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如何躍升排行榜第一:呱吉與報導者的方法論- 看板Podcast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去年9 月網紅兼台北市議員呱吉成立了podcast 頻道,將過往在YouTube 直播的 ... 《報導者》也在8 月推出podcast《The Real Story》,並且立刻在Apple ... PTT網頁版 登入/註冊 menu 新聞 熱門文章 熱門看板 看板列表 作者查詢 最新文章 我的收藏 最近瀏覽 看板名稱查詢 批踢踢PTT搜尋引擎 [新聞]如何躍升排行榜第一:呱吉與報導者的方法論+收藏分享看板Podcast作者filmwalker(外面的世界)時間1年前發表(2020/10/2609:45),編輯推噓6(6推0噓0→)留言6則,6人參與,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如何躍升排行榜第一:呱吉與報導者的方法論 https://www.verse.com.tw/article/more-than-podcast-05 《VERSE》第二期〈MoreThanPodcasts歡迎來到聲音的自由時代〉 面對podcast紅海市場,想得到、想不到的人都跑下來做了,從明星、偶像、網紅,到科技新創、企業老闆、各領域專家,還有各具才華的素人,但一個好的內容節目該怎麼做,未必大家都知道。

去年9月網紅兼台北市議員呱吉成立了podcast頻道,將過往在YouTube直播的內容轉成podcast。

一年後,更進一步為podcast產製原生節目《新資料夾》,8月推出以來占據ApplePodcasts和Spotify雙榜前十名。

《報導者》也在8月推出podcast《TheRealStory》,並且立刻在ApplePodcasts排行榜上,以黑馬之姿擠下《百靈果 NEWS》、《Gooaye股癌》和《台灣通勤第一品牌》等「podcasts三本柱」,直取第一。

一邊是搞笑幽默的療癒系,一邊是值得深思的社會系,兩種截然不同的節目類型,如何能迅速攫取聽眾耳朵? 「那真的是謎,我們到現在都不知道為什麼。

」《報導者》副總編輯、《TheRealStory》主持人劉致昕講得謙虛,但看《百靈果NEWS》、《IEObserve國際經濟觀察》等 podcast節目主持人都不吝向粉絲推薦《TheRealStory》,說明這檔節目的品質與人氣。

Podcast硬體簡單軟體卻複雜 2017年開始個人直播的呱吉坦言,許多人聽了別人的podcast,都覺得自己也能做,但做了就知道那有多難做。

硬體技術的門檻雖然不高,軟體卻相對複雜許多。

因為podcast這個媒介形式的特性,是要在40到60分內填載扎實內容才能成立。

所以,即便講幹話、說笑話,資訊密度也要高。

呱吉認為,網紅可能因為拍搞笑片、短劇受歡迎,但這類影片不適合轉換成podcast內容。

那麼,呱吉又為什麼能在YouTube與podcast之間自在轉換?仔細分析可以粗略歸納出三個要素:劇場經歷、龐大人氣,以及過去三年直播累積的資訊整理吸收與主持功力。

呱吉透露,拍片和錄podcast是截然不同的。

他舉例,拍片、直播做慣了,在螢幕前隨手拿本書來翻,有個幾秒的留白都行,但錄podcast完全不能有這樣的動作,「聽眾看不到你在幹嘛,你必須解釋。

」 找出獨特性構築競爭堡壘 呱吉強調,做podcast和發展新創事業一樣,勢必要在市場裡找到優勢,建立起自己的防禦堡壘。

像是在《新資料夾》裡,他想挑戰YouTube上限制的黃標話題,「台北市議員身分就是我的堡壘,這會讓我的觀點看起來更像一回事。

」 他也清楚,要一個人講40分鐘以上的話實在太累,若有人能一來一往,會變得輕鬆、有趣許多,因此他找了有一定知名度的員工采翎和他在《新資料夾》裡一起「答喙鼓」,也常cue員工進來攪和幾句,「這也是我在築護城河。

