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卡沙級飛彈驅逐艦C70 Cassard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萊格斯級為基礎,變更設計與裝備,推出代號為C-70的卡沙級(Cassard class)飛彈驅逐艦(註) 。

卡沙級最主要的任務乃是護衛法國的航空母艦,必要時也可當作其他船團的 ... 卡沙級飛彈驅逐艦   卡沙級飛彈驅逐艦的首艦卡沙號(Cassard D-614),此照片為早期構型,後桅杆安裝的仍是DRBJ-15平面搜索雷達。

(上與下)俯瞰卡沙號,此時換裝了DRBJ-11B三維雷達(第二桅杆上的球型護罩內)。

俯瞰卡沙號艦首。

注意前部船艛側面安裝了Sagaie AMBL-2A十聯裝干擾彈發射器(前)以及 Sagaie AMBL-2A干擾絲發射器(後)。

艦橋上方是DRBC-32/33I頻艦砲射控雷達,其後則是 DRBV-26C木星(Jupiter)D頻二維長程對空搜索雷達。

由後方看卡沙號 卡沙號艦尾起降甲板,此時正有一架大山貓反潛直昇機。

注意機庫兩側有Sadral短程防空飛彈發射器。

由於艦上要置防空飛彈與配套的搜索、射控雷達,導致卡沙級艦面空間緊張,直昇機起降甲板長度比 其母型喬治.萊格斯級(GeorgesLeyguesclass) 反潛驅逐艦縮短25%。

