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 - 维基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俄語:Александр Исаевич Солженицын,索尔仁尼琴(香港譯索贊尼辛,台湾譯索忍尼辛,臺灣早期曾譯索善尼辛),1918年12月11日-2008 ... 亞歷山大·伊薩耶維奇·索忍尼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可參照外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

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

依版權協議,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Translatedpage}}標籤。

亞歷山大·伊薩耶維奇·索忍尼辛Алекса́ндрИса́евичСолжени́цын1974年的索忍尼辛出生(1918-12-11)1918年12月11日蘇維埃俄國克里斯洛華茲克逝世2008年8月3日(2008歲-08-03)(89歲) 俄羅斯莫斯科職業小說家散文家民族俄羅斯-烏克蘭裔公民權蘇維埃俄國(1918–1922) 蘇聯(1922–1974)無國籍(1974–1990)[1] 蘇聯(1990–1991) 俄羅斯(1991–2008)母校羅斯托夫國立大學代表作《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癌病房》《古拉格群島》獎項諾貝爾文學獎(1970)鄧普頓獎(1983)羅蒙諾索夫金獎(1998)俄羅斯聯邦國家獎(2007)博捷夫國際獎(2008)配偶娜塔莉亞·亞歷克賽耶夫娜·雷謝托夫斯卡婭(1940–52年及1957–72年結婚)娜塔莉亞·迪米泰瑞耶夫娜·斯維洛娃(1973年成婚,2008年夫逝)簽名官方網站www.solzhenitsyn.ru 亞歷山大·伊薩耶維奇·索忍尼辛(俄語:АлександрИсаевичСолженицын,索忍尼辛(中國大陸譯索爾仁尼琴,香港譯索贊尼辛,臺灣早期曾譯索善尼辛),1918年12月11日-2008年8月3日[2]),俄羅斯的傑出哲學家、歷史學家、短篇小說作家,持不同政見者和政治犯。

索忍尼辛直言不諱地批評蘇聯和共產主義,並幫助提高了全球對其古拉格勞改營的認識。

他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俄羅斯科學院院士。

他在文學、歷史學、語言學等許多領域有較大成就。

在二戰期間在蘇聯軍隊中服役後,他因在一封私人信件中批評史大林而被判在勞教所度過八年,然後被流放。

他只有一部作品被允許在蘇聯出版,即小說《伊凡·丹尼索維奇的一生》(1962年)。

儘管赫魯雪夫進行的改革於1956年將他從流放中解放出來,但在蘇聯以外的地區出版了《癌病房》(1968年),《一九一四年八月》(1971年)和《古拉格群島》(1973年)激怒了蘇聯布里茲涅夫政權,索忍尼辛失去了蘇聯公民身份。

1974年。

他飛往西德,並於1976年與家人搬到美國,在那裡他繼續寫作。

於1990年,臨近蘇聯解體時,他的國籍得到恢復,四年後他返回俄羅斯,直到2008年去世。

他因追求俄國文學不可或缺的傳統的道德力量而獲得1970年諾貝爾文學獎。

他所著的《古拉格群島》是極富影響力的作品,「對蘇聯提出了正面挑戰」,發行了數千萬冊。

目次 1生平 1.1成長時期 1.2監禁與流放時期 1.3恢復自由 1.4驅逐出境及流亡 1.5返回俄羅斯 1.6去世 2歷史和政治觀點 2.1對西方的批評 2.2對共產主義和泛斯拉夫主義的批判 2.3大饑荒 2.4對俄羅斯政局的看法 3家庭 4作品 5評價和影響 6作品出版 6.1港澳台地區 6.2中國大陸 7參考資料 7.1註釋 7.2參考文獻 8外部連結 生平[編輯] 成長時期[編輯] 亞歷山大·索忍尼辛於1918年12月1日生於高加索克里斯洛華茲克,是一個遺腹子,自小由擔任中學老師的母親獨立撫養長大,擔任砲兵軍官的父親在他出生前6個月就已去世。

1939年索忍尼辛考入羅斯托夫國立大學(現改名為南部聯邦大學)物理和數學系,同時又考入莫斯科文史哲函授學院學習俄羅斯語言與文學,在學期間成績優異,曾獲史達林獎學金。

1941年畢業後隨即應徵入伍,1942年官拜中尉連長赴前線作戰,1944年因勇敢作戰獲得兩枚勳章並晉升為大尉。

監禁與流放時期[編輯] 1945年,索忍尼辛因私人信函被截獲,因信中戲稱史達林為「留著小鬍子的人」,在東普魯士前線被逮捕,遭蘇聯當局以「反蘇宣傳和陰謀建立反蘇組織」為罪名判刑8年。

