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不同的翻譯流派 - 正樹日語|滿足你的高階日語需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彷彿透過手掌縫隙射入的朦朧淡紅光芒,瞬間化為壓迫視網膜的閃光,在腦內迸 ... 閃光→ 閃光(日本味)→ 強烈閃光(中文創作,考慮到日文的ほど). HOME>教學網誌>正樹日語隨筆 教學網誌 教學網誌 兩種不同的翻譯流派 2012.11.3002:52404 最近翻完一本輕小說,不禁想要有感而發一下,聊聊兩種不同的翻譯流派:分別是「句法極有日本味的譯法」和「看似純中文創作的譯法」用圖象來表示兩種譯法的差別,大概如下:日文----------------------------------------中文      日本味(在兩種語言的正中央)           中文創作(偏中文) 具體而言的例子像是:手のひらを透かしたような薄赤くぼんやりとしていた光が、その瞬間眼底を圧迫するほどの閃光となって脳内にほとばしる。

(摘自網路小說「陶都物語」)彷彿透過手掌縫隙射入的朦朧淡紅光芒,瞬間化為壓迫視網膜的閃光,在腦內迸散開來。

(日本味)原本只是朦朦朧朧、有如透過手掌縫隙窺見的淡紅微光,在那瞬間化為讓視網膜發疼的強烈閃光,在腦內迸散開來。

(中文創作)上面兩種翻譯方式,大家喜歡哪一種呢?以上兩句的細微差別如下:句構日本味翻法忠於原文的斷句,有種不同於中文敘述的韻味;中文創作比較常更改句中的語序,以方便中文讀者的理解。

用詞光→ 光芒(日本味)→ 微光(中文創作)閃光→ 閃光(日本味)→ 強烈閃光(中文創作,考慮到日文的ほど)眼底を圧迫する→ 壓迫視網膜(日本味)→ 讓視網膜發疼(中文創作)中文創作會多出一些譯者的個人詮釋。

正確性「~としていた光」以時態來說,是「原先」的概念,但日本味的譯法因為句子已經塞滿了修飾語,如下:「彷彿透過手掌縫隙射入的」「朦朧」「淡紅」光芒比較難再塞入「原先」這個詞到句子裡。

中文創作的譯法則透過拆句,保留了「原先」的概念,因此正確性比較高。

-------------我個人自從事翻譯工作以來,始終追求著朝中文逼近的「中文創作」。

換言之,就是比較沒有翻譯味的翻法。

有翻譯味,就代表有些地方和(一般的)中文不太一樣,雖然不致於到讓讀者看不懂的地步,可是就是會有地方卡卡的,讓人無法通順讀下去,或是比較難懂。

是的,比較難懂。

這大概是一名翻譯無法被饒恕的罪狀了,(罪責的嚴重程度,僅次於翻譯自己也看不懂文章,拿著一些隻字片語瞎掰)大家要有一個概念,如果在看外國電影時,字幕有一句話突然讓人費解,不用懷疑,那統統都是翻譯的錯。

↑まあ、我也會犯錯,但我盡量讓自己不要這樣。

 --------------------日文味的譯法,需要的是對中文字詞組合的創意,要有辦法照著日文翻譯的同時,以各種創意將辭彙兜在一起,好達成讓人通順閱讀的目標。

中文創作的譯法,需要對中文有深度的了解,比方說盡量使用成語,或是大膽地斷句,讓句子符合中文習慣的陳述長度。

----------------------------最後自我宣傳一下,我的筆名是「正樹七十」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查一下。

回上一頁 bottomup 正樹先生日語解惑板 正樹日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