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潛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首艘售台之潛艦SS-478 Cutlass於1973年4月12日移交中華民國海軍,並改名為海獅艦,並於兩天後啟程離開美國東岸,在舊金山完成大修後於1974年2月啟程返國。

1973年10月18日, ... 中華民國潛艦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體裁可能更適合散文而非列表。

(2012年10月9日)請協助將此條目改寫為散文,如果合適。

也可以尋求編輯幫助。

此條目應避免有陳列雜項、瑣碎資料的部分。

(2012年10月9日)請協助將有關資料重新編排成連貫性的文章,安置於適當章節或條目內。

中華民國潛艦,列舉中華民國海軍所擁有之歷代潛艦,及未來潛艦可能之發展。

目次 1海昌艇隊 2第一代義大利武昌艇 2.1同級艦 3第二代茄比級潛艦 3.1水星計畫 3.2同級艦 3.2.1SS-791海獅號(原美軍SS-478帶魚號) 3.2.2SS-792海豹號(原美軍SS-426單鰭鱈號) 3.3魚雷發射管 3.4潛艦魚雷採購 3.5在台操作歷史 4第三代劍龍級潛艦 4.1劍龍計畫與台荷關係 5第四代自製國造潛艦 5.1潛艦外購計畫 5.2潛艦國造計畫 6參考文獻 6.1引用 6.2來源 7外部連結 8參見 海昌艇隊[編輯] 1960年中華民國國防部特種軍事情報室透過管道向義大利COS.MO.S公司購買了4艘可供兩人乘坐之潛爆艇,並另自力仿造了三艘同型小艇做為特戰使用,是為中華民國海軍潛艇部隊之濫觴[1]。

本艇隊於1964年編入海軍,稱為海昌隊,1965年開始改稱海昌艇隊。

此型水下載具可攜帶兩名潛水人員,並可搭載磁性水雷接近敵方船隻並進行特種攻擊破壞任務[1]。

由於水下小艇無法長距離航行,作戰時需先以運輸艦運抵攻擊目標附近再釋放。

在中華民國海軍缺乏適當的水下母艦支援的情況下,欲運用此類小艇執行特種作戰之難度明顯困難。

再者,本型小艇所攜帶之水雷並不適合對港灣設備進行攻擊,因此雖然此型小艇中華民國政府曾計畫使用於國光計畫之中,但事實上這七艘潛爆艇成軍後並無戰績[1][2]。

本艇隊最後於1970年併入海軍水中爆破大隊,改稱海昌中隊。

由於裝備老化等因素,最後於1973年解散[2]。

雖然本支部隊與後續之潛艦部隊無直接之血緣關係,但因為本案之故,國府日後再向COS.MO.S訂購另外兩艘微型潛艇(武昌計畫),成為海軍第一代潛艇部隊之海蛟艇與海龍艇。

第一代義大利武昌艇[編輯] SX-404級微型潛艇 目前展示於海軍潛艦基地 概觀 艦種 柴電潛艇 命名 S-1海蛟號、S-2海龍號 擁有國  中華民國 前型 無 次型 海獅級潛艇 同型  巴基斯坦微型6潛艇 竣工 1969年 下水 1969年 結局 1973年除役[3] 技術數據 主條目:SX-404級微型潛艇 在海昌艇隊成軍後,國防部發現由於潛爆艇性能有限,無法滿足作戰之需要,因此於1963年國防部特種軍事情報室再向義大利Cos.Mo.S.SpA,Livorno訂造兩艘SX-404型袖珍潛艇。

此案被稱為武昌計畫[4]。

1964年,該案改由海軍賡續執行建造計畫[4]。

Cos.Mo.S公司於1965年派人來台灣臺北縣淡水鎮海軍第三分廠進行組裝。

由於淡水潮差過大,且工廠設備不全,兩艇於1967年4月拖至左營海一廠續建。

此兩艘小艇於1968年1月開始於新莊乾塢內進行下潛測試,並於同年在外海由拖船吊掛實施深水區下潛測試[4]。

雖然這兩艘小型潛艇在組裝過程中發生諸多問題,但最終兩艇於1969年10月8日,由時任中華民國海軍總司令馮啟聰上將主持下於左營南碼頭成軍,並命名為「S-1海蛟號」與「S-2海龍號」;海軍總司令馮啟聰上將並親自為每位艇員佩帶潛航胸章[4]。

