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校園的驚奇角落梁哲霖 - 新北市永續環境教育中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行動探索式的校園環境教學 ... 我相信,參與遊戲的玩家,每到一個地方,打完怪,一定也會拍拍照、看看風景、吃東西,無形中也就認識了這個地方(關卡)。

發現校園的驚奇角落~行動探索式的校園環境教學 新北市環教輔導團團員、中園國小總務主任 梁哲霖     前一陣子抓寶是個很夯的議題,玩家透過APP親身實地的到現場「抓寶」,尋找一個建築、一個地標,透過手機定位,妖怪會出現在手機裡,玩家要在手機裡丟球把它收服。

這個遊戲在全球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和參與,下載率高居不下,每個有手機的人幾乎都有去下載來體驗看看。

當你仔細想想,這遊戲哪有趣?丟球抓怪?還是收集怪獸?其實遊戲本身並沒有太複雜系統、太特別的技巧或太炫彩的畫面,連角色本身都沒辦法換裝或換人(最初發行的時候),但是,它卻締造了話題,引爆了流行。

要說這個遊戲有什麼比較特別的,我想大部分的玩家都會說,就是要走出去呀!要去那個指定的地點(道館)!!這一個特別雖然聽起來沒什麼特別,卻在手機遊戲上,產生一個很大的差異,這應該是第一個吧!玩遊戲必須搭配地點,而不是只能待在固定的位置,以往的遊戲,都只是人和機器之間的互動,但是這個遊戲卻是人、機器、環境之間三者的互動,當全世界的場景都是你的闖關關卡,那新奇性想必不在話下。

這樣的遊戲,無形中也促進了地方交流,讓玩家多認識了許多名勝、古蹟,宅男這名詞,突然變得有些不適用了。

我相信,參與遊戲的玩家,每到一個地方,打完怪,一定也會拍拍照、看看風景、吃東西,無形中也就認識了這個地方(關卡)。

當然,抓寶這個遊戲也存在著許多問題,諸如安全性、癱瘓交通、環境髒亂、、、等,但是基本上它改變了手機遊戲的一般作法,而這個改變也是我們身為教育者可以善加學習的,尤其是環境教育。

   抓寶的遊戲模式其實給了環境教育一個很棒的啟發與示範,它告訴我們可以透過和環境互動的方式來提升學習、加深印象。

而這樣的概念也不是什麼很新的思維,它就是一個走出教室、奔向戶外、戶外體驗、室外探索的一個理念,學習不再侷限於教室內,不再只有課本、電腦螢幕,而是更多,能夠看到更真實的世界,了解更細微的道理,而且是親身實作。

以往我們在環境教育上就相當的強調現場實境的概念,認識生態最好就是走到現場實際觀察,學習生長最好就是現場親身體驗種植,明白節能最好就是親身操作實際感受,這些想法我們其實都已長久和教學結合,然而,除了這些,走出教室、奔向戶外是否還有其他的做法呢?一種更新奇有效的做法。

抓寶遊戲就讓我們看見了這樣一個方向,也告訴了我們戶外學習可以結合的強大利器,探索,透過探索,學習可以更深入、更吸睛、更有趣,也讓學習可以更多元。

           走向戶外向來都不是難事,困難的一直都是來到戶外之後到底該做什麼事,或者可以做什麼事,以及怎樣做才可以讓學習有效又有趣。

從抓寶遊戲我們看見了行動載具的強大能力,也同時地提醒我們身處在數位科技的多元時代,如果我們能善用這些工具,那學習必定能再更上一層提升。

將VR(虛擬實境)、AR(擴真實境)、GPS(衛星定位)、720度環景等技術和環境教學結合,在戶外學習的場域裡,建立人、機器、環境之間三者的互動,能夠多元探索,深入互動,及時了解,這樣的學習除了不同於以往,也能夠更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致及效率。

    校園角落探索是一個環境教育相當合適的主題,校園是一個最容易實施的學習場域,校園內的特色角落是一個相當良好的探索主題,當我們利用行動載具結合,應用VR、AR、環景等技術,設計學習課程,讓學生走出教室,深入探索每一個角落,環境教學也向上提升。

學校的特色角落包括校園內的生態池、節能設施、主題教室、圖書館、花園、花圃、操場、藝廊、落葉堆肥、農園、、、等許許多多,校園是走向戶外學習的第一步。

     筆者任教的學校本於這樣一個想法,也嘗試開發這樣一個課程。

老師們透過討論擬訂出幾個校園內適合探索學習的角落,針對這幾個特色角落,拍攝360度環景、製作簡介教材、建立闖關互動的探索題目,設計的課程涵蓋環境、能源、生態與在地化產業,將學校發展多年的校本題材融入,為了讓更多師生更容易踏入這些課程,成立一個課程專案網站,並由團隊教師將現有特色教學課程內涵重新解構,設計成適合網路學習的課程架構,再將教學現地以虛擬實境的方式呈現,讓學生能夠利用行動載具搭配網路實境,進行基礎、自主與無時差限制的學習。

       自此開始,孩子們在教室裡就可以透過360度環境及相關資料認識特色角落,老師進一步簡介完角落的特色,領著孩子親自前往校園實境,孩子們利用行動載具在戶外的學習場域裡,即時互動,及時答題,即時查詢知識,及時認識場域裡的實物,孩子們完全可以自發性的認真學習,尋找答案、了解知識,進而獲得成長。

  教師學習虛擬實境技術,以融入課程開發之用。

教師開發課程後進行場域的實地交互測試,以了解課程的可執行性與待改進之處。

學生運用行動載具與場域現地操作進行學習。

     這樣的教學方式,稍稍的改變了師生的角色,學生成了學習的主角,可以自己調整學習步調,可以自己修正學習方向,老師只是學習的領航,而透過行動載具和環境直接的互動,環境教學也變得不一樣了,這應該可以算是一種另類的抓寶,但抓到的是真正的寶,無價的知識寶藏。

歡迎來我們的學園走走喔!! http://163.20.62.6/solar/include/first.as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