獄中索忍尼辛曾被診斷罹患胃癌,醫生預言他只能活三個星期,但是索忍尼辛最終竟然完全康復。

1953年,索忍尼辛刑滿後再度被流放到哈薩克,直到1956年蘇共二十大以後才獲得平反,隔年恢復名譽。

1956年,索忍尼辛被蘇聯政府解除流放。

1957年,蘇聯政府宣布索忍尼辛「無犯罪事實」,恢復名譽,後在梁贊市中學白天當數學老師,夜間在秘密寫作。

在他的諾獎獲獎感言中,他寫道:「直到1961年,我幾乎不敢讓我的任何熟人相識閱讀我寫的任何東西,因為我擔心這會為人所知。

」 恢復自由[編輯] 1962年,索忍尼辛將描寫勞改營生活的中篇小說《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投稿至《新世界》雜誌,深受主編亞歷山大·特瓦爾多夫斯基的賞識和幫助,特瓦爾多夫斯基通過關係,得到了赫魯雪夫的鼓勵和親筆批准,小說在《新世界》雜誌上發表,一時之間,「一個籍籍無名為勞獄與絕症折磨幾死的索忍尼辛就這樣在一夜之間變成了蘇聯文壇的新彗星」。

官方為了拉攏一夕成名的索忍尼辛,吸收他加入了勢力龐大的「蘇聯作家協會」。

索忍尼辛還在特瓦爾多夫斯基的幫助下進行了一次失敗的嘗試,使他的小說《癌病房》在蘇聯合法出版。

這需要作家聯盟的批准。

儘管那裡的一些人對此表示讚賞,但該作品最終被拒絕發表,除非對其進行修改並清除可疑言論和反蘇聯的暗示。

1964年赫魯雪夫被撤職後,文化氛圍再次變得更加壓抑。

索忍尼辛的著作出版很快就停止了。

作為一名作家,他被非人化。

但手抄式文稿仍然以地下刊物的形式在民間流傳,並且流向了國外。

在1967年給蘇聯第四次作家代表大會的代表們散發對本國書刊檢查制度的「公開信」,抗議蘇聯的報刊檢查制度,要求「取消對文藝創作的一切公開的和秘密的檢查制度」,而作家大會通過了譴責他是蘇聯作家的叛徒的決議。

1968年寫成暴露莫斯科附近一個政治犯特別收容所的中篇小說《第一圈(英語:IntheFirstCircle)》及敘述蘇聯集中營歷史和現狀的長篇小說《癌病房》,均未獲准出版。

1968年《癌病房》和《第一圈》在西歐發表,索忍尼辛聲名大噪,但卻因此遭到蘇聯官方和御用文人的批判。

1969年他被開除出蘇聯作家協會,這引起了國際上一些著名作家如薩特的抗議。

該年4月,他和川端康成一起被選為美國藝術文藝學會的名譽會員。

70年代後,他實際上已成為與物理學家薩哈羅夫齊名的蘇聯持不同政見者。

1970年7月,世界藝術與進步協會的50餘名活動家聯名向瑞典皇家學院提名索忍尼辛申報諾貝爾文學獎。

蘇共中央在獲悉這一消息後,通過官方渠道向瑞典政府施加了外交壓力。

諾貝爾獎金評獎委員會不顧蘇聯的干擾,於1970年10月8日通過授予索忍尼辛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他在發揚俄羅斯文學的寶貴傳統方面所顯示的美學力量。

」儘管索忍尼辛有前去領獎的意願,由於蘇聯當局拒絕承諾他領獎後還能返回蘇聯,他的瑞典領獎之旅未能成行。

在此前後,他原在國內未獲出版的作品及長篇歷史小說《一九一四年八月》(August,1914)在西方國家先後問世。

1973年,揭露蘇聯整個勞改營內幕的皇皇巨著《古拉格群島》在巴黎出版。

但這一作品徹底觸怒了蘇聯當局,1974年2月12日,索忍尼辛以叛國罪名被逮捕,蘇共總書記布里茲涅夫隨即簽署命令,剝奪了索忍尼辛的國籍,並強制押上飛機將他驅逐出境,但索忍尼辛不服,臨行前立下誓言:「我將活著回來」。

驅逐出境及流亡[編輯] 政治局在討論對索忍尼辛的選擇時,考慮了三個選項,逮捕、軟禁、以及將他驅逐到願意接受他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做法。

在克格勃首領安德羅波夫的指揮下,並在西德總理勃蘭特聲明索忍尼辛可以在西德自由生活和工作後,索忍尼辛被直接驅逐到該國。

1974年2月13日,他被強行押上飛機,驅逐出境到西德。

10月,他聯合一些在西方流亡的蘇聯作家,在西柏林創辦《大陸》文學季刊,作為發表蘇聯流亡作家作品的陣地,他親自寫了發刊詞。

12月起僑居瑞士蘇黎世,後流亡美國。

是年,他前往斯德哥爾摩領取4年後補發的諾貝爾文學獎。

12月10日,瑞典國王和多位親王出席了瑞典皇家科學院為索忍尼辛舉行的隆重頒獎儀式。

索忍尼辛在頒獎儀式上説:「在這個大廳里曾經有許多獲獎者在你們面前發表過頒獎演說,然而,大概沒有一個人像我這樣給瑞典皇家學院和諾貝爾基金會帶來如此之多的麻煩。

」美國政府於1974年授予他「美國榮譽公民」稱號。

1975年定居美國。

1978年6月8日他在美國哈佛大學發表演講時,因批評西方社會的人類中心主義、實利主義和自由主義,引起一場爭論;流亡期間,他還不斷指責西方社會的道德墮落,甚至批評美國音樂使人難以忍受,並批評新聞媒體不加節制地對個人隱私的侵害。