卡沙級飛彈驅逐艦的二號艦讓.巴爾號(Jean BartD-615)。

讓.巴爾號後部船艛,可以看到朝兩側排氣的煙囪,第二桅杆頂上是DRBJ-11B三維雷達,後部縱列兩具 AN/SPG-51C照明雷達。

攝於2014年4月的讓.巴爾號,注意此時二號桅杆已經換上了Thales SMART-SMk.2S頻三維雷達, 取代了原本的原本的DRBJ-11B雷達。

讓.巴爾號正參與2014年8月初法國海軍紀念盟軍登陸普羅旺斯60週年活動的採排。

背後為戴高樂號(FNS CharlesDeGaulleR-91)核子動力航空母艦。

讓.巴爾號正參與2014年8月初法國海軍紀念盟軍登陸普羅旺斯60週年活動的採排。

背後為拉法葉級巡防艦阿柯尼特號(Aconit F713) 在船塢裡維修的卡沙號。

──bycaptain Picard 艦名/使用國 卡沙級飛彈驅逐艦/法國(Cassardclass) 承造國/承造廠 法國/Lorient NavalDockyard 尺寸(公尺) 長139 寬14吃水5.7(艦體)/6.5(至聲納罩) 排水量(ton) 標準4230 滿載4700 動力系統/軸馬力 CODAD SEMT-Pielstick18PA6 V280BTC柴油機*4/43200 雙軸 航速(節) 29.5 續航力(海浬) 4800/24節 8200/17節 偵測/反制系統 Thomson-CSF DRBJ-11B S(E/F頻)3D多功能雷達*1(1992年加裝,2012年拆除) SMART-SM2對空/平面搜索雷達*1(2012年起加裝,取代DRBJ-11B) Thompson-CSDRBV-26C 木星(Jupiter)D頻2D對空搜索雷達*1 DRBV-15對空/平面搜索雷達*1(1992年被DRBJ-11取代) RacalDRBN-34A(1229)I頻導航雷達*2 DassaultARBB-33電子反制系統 SAIGON無線電截收裝置 Thomson-CSFARBR-17B電子支援系統 CSEEAMBL-1BDagaie干擾絲發射器*2 SagaieAMBL-2A干擾絲發射器*2 AN/SLQ-25拖曳式魚雷反制系統*1 聲納 DUBA-24C(D-615)/25A(D-614)艦首聲納 射控/作戰系統 SENIT6戰鬥系統/OPSMER決策支援系統 DRBC-32/33I頻艦砲射控雷達*1 AN/SPG-51C照明雷達*2 DCN CTMS光學/雷達射控系統(含DIBC1APiranhaII電視/紅外線追蹤系統) SAGEMDIBV-1A吸血鬼(Vampir)紅外線追蹤系統*1(2014年拆除) EOMS-NG整合光電追蹤/射控系統*1(2014年起換裝) CSEENajir光學指揮系統 Syracuse1SATCOM OPSMER決策支援系統 乘員 225 艦載武裝 Mod1968 CADAM100mm 55倍徑艦砲*1 Oerlikon20mm機砲*2 12.7mm機槍*2 四聯裝MM-40飛魚反艦飛彈發射器*2(2006年起將換裝新的MM-40 Block3) KD-59E魚雷發射器*2(使用L-5 Mod4魚雷,備彈量10枚) MK-13Mod5單臂飛彈發射器*1(裝彈量40枚,裝填標準SM-1MR防空飛彈,未來將換裝Aster-30) 六聯裝Sadral防空飛彈發射器*2(艦上備彈12枚) 艦載機 大山貓Lynx Mk-4或AS-565MA美洲豹直昇機*1 數量 原先預計四艘,爾後減至二艘 艦名 安放龍骨 下水時間 服役時間 除役時間 D-614 Cassard 1982/9/3 1985/2/6 1988/7/28 2019/3/15 D-615JeanBart 1986/3/12 1988/3/19 1991/9/21 2021/8/31     為了替換1950年代建造的12艘Type-47驅逐艦,法國海軍在1970年代後期推出了F-70喬治.萊格斯級(GeorgesLeyguesclass)通用驅逐艦,取代其中八艘通用/反潛構型的Type-47;而為了取代另外四艘改成防空構型的Type-47(D-622、624、625、630), 法國又在1980年代以喬治.萊格斯級為基礎,變更設計與裝備,推出代號為C-70的卡沙級(Cassardclass)飛彈驅逐艦(註) 。

卡沙級最主要的任務乃是護衛法國的航空母艦,必要時也可當作其他船團的防空護航艦。

除了防空之外,卡沙級也具有反水面以及反潛的能力。

最初法國海軍打算建造四艘卡沙級,一比一替換原有的四艘Type-47防空型,作為法國海軍兩艘航空母艦的主要防空護衛艦艇。

在1978年,法國海軍正式簽約建造首艘C-70防空艦卡沙號(CassardD-614),在1979年則簽署二號艦讓.巴爾號(JeanBartD-615)的建造合約。

卡沙號於1982年9月在DCN旗下的洛里昂海軍造船廠(LorientNavalDockyard)開工,1985年2月6日下水,1988年7月28日成軍。

至於卡沙級第三、第四號艦的預算於在1983年獲得批准,並在1984年2月正式簽約訂購,而三號艦也在1986年5月開工;然而 到了1987年,法國政府無限期擱置卡沙級三、四號艦的建造工作,主要考量有二個:首先,卡沙級的建造成本不斷攀高, 當時法國國防預算已經吃緊,必需優先確保戴高樂號核子動力航空母艦與凱旋級核子動力彈道飛彈潛艦的建造,因此卡沙級的後續艦有必要暫緩;其次, 卡沙級使用射程僅40km、全程半主動雷達導引的SM-1防空飛彈,甚至連MK-13發射器都是從Type-47防空型拆下繼續 使用,這樣的防空能力頂多只能算是小幅進步(從靼韃進步為SM-1),完全談不上跨代升級,故法國海軍有意待 經費充裕時,另外修改卡沙級後續艦的設計,換裝當時法國與義大利合作開發中的新型垂直發射Aster-15/30防空飛彈 系統。

然而在1991年蘇聯解體,東西冷戰的威脅復存在,隨之而來的是歐美國家大幅削減國防預算,所以第三、第四艘 卡沙級便遭到取消。

卡沙級飛彈驅逐艦的首艦卡沙號(Cassard D-614),此照片為早期構型, 後桅杆安裝的仍是DRBJ-15平面搜索雷達。

以防空為主要任務的卡沙級,必需配備高功率防空雷達、防空戰系以及沈重的區域防空飛彈發射系統, 無論是裝備重量與佔用甲板空間都進一步攀升,這使得來自於F-70通用驅逐艦的基本設計,面臨空間與重量的高度緊張;為此,卡沙級不得不做出 一些「削足適履」的犧牲。