武昌艇隊的兩艘迷你潛艇本身並未裝備魚雷,而是採用與海昌艇隊類似之方式,透過潛水員使用水雷對敵方船隻與設備進行攻擊。

由於本級艇設計不良,且適航力不佳,在服役過程中從未離開台灣地區之近海[4]。

在國府水星計畫的美援潛艦成軍之前,本級潛艇即於1973年11月1日除役[4][1]。

雖然本型艦成軍僅有短短4年,但因武昌潛艇之建造原故,最終使美國政府改變對國府之潛艇限制政策,繼而於水星計畫軍援兩艘柴電潛艦給國府海軍,並協助海軍訓練潛艇人員。

因此本型艇雖未達成其軍事上原本想定之目標,卻成功地完成了其階段性之任務[1]。

同級艦[編輯] 舷號 艦名 移交 退役 備註 S-1 海蛟 1969 1973 自義大利購入,於台灣組裝 S-2 海龍I 1969 1973 自義大利購入,於台灣組裝 第二代茄比級潛艦[編輯] 海獅級潛艦 尚未改裝的美軍SS-426潛艦 概觀 艦種 柴電潛艇 命名 SS-791海獅艦、SS-792海豹艦 擁有國  美國 中華民國 次型 劍龍級潛艇 同型  美國丁鱥級(海獅艦),巴勞鱵級(海豹艦)、 竣工 1943年 下水 1944年(海獅),1945年(海豹) 技術數據 水星計畫[編輯] 1969年,原本派駐義大利的汪希苓轉任駐美國海軍武官。

而海軍潛艇之取得也隨著汪希苓之轉任,而由從義大利取得小型潛艇改變為設法自美方獲得潛艦[5]。

1971年4月,美國同意以有償軍援方式提供兩艘傳統動力潛艦給國府海軍,以強化海軍反潛訓練之能力[6][7]。

海軍隨即成立水星計畫,選派合格之海軍官兵前往美國接受潛艦操作、作戰訓練[7]。

隔年(1972年)3月,首批80餘名海軍軍士官兵赴美接受為期一年的接艦訓練[8]。

首艘售台之潛艦SS-478Cutlass於1973年4月12日移交中華民國海軍[9],並改名為海獅艦,並於兩天後啟程離開美國東岸,在舊金山完成大修後於1974年2月啟程返國[8]。

1973年10月18日,第二艘售台之潛艦SS-426Tusk(海豹艦)於美國康州舉行移交儀式,並於1974年1月10日返國。

同級艦[編輯] SS-791海獅號(原美軍SS-478帶魚號)[編輯] 海獅軍艦 1943年6月17日,美國樸次茅斯海軍造船廠建造。

1944年7月10日,開工。

7月22日,安放龍骨。

(12天之內把厚達2公分鋼板第一段龍骨板金壓模焊接) 1944年11月5日,由R.E.Kintner女士命名下水。

(花費4個月建造,該廠同時建造10艘以上同型潛艦,工人達15000人以上) 1945年3月17日,成軍命名USS-478Cutlass帶魚號,由H.L.Jukes少校艦長擔任首任艦長。

1948年3月,於費城海軍造船廠執行第一次大修和進行現代化工程,升級過後稱之為「茄比Ⅱ型」。

新型設計包括艦體縮短,換新型主機,加裝指揮塔、呼吸管系統及各天線線桅等重大系統昇級。

1952年夏天,於費城海軍造船廠執行第二次大修和進一步現代化工程。

1973年4月12日,依據中美防禦條約與軍事援助計劃,出售給中華民國。

本艦於佛羅里達州keywest完成移交及訓練工作,並由中華民國海軍接收,命名為SS-791海獅艦。

其中前國防部長李傑即擔任接艦第一代種子教官並兼任兵器長[來源請求]。

1973年5月間由中華民國海軍官兵操作,駛抵美國西岸舊金山的造船廠進行大修工程。

1974年2月自美國西岸啟程返國。

SS-792海豹號(原美軍SS-426單鰭鱈號)[編輯] 海豹軍艦(英語:USSTusk(SS-426)) 1943年8月23日由美國費城鐵箍造船(廠)公司(CrampShipbuildingCompany)建造。

