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42期,2004年11月15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除了哲學與宗教之外,基於人文社會科學所提的理論模式可依其觀點與基礎歸納為三類,包括個人特質與社會交往、工作居住與休閒環境,以及個人心理與行為 ... 家庭休閒之探討 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 簡郁雅 壹、前言 自民國九十年政府機關全面實施週休二日制,民間企業團體亦紛紛跟進,顯示國人對於休閒活動的重視程度,近年來國人所得提升、工時縮短、空閒時間增加,然而在空閒時間日益增多的情況下,如何有效規劃休閒生活?以及規劃休閒生活所面臨的瓶頸,是我們值得去注意的。

報導顯示,台灣的上班族是名副其實的「光電族」--光看電視、電腦族。

根據人力銀行透過網路針對上班族下班後的休閒活動安排調查發現,上班族下班後最常做的休閒看電視(光碟)排名第一,比例為68.42%,幾乎每十個有七個以看電視來解壓;第二則為上網交友聊天(44.48﹪)、第三才是看書(29.51﹪)。

在周休二日或例假日的休閒方式,順序排名依次為看電視或光碟 (48.8%)、補眠(34.81%)、逛街(32.23%)。

再者,根據相關的休閒研究報告指出:國人在室內主要的休閒活動是以看電視為主,平均每人每天兩個小時以上;在室外的休閒活動,則以風景區旅遊為最大宗;如此的休閒景象道出了一般民眾平日休閒行為相當平淡,假日則相當擁擠。

而此種休閒型態不僅忽略休閒的多項功能,亦無法享受到休閒的真正樂趣,更可能因此而徒增休閒假日的抱怨和牢騷及平淡無趣的休閒文化,而失去了休閒的真正意義。

由此更可得知,一般大眾所從事的休閒活動多屬商業娛樂性質,欠缺消除身心疲勞、恢復體力之「再創造」的積極面。

因受普遍性、流行性的影響,而使休閒品質粗俗,導致精緻文化難以發揮,此種休閒型態容易讓人沈迷,而造成休閒的反效果。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國人對休閒的認識不清,不知如何休閒、不懂得休閒,及缺乏正確的休閒觀念;而此休閒景象,也讓許多專家學者認為現代人沒有真正自由以享受他的空閒時間,且多數人消磨閒暇的方式已被休閒產業所決定。

因此就有許多心理學和社會學家們紛紛提出警告:「現在的社會最缺乏的不是休閒活動,也不是休閒場所,而是休閒的正確態度與觀念。

」由此可知,國人最欠缺的是正確的休閒態度與觀念,國人在擁有富裕及多閒之後,亟待建立的是正確的休閒觀念和態度。

貳、休閒的性質 一、休閒的意義: 休閒(leisure)其涵意是為廣泛的意思,其包含休閒(leisure)、休閒活動(leisure activity)、遊憩(recreation)以及休閒運動(recreationalsport),此四者關係是密切的。

「休閒」是滿足生存及維持生活之外,可以自由裁量運用的時間、從事自己喜愛的活動;是一種理念上的自由狀態,和精神上的啟蒙。

漢代許慎於《說文解字》中所記,「休」,從人依木,人在操勞過甚時,常倚靠樹木來減低疲乏,休養精神,故休之本意為息止也,有休息、休養等待的意思。

在清代段玉裁注解之《說文解字》中,「閒」指「隙也,比喻月光自門射入之處為「閒」;其「閒」者稍暇也,故曰「閒暇」;有安閒、閒逸的意思。

故「休閒」自有其「休息」與「閒暇」之意涵。

其既包括了「閒暇的自由時間」,同時也指從事足以「令人恢復精神或體力的休閒活動」。

二、休閒的定義: 許多學者對於休閒的定義有許多不同的看法,Murphy(1974)整合許多學者、專家對休閒的看法,提出六種休閒觀點: 1.自由支配的時間論(discretionarytime)-休閒是在完成工作及其他維持生存活動之外的部份時間。

2.社會工具論(socialinstrument)-視休閒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或功能。

3.社會階層論(socialclass,race,andoccupation)-認為休閒與社會階層有密切的關係,即與職業、社會聲望、教育程度等因素有關。

4.古典休閒論(classical)-視休閒為一種自由的心理狀態。

5.反功利論(anti-utilitarian)-休閒本身即目的。

6.整體論(holistic)-休閒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其充塞於生活的各個層面中。