[3] 在此期間他在西方出版的作品,還有《古拉格群島》、《牛犢頂橡樹》和《1916年10月》、《1917年3月》等。

巨著《古拉格群島》由作者的個人經歷,上百人的回憶、報告、書信,以及蘇聯官方和西方的資料組成,分七大部分敘述1918-1956年,特別是史達林執政期間,蘇聯各地關押迫害數百萬人的(由於是不同時期,分批處決,具體數字難以統計)集中營的情況,書中描述的情況令人髮指。

《牛犢頂橡樹》是一部關於蘇聯國內「文學生活的特寫」,其中講到自己作品的遭遇。

另兩部均為長篇小說,與《1914年8月》組成三部曲,名為《紅輪》。

他在這一三部曲中主張「以農業和手工業為基礎」,依靠東正教,恢復「古老的俄羅斯生活方式」。

1982年10月,索忍尼辛應吳三連的邀請訪問台灣,曾以《致自由中國》為題在台北中山堂發表演說,稱「在這裡三十三年來不斷地向全世界顯示著,如果中國大陸不淪入共黨之手,整個中國都會達到像台灣一樣高度發展的水平。

「「你們也有一個更大更光明的希望,那就是被奴役國家的人民,不會無限度的忍耐下去,當他們的統治者們面臨嚴重危機的時候,他們就會揭竿而起來推翻暴政。

」[4][5] 返回俄羅斯[編輯] 歷經20年的深度緘默和隱居,1994年5月27日,索忍尼辛結束了20年的流亡生涯,實現了20年前「我將活著回來」的預言,從美國的佛蒙特州回到了俄羅斯。

但仍然不改其敢言的性格,他指責葉爾辛領導的俄羅斯腐敗和物質主義盛行,也缺乏民主。

在此之前,索忍尼辛早已預言蘇聯即將解體,並再次預言俄羅斯的私有化政策必將失敗。

在俄羅斯國內,評論界和讀者對他及他的創作褒貶不一,很多人把索忍尼辛視為回歸祖國的先知。

但是波蘭流亡作家康布羅維奇直言索忍尼辛浪費了一個作家的生命。

1997年索忍尼辛當選為俄羅斯科學院院士。

他將俄羅斯20世紀過往興衰起浮之經驗傳諸子孫,將之視為個人的歷史責任。

1998年12月11日,索忍尼辛在俄羅斯度過了他80歲生日,為了表示慶賀,俄羅斯電視台第一頻道(OPT)播出了描述索忍尼辛一生的電視影片,「獨立電視台」(HTB)連續四天播出了「索忍尼辛的一生」專題影片。

然而,索忍尼辛依然不改他「天生異議者」的本色,就在80大壽當天,他對俄羅斯總統葉爾欽要頒給他的、象徵俄羅斯最高榮譽的「聖安德烈勳章」嗤之以鼻,並說:「目睹俄羅斯從歐洲強權的巔峰,墮落到當前如此悲慘的地步,我無法接受任何榮譽。

」索忍尼辛總是如此令當局尷尬,正如葉爾欽的回憶錄所言:「索忍尼辛的筆是受上帝指揮的」,其實應該說,「索忍尼辛的筆是以人類之愛為汁墨的」。

面對久違的祖國,面對依然是一邊殘破、貧困另一邊卻是貪腐、奢華的俄羅斯,索忍尼辛除了不改他文學悲憫和「天生反對」的性格之外,在這段晚年的回歸之中,索忍尼辛依然故我,他從一個「舊社會」的反叛者變成了「新社會」的反叛者,沒有停止他那種「不受歡迎」的、嘮叨不休的批判。

[6] 去世[編輯] 2008年8月3日深夜,索忍尼辛由於心臟衰竭在莫斯科逝世,享年89歲[7]。

歷史和政治觀點[編輯] 對西方的批評[編輯] 索忍尼辛批評盟軍沒有在二戰初期在西方組織對納粹德國的新戰線。

這導致蘇聯對東歐國家的統治和壓迫。

索忍尼辛稱,西方國家顯然對在東方喪生的人數並不關心,只要西方為自己迅速無痛地結束戰爭。

對共產主義和泛斯拉夫主義的批判[編輯] 索忍尼辛強調指出,與羅曼諾夫王朝的俄羅斯帝國相比,蘇聯極權主義政權的壓迫性要大得多。

他斷言俄羅斯帝國沒有按照蘇聯格拉夫利特的風格進行任何真正的審查,政治犯通常不會被強迫進入勞教所,並且政治犯和流亡者的數量僅為蘇聯的萬分之一。

他指出,沙皇的秘密警察僅存在於最大的三個城市。

返回俄國前不久,索忍尼辛在布洛涅河畔呂克發表演講,以紀念旺代戰爭200週年。

在演講中索忍尼辛將法國大革命期間的雅各賓黨與列寧的布爾什維克進行了比較。

他還把旺代起義者與布爾什維克的俄國,烏克蘭和哥薩克農民進行了比較,稱這兩者都被革命專制主義無情地摧毀了。

索忍尼辛認為,蘇聯主張馬克思列寧主義,導致所有俄國種族的文化都受到壓迫。

俄國文化比蘇聯任何其他文化受到的壓制都更多。

因此,索忍尼辛認為,俄羅斯民族主義和東方正教不應被西方視為威脅,而應被視為反抗蘇聯的盟友。

根據丹尼爾·J·馬奧尼的說法,「如果打開20世紀末索爾仁尼琴1994年的文章《俄羅斯問題》的幾乎任何一頁,就會發現索爾仁尼琴在指責農奴制的殘酷和不公正現象。

此外,他還攻擊了泛斯拉夫主義。

大饑荒[編輯] 他描述了布爾什維克在1917年建立的制度如何導致大饑荒:「這個制度在和平時期人為地製造了飢荒,在1932年和1933年在烏克蘭造成600萬人死亡。