1945年7月8日,下水。

1946年4月11日,成軍命名SS-426單鰭鱈號。

1947年10月,執行第一次大修和「茄比Ⅱ型」現代化工程。

1973年10月18日,在紐約移交給中華民國海軍接收,命名為SS-792海豹號。

1974年1月10日返國。

魚雷發射管[編輯] 由於美國軍援此2艘潛艦給中華民國的目的是作為反潛訓練假想敵,因此於潛艦返國後,即傳聞美軍在移交前已經將魚雷管封死,或是將所有魚雷發射管線路剪斷,使此兩艘潛艦不具有魚雷發射之能力[7]。

但根據參與海獅艦於美國大修的第一任艦長關振清上校回憶,此論點為錯誤謠言。

潛艦移交前美軍僅移除機密電子裝備與技術書刊,並未拆除潛艦發射魚雷之相關裝備[8]。

在海獅艦完成大修離開美國西岸前,關振清艦長另向造船廠索討4枚(一說2枚)訓練用啞雷,作為回國訓練使用[8][7]。

雖然此二艘潛艦在轉交中華民國海軍之後仍保有魚雷發射能力,由於美國政府並未出售給中華民國潛艦用魚雷,因此本級潛艦在服役期間似未曾搭載過作戰用魚雷擔任戰備[7]但有投擲國造水雷的能力。

潛艦魚雷採購[編輯] 在台操作歷史[編輯] 1974-1976年期間,納編六二部隊駐守左營軍港.,執行臺灣周遭水域船隻監偵,領海巡弋任務。

1976年5月期間,執行中美海軍共同反潛操演。

1980年1月期間,李傑上校接任海獅潛艦艦長。

1981-1984年期間,執行海軍各項聯興、漢光及各項反潛操演訓練,成效良好。

1984-1985年期間,多次納編六二.,駐守基隆港及蘇澳港。

1986年6月期間,多次執行連續航行30天航行,成效良好。

1993-1997年期間,多次納編六二.,駐守蘇澳港。

1998年8月期間,多次執行基隆港、蘇澳港、高雄港、臺中港民眾參訪任務。

1999年2月期間,前海獅艦長李傑出任海軍總司令,榮昇海軍二級上將。

成為海獅艦服役軍官的第二位上將(第一位上將為美國太平洋地區艦隊司令)。

2000-2004年期間,第五任總統陳水扁總統蒞艦參觀海獅艦。

2012年1月,海獅艦前艦長王立申昇任海軍二級上將,這也是海獅艦服役軍官中第三位升上上將級的軍官。

第三代劍龍級潛艦[編輯] 劍龍級潛艦 793號海龍軍艦 概觀 艦種 柴電潛艇 命名 海龍、海虎 擁有國  中華民國 前型 茄比級潛艦 次型 無 同型  荷蘭劍魚級潛艦(英語:Zwaardvis-classsubmarine) 竣工 1987年10月9日(海龍軍艦)1988年4月9日(海虎軍艦) 技術數據 劍龍計畫與台荷關係[編輯] 1979年以前,中華民國海軍嘗試透過美國對台軍售案購買潛艦,但未獲美國同意。

1979年中,在全世界最大的軍火商仲介在台灣政府及軍方間,劍龍級潛艇是由荷蘭WF造船廠高層人士及歐洲軍火商為了解決WF造船廠停財務危機而接洽成功(荷蘭命名為劍魚型),時任參謀總長宋長志為本案遊說在政府內各部門,並在任內成立劍龍專案計畫。

建造計畫金額達10億美金以上。

1981年3月6日,荷蘭國會正式通過接受潛艇售台案。

1981年5月6日,荷蘭RSV造船公司(又譯「萊茵-斯海爾德-福爾默機械及造船厰」,Rijn-Schelde-VerolmeMachinefabriekenenScheepswervenNV)總裁史蒂克抵台,與海軍商談簽訂造艦合約。

時任海軍副總司令的前參謀總長劉和謙,主持「劍龍專案」,協請東吳大學校長端木愷和陳長文律師等法律專家,辦理購艦事宜。

1981年3月10日,劍龍專案首批先期作業小組抵達荷蘭鹿特丹市斯希丹Wilton-Fyenood造船廠。

1981年9月3日,劍龍造艦計劃書在荷蘭鹿特丹市正式簽訂合約規範、審核與書面備忘錄.1981年12月20日,劍龍計劃第一批監造官由海軍少將姚慶章率同管理組、機電組、財務組、兵器組及輪機組共36人進駐,組員包含海軍後勤司令部監造官及海軍第一造船廠資深技師。