首先在艦體材料方面,卡沙級的原始設計定案於1977年,採用鋁合金製上層結構;爾後基於1982年福島戰爭的教訓,各國建造的水面艦艇,多以鋼材來取代易燃易融的鋁合金材料。

在1982年福島戰爭之後,法國海軍修改了尚未完工的三艘喬治.萊格斯級驅逐艦的設計,改採鋼製上層結構;然而,在福島戰爭結束後才開工建造的首艘卡沙級艦,由於裝備繁複(全艦武器系統、彈藥與油料的重量已經超過全艦排水量的1/3),負載飽和, 不得不繼續使用重量較輕的鋁合金作為上層結構的建材。

為了彌補建材抗損能力較低的先天限制,卡沙級配備了精密完善的損管消防系統以及核生化防護設備(包括噴淋清洗裝置)來彌補。

類似的情況亦發生在動力系統,喬治.萊格斯級原本採用符合時下潮流的複合燃氣渦輪或柴油機動力系統(CODOG),燃氣渦輪具備啟動快、加速快、重量輕、推重比高等優勢,是新一代水面艦艇 的主流動力;然而為配合燃氣渦輪,艦面上需設置大型進氣口,進氣口前方還需要一塊空間作為緩衝,不能裝置任何東西,使燃氣渦輪能吸進足量、穩定的氣流,如此便會佔用寶貴的艦面空間。

相較於喬治.萊格斯級,卡沙級又增加一具雷達桅杆與區域防空飛彈,且必需保留直昇機起降/收容設施,這對於喬治.萊格斯級長度僅139m的原始設計構成很大的考驗。

為了省下設置進氣口的空間, 卡沙級放棄了高性能的燃氣渦輪,改採複合柴油機與柴油機動力系統(CODAD),成為法國海軍第一艘使用全柴油機動力的水面作戰艦艇。

與燃氣渦輪相較, 柴油機的優點為成本低、燃料消耗較經濟、續航力大,但是體積重量比同功率的燃氣渦輪大得多,反應與家速性能也較差,導致船艦高速性能輸給燃氣渦輪艦艇。

然而,由於卡沙級擁有較大的長寬比,為降低中低速航行時的阻力,刻意減少了艦尾的吃水;加上法國出色的高速柴油機技術,使得沒有燃氣渦輪的卡沙級, 仍具備可接受的高速性能,同時又取得較為經濟的燃油消耗與較佳的續航力。

在設計階段,卡沙級曾有兩種配置考量,第一種是取消直昇機庫,在艦尾增設第二門100mm快砲,第二種則是保留直昇機庫; 由於考量到反潛任務優先性較高,最後法國決定保留卡沙級的直昇機庫,而不設置第二門100mm快砲。

然而,為了在艦體後段 加裝MK-13飛彈發射器,卡沙級的機庫便向艦尾挪動,艦尾直昇機甲板的長度比喬治.萊格斯級壓縮將近1/4,使得直昇機起降操作的風險提高。

卡沙級採用全焊接鋼製艦體,平甲板構型,縱向骨架結構,加強肋骨間距1.7m,甲板間高度2.6m。

由於裝備更為繁複,卡沙級的滿載排水量達4700ton,比後期型喬治.萊格斯級的4580ton進一步攀升。

相較於喬治.萊格斯級,卡沙級的艦艏艛位置稍向後移,且高度略增,如此可減少大浪對艦橋的影響,具備較好的耐海能力,更能伴隨航空母艦進行遠洋作戰。

卡沙級的主機為四具SEMT18缸PA6V280BTC柴油機,雙軸固定距螺旋槳推進,主機運作轉速為每分鐘1050轉,總功率達43200馬力, 分置於兩個完全獨立的機艙中(佔艦體長度40m),兩艙同時破裂進水的機率極低,可增加存活率;至於艦上的電力則由三組柴油發電機提供,功率3400KW。