此後,他說:「他們死於歐洲的邊緣。

歐洲甚至沒有注意到它,全世界也沒有注意到它—600萬人!」 對俄羅斯政局的看法[編輯] 自1991年蘇聯解體以來,索忍尼辛就開始發表對俄羅斯政局的看法,1991年的《我們怎樣建設俄羅斯》(RebuildingRussia:ReflectionsandTentativeProposals),1995年的《20世紀末的俄羅斯問題》(TheRussianQuestionattheEndofthe20thCentury),以及返回蘇聯之後出版的《傾塌的俄羅斯》(RussiainCollapse),流露了索忍尼辛返國前後對俄羅斯情勢的憂心與不滿。

索忍尼辛堅信,一切的改革必須以人民的生活是否獲得改善來評斷。

據此,他強烈反對前蘇聯總理、激進的自由主義經濟學家蓋達爾的改革計劃─「休克療法」。

索忍尼辛把這種「激進市場化」的政策看成是「劫貧濟富」的掠奪主義,是共產主義之後的另一次悲慘的試驗。

索忍尼辛提出了一種類似「農民公社」的土地私有化觀點,試圖扭轉俄羅斯人民生產意願低落和極度貧窮的狀態。

1994年10月28日,索忍尼辛對「國家杜馬」(俄羅斯聯邦議會下議院)發表演說,指出俄羅斯正走在錯誤的道路上,一條通過最曲折、最病態、最荒謬的方式以擺脫共產主義的道路。

鑒於長期以來蘇聯中央集權的無能和「泛斯拉夫主義」的流毒,他主張恢復一種「地方自治會」,建立基層人民政權,徹底放給人民自治管理的權利。

索忍尼辛從根本上否認改革中的俄羅斯正在走向「民主制度」,因為只要下層民眾不能擁有決定自己命運的權力,俄羅斯就依然沉陷在寡頭制度下。

1999年俄羅斯製作了長達200分鐘的紀錄片「對話索忍尼辛」。

由俄羅斯著名導演亞歷山大·索科洛夫執導。

2006年,索忍尼辛的小說《第一圈》以完整的形式搬上了俄羅斯國家電視台銀幕。

2007年俄羅斯國慶節那天,索忍尼辛獲得2006年度俄羅斯人文領域最高成就獎俄羅斯聯邦國家獎。

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37年之後,索忍尼辛終於在自己的祖國獲得了肯定。

2000年索忍尼辛猛烈批判葉爾辛時稱:「葉爾辛時代的結果是,我們的政治、經濟、文化和道德生活等所有基礎領域都被摧毀或洗劫……我們還要繼續洗劫和摧毀俄羅斯,直到一切蕩然無存嗎?」[8] 家庭[編輯] 索忍尼辛的養子德米特里·杜林於1994年3月18日在紐約市的家中去世,享年32歲。

作品[編輯] 《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1962) 《第一圈》(1968)[9] 《一九一四年八月》(《紅輪》的一部分)(1971)[10] 《古拉格群島》(1962-1973)[11] 《普魯士之夜》(詩集)(1951) 《牛犢頂橡樹》(1975) 《列寧在蘇黎世》(《紅輪》的一部分)(1976) 《1916年11月》(《紅輪》的一部分)(1983) 《癌病房》 《同行兩百年(英語:TwoHundredYearsTogether)》(2002年) 評價和影響[編輯] 索忍尼辛比蘇聯多活了17年,這個曾經被他抨擊、開除他的公民資格並將他驅逐出境的超級系統,已於1991年宣告解體。

有人說「索忍尼辛是上一代作家中最後一位代表良知的作家」,他代表了俄羅斯的良知,而他的一生飽經磨難,卻足以燭照未來。

很多西方人視其為與蘇聯當權者鬥爭的偉大文學家與英雄,但索忍尼辛又抨擊所有的民主派,資本家,個人消費者,自由主義者等,在他們眼中索忍尼辛是個難以理解和面對的人。

美國國務卿季辛吉曾在亞歷山大·索忍尼辛流亡的1970年代警告總統福特不要接見索忍尼辛,認為這會影響與蘇聯的談判,並於備忘錄上寫道:「索忍尼辛是個著名作家,但他的政治主張是一件令追隨他的異見者都覺得尷尬難堪的事。