1982年1月11日,第一艘海龍艦(SeaDragon)開工建造。

1982年4月15日,第二艘海虎艦(SeaTiger)開工建造。

1982年12月25日,RSV造船公司陷入財務困難,潛艦訂單及台灣為了建造潛艦向荷蘭採購包含20家荷蘭公司簽署總值1億17萬6819美元的購買合約。

台電(3,620萬美元),榮工處(1,800萬美元)、中油(1,200萬美元)、中船(320萬美元),如工業設備,如挖泥機、泊碇船、發電用的鍋爐(用於大林火力發電廠更新,由燃油改為燃煤)及技術服務。

中船也和RSV公司的兩家子公司MARCON及SHIPKNOW公司簽訂技術合作,但是合約仍未能讓RSV造船公司脫離世界造船業的不景氣。

1986年4月,中華民國軍方為解決WF造艘廠財務困境,協請由經濟部海關局再向WiltonFijenoord造船廠訂造二艘緝私艦,艦身長216.5呎,寬30.2呎,吃水9.8呎;標準排水量700噸,滿載排水量850噸,三部M.A.N16V538TB93型柴油主機13,200匹馬力,三軸推進速率28節;艦員編制54人。

當時與劍龍級潛艦共四艘併排在該造船廠乾塢內,及海軍技術人員、監造官加上經濟部代表在管制造艦安全與進度管制。

當時荷蘭軍方委託RDM造船廠--同屬RSV集團,建造新型潛艦發生大火,損失百萬荷盾,起火原因為電信室上鎖,內部疑似抽菸菸頭火花,整艘潛艦悶燒3天,導致該集團財務更加惡化,外傳WF造艘廠財務亦受波及。

1986年4月20日,接艦第三批支援士官接艦人員36人抵達荷蘭,海龍及海虎艦所有軍、士官進行系統組合訓練及潛航教練儀訓練。

1986年2月1日,WF船廠面臨停工危機,前總統蔣經國授權於前總令司劉和謙上將與本案法律代表陳長文律師周旋造船廠履行合約執行。

海龍艦、海虎艦分別於1986年10月4日與1986年12月20日下水,接艦官兵進行艦上艙內值勤任務並配合廠方執行造船工廠驗收測試計畫「FAT測試」。

1987年10月6日,海龍艦完成交艦。

1987年11月1日,WF船廠與中華民國海軍接收潛艦組識及荷蘭皇家海軍潛艦顧問團(DutchRoyalNavysubmarinesadvisorygroup)共同合作下完成出海前訓練。

1987年11月4日,前參謀總長宋長志已派駐巴拿馬外交大使,海龍艦運送回台途中抵巴拿馬運河時,宋長志大使等駐巴拿馬外交官員上船慰問潛艦人員,由當時艦長紀惟正上校接待。

1987年12月28日,海龍艦成軍。

1988年4月9日,海虎艦交艦。

1988年3月12日,海虎艦運送回台途中,快速船塢號抵巴拿馬運河時,宋長志大使等員上船慰問潛艦人員,由當時艦長丁劍清上校接待。

1988年7月4日,海虎艦成軍。

1988年10月1日,劍龍級潛艦教練儀運送回台,並成電力系統、空調設施及訓練中心成立。

1989年1月1日,荷蘭WF造船廠依合約將劍龍案第一批次料配件及零組件抵台,採購金額達數億美金,零件可供20年的使用,海軍造船廠同時將原「潛艦維修處」改立為「潛艦維修中心」。

1990年1月1日,海軍造船廠為因應劍龍潛艦新式電子資料處理機板及火控系統機板維修,成立「戰鬥系統工廠」,同時亦負責維修「海軍二代艦戰鬥系統」。

1999年1月,荷蘭WF造船廠由達曼艦船修護公司(DamenShiprepairSchiedam)合併,相關料配件仍由達曼公司負責交貨,維持著劍龍艦正常運作。

1999年前,劍龍級潛艦多次執行30天潛航任務,作戰半徑包含東海,臺灣海峽東部、太平洋西部及南海。

2000年前,劍龍級潛艇多次獲戰力競賽第一名、國軍莒光艦,艦長亦榮獲國軍英雄,資深優秀士官亦獲國軍楷模接受表揚。

2004年7月28日,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陳水扁參與出海下潛,為臺灣唯一參與劍龍潛艦出海下潛的總統。