休閒所涵蓋的範圍非常廣,其對休閒的界定不外乎是從時間、活動、經驗和行動、自我實現等五個向度來說明休閒的意義: (1)以時間觀點而言:休閒可說是滿足生存以及維持生活之外,可以自由裁量運用的時間。

簡言之,就是排除工作、生活所需,所剩餘的時間;也就是將時間畫分成工作時間、基本生活所需的時間(如睡覺、吃飯等)和空閒時間三個時段。

許多的學者皆是從此一向度來說明休閒的意涵,由此可知,時間是休閒的核心。

(2)以活動觀點而言:從活動的內容要素來界定休閒:「休閒是一種除了工作、家庭及社會義務以外的活動,而人們依自己的意志選擇從事某些休閒活動,目的是為了休息、放鬆,或者增加智能及自由拓展個人的創造力。

」其認為人類所從事的活動大致可分為四大類,包括:報酬性的工作、家庭義務性的活動、社會責任性的活動、自我充實、自我表達的活動。

(3)以體驗觀點而言:DeGrazia(1964)認為休閒是一種存在狀態,是一種處境,個體必須先了解自己及周遭的環境,進而透過活動的方式去體驗出豐富的內涵,因此,很少有人能真正進入休閒之境。

休閒既不是可以自由裁量運用的時間,也不是只要我喜歡就可以的活動,而是一種活出自我,甚至超越自我的存在經驗。

(4)以行動觀點而言:行動這個概念表明了人類行為、活動具有兩項特性,一是存在性,一是社會性,因此休閒行動雖不完全受制於社會,但也不可能完全脫離社會的影響。

因此可將休閒界定為在社會情境下,人們自己做決定,並採取有意義、開創性行動。

休閒是參與者付諸實踐的行動,並不只是一種心靈感受或心情而已。

 (5)以自我實現而言:從休閒是一種行動,表達參與者個人的自由意志,選擇自己喜好的活動觀點來看,休閒體驗很自然的成為一種可以促進個人探索、了解、表達自己的機會。

依Maslow的主張,一個人在基本維持生命和安全的需求獲得滿足之後,就自然會去尋求自我實現的滿足。

總之,休閒的定義就是:從時間來看,是指人們去除維持生活所需的時間,所剩餘的時間,稱為空閒時間或閒暇。

從活動來說,在免去義務、責任所從事的較自由、個人的活動,稱為休閒活動。

就經驗而言,著重於個體的內心感受的休閒體驗。

就行動而言,強調的是個體的存在感與實際行動。

整體而言,休閒即是在自由的時間內,個體將自己全心投入活動中,並獲得許多感受。

但無論是以何種觀點來界定休閒皆有其限制存在。

參、休閒理論     一般而言,一個人的特質、所處的社會背景,以及居住和工作環境會影響他對休閒的認知,以及他參與休閒的動機、期望與偏好,並進而影響其選擇參與的活動項目與參與方式。

在參與休閒的過程中,個人會有主觀感受的體驗,進而對他個人的身心產生正面、負面或中性的影響,這些影響會進而對他的整體生活滿意、休閒生活滿意以及工作績效產生影響。

而這些主觀認知會回饋再影響他對休閒的認知,以及他參與休閒的動機、期望與偏好。

   中國莊子與希臘亞里斯多德Aristotle都主張,休閒是人類生活所應追求的目標,在休閒中,人類才能思考、提出好的構想、成長、追求卓越、享受生活。

除了哲學與宗教之外,基於人文社會科學所提的理論模式可依其觀點與基礎歸納為三類,包括個人特質與社會交往、工作居住與休閒環境,以及個人心理與行為。

(一).個人特質與社會交往 (1)補償理論(The CompensatoryTheory): 主張工作被視為生活中的主力,而休閒則被視為工作無聊後的補償;如現在人們工作忙碌了一段長時間,常以旅遊散心作為鬆弛自我、補償犒賞自己前一陣時間的忙碌。