接見他不僅會得罪蘇聯,還會因其政治主張在美國及各盟國中引起論戰。

」[3] 作品出版[編輯] 港澳台地區[編輯] 陳立進/譯,《集中營裡的一日》,晨鐘,1970年。

李清俊/譯,《丹尼索維奇生命中的一天》,文源,1971年。

馬春英/譯,《克齊托卡車站》,晨鐘,1971年。

徐冠祥/譯,《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又名「集中營裡的一日」),水牛,1971年。

黃導群/譯,《悲愴的靈魂》,志文,1970、1973、1982、1985年。

黃文範/譯,《一九一四年八月》,世界文物,1973年。

霍志如/譯,《克齊托卡車站》,正文,1973年。

譯者不詳,《共產主義破產宣告書》,出版者不詳,1974年。

楚卿/譯,《癌病房》,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1974年。

翁廷樞/譯,《為人類而藝術:索氏諾貝爾文學獎講辭》,地球,1974年。

高原/譯,《集中營的一天》,黎明文化,1974年。

楚卿/譯,《癌病房》,天下,1975年。

翁廷樞/譯,《致俄共領袖書》,地球,1974年。

聯合報摘譯,《古拉格群島》,聯合報社,1974年。

翁廷樞、吳富炰/譯,《古拉格群島》,地球,1974年。

顏元叔/選譯,《索忍尼辛傑作選》,地球,1974年。

勾純端/譯,《索盛尼金致蘇俄領袖們的信》,中華雜誌社,1975年。

嚴彩繡、曾永莉/合譯,《古拉格群島》,道聲,1975年。

陳克環、周增祥/合譯,《索忍尼辛短篇小說及散文詩集》,道聲,1976年。

丁源炳/譯,《索忍尼辛傑作選譯》,王家,1977年。

譯者不詳,《挽救人類的浩劫》,高雄市委員會,1978年。

黃文範/譯,《古拉格群島》,遠景,1975年、1976年、1980年。

王兆徽/譯,《索忍尼辛回憶錄》,中華日報社,1976、1978、1980年。

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編譯委員會/編譯,《索忍尼辛》,1981年。

楚卿/譯,《癌病房》,黎明文化,1981年。

譯者不詳,《克齊托卡車站》,文言出版,1982年。

編譯者不詳,《索忍尼辛的聲音與迴響》,黎明文化,1982年。

楊耐冬/譯,《索忍尼辛短篇傑作集:六個短篇及十六個極短篇》,志文,1983年、1989年。

楊耐冬/譯,《索忍尼辛短篇傑作集》,志文,1989年。

黃文範/譯,《第一層地獄》,遠景出版,1992年。

李魁賢/譯,《普魯士之夜》,桂冠,2000年。

中國大陸[編輯] 斯人/譯,《伊凡・傑尼索維奇的一天》,作家出版社,1963年。

榮如德/譯,《癌病房》,上海譯文出版社,1980年。

田大畏/譯,《古拉格群島》,群眾出版社,1996年。

陳淑賢等/譯,《牛犢頂橡樹》,時代文藝出版社,1998年。

姜明河/譯,《癌病房》,譯林出版社,2007年。

何茂正、李萬、胡真真、朱寶寰、武學善、張達明、夏廣智、林全勝、李青/譯,《紅輪(第一卷)》,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年。