2005年,艦長王立申,昇海軍二級上將,是海龍艦服役軍官的第一位上將。

2007年,多次納編六二特遣隊,駐守基隆港及蘇澳港。

2009年,多次執行連續航行30天航行。

第四代自製國造潛艦[編輯] 潛艦外購計畫[編輯] 1986年以後,海軍計畫增購四艘劍龍級潛艇,WF造船廠要求荷蘭政府批准該公司再出售四艘總價約十億美金的潛艇,但荷蘭政府不同意。

WF造船廠向政府揚言,若新訂單未獲批准,則須裁員600到800人。

1988年2月,荷蘭明確拒絕WF造船廠為中華民國建造潛艇,也因此導致600多名員工被裁員。

1995年1月,中華民國海軍成立潛艦發展辦公室,規畫潛艦艦隊計畫,該辦公室成員中部份來自退役潛艦高階軍官及現役潛軍官,部分成員為曾參與光華一號到七號「國艦國造」具有組裝造艦能力的理工科系軍官。

該計畫在前總統李登輝同意下成立。

2001年4月,美國總統布希同意出售八艘柴油動力潛艦給中華民國。

2003年1月,美國防部發出招標書,美國各廠商6月提出設計與建造計劃書參與。

2003年2月,美國向中華民國出售的常規動力型潛艇,要求立法院需在兩個月內批准潛艇預算[來源請求]。

2003年3月,由於美國已近45年未建造常規動力之潛艇,即使美國建造核子潛艦的工業實力再強,重啟常規潛艦產線的相關整合成本偏高,建造時程與成本管理的紀錄也不理想。

美國也憂心協助中華民國建造潛艦的計劃會激怒中共,所以潛艇出售進度一直很緩慢。

新潛艇自始至終並未具體説明將由哪個國家建造或出售。

然而,仍有三個公司(國家)參加競標[來源請求]。

2007年9月,中華民國政府曾設法取得日本除役的春潮級潛艦(依服役艦齡推算,應為汐潮級)之新聞曝光,中華民國方面曾計畫先由美國方面取得這些日本除役潛艦,經美國船廠進行大規模整修並安裝新的作戰系統及武器配備後再移交台灣。

然而,由於當時日本憲法禁止輸出軍武,加上零附件取得不易,在評估此案的成本花費並不划算後便告終止。

潛艦國造計畫[編輯] 主條目:自製防禦潛艦 1988年2月,荷蘭政府明確拒絕WF造船廠為台灣建造潛艇,導致裁員600多員工,亦被達曼修船公司併吞。

1991年11月,荷蘭同意出售6艘潛艇(台灣向法國洽購拉法葉級巡防艦),這6艘潛艇採購案共有兩案,前2艘在荷蘭建造,後4艘則改由中船建造;並研案荷蘭必須負責技術轉移,使台灣能獲得潛艇建造技術。

當時台灣還派了曾任副參謀總長的海軍上將夏甸任駐荷代表。

1992年2月13日,荷蘭內閣再度否決出售潛艇給台灣,理由是荷蘭必須遵守1984年與中共達成禁止對台軍售的協定,事實上中國是以向荷蘭福克客機採購做為交換條件[來源請求]。

1996年,荷蘭皇家海軍因裁軍釋出2艘旗魚級潛艇,國際市場買主拒絕後,台灣正透過管道接洽購買。

當時中國總理李鵬立刻延遲訪問荷蘭計畫,荷蘭外交部也立即否認有出售潛艇給台灣的計畫[來源請求]。

2001年,潛艦部隊聘請美國海軍退役高級軍官協助潛艦發展,這時正是美國同意出售8艘潛艦給台灣[來源請求]。

2003年4月,由德國來台設廠建造U-209系列柴電潛艦AIP的全名是「AirIndependentPropulsion」絕氣推進動力,它的特色是運用「2分柴油與8分液氧」混合後所提升的潛航速率;而且在速度之外,更重要的是,潛航時間也由傳統單一柴油動力的72小時,增加到600小時或甚至長達3週。