恩格斯(FriedrichEngels)與馬克思(Marx)是最早提出補償理論的作者,以勞工為例,說明其提早下班後,拋開階級,在娛樂場所盡情享樂景象。

(2)延續理論(Spillovertheory) 休閒與工作平行發展,或為其結果。

使人工作經驗與休閒經驗十分類似。

如果工作使人感覺非常興奮、順暢或刺激,那工作者會持續這樣的感覺,而選擇較令人興奮、流暢、刺激的休閒。

一位天仁茗茶的店長酷愛泡茶,雖然上班時間泡茶給顧客是其工作,但其在下班閒暇時間,與三五好友聚在一起,且由其執壺泡茶聊天,其亦樂在其中則在其休閒時間泡茶,則為其休閒行為。

※補償理論和延續理論解釋一個人的休閒參與,都是基於其工作內容與體驗。

由於補償理論和延續理論都無法單獨解釋各種休閒行為的原因,因此其他理論乃運應而生,例如熟悉理論、同伴理論。

(3)熟悉理論(Familiaritytheory) 一個人過去適切、自在、可靠熟悉的休閒經驗,會引導他繼續以類似過去的方式安排參與休閒活動。

熟悉理論將休閒行為與慣性相連,休閒者因習慣或安於某些習慣而做某些休閒。

如小時候常跟父親去鄉下溪邊從事釣魚活動,而長大成人後,常從事的休閒活動也是去釣魚。

(4)同伴理論(personalcommuitytheory) 有相當高比例的休閒行為受到同儕團體的影響。

休閒行為常受到同年齡、同階層、同學、同事、工作環境、或是鄰里環境相關聯。

我們所從事的休閒活動,其形式多是因某種已然熟悉那活動的人所啟發。

如下了班,同事邀約去唱卡拉OK。

(5)其他個人因素 個人特質的變數包括性別、年齡、殘障等,都可能影響到個人的休閒行為。

 A.性別-台灣社會對於女性角色仍然明顯存有照顧別人、女主內、配合家人等期望,甚至要求,因此女性居民可支配自由時間仍少於男性居民。

 B.教育程度-台灣居民的可支配自由時間隨教育程度的增長而成U字形,小學程度居民可支配自由時間最少。

 C.婚姻狀況-未婚者在進修、閱讀書報雜誌、觀光旅遊、娛樂活動的參與時間顯著較高;鰥寡居民在拜訪親友、運動健身、宗教、就醫治療、休息等活動的參與時間顯著較高;已婚者或同居者在看電視參與顯著較高多時間;離婚者在社交宴會、志願服務參與顯著較高多時間。

 D.年齡-可支配時間而言,隨著年齡增加而呈現U字形,40-44歲居民可支配時間最少;而參加活動的項目次數也隨年齡增加而成U字形,20-24歲居民最少。

二、工作居住與休閒環境: (一)核心參與模式:Kelly (1978a;1978b;1983;1990)對於社區居民休閒參與的型態研究歸類,將休閒參與模式分為3種: 1、固定模式(Stereotypes model):主張一個人選擇參與休閒活動內容是刻板固定的。

2、均衡模式(Balancemodel):主張一個人參與休閒活動內容是多元的,並會基於均衡生活體驗、健全生活內涵的原則,去選擇適合的活動。

3、核心模式(Coremodel):一個人選擇參與的休閒活動內容有些是重複、經常發生的,其大部分都是經濟、方便、在家附近的活動。

                                      (二)都市化與休閒商品化:都市環境造就了生活的便利性,居民選擇購物、娛樂活動的休閒活動較多,且皆具商品化的休閒活動。

使都市集中的結果造就工作與生活分開,使得休閒逐漸成為市場交易的商品,因此都市化與商品化的結果相對會影響休閒的行為模式。

 (三)工作:工作與休閒的關係可從補償理論與延續理論看出,而越具規模的公司因制度完善等因素,員工相對的獲得就多的休閒參與機會,而沒工作的時間,其參與休閒的趨勢有升高的現象。

1.      不工作是為了休閒:不工作是為了擁有休閒生活,而不是處於失業或待業中。

休閒生活已成為台灣居民生活意義的來源或生活追求的目標。

2.      工作生活品質會促進休閒參與:當工作生活品質提高後,更進一步促進台灣居民運用自由時間參與多元的休閒活動。

(四)學歷科系:不同科系居民自由時間運用方式會有所差異,主要原因是因為是一方面不同學歷科系的教育訓練對居民的價值觀、生活理念的影響不同,另一方面是學歷科系和居民接受調查時職業有密切的關聯,而不同職業彼此之間的屬性、工作方式等也有很大的差異。

