關鍵,恐怕在曹操本身的心態上了。

他對司馬懿所說的「人苦不知足」那段話,充分顯示他對目前現狀的滿足,並透露不想進取的意念。

因為在勢力上,他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在地位上,他已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至於西川那塊小小的土地,對他而言,反倒可有可無,無甚吸引力。

  由此可見,人應該「知足」,但絕不能就此安逸、停頓、不思進取。

原地踏步的結果,只會讓更多人超前,讓自己退步。

畏懼艱險,害怕辛勞   從曹操的言談中還可以看出他不肯進兵西川的另一個原因,是畏懼艱險,害怕辛勞。

當大家一再勸他乘勝而進時,他卻說:「士卒遠涉勞苦,且宜存恤。

」此話儘管有曹操真心實意體恤士卒的意思,但也包含了他自己畏懼艱險的心態。

  在這次平定漢中的進軍路上,曹操見山勢險惡,林木叢雜,當即就引軍回寨,並對許褚、徐晃說:「吾若知此處如此險惡,必不起兵來。

」漢中之地「如此險惡」,西川之地又如何呢?所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肯定比漢中更加險惡。

先前曹操只是聽說,現在親眼看見,親身體會了,便在無形中對西川心生畏懼。

  一個有雄心壯志的統帥,應該是知難而進,勇於克服各種艱險,這樣才能獲得勝利。

曹操若有鄧艾偷度陰平小道時那種勇往直前的精神和毅力,那麼他就不會因此而退縮回來了。

智、信、仁、勇、嚴乃「為將五德」,曹操此時正缺少個「勇」字。

坐視劉備,養成大患   由於曹操「得隴不再望蜀」,留下了禍患之根,最後給自己造成難以彌補的損失。

  對於劉備其人,曹操是很清楚的。

當年青梅煮酒論英雄時,除了曹操自己以外,劉備被看做是唯一的英雄。

曹操奪取東川時,劉備也剛剛奪取西川。

劉備奪取西川之後所帶來的後果,曹操不會不知道。

劉曄也說得很清楚:「若少遲緩,諸葛亮明於治國而為相,關、張等勇冠三軍而為將,蜀民既定,據守關隘,不可犯矣。

」   然而,曹操給了劉備喘息的機會,讓劉備很快就羽翼豐滿,力量強大,到頭來,非但「不可犯」,而且還要前來進犯,這是曹操始料未及的。

更甚者,劉備在奪取漢中後,竟然自稱「漢中王」,直接與自己相抗衡。

所以有人說,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與曹操這次失誤有直接的關係。

(本文摘錄自《三國啟示錄》一書) 最新更新日期:2006.03.17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