2003年6月,潛艦國造光華八號[來源請求],完全從經濟與商業的角度,美國是完全不同意台灣有能力建置柴電潛艦生產能量,也不合乎美方的利益。

雖然台船方面在商船建造專家及光華計畫中組裝不少軍艦,曾建建造一段潛艦的「潛龍段壓力殼」,並宣稱有能力建造潛艦,其實潛艦相關零組件上億個品項,台灣只能自力生產不到1000項,潛艦零件又屬於武器輸出國管制項目,只要缺一項,潛艦根本下不了水。

2014年1月9日,海軍對媒體透露,考量到海獅級的現況老朽,海軍計劃在2015年對海獅級實施逆向工程來更換海獅級的壓力殼、作戰系統、主機等配件延長運作年限,並不排除以這些工程經驗成果作為未來潛艦國造的基礎。

如果美方持續不願意協助,中華民國將自行建造潛艦[10]。

2015年7月1日,負責潛艦事宜的「海星小組」再次恢復運作,標誌著潛艦國造計劃重新啓動。

[11] 2015年8月31日,國防部送審《2016年度國防預算書》,其中指出決定啓動「潛艦國造第一階段合約設計」計畫,估計投入約30億台幣、在5年內完成設計。

[12] 2016年6月20日,海軍受邀參與高雄國際海事船舶暨國防工業展的台北邀商說明會,並在會上公布規劃的12項造艦案規劃,當中包括「潛艦國造案」。

[13] 參考文獻[編輯] 引用[編輯] ^1.01.11.21.31.4海昌艇隊[永久失效連結],中國軍艦博物館 ^2.02.1由消失的「海昌艇隊」談台灣密購阿聯特戰小潛艇的作戰效能(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全球防衛誌,Vol.263 ^記者程嘉文/台北報導,"海軍年曆揭祕最老潛艇、超迷你海蛟"[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聯合報,2011.01.02-05:10am. ^4.04.14.24.34.44.5台灣海軍潛艇戰隊搖籃-武昌艇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全球防衛誌249期,2005年5月 ^前軍情局長扮幕後推手水星計畫啟動汪希苓功不可沒(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時電子報,2012年7月1日 ^TaiwanSubmarines:AttheCrossroad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http://thetaiwanlink.blogspot.co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07.17.27.37.4封塵的歷史記憶「水星計畫」-海獅、海豹潛艇接艦秘辛(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全球防衛雜誌245期 ^8.08.18.28.3潛艦成軍-關振清:水星計畫開啟台灣潛艦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時電子報,2012-06-24 ^憶海豹號潛艇成軍[永久失效連結] ^將自製潛艦,蘋果日報,2014年1月9日 ^朱明.潛艦國造7月重啓動2024年建成.風傳媒.2015-05-12[2016-06-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08)(中文(臺灣)).  ^羅添斌.潛艦國造啟動明年度編5億預算.台北:自由時報.2015-09-01[2016-06-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1)(中文(臺灣)).  ^王烱華.展現國艦國造決心 海軍公布12項造艦案.台北:蘋果日報.2015-06-19[2016-06-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9)(中文(臺灣)).  來源[編輯] 高智陽,海獅、海豹潛艇接艦秘辛(原載全球防衛雜誌245期) 高智陽,潛進荷蘭-劍龍專案秘辛InsidetheTaiwan-NetherlandSubmarineSale 關振清,中華民國海軍潛艦部隊之創建 「歐市擬訂拯救造船業計畫」報導,1979年6月21日經濟日報第6版刊載,翻譯自《世界商業週刊》 陳水扁乘潛艦觀演習籲兩岸和平發展BBC中文網台灣特約記者楊孟瑜(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陳水扁盼德美助台灣造潛艦【大紀元5月2日訊】(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外部連結[編輯] navsource.org:USSCutlas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海獅號(原美軍USS-478Cutlass短劍號)簡介2 