三、個人心理與行為: (一)替代理論:該理論有兩主張:一為當一個人想要更換活動的理由,會降低他所認知的選擇自由時,那他更換的意願就會降低。

二為當一個人對於另一項可參與活動的心理感受比目前參與的活動強時,並且會增強他感受選擇自由時,他就會停止目前的活動而選擇參與另一項活動。

(二)計劃行為理論:Ajzen(1991)基於一個人對採取某一項行為的態度、主觀規範及行為控制等三因素的信念以及看法,會對參與該項活動的企圖產生明顯的直接影響,進而影響其外顯行為去達成某些目標。

態度指的是對活動喜歡或不喜歡的預設立場,主觀規範指的是個人對重要他人認為他應不應該參與該項活動的認知。

行為控制指預期在參與某項活動時自己所能掌握的程度。

(三)兩構面休閒動機理論:Iso-Ahola (1989)認為休閒參與的動機可以驅使力量的方向,有追求(seeking)、逃避(escaping)兩個驅使方向,而追求的內容可以分為個人的或人際的。

一個人參與休閒動機往往是既追求又逃避或者既逃避又追求。

以上結論可以得知,休閒活動的參與行為可以依據休閒相關的理論基礎尋求相關的行為因素。

其休閒理論的重要性在於它幫助我們瞭解何以選擇特定休閒行為。

肆、休閒的功能:  (一).休閒體驗效益:人們從事休閒遊憩行為活動,可有的休閒遊憩效益。

Verduin&McEwen(1984)提出可從休閒參與經驗中獲得六項體驗效益: (1)社交效益(Socialbenefits):    閒參與的時候,能與擁有相同嗜好的朋友及家人相聚,分享珍貴的情誼與樂趣,並藉此達到社交效益。

(2)放鬆效益(Relaxationbenefits):    具研究約有50%-80%之各類疾病皆導因於心理壓力太大,休閒活動對於減輕心理壓力,消除疲勞有非常大的助益。

(3)教育效益(Educationbenefits):    休閒活動提供藝術、人文科學等不同興趣的體驗,可從中學習到新的事物,讓人浸淫在吸收新知識,充實生活,提高個人生活的品質並有機會接觸社會、甚至宗教、文化等其他領域之事務。

(4)心理效益(Psychologicalbenefits):    每個人都有被肯定、認同的慾望,休閒活動提供機會讓每個參與者均能從中獲得有形或無形被肯定的機會,因此獲得成就感亦是其效益之一,對於情緒的緩衝及恢復心態的調適有所助益。

(5)美學的效益(Aestheticbenefits):   藝術活動是休閒活動的一種,因此藝術活動中所具有審美意識與美學價值即成為休閒效益所在。

(6)生理的效益(Physiologicalbenefits):   從事休閒活動如慢跑、游泳、打網球等運動,能避免因缺乏運動而發胖或罹患與心臟血管有關的疾病,定期的肢體動作活動能確保身體的健康。

(二).休閒功能:    為了了解休閒在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必須了解休閒的功能與益處。

休閒的功能可概括為四: (1)淨化:休閒活動可以協助個人解除不良的情緒。

(2)放鬆:休閒活動能藉由改變緊張、疲勞情境而讓人恢復精力。

(3)補償:休閒活動可以幫助個人彌補生活中的不足或缺憾,例如與家人或朋友建立親密關係。

(4)類化:即持續生活中原有的活動,以達成生活中的重要目標,例如資訊教師看電腦雜誌。

而休閒的益處可以簡單分為社會、情緒、心理、及生理等四個向度,亦可從需求滿足的角度分為八大類,即(1)能表現自我才能;(2)可增進與別人的友誼;(3)滿足權威感;(4)滿足新奇、不平常、新鮮的需求;(5)滿足安全、穩定、被認可的需求;(6)滿足為他人服務的需求;(7)刺激智慧及得到美感經驗的需求;(8)可安心獨自參與的需求。

休閒活動會因休閒者所選擇的休閒項目、休閒態度、動機和休閒的興趣等因素而呈現出不同的特質,所以人們應適當的選擇適合自己的休閒活動,才能使休閒活動發揮最大的功能與價值,進而達到從事休閒活動的目的。

