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練兵離岸風電產業拚在地化 - 再生能源資訊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更新: 2021年05月09日 文/記者黃玉燕. 距離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的兌現日期愈來愈近,過去不被外界看好的離岸風力發電,近期因各風場併網發電的期程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經濟部能源局-再生能源資訊網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意見信箱 訂閱電子報 請輸入關鍵字 開始搜尋關鍵字 進階搜尋 RSS訂閱 到Facebook 綜合訊息 政策資訊 法規資訊 再生能源統計資料 歷史電子報 訂退閱電子報 意見信箱 意見信箱使用說明 新聞資訊 國內焦點新聞 國外焦點資訊 產業動態 活動消息 政策新聞 應用新聞 科技新知 知識中心 焦點專欄 再生能源知識館 即時再生能源發電資訊 推廣宣導 活動訊息 活動剪影 影音多媒體 再生能源影片區 再生能源漫畫區 圖文懶人包 圖文懶人包 綠能前瞻永續台灣 提升我國能源自主,落實2025年非核家園政策目標 ::: 新聞資訊 國內焦點新聞 國外焦點資訊 產業動態 活動消息 政策新聞 應用新聞 科技新知 ::: 首頁 新聞資訊 國內焦點新聞 國內焦點新聞 十年練兵離岸風電產業拚在地化 發佈日期:2021/5/10 資料來源:大紀元 點閱次數:3448次 更新: 2021年05月09日 文/記者黃玉燕 距離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的兌現日期愈來愈近,過去不被外界看好的離岸風力發電,近期因各風場併網發電的期程逼近,正式進入施工高峰期,各領域廠商從北到南大舉徵才、準備交貨,社會也開始有感了! 臺中港打造風電重件碼頭,作為中部風場開發商從生產、儲存、組裝到運輸離岸風電機組的重要基地。

臺中港打造風電重件碼頭,作為中部風場開發商從生產、儲存、組裝到運輸離岸風電機組的重要基地。

(記者黃玉燕/攝影) 臺中港風電造鎮 鍊結上中下游本土產業 與海線三井Outlet遙遙相望,臺中港區內高50公尺的離岸風電基礎鋼座,準備在岸邊試組裝。

另一頭數十支風力葉片已運入港區,還有大型塔架鋼柱也在一旁待命;各家廠商施工團隊正在加緊趕工,不久後,數十支嶄新的離岸風電機組將矗立在海上。

作為風電重件碼頭的臺中港,終於在今年2月交出最後一塊拼圖;位於南碼頭廠區,占地數百公頃的5座碼頭及廠區,將成為中部風場開發商從生產、儲存、組裝到運輸離岸風電機組的重要基地。

經年飛沙走石的臺中港區,未來將聚攏一批上中下游零組件製造商,過去不可想像的「風電重鎮」正在成形中。

臺灣海峽風場潛力無窮,在全球前20名排名中,臺灣就占有16處風場,得天獨厚的天然資源,在去核減碳的共識下,成為被期待的新能源。

根據政府推動2025年非核家園目標,發電量比率燃氣占五成、燃煤三成、綠能則有兩成。

綠能中的離岸風電目標5.7GW(10億瓦),年發電量215億度。

中央計畫以「先示範、次潛力、後區塊」三階段策略推動;到2025年,估計臺灣海上約有700支風機,工程累計帶動1兆元的投資額,就業機會新增2萬人次。

外商百分百投資 附帶產業在地化 臺中港區內各家廠商施工團隊正在加緊趕工。

臺中港區內各家廠商施工團隊正在加緊趕工。

(臺中港務公司提供) 2012年拍板發展離岸風電後,由經濟部選定國內外8家開發商投入風場開發,除了達到發電需求,還要為臺灣打造一條全新的「風電產業鏈」。

政府首先允許外資百分百持股,因為立場明確,加上由台電提供20年躉購合約,成為吸引外商投資的重要誘因;而在釋出裝置容量部分,政府規劃2019年到2029年,10年間密集與高度成長,新增的離岸風電裝置容量將達9GW、全球排名第四,也被外商視為不可多得的投資機會。

全球重量級外商往臺灣聚攏後,由經濟部開出條件,逐年增列不同類型的「國產化」需求,從水下基礎、海事工程到風機組裝,要求做到不同程度的「臺灣製造」。

透過國外成熟技術,政府希望以5~10年練兵過程,扶植出未來能出國比賽的臺灣隊,才有機會進一步搶攻全球風電市場。

不過,臺灣過去從未有離岸風電相關產業,要如期蓋好風場,又要留下海上新技術,甚至能輸出鄰近亞洲國家,外商提出許多疑問。

臺中港打造風電重件碼頭,作為中部風場開發商從生產、儲存、組裝到運輸離岸風電機組的重要基地。

臺中港打造風電重件碼頭,作為中部風場開發商從生產、儲存、組裝到運輸離岸風電機組的重要基地。

(記者黃玉燕/攝影) 短時間推進「臺灣製造」 外商有壓力 在國際能源開發商眼中,臺灣風力與風場,比日韓更具優勢,但離岸風電相關產業卻相對弱勢,且打造離岸風場的項目非常廣,從風力發電機、海底電纜、離岸與陸地變電站等;光一座風機的組成,就包括葉片、發電機、塔架、水下基礎等都各有商機。

