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四門遊觀」的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有一個典故叫做「四門遊觀」,就是從四個城門去遊覽觀光,這是佛陀出家的因緣。
... 由於釋迦牟尼佛身為太子,他的父王因此非常擔心,就鼓勵他到外面走走看看。
佛陀「四門遊觀」的故事
有一個典故叫做「四門遊觀」,就是從四個城門去遊覽觀光,這是佛陀出家的因緣。
釋迦牟尼佛從小就很愛靜坐,思惟、領悟宇宙人生的道理,比較不愛虛華熱鬧。
由於釋迦牟尼佛身為太子,他的父王因此非常擔心,就鼓勵他到外面走走看看。
東門遇老人:
首先從東門出去觀光。
他遇到一個很瘦、很虛弱的老人,生命就像風中的蠟燭,隨時都會被吹熄。
釋迦牟尼佛一看就很悲愁,心想:「唉!人生總有一天會變成這樣。
」
南門遇病人:
出南門的時候,看到一個生病的人,倒在地上哀叫,痛苦的情形看了令人驚嚇。
釋迦牟尼佛又想:「唉!人生總不免病苦,沒辦法永遠健康嗎?」
西門遇死人:
再從西門出去的時候,看到出殯的隊伍,送行的六親眷屬哭哭啼啼,釋迦牟尼佛覺得很哀傷,想到「啊!原來有生必有死,而生離死別是非常哀痛、悲慘的事情。
」
北門遇修行人:
等出了北門,看到有位出家人,舉止安詳、平靜,好像內心充滿了喜樂、自在,一看內心非常震動。
釋迦牟尼佛因此思考──人為什麼會變老、會生病、會死亡?要怎樣才能不老、不病,甚至不會死亡?如何才能像這位修行者,這樣的安詳平靜,沒有憂愁苦惱?
這些就是釋迦牟尼佛出家以前所看到的情景,就是促使釋迦牟尼佛最後出家,領悟宇宙人生的道理,證悟佛性,達到成佛,具足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百千陀羅尼,而說法救度眾生的緣起。
生老病死是過程,在這個世間,無論富貴貧窮、智慧愚癡,無論是出生在天上、人間或三惡道,凡是生存的必定有死亡,跟死亡沒緣的眾生,一個也沒有。
所以有首偈說:「元宰公侯,於今安在;妻財子祿,到此成空。
」人若是到了眼睛一閉、手腳一伸的時候,不管身為皇帝,還是宰相、議長、部長,這些地位名望都成為過去,平生所擁有的包括丈夫、太太、子女,或是動產、不動產,都已經成空。
所以我們學佛人最基本的,就是要領悟這個世間,本來就是苦、無常,最後成空。
對世間有這種認識,自然就會走入宗教信仰,求真實、永生的境界。
要怎樣才能不老、不病、不死、無有憂悲苦惱呢?這也是念佛法門的目的。
我們念佛決定往生極樂世界,為什麼?因為一旦往生極樂世界,就離開了三界六道生死輪迴,就沒有老、病、死,而且無憂悲苦惱。
《阿彌陀經》為我們開示說,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意思是無有一切身心憂苦,唯有無量的清淨喜樂。
若論我們的身、心,身是痛苦的器具,受到飢、渴、寒、熱、老邁、病痛的苦;心則有是非得失、貪瞋癡的痛苦,這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現象。
極樂世界有心有身,但是不老、不病、不死、無憂愁、無痛苦,生命永遠存在,而且又有神通願力能夠救度眾生,這才是我們人生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標。
──摘自為蓮友開示第三課(2006.6.24)
信受彌陀救度
專稱彌陀佛名
願生彌陀淨土 廣度十方眾生
延伸文章資訊
- 1佛陀「四門遊觀」的故事
有一個典故叫做「四門遊觀」,就是從四個城門去遊覽觀光,這是佛陀出家的因緣。 ... 由於釋迦牟尼佛身為太子,他的父王因此非常擔心,就鼓勵他到外面走走看看。
- 2【中台世界】佛典故事 太子逾城出家
太子日漸成長,阿私陀仙人曾預言,太子若在家則為轉輪聖王,若出家修行則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父親淨飯王觀察,悉達多是一位不貪著世間五欲之樂的太子,而太子即將出城遊觀 ...
- 3第九章悉達太子遊四城門 - 歷代仙凡因果錄
第九章悉達太子遊四城門 昔日,燃燈尊佛有一位徒弟,名叫善慧童子,在燃燈尊佛上壽. 的前一天,對眾師兄弟說起,每年師父壽誕所用茶飯果品都是一樣的.
- 4釋迦牟尼佛Sakyamuni Buddha | 南天寺
... 北部的迦毘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成為釋迦族長者,迦毘羅衛國國王淨飯王的太子,取名為喬達摩 悉達多。 悉達多不慕繁華,性好寂靜,慈心護物。十九歲時出遊四城門 ...
- 5釋迦牟尼佛略傳〈取材自高橋信次著生死的覺醒〉
在太子遊四城門,發現人人無法避免的人生四大苦──生、老、病、死之後,就在心中萌發了出家修行,尋找解脫之道的念頭。父王不死心地規勸太子,要太子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