卡沙級的最大航速達29節,而當時法國規劃中的戴高樂號核子動力航空母艦極速僅27節,故匹配上完全不成問題。

卡沙級的上層結構部分表面採用傾斜以及圓滑外型,可部分地降低RCS。

為了增加艦首主砲向下射擊的角度,卡沙級的艦首下削5度而呈現一個負鞍弧。

艦體的第二層甲板中軸線上,設有一條貫穿全艦的通道,艦上人員能利用這條通道在艦上迅速移動並抵達戰位位。

在核生化環境下,全艦可維持密封運作狀態達24小時。

相對於過去法國的艦艇,卡沙級擁有較佳的適居性,士兵艙為每6人一間,軍/士官住艙依照階級與資歷有所區別,最高等級為2人一間,而艦上相關 餐廳、廚房、倉儲、醫療等生活服務艙區的空間也比以往充裕。

卡沙級編制225名人員(軍官19名),全艦總共擁有251個舖位,多餘的空間可容納 陸戰隊、特種部隊或司令部相關人員。

在24節航速之下,卡沙級續航力達4800海里,如以17節速率航行,則續航力為8200海里,能持續在海上作業30天。

作戰系統方面,卡沙級配備Thomson-CSF公司在1980年代推出、頗受好評的SENIT6半分散戰鬥系統(整合有OPSMER決策支援系統),該系統擁有12具GVM顯控台與2座戰術管制台 ,並與Link-11/14資料鏈結合,此外還整合了Syracuse-ISATCOM衛星通訊系統。

在2000至2002年,兩艘卡沙級的戰鬥系統經過升級,整合了若干屬於SENIT 8戰鬥系統(用於戴高樂號核子動力航空母艦)的套件 ,包括Link-16聯合戰術資料分配系統。

偵測方面,一開始本級艦配備1具Thompson-CSF的木星(Jupiter)2D長程對空搜索雷達 與一具DRBV-15海虎(SeaTiger)平面搜索雷達;DRBV-15只是一項暫時墊檔的裝備,在1992年旋即被新的DRBJ-11B三維S(E/F)頻對空監視雷達取代。

本級艦配備兩具RacalDRBN-34A(即1229型)I頻導航雷達,其中一具設置於艦體前部,主要用於導航,另一具設置於艦體後部,主要用於直昇機管制。

射控方面,本級艦配備兩具美製AN/SPG-51照明雷達以導引標準SM-1MR防空飛彈接戰,此外還有DCN的CTMS光學/雷達射控系統(包括IBC1APiranhaII電視/紅外線追蹤系統、與搜索雷達整合的SAGEM DIBV-1A吸血鬼(Vampir)紅外線目標追蹤系統、用於導控艦砲的ThomsonDRBC-32/33I頻艦砲射控雷達(有效使用距離約18.5km)以及CSEENajir光學指揮系統等。

本級艦的電子戰系統包括Dassault(現為Thales Optrosys)的ARBB-33電子反制系統(H/I/J頻)、Thomson-CSF(現為Thales)的ARBR-17B電子支援系統(DR-3000S的法國版)、兩具CSEE(現在的EADS)的AMBL-1BDagaie干擾絲發射器與兩具SagaieAMBL-2A十聯裝干擾絲發射器(所有干擾彈發射器都安裝於上層結構02甲板兩側),此外還有一具美製AN/SLQ-25魚雷反制系統。

反潛偵測方面,卡沙級首艦使用Thomson MarconiSonar(現在的ThalesUnderwaterSystems)的DUBA-25艦首主/被動搜索/攻擊聲納,二號艦則使用同廠牌的DUBA-24C聲納;由於主要任務並非反潛,故卡沙級省略了喬治.萊格斯級原有的艦尾拖曳陣列聲納與變深聲納,以節省重量與成本。

卡沙號的艦尾,注意照明雷達、MK-13飛彈發射器以及機庫兩側的Sadral防空飛彈發射器。

卡沙號級的SADRAL六聯裝西北風防空飛彈發射器。

卡沙級最主要的防空武裝為一具位於機庫與照明雷達之間的美製MK-13單臂飛彈發射系統,這是從四艘防空版Type-47驅逐艦移植過來的裝備,不過防空飛彈從原本的韃靼(Tartar)換成較先進的標準SM-1,備彈量40枚。