何茂正、李萬、胡真真、朱寶寰、武學善、張達明、夏廣智、林全勝、李青/譯,《紅輪(第二卷)》,江蘇文藝出版社,2011年。

何茂正等/譯,《紅輪(第三卷)》,江蘇文藝出版社,2013年。

參考資料[編輯] 註釋[編輯] ^"SolzhenitsynFliesHome,VowingMoralInvolvement..."(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NewYorkTimes,27May1994.Retrieved29May2014. ^英國廣播公司(BBC):《AlexanderSolzhenitsyndiesat8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3.03.1Solzhenitsyn,LiteraryGiantWhoDefiedSoviets,Diesat89(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原文「hecalledthecountryofhissanctuaryspirituallyweakandmiredinvulgarmaterialism.」「Andhecriticizedthecountry’smusicasintolerableandattackeditsunfetteredpress,accusingitofviolationsofprivacy. 」 ^索爾仁尼琴.致自由中國.1982-10-23[2021-01-09].  ^【台灣歷史隧道】1982年10月15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忍尼辛宣布訪台.[2021年1月14日].(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年4月10日).  ^ЕкатеринаДеготь.Солженицыннепринялнаграды. —Коммерсант-daily,15.12.1998. —№ 233 ^追忆俄罗斯的良心——索忍尼辛逝世.俄新網.2008-08-04[2014-03-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19).  ^抵制索契冬奥会有些不近情理.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2014-02-10[2014-03-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20).  ^索忍尼辛:用文學反思極權主義索忍尼辛俄羅斯-國際資訊-國際在線http://gb.cri.cn/18504/2008/08/04/342s2177520.htm(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索忍尼辛巨著《紅輪》中文版面世_讀書頻道_鳳凰網http://book.ifeng.com/culture/whrd/detail_2010_06/06/1590284_0.s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古拉格群島》到《紅輪》:索忍尼辛筆下的歷史_讀書頻道_鳳凰網http://book.ifeng.com/shuzhai/detail_2012_09/11/17521388_0.shtml(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參考文獻[編輯] 2.Björkegren,Hans,andKaarinaEnebergAleksandrSolzhenitsyn:ABiography,Henley-on-Thames:AidenEllis,1973.ISBN0-85628-005-4. 3.Guardian(London).3August2008.[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4.Scammell,MichaelSolzhenitsyn:ABiography.London:Paladin,1986.ISBN0-586-08538-6.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語錄上的相關摘錄:亞歷山大·伊薩耶維奇·索忍尼辛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亞歷山大·伊薩耶維奇·索忍尼辛 索忍尼辛1978年在哈佛的演講 諾貝爾官方網站索忍尼辛自傳(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曹長青,索忍尼辛的理性陰影 曹長青,斯拉夫主義害死索忍尼辛(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李子暘,且慢讚美索忍尼辛 曹長青,俄國知識份子禍害世界(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曹長青,拒絕俄羅斯的誘惑(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閱論編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1901年-1925年 1901年:普呂多姆| 1902年:蒙森| 1903年:比昂松| 1904年:米斯特拉爾、埃切加賴| 1905年:顯克微支| 1906年:卡爾杜齊| 1907年:吉卜林| 1908年:倭鏗| 1909年:拉格洛夫| 1910年:海澤| 1911年:梅特林克| 1912年:霍普特曼| 1913年:泰高爾| 1915年:羅曼·羅蘭| 1916年:海登斯坦| 1917年:蓋勒魯普、蓬托皮丹| 1919年:施彼得勒| 1920年:漢姆生| 1921年:法郎士| 1922年:貝納文特| 1923年:葉芝| 1924年:雷蒙特| 1925年:蕭伯納 1926年-1950年 1926年:黛萊達| 1927年:柏格森| 1928年:溫塞特| 1929年:湯瑪斯·曼| 1930年:劉易斯| 1931年:卡爾費爾特| 1932年:高爾斯華綏| 1933年:蒲寧| 1934年:皮蘭德婁| 1936年:奧尼爾| 1937年:馬丁·杜·加爾| 1938年:賽珍珠| 1939年:西蘭帕| 1944年:延森| 1945年:米斯特拉爾| 1946年:黑塞| 1947年:紀德| 1948年:艾略特| 1949年:福克納| 1950年:羅素 1951年-1975年 1951年:拉格奎斯特| 1952年:莫里亞克| 1953年:邱吉爾| 1954年:海明威| 1955年:拉克斯內斯| 1956年:希梅內斯| 1957年:加繆| 1958年:帕斯捷爾納克| 1959年:夸西莫多| 1960年:聖瓊·佩斯| 1961年:安德里奇| 1962年:史坦貝克| 1963年:塞菲里斯| 1964年:薩特| 1965年:肖洛霍夫| 1966年:阿格農、薩克斯| 1967年:阿斯圖里亞斯| 1968年:川端康成| 1969年:貝克特| 1970年:索忍尼辛| 1971年:聶魯達| 1972年:伯爾| 1973年:懷特| 1974年:雍松、馬丁松| 1975年:蒙塔萊 1976年-2000年 1976年:貝婁| 1977年:阿萊克桑德雷| 1978年:辛格| 1979年:埃里蒂斯| 1980年:米沃什| 1981年:卡內蒂| 1982年:馬奎斯| 1983年:高爾丁| 1984年:塞弗爾特| 1985年:西門| 1986年:索因卡| 1987年:布羅茨基| 1988年:馬哈富茲| 1989年:塞拉| 1990年:帕斯| 1991年:戈迪默| 1992年:沃爾科特| 1993年:莫里森| 1994年:大江健三郎| 1995年:希尼| 1996年:辛波絲卡| 1997年:福| 1998年:薩拉馬戈| 1999年:格拉斯| 2000年:高行健 2001年- 2001年:奈波爾| 2002年:凱爾泰斯| 2003年:庫切| 2004年:耶利內克| 2005年:品特| 2006年:帕慕克| 2007年:萊辛| 2008年:勒克萊齊奧| 2009年:穆勒| 2010年:略薩| 2011年:特朗斯特羅莫| 2012年:莫言| 2013年:芒羅| 2014年:莫迪亞諾| 2015年:亞歷塞維奇| 2016年:狄倫| 2017年:石黑一雄| 2018年:朵卡萩| 2019年:漢德克| 2020年:格呂克| 2021年:古爾納 註:年份不一定是實際獲獎時間,1915年、1919年、1925年、1926年、1927年、1936年、1949年、2018年的獎項都延後一年頒發。