伍、休閒活動的分類: (一)休閒行為: 休閒行為是一種遊憩活動的實際執行,它是一種經由個體評估、選擇、決定的過程,而休閒行為包涵三個階段:參與階段、參與的投入、體驗的感受或經驗的形成。

研究發現,男性對於參與運動性之休閒活動意願是明顯高於女性,而女性則偏向參與靜態性休閒活動。

國內農民平日最主要參與的休閒活動為看電視和錄影帶,其次為喝茶、聊天、聽廣播、聽錄音帶、閱讀農業書籍雜誌。

婦女最常參與的休閒活動依序為:與小孩子有關的活動、散步、聽錄音帶等。

而在國人參與休閒運動現況方面,慢跑、快走與散步最受國人所青睞,其次依序為保齡球、登山、游泳、籃球、羽球、網球、桌球、自行車、高爾夫等。

較不受國人歡迎之後五項休閒運動項目為:騎術、柔道、划船、韻律操及排球等。

(二)休閒種類: 人們所參與之休閒活動類型非常的廣泛,Kaplan(1960)利用主觀分類法得到社交性活動、遊戲和體育活動、藝術性活動以及靜態性活動等四項休閒活動類型。

Mckenchnie(1974)選取151 種休閒活動,採用四點尺度量表作為衡量受訪者參與休閒活動程度之基礎,而後利用因素分析法獲得七類因素:1.機械性;2.手藝活動;3.知性活動;4.緩慢性活動;5.鄰居活動;6.特殊設備運動;7.快速活動等。

Duncan(1978)列舉59種休閒活動,根據受訪者參與情形施與因素分析法後獲得五種類型之受訪者:1.A型(指從事游泳、划船、滑水等戶外活動者);2.B 型(指較常外出吃飯、和小孩玩耍、沉思休閒式的開車、參加組織及社團活動、寫作、閱讀等室內活動者);3.C型(指較常上教堂、閱讀、看電視等,參與被動式室內活動的人);4.D 型(指參與園藝、與配偶聊天,為了愉悅而購物、烹飪等屬於家庭活動者);5.E型(指參與看電視、與小孩玩等活動的人)等(李文題,2001)。

陸、將工作、休閒與家人的需求相互結合   如何安排休閒時段進行有意義的休閒活動,以及如何維持生涯與工作,工作與休閒,休閒與事業,事業與家庭間之平衡,成為現今社會中極為重要的一些課題。

休閒並不僅僅被視為工作的相對,事實上,休閒對工作也有正面性的功能,包括: (1) 補償、平衡功能:工作壓力可藉由休閒活動得到鬆弛與平衡。

(2) 「離境」後再「入境」的意外收穫:工作到一定階段產生疲倦感或遇到難以突破的瓶頸,休閒活動可以暫時代我們「離境」,等待再度「入境」後,常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3) 休閒活動可作為工作生涯的實驗情境:可協助我們開展視野,探索潛能,並找出更多生涯發展的可能性。

個人必須懂得依據其所處的環境,針對其工作、家庭與休閒活動做一適當的調配,以促使其個人身心健康達到整體家庭生活能更加滿意,並達到自我最佳的發展,在設法達到工作和休閒間能彼此平衡的過程中。

柒、結語   從個體生命的發展來看,不同的生命階段具有不同的休閒生活型態;從教育的觀點來說,休閒活動的選擇、規劃、乃至於實踐,皆需要透過學習而來,尤其是選擇適合個人興趣、性格、生活型態、生命階段、甚至結合職場進階的休閒生活,更有賴於充分而正確的學習機會的獲得。

必須要有社會條件的配合才能使休閒生活積極、蓬勃地發展。

就此而言,最重要的是觀念上的改變,亦即承認休閒的價值,鼓勵個人參與休閒活動。

個人必須對休閒活動有正確的認識與作法,並對兒童、青少年有所教導與安排,否則極易辜負週休二日的美意,輕則浪費社會成本,重則損害社會資源。

若能把週休二日的時間與終身學習的理念相結合,將更加發揮休閒活動的功效,使個人享受情緒紓解的愉快、增進體能、智能、人際、乃至於工作上的成就與滿足,自我的實現及家庭的和諧與社會的發展,故家庭休閒重要亦不容輕忽。

  回首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