此發射器的安裝位置夾在前後上層結構之間,射擊角度受到的限制較大,實在不算理想。

頭兩艘卡沙級採用MK-13,而法國海軍最初曾規劃在後兩艘卡沙級上換裝垂直發射的Aster系列防空飛彈,但這兩艘的建造計畫遭到取消。

近迫防空方面,卡沙級的機庫兩側各有一具法製六聯裝Sadral(Système d'Auto-défenseRapprochéeAnti-aérienneLéger)防空飛彈發射器,以陸軍西北風飛彈的海上衍生型來攔截逼近的敵機與敵飛彈 ;每具Sadral除了發射器上六枚備射飛彈外,還各自備有13枚左右的備用彈。

西北風飛彈長1.86m,直徑9cm,翼展18cm,最大射程6000m,最小射程500m,最大接戰高度3000m,最大飛行速率2.44馬赫,飛彈發重19.5kg(含發射管重22.5kg),配備一個重3kg的高爆戰鬥部。

在一般情況下,Sadral系統由戰鬥系統指揮,全自動遂行接戰,必要時則可改為手動操作 。

在1990年10月的測試中,卡沙號的Sadral防空飛彈系統成功發射兩枚西北風防空飛彈擊落一個掠海飛行標靶。

卡沙級艦首配備一門Model1968CADAM 100mm55倍徑高平兩用自動快砲,射速高達78發/分,兼具防空與反水面能力。

艦上其他的武器包括八枚MM-40飛魚反艦飛彈(2006年起換裝新的MM-40 Block3)、兩門分置於上層結構02甲板兩側的奧立崗(Oerlikon)20mm機砲(射速720發/分,射程10km)、兩挺12.7mm機槍、兩門KD-59E固定式輕型魚雷發射器(配備十枚ECAN L5Mod 4輕型反潛魚雷,配備主/被動聲納尋標器,航速35節,最大射程10km,能攻擊深度550m以內的目標,戰鬥部擁有150kg高爆彈頭);艦尾設有一個直昇機庫,早期搭載一架AS-565MA美洲豹(Panther)巡邏/運輸直昇機 ,後來則改以英製大山貓(Lynx)Mk-4反潛直昇機為主 ,直昇機甲板還配備了Samahe210輔助降落系統。

體型較大的美洲豹搭載有高功率雷達並擁有較遠的航程,能為母艦提供半徑240km水面目標搜索、精確追蹤能力,並作為反艦飛彈的中途導引平台,大幅強化了卡沙級的遠程反水面能力。

卡沙號驅逐艦在船塢中進行維修工程,可以看到艦首聲納音鼓。

卡沙級的防空能力:一套防空飛彈發射器加上兩個防空飛彈射控通道,能同時接戰兩個目標,是1960到1980年代歐、美四、五千噸級防空驅逐艦的典型配置。

冷戰結束導致各國大砍國防預算,使得 歐洲各國新一代防空艦艇的發展作業普遍延後。

例如法義合作的新一代水平線飛彈驅逐艦的首艦直到2006年才交付法國海軍,而法國海軍早在1990年代末期就因為一連串的預算刪減,陷入了新舊青黃不接的窘境。

在21世紀頭幾年,法國海軍只剩下三艘具有區域防空能力的艦艇──兩艘卡沙級 飛彈驅逐艦以及 一艘更加老舊的絮佛倫級(Suffrenclass)飛彈驅逐艦(首艘絮佛倫級在2001年除役,二號艦則撐到2008年),而這也是法國引以為傲的戴高樂號核子動力航空母艦服役初期寒酸的隨行陣容。

在水平線飛彈驅逐艦正式加入法國海軍(2008與2009年)之前 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內,兩艘卡沙級是法國海軍最新型、最倚重的防空艦艇。