閱論編鄧普頓獎獲得者1970年代 1973年:加爾各答德肋撒修女  1974年:羅哲修士(英語:FrèreRoger) 1975年:薩瓦帕利·拉達克里希南 1976年:孫能士(英語:LeoJosephSuenens) 1977年:盧嘉勒 1978年:T.F.托倫斯(英語:ThomasF.Torrance) 1979年:庭野日敬(日語:庭野日敬) 1980年代 1980年:拉爾夫·溫德爾·伯霍(英語:RalphWendellBurhoe) 1981年:西西里·桑德斯 1982年:葛培理 1983年:索忍尼辛  1984年:麥可·波耳多(英語:TheRev.MichaelBourdeaux) 1985年:阿利斯特·哈代 1986年:詹姆士·麥考德(英語:TheRev.JamesI.McCord) 1987年:史丹利·亞基(英語:TheRev.StanleyJaki) 1988年:伊納穆拉·可汗(英語:InamullahKhan) 1989年:卡爾·馮·魏茨澤克 喬治·麥克勞(英語:GeorgeMacLeod) 1990年代 1990年:巴巴·安特(英語:BabaAmte) 貝奇(英語:CharlesBirch) 1991年:伊曼紐·雅各博維奇(英語:ImmanuelJakobovits) 1992年:韓景職(英語:Kyung-ChikHan) 1993年:查爾斯·科爾森(英語:CharlesColson) 1994年:麥可·諾瓦克 1995年:保羅·戴維斯 1996年:白立德(英語:BillBright) 1997年:潘杜朗·夏斯特裡·阿薩瓦勒(英語:PandurangShastriAthavale) 1998年:西格蒙德·斯滕伯格(英語:SigmundSternberg) 1999年:伊恩·巴伯(英語:IanBarbour) 2000年代 2000年:弗里曼·戴森 2001年:亞瑟·皮科克(英語:ArthurPeacocke) 2002年:約翰·波金霍爾 2003年:荷姆斯·羅爾斯頓三世(英語:HolmesRolstonIII) 2004年:艾里斯(英語:GeorgeF.R.Ellis) 2005年:查爾斯·湯斯  2006年:約翰·巴羅 2007年:查爾斯·泰勒 2008年:米哈烏·赫勒(英語:MichałHeller) 2009年:伯納德·戴斯帕納(英語:Bernardd'Espagnat) 2010年代 2010年:艾亞拉(英語:FranciscoJ.Ayala) 2011年:馬丁·里斯 2012年:丹增嘉措  2013年:德斯蒙德·圖圖  2014年:湯馬斯·哈力克(英語:TomášHalík) 2015年:尚·瓦尼埃 2016年:喬納森·薩克斯(英語:JonathanSacks) 2017年:阿爾文·普蘭丁格 2018年:阿卜杜拉二世 2019年:馬塞洛·格萊澤(英語:MarceloGleiser) 閱論編羅蒙諾索夫金質獎章獲得者1950年代 1959年:彼得·卡皮察 1960年代 1961年:亞歷山大·涅斯梅亞諾夫 1963年:朝永振一郎 湯川秀樹 1964年:霍華德·弗洛里 1965年:尼古拉·瓦西列維奇·別洛夫(英語:NikolayBelov(geochemist)) 1967年:伊高爾·塔姆 塞西爾·鮑爾 1968年:弗拉迪米爾·恩格爾哈特 伊什特萬·魯斯尼亞克(英語:IstvánRusznyák) 1969年:尼古拉·謝苗諾夫 居里奧·納塔 1970年代 1970年:伊凡·維諾格拉多夫 阿爾諾·當茹瓦(英語:ArnaudDenjoy) 1971年:維克托·安巴楚勉 漢尼斯·阿爾文 1972年:尼科洛·穆斯赫利什維利(英語:NikolozMuskhelishvili) 馬克斯·施滕貝克(英語:MaxSteenbeck) 1973年:亞歷山大·維諾格拉多夫 弗拉迪米爾·佐貝克(英語:VladimírZoubek) 1974年:亞歷山大·伊凡諾維奇·采利科夫(英語:AlexanderTselikov) 安格爾·巴萊夫斯基(英語:AngelBalevski) 1975年:姆斯季斯拉夫·克爾德什 莫里斯·洛伊 1976年:謝苗·沃爾夫科維奇 赫爾曼·克拉雷 1977年:米哈伊爾·亞歷克賽耶維奇·拉夫連季耶夫 萊納斯·鮑林 1978年:阿納托利·亞歷山德羅夫 亞歷山大·R·托德 1979年:亞歷山大·奧巴林 貝洛·瑟凱福爾維-納吉 1980年代 1980年:鮑利斯·巴頓 雅羅斯拉夫·科熱什尼克(英語:JaroslavKožešník) 1981年:弗拉迪米爾·科捷利尼科夫 帕夫萊·薩維奇(英語:PavleSavić) 1982年:尤里·鮑里索維奇·哈里頓 多蘿西·霍奇金 1983年:安德烈·庫爾薩諾夫(英語:AndreyKursanov) 阿卜杜勒·薩拉姆 1984年:尼古拉·博戈柳博夫 魯道夫·穆斯堡爾 1985年:米哈伊爾·薩多夫斯基 吉列爾莫·哈羅 1986年:斯維亞托斯·尼古拉耶維奇·費奧多羅夫(英語:SvyatoslavFyodorov) 約瑟夫·日曼 1987年:亞歷山大·普羅霍羅夫 約翰·巴丁 1988年:謝爾蓋·索伯列夫追授 尚·勒雷 1989年:尼古拉·巴索夫 漢斯·貝特 1990年代 1993年:德米特里·謝爾蓋耶維奇·利哈喬夫(英語:DmitryLikhachov) 約翰·加爾布雷斯 1994年:尼古拉·康斯坦丁諾維奇·科切特科夫(英語:NikolayKochetkov) 詹姆士·杜威·華森 1995年:維塔利·拉扎列維奇·金茲堡 阿納托爾·亞伯拉罕 1996年:尼古拉·尼古拉耶維奇·克拉索夫斯基(英語:NikolayKrasovsky) 佛烈德利赫·希策布魯赫 1997年:鮑利斯·謝爾蓋耶維奇·科洛夫(英語:BorisSergeyevichSokolov) 法蘭克·普萊斯(英語:FrankPress) 1998年:亞歷山大·索忍尼辛 中村喜和(日語:中村喜和) 1999年:瓦連京·亞寧 麥可·穆勒-維勒 2000年代 2000年:安德烈·維克托羅維奇·加彭諾夫-格列霍夫 查爾斯·湯斯 2001年:亞歷山大·斯皮林 亞歷山大·里奇 2002年:奧莉加·拉德任斯卡婭 里納特·卡爾松 2003年:葉夫根尼·恰佐夫 麥可·狄貝基(英語:MichaelDeBakey) 2004年:古里·馬爾丘克 愛德華·諾頓·洛倫茨 2005年:尤里·安德烈耶維奇·奧西皮安 彼得·B·赫希 2006年:尼古拉·拉維奧羅夫 羅德尼·查爾斯·尤因(英語:RodneyC.Ewing) 2007年:安德烈·阿納托利耶維奇·扎里茲尼亞克(英語:AndreyZaliznyak) 西門·富蘭克林(英語:SimonFranklin) 2008年:葉夫根尼·馬克西莫維奇·普里馬科夫 埃萊娜·卡雷爾·當寇斯(英語:HélèneCarrèred'Encausse) 2009年:瓦迪姆·伊凡諾夫 野依良治 2010年代 2010年:斯巴達克·別利亞耶夫 傑拉德·特·胡夫特 2011年:弗拉迪米爾·塔塔科夫斯基 羅德·霍夫曼 2012年:格列布·多布羅沃斯基 理察·沃倫·阿諾 2013年:路德維希·法捷耶夫 拉克斯·彼得 2014年:阿納托利·德雷夫楊科 斯萬特·帕博 2015年:列昂尼德·克爾德什 保羅·科克姆 2016年:德米特里·G·克諾雷 西德尼·奧爾特曼 2017年:尤里·奧加涅相 比約恩·強森 2018年:約瑟夫·伊薩耶維奇·吉捷利宗 馬丁·查爾菲 分類:羅蒙諾索夫金質獎章獲得者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IBSYS:90105070 