很多人錄podcast是孤軍奮戰的,但我還有《上班不要看》的夥伴。

」 相較呱吉個人風格強烈、擁有厚實粉絲,《報導者》最不缺的,就是扎實細緻、抽絲剝繭的調查與深度報導。

對《報導者》來說,如何將動輒數月採訪、撰寫的精緻長文,化成短短一小時的節目,反而成了難題所在。

劉致昕坦承,一切仍在摸索、嘗試中。

例如:〈安毒幽靈〉那集節目,是由記者分享採訪幕後和現場故事,數據則由主持人負責呈現,但效果不佳,於是後來〈從ㄎㄧㄤ掉到癱掉〉那集,便捨棄數據不唸了。

同時,也不是每集節目都需要談調查報導。

8月底,《報導者》成立五週年之際,便做了一集特別節目,回應讀者長期以來「錢真的夠嗎」、「募款哪裡來的」等疑問。

另外,再以新冠肺炎那一集的製播來說,團隊大可找記者專門剖析一篇疫情報導,但最後卻選擇廣泛蒐集意見,回應聽眾的好奇,「聽完節目後,讀者會回頭看我們過去的報導,或許他們需要這樣的帶領。

」劉致昕解釋。

《報導者》創辦人何榮幸分析,《報導者》的核心是好內容,這些內容過去透過書籍、繪本等不同途徑呈現,而podcast是這個脈絡下的最新展現, 我們並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podcast只是回應讀者期待的其中一種敘事方式,內容本身才是應該投入更多時間心力的地方。

也因此,雖然劉致昕曾主持沃草「市長,給問嗎?」,有過不少登台經驗,但他在《The RealStory》多數時候扮演平衡者,並未明顯發展「人設」。

事實上,讀者、聽眾就是《報導者》最堅實的堡壘。

截至9月上旬,《報導者》已在信箱、社群收到超過3400則回饋。

過往無法用文字溝通的族群,現在能藉podcast認識《報導者》,定期定額、小額的捐款也因此增加。

甚至有中年失業、原本打算去運毒的聽眾,在聽了〈安毒幽靈〉那集節目後,打消念頭。

如今《新資料夾》走了幾集,呱吉仍在築護城河,「我還在思考該如何把節目做得更酷一點。

如果將來一週要做兩集,就要用單元區隔。

」 《TheRealStory》則維持一週一集的速度,打算試完一季12集後,彙整聽眾意見,再擘劃更清楚的藍圖。

何榮幸笑稱,目前收到聽眾的點餐內容,「五年都做不完。

」 經歷上半年的大亂鬥,台灣podcast即將進入第一波大洗牌,不論《新資料夾》和《 TheRealStory》將走向何方,最終有福的,都是聽眾。

呱吉|本名邱威傑,台北市議員兼網紅,在YouTube上經營「上班不要看」和「呱吉」兩個頻道。

2019年9月進入podcast界,轉載個人YouTube上的節目。

儘管今年8月才開始錄製原生內容,仍長期占據各大排行榜前十名。

報導者|非營利網路媒體,致力公共議題和深度調查報導,倚靠募款和讀者捐款維持營運,成立至今多次獲得卓越新聞、SOPA等各大新聞獎項。

今年8月推出podcast節目後,每每更新均空降ApplePodcasts排行榜冠軍,各大podcaster也不吝推薦。

-- ※發信站:批踢踢實業坊(ptt.cc),來自:220.128.156.69(臺灣) ※文章網址:https://www.ptt.cc/bbs/Podcast/M.1603676727.A.237.html 推unoadehsu10/2610:28, 1年前 ,1F推"報導者"10/2610:28,1F推bkool10/2610:54, 1年前 ,2F報導者真的讚10/2610:54,2F推ho83leo10/2613:34, 1年前 ,3F報導者內容很充足,有些內容真的會被感動。

10/2613:34,3F推yooyum10/2617:53, 1年前 ,4F喜歡報導者~10/2617:53,4F推shiningQ10/2810:55, 1年前 ,5F推報導者10/2810:55,5F推e04bank10/2909:52, 1年前 ,6F報導者真是媒體良心10/2909:52,6F‣返回看板[Podcast]綜合‣更多filmwalker的文章文章代碼(AID):#1VbYet8t(Podcast)更多分享選項網址:短網址:文章代碼(AID): 分享至: facebookplurktwitter關閉廣告方便截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