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中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50年代標榜民主與反共的自由主義政論刊物。

1949年雷震等人在臺北創辦《自由中國》半月刊,由胡適擔任發行人。

創刊之初,得到當局的支持。

雷震等人期待中國國民黨朝向 ... 《自由中國》1950年代標榜民主與反共的自由主義政論刊物。

1949年雷震等人在臺北創辦《自由中國》半月刊,由胡適擔任發行人。

創刊之初,得到當局的支持。

雷震等人期待中國國民黨朝向民主自由發展,然當局卻逐漸走向強人威權統治,雙方關係因而由交融轉而緊張、磨擦,進而對抗。

1951年,《自由中國》刊出由夏道平執筆的社論:〈政府不可誘民入罪〉,批評臺灣省保安司令部(其後為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不當的金融管制,假扮放高利貸或倒賣外匯,誘人上鉤,然後以「擾亂金融罪」懲治。

該文一出,引起情治單位不滿,《自由中國》社方被迫妥協,以息事寧人。

惟胡適對《自由中國》被迫讓步感到不滿,因而辭去發行人。

1950年代中期以後,與當局的緊張關係逐漸升高。

1956年10月31日逢蔣中正總統70歲生日,該刊推出「祝壽專號」,邀請海內外知識分子撰文,對當局提出檢討和建言,其中胡適撰〈講艾森豪總統的兩個故事給蔣總統祝壽〉,勸蔣中正守法守憲,做到無智、無能、無為;徐復觀撰〈我所了解的蔣總統的一面〉,對其任人用事提出嚴厲批判。

因此引起當局的不滿,被軍方報刊指為「毒素思想」。

1957年雜誌推出「今日的問題」一系列社論,全面檢討反攻大陸、軍事、財政、經濟、美援運用、政府機構、中央政制、地方政制、立法院、新聞自由、救國團、教育、政治心理與作風以及反對黨等問題。

其中殷海光執筆的一篇社論〈反攻大陸問題〉,指出反攻大陸的公算在相當時期內不大,希望當局不要有馬上想回大陸的心理,以免許多政策都是過渡性,不求徹底,不求永久。

因此主張「實事求是,持久漸進,實質反共」,該文被當局指控為「反攻無望論」。

1960年,蔣中正總統兩任屆滿,依憲法不得再連任,乃透過大法官解釋以及修改臨時條款以遂其意。

《自由中國》發表多篇文章予以反對,雙方的對立更趨尖銳。

加以7-8月間雷震與在野人士籌組「中國民主黨」的計畫即將成熟,9月4日臺灣警備總司令部以「涉嫌叛亂」為由,拘捕發行人雷震、編輯傅正、經理馬之驌,以及離職職員劉子英,《自由中國》則在9月1日發行第23卷第5期後隨即停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臺灣政治史上,《自由中國》對民主憲政思想的推廣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在當時具有開風氣的啟蒙作用,也影響到日後臺灣的民主運動。

撰稿者:蘇瑞鏘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24日參考資料:1薛化元。

1996。

《「自由中國」與民主憲政:1950年代臺灣思想史的一個考察》。

臺北:稻鄉。

2薛化元。

1996。

〈從「反共擁蔣」掛帥到人權意識的抬頭:「自由中國」與執政當局互動關係的一個歷史考察〉。

《法政學報》,5:43-66。

3薛化元。

1995。

〈「自由中國」雜誌自由民主理念的考察:一九五○年代臺灣思想史研究之一〉。

《臺灣史研究》,2(1):127-160。

4蘇瑞鏘。

2005。

《戰後臺灣組黨運動的濫觴:「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

臺北:稻鄉。

5蘇瑞鏘。

2008。

《超越黨籍、省籍與國籍:傅正與戰後臺灣民主運動》。

臺北:前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