BNA:000029501 BNE:XX999885 BNF:cb119251102(data) CiNii:DA00333218 CONOR:7820131 FAST:1716925 GND:118642464 HDS:041504 ISNI:0000000121441946 LCCN:n79022878 LNB:000027827 MusicBrainz:a53f258a-b79b-44a8-81ad-80c905d0801e NARA:10582636 NDL:00457150 NKC:jn19990210579 NLA:35512211 NNL:001430295 NSK:000008517 NTA:068219032 RSL:000107066 ICCU:IT\ICCU\CFIV\038348 SELIBR:93173 SNAC:w61c22pg SUDOC:027143058 VIAF:95215697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亚历山大·伊萨耶维奇·索尔仁尼琴&oldid=68031704」 分類:1918年出生2008年逝世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俄羅斯諾貝爾獎獲得者俄羅斯科學院院士蘇聯作家蘇聯小說家俄國小說家俄羅斯反共主義者蘇聯持不同政見者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人物俄羅斯正教徒在美國的俄羅斯人烏克蘭裔俄羅斯人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人鄧普頓獎獲得者俄羅斯持不同政見者20世紀作家在古拉格被囚禁人士羅蒙諾索夫金質獎章獲得者蘇聯諾貝爾獎得主蘇聯作家協會成員馬克思主義批評者列福爾托沃監獄囚犯俄羅斯民族主義者基斯洛沃茨克人冷戰人物無國籍人士被強行剝奪國籍的蘇聯人沙拉什卡囚徒無神論批評者羅斯托夫國立大學校友獄中文學莫斯科國立大學榮譽博士亞歷山大·索忍尼辛蘇聯第二次世界大戰軍事人物死於心臟衰竭的人隱藏分類:需要從外語維基百科翻譯的條目含有俄語的條目包含BIBSY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E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INI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CONO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FAS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HDS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NB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MusicBrainz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AR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K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L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N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SK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T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RS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B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ELIBR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NAC-I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26元素的規範控制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維基語錄 其他語言 AfrikaansAlemannischአማርኛAragonésالعربيةمصرىAsturianuKotava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BanjarবাংলাBrezhonegBosanskiCatalàCebuanoCorsu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Dolnoserbski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FryskGaeilgeGàidhlig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Hornjoserbsce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BahasaIndonesiaIlokano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ಕನ್ನಡ한국어KurdîКыргызчаLatinaLëtzebuergeschLinguaFrancaNovaLombardLietuviųLatviešuMalagasy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Plattdüütsch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ਪੰਜਾਬੀ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PortuguêsRunaSimiRomână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Sicilianu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Ślůnskiதமிழ்Тоҷикӣไทย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Vepsänkel’TiếngViệt吴语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Yorùbá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