但臺灣缺乏風電產業經驗,如何借用外國經驗,趕上亞洲風電市場開發的榮景? 據哥本哈根基礎建設基金(CIP)指出,歐洲離岸風電產業多以國際專業分工模式進行,如荷蘭、比利時擅長海事工程,丹麥專攻風機、鋼構與工程顧問,東歐負責生產零組件,而這些分工都是在自由的市場機制下發展起來的。

反觀臺灣政府干預市場,要求在有限的時間與市場中,強制推動「臺灣製造」,從海底電纜、塔架、風機零組件等,一共有27個項目。

臺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TOWIA)理事長許乃文表示,離岸風電對臺灣是新的產業,如何從零到一、是非常困難的。

而政府從發展離岸風電開始,就設定每一項目從電機、齒輪箱、海纜、樹脂、風機業變等,都要做到國產化,這是挺危險的。

以2021年就要落實臺灣製造的水下基礎為例,水下基礎是用來裝置風機能穩固在海床上,鋼構有上百個焊接點,臺灣雖有焊接技術,但沒焊過水下基礎,重要本土廠商世紀鋼從來沒做過,即使有BLADT這個世界三大水下基礎公司來臺技術指導,仍具高風險。

多位國內專家學者也提出建言,認為政府與業者應務實面對,在練兵過程中,臺灣有機會發展哪些強項? 兩風場今夏完工 經長:2025綠能達標 在各界關注綠能開發進度,及要求外商風電國產化壓力下,經濟部長王美花5月5日赴立院報告好消息。

她指出,今年夏季將再完成2風場,有信心完成2025年目標5.7GW。

王美花說,廠商於2017年完成兩座離岸風場示範機組,2019年12月首座示範風場完工,累計共128MW。

而今年臺電示範風場109MW也將在7月完工、允能一期風場320MW也於8月完工,累計共達557MW。

2022到2025年還會有10座風場,累計達5.7GW將完工。

但外界關心風場建置速度並未如預期,全臺至今僅有首階段「示範」風場,也就是僅位在苗栗的128MW海洋示範風場已運轉,其餘原定去年及今年要運轉的離岸風場,都還在施工、或展開前置作業,累計共有7座風場無法按原核配時程完工。

按期程,於2020年應有台電離岸一期、達德允能一期、臺、日、澳合資的海能風場,總計3座805MW容量,至今尚未蓋好。

核配2021年上路的則有允能二期、沃旭的大彰化東南、西南,以及丹麥CIP的彰芳一期等4座風場,合計1‚320MW,則改設定至2022年完工,也就是上述7座風場,都還在趕工中。

對此,經濟部解釋,主要受疫情影響,外國技術人員因入境要隔離14天、不願來臺,打亂3個風場布局,但台電一期、允能一期可於今年7、8月完工。

至於其他風場各有資金、環差、工程規畫等問題,行政契約都簽到2022年完成。

盼風電永續發展 8家外商組協會提建言 臺灣離岸風電產業今年獲立案成立「臺灣離岸風電產業協會(TOWIA)」,8家創始會員包括哥本哈根風能開發(CIP)、臺灣捷熱能源(JERA)、麥格理綠投資集團、臺灣北陸能源發展(NPI)、沃旭能源(Ørsted)、上緯新能源(SRE)、達德能源集團(wpd)、玉山能源。

TOWIA首屆理事長許乃文提到,全球節能減碳已是大趨勢,臺灣在15年前起推動離岸風電,從示範、潛力場址,到現在區塊開發,奠定臺灣在亞太離岸風電穩定領先地位。

協會目標推動臺灣離岸風電產業永續發展,打造優質平臺,向政府建言與社會溝通。

許乃文指出,今年是關鍵一年,有許多風場都已經開工,如火如荼建設中。

她提出3建言,希望政府持續提供穩健務實投資環境、遴選計畫經驗能納入區塊開發,及鼓勵創新科技,持續投入離岸風電。

經濟部次長曾文生表示,政府已經規劃未來20年後的情境,包括20年後風場要更新有什麼位置可以配合,說明政策是穩健的。

行政院副院長沈榮津指出,離岸風電對臺灣是新產業,所以政府部門、產業界、社會溝通,對大家而言都比較陌生。

而外商關切的第三階段「區塊開發」10MW容量,他表示近期就將宣布,希望在「區段開發」2026~2035的10年,能共創雙贏。

臺中高美濕地因風車與夕陽餘暉相輝映,被列為世界美景。

(台中市政府提供) 請持續關注再生能源資訊網粉絲團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BOEenergy/ 新聞出處:http://www.epochtimes.com.tw/n342786/十年練兵-離岸風電產業拚在地化-.html 回到上頁 Copyright©工業技術研究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製作︱經濟部能源局指導 Copyright©IndustrialTechnologyResearchInstitute. 地址:10595臺北市松山區南京東路三段248號2樓︱電話:(02)8772-0089 網站開放資料宣告︱隱私權保護政策︱資訊安全宣告 網站更新日期:2022/4/11︱瀏覽人次:11,831,334 本網站為響應式網頁設計(RWD),建議使用IE9.0以上/Firefox/Chrome瀏覽器 回到頂端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