卡沙級的二號艦讓.巴爾號(Jean BartD-615),此時後桅杆已經換上SMART-SMK.2三維對空搜索雷達。

升級 在2000年代,法國海軍曾為卡沙級擬定了壽命中期升級計畫,換裝射程更長的新型區域防空飛彈, 考慮的選項有二:直接以標準SM-2MR整合於原有的MK-13發射器(需修改射控系統),或者換裝Sylver A-50垂直發射系統以使用Aster-15/30主動雷達導引防空飛彈。

然而,2000年代以來法國國防預算不甚寬裕,海軍方面又有FREMM通用巡防艦、梭魚級(Barracuda class)核能攻擊潛艦等新艦計畫正在執行(由於預算困窘,黎西留號(Richelieu R-92)航空母艦的建造計畫被擱置多年),根本沒有餘力在壽命已經過半的卡沙級進行重大投資。

在2010年代,法國海軍終於為卡沙級進行升級,以Thales的SMART-S MK.2S(E/F)頻三維多功能雷達取代DRBJ-11B,改裝工作大約在2012年上半開始進行。

MART-S MK.2三維雷達的探測距離比DRBJ-11B增加20%,而且具有更好的廣區域監視與識別能力,而且能直接獲得目標高度資料,不需要再以其他雷達資源來輔助測高,提高了作戰效能。

此外,法國海軍在2014年與Sagem簽約,購買四套新世代光電系統(Electro-OpticalMultifunctionSystem-New Generation,EOMS-NG)來裝備兩艘水平線驅逐艦(佛賓級)以及兩艘卡沙級飛彈驅逐艦,在2014年中到2015年底交付完畢,其中EMOS-NG就取代卡沙級艦上原本的SAGEM DIBV-1A吸血鬼紅外線追蹤系統。

除役 法國海軍原本打算建造四艘水平線飛彈驅逐艦取代卡沙級與敘佛倫級這四艘防空艦艇,不過由於造價過於昂貴,產量遂由原訂的四艘縮減為兩艘,另外兩艘的空缺則另以FREMM通用巡防艦為基礎開發防空衍生型來遞補,換而言之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進行開發。

最初法國希望兩艘FREDA在2013~2015年服役,因此兩艘卡沙級 原本分別預計服役到2013與2015年;但隨後由於法國國防預算持續刪減以及造艦進度放慢,兩艘FREDA的服役期程也跟著推延,導致卡莎級只能超期服役;一開始,卡莎級預定服役到2015至2018年左右,但FREDA調整進度之後,服役時間延後到2020至2021年,導致卡莎級的役期不斷延長。

在2018年中旬,法國海軍參謀長Christophe Prazuck曾對媒體表示,兩艘卡莎級的狀態堪憂,兩艦都存在難以接受的艦體疲勞,首艦卡沙號(Cassard D-614)近日發生過艙壁斷裂事故,二號艦讓.巴爾號(JeanBart D-615)也發生過艙內火災;由於狀況不佳,兩艘卡莎級有可能在原訂的服役期限(2021年左右)之前除役,此時FREDA還來不及到位。

在2018年9月,消息傳出法國海軍會為第五、第六艘FREMM巡防艦不列塔尼號(Bretagne  D655)及諾曼地號(Normandie F651)更換垂直發射器,使之能發射Aster-30區域防空飛彈,可能是準備接替卡莎級的任務。

在2019年3月15日,卡莎號正式除役,二號艦讓.巴爾號在2021年8月31日除役。

  註:法國海軍內部並無「驅逐艦」(Destoryer)的艦艇分類,所有水面作戰艦艇皆稱為「巡防艦」(Frégate),唯一的區分就是將體型較大的戰艦稱為「一等巡防艦」(相當於其他西方國家的驅逐艦),排水量較小的稱為「二等巡防艦」(相當於西方其他國家的巡防艦);不過在舷號方面,法國的一等巡防艦仍使用與國外「驅逐艦」相同的D字頭,而二等巡防艦則使用西方巡防艦通用的F字頭。

卡沙級被法國海軍列為一等巡防艦,故舷號使用D字頭;為了方便起見,本文仍依照慣例稱之為驅逐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