TaipeiTimes,17April2007:World'slongest-servingsubfet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海獅號(原美軍USS-478Cutlass短劍號)接受台北時代網路新聞採訪,首席參謀上校楊易及聲納准尉劉財心對海獅艦的讚賞,簡介3 USSCutlassnavalwebringpage海獅號(原美軍USS-478Cutlass短劍號)簡介4 USSCutlass-newHOMEPORTpag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海獅號(原美軍USS-478Cutlass短劍號)簡介5 "NewSubsAreUnderseaAircraft",June1949,PopularScien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海豹號(原美軍USS-426Tusk長牙號)簡介2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中華民國海軍前部隊之創建,關振清著作 參見[編輯] 中華民國主題 海軍主題 潛艦 SX-404級微型潛艇 海蛟號 海龍號 茄比級潛艦 海獅號(原美軍USS-478Cutlass帶魚號) 海豹號(英語:USSTusk(SS-426))(原美軍USS-426Tusk單鰭鱈號) 劍龍級潛艦 海龍號 海虎號 高強度低合金鋼(英語:High-strengthlow-alloysteel)(HLSA) 閱論編 中華民國海軍現役艦艇 主力艦艇潛艦(4艘)劍龍級(2艘)海龍號、海虎號海獅級(2艘)海獅號、海豹號驅逐艦(4艘)基隆級(4艘)基隆艦、蘇澳艦、左營艦、馬公艦巡防艦(22艘)康定級(6艘)康定艦、西寧艦、昆明艦、迪化艦、武昌艦、承德艦成功級(8艘)成功艦、鄭和艦、繼光艦、岳飛艦、子儀艦、班超艦、張騫艦、田單艦派里級(2艘)銘傳艦、逢甲艦濟陽級(6艘)鳳陽艦、汾陽艦、蘭陽艦、淮陽艦、寧陽艦、宜陽艦計畫中新一代巡防艦(15~20艘)震海計劃自製防禦潛艦(6~8艘)自製防禦潛艦 輔助艦艇巡邏艦(13艘)錦江級(11艘)淡江艦、新江艦、鳳江艦、曾江艦、高江艦、金江艦、湘江艦、資江艦、鄱江艦、昌江艦、珠江艦沱江級(2艘)沱江艦、塔江艦飛彈快艇(31艘)光華六號級(31艘)FACG-60、FACG-61、FACG-62、FACG-63、FACG-64、FACG-65、FACG-66、FACG-68、FACG-69、FACG-70、FACG-71、FACG-72、FACG-73、FACG-74、FACG-75、FACG-77、FACG-78、FACG-79、FACG-80、FACG-81、FACG-82、FACG-83、FACG-84、FACG-86、FACG-87、FACG-88、FACG-89、FACG-90、FACG-91、FACG-92、FACG-93獵雷艦(6艘)永豐級(4艘)永豐、永嘉、永定、永順永靖級(2艘)永靖、永安掃雷艦(1艘)永陽級(1艘)永陽佈雷艇(4艘)快速布雷艇(4艘)FMLB-1、FMLB-2、FMLB-3、FMLB-5補給艦(2艘)武夷級(1艘)武夷磐石級(1艘)磐石登陸艦(8艘)戰車登陸艦(6艘)中和級(2艘)中和、中平中海級(4艘)中建、中啟、中明、中業(計畫中)船塢運輸艦(2艘)(計畫中)玉山級(2艘)玉山(下水中)船塢登陸艦(1艘)旭海兩棲登陸指揮艦(1艘)高雄登陸艇(12艘)1610級(12艘)合成、合功、合群Ⅱ、合川Ⅱ、合潮Ⅱ、合永Ⅲ、合茂Ⅱ、合壽Ⅱ、合春Ⅱ、合耀Ⅱ、合貞Ⅱ、合忠Ⅱ勤務艦艇(6艘)大湖級救難艦(2艘)大湖、大屯(建造中)新型救難艦(6艘)安海計畫大同級遠洋拖船(2艘)大岡、大台海洋測量艦(1艘)達觀人員運輸艦(0艘)(計畫中)多功能人員運輸艦(11艘)迅能計畫 其他裝備兩棲登陸車LVPT5-H6兩棲登陸砲車、AAV7-A1RAM/RS兩棲登陸車(90輛)海軍航空隊S-70C(M)-1/2反潛直升機(18架)、500MD/ASW反潛直升機(9架)無人機銳鳶無人機(26架)、紅雀二型無人機(60架)中華民國海軍艦艇列表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華民國潛艦&oldid=70565871」 分類:​中華民國潛艦隱藏分類:​自2020年4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條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連結自2017年11月帶有失效連結的條目自2012年10月需要改寫成文章敘述的條目自2012年10月需要清理的內容瑣碎條目含有多個問題的條目有未列明來源語句的條目含有荷蘭語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新增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