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位的意義、神主牌意思、公媽竈的由來,慎終追遠一定要知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公媽指的就是祖先牌位,俗稱「神主牌」或「公媽龕」,也就是一般家庭供奉的堂上歷代祖先,是民間信仰最基本、最生活化的實踐。

在閩、粵語中也稱爲公媽牌或 ... One-WayInn單程旅店 《一個人的旅行》明明是獨自旅行,卻得到很多人的陪伴!一生走過一次,永遠無法重來。

關於我們 單程諮詢 書中傳情 財富傳承 相關法令 生命回顧 心靈診療 光榮再現 禮儀習俗 聯絡我們 關於我們 單程諮詢 書中傳情 財富傳承 相關法令 生命回顧 心靈診療 光榮再現 禮儀習俗 聯絡我們 註冊登入 登入 訂閱網站內容的資訊提供 訂閱留言的資訊提供 WordPress.org台灣繁體中文 註冊登入 登入 訂閱網站內容的資訊提供 訂閱留言的資訊提供 WordPress.org台灣繁體中文 資訊分類 喪葬時事 喪葬服務資訊 家族墓園 寵物天堂 提早規劃安心無憂 生命故事 福地資訊 納骨塔、靈骨塔資訊 臨終關懷 遺物整理 骨灰罈、骨灰罐 牌位的意義、神主牌意思、公媽竈的由來,慎終追遠一定要知道 牌位的意義: 在農業社會裡,一般人大多會在廳堂中供奉祖先的牌位,牌位在傳統禮儀和習俗中,是用以祭奠列代神明、聖賢、祖先及亡者的木牌,上面書寫及雕刻神靈、先人或亡者的名諱,以及寫上一些吉祥話,象徵祂的神靈附着於此受人崇拜。

現今社會供奉祖先牌位的普及率,雖已不如往昔,但仍常見住宅廳堂闢了一塊祖先的「落腳處」。

這一代的中國人,大概都還有印象,每逢年節或祖先忌日,在老家總要「設宴款待」祖先,舉香焚禱,對著牌位,呼請:「某某祖先,今天是您的忌日,子孫特地設筵,懇請您邀其他祖先一起回來用餐。

」「事死如事生」,對待祖先,一如生前。

神主牌: 神主牌是寫着死者名字的狹長的小木牌,祭祀供奉時作為魂靈依附的牌位,設位致祭所用的死者或祖先的靈牌,多為木製,狹長形,中書死者姓名,後泛指一切作為祭祀對象的牌位,將神主牌點王成主,盼望三魂七魄歸神主;傳統土葬時係在墓地點主,所謂「成主」,即是作成木質的「祖先牌位」,以便後世子孫奉祀。

神主牌又稱「魂帛」、「靈位牌」、「魂位」等,佛教則稱為「蓮座」或「蓮位」,一般做為亡者合爐前的臨時牌位,為亡者死後靈魂暫時的依附處所,同時也便於家屬和親友具體膜拜,一塊小小的木牌,何以能是祖靈之所繫?祖宗牌位在中國倫理社會中,又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這得從祖先崇拜的傳統說起,中國的祖先崇拜起源甚早,正確年代已難考。

我國祖先崇拜係來自「靈魂不滅」的觀念,道教對於魂魄之說法:人有三魂七魄,人往生以後,七魄散去,三魂中,「生魂」歸於墓地或塔位,「覺魂」歸於祖先牌位,「靈魂」依因果於六道輪迴中循環,而人們相信靈魂不滅,死後不過是「移民」另一個世界,活人可與亡靈溝通,並祈求賜福。

祖靈必須有憑藉之所,子孫方有祭拜的對象,是以牌位便成祖魂寄居所,由於多以木為材質,故又稱「木主」。

木主據傳起源於周朝。

史記周本紀云:「周武王為文王木主,載以伐紂。

」民間則喜歡把拜木主的由來歸給二十四孝的故事之一丁蘭「刻木事親」。

相傳漢代丁蘭事親至孝,父母卻又不幸早逝,丁蘭思親心切,遂以木頭雕刻父母偶像,供奉於堂上。

公媽竈的由來 公媽指的就是祖先牌位,俗稱「神主牌」或「公媽龕」,也就是一般家庭供奉的堂上歷代祖先,是民間信仰最基本、最生活化的實踐。

在閩、粵語中也稱爲公媽牌或神主牌,祖先牌位一般供奉在家中的祖龕和祠堂之內,也有家中不便設置祖先牌位又無祠堂者把祖先牌位安置寄放。

在台灣今日所見者則多為集體式的祖先牌位,這是受日本人影響而改變成神龕式牌位或者是混合式的「公媽牌」,上面題刻的堂號不變,單一人名則改成「某氏歷代高曾祖考妣神位」等字樣。

這樣子的牌位通常後面都有一大塊活動式的木片可以抽動,取出木片後,你會發現,牌位裡還放有數塊的小木片,而這些木片上寫了人名與時間。

內板正確的張數應該是有九塊才對,但可惜的是目前坊間都只有五塊,甚至只有三塊,這不但不敷使用,更是將原內涵之意義盡失殆盡。

根據玄興教尊的說法(原來祖先牌位內牌應有九塊,代表著九玄七祖及含外牌共十塊,代表圓滿的意思)。

有些位牌只是單面書寫上文字的牌位,也有以紅紙書寫文字的裱框,也有些是可以打開的盒子,例如臺灣閩南人的公媽牌,裡面裝有多代祖先的諱名和生卒日期。

同房兄弟分家以後,則從祖先牌位分香(閩南語稱「割火」、「刈火」),將老父與老母的個資填入舊的公媽龕(祖先牌位)內,代表從此以後祂們進入到神的國度,與所有歷代祖先成為一個生命共同體,也隨之擁有了庇蔭子孫的能力。

台灣民宅廳堂所擺設的公媽龕與神龕,屬供奉祖先和神祇之所,對此「尊賢敬祖」、「飲水思源」、「敬天法地,崇尚神格」的禮器,無不挖空心思,重金禮聘技藝精湛的匠師製作出富麗堂皇、高貴典雅、仿民居宅第殿宇縮小版建築形式之龕,藉以表達對祖先、神明的存敬,除祈求平安外,同時也獻上最高的貺祝。

「公媽龕」一詞乃閩南人稱呼,龕內有祖先神主牌(公媽牌),龕的上方必書祖先源流或堂號,如陳氏穎川堂、劉氏潤德堂等,且有小門關著,待祭祀時方打開門,內公媽祖先牌才看得到,除姓氏堂號外其餘則書「孝思堂」居多.神龕則書「神之格思」,以八卦或開放型式表現,以表達對祖先神明的追思與尊敬。

客家人較少用龕,祖先牌稱「大牌」或「阿公婆牌」以長方型木板書寫祖先諡號。

一般家庭若將神明龕或公媽龕共祀一廳,則中間擺觀音媽聯,下方神龕擺中央稍偏左位置,體積較小,公媽龕置右邊,體積較大,以左昭右穆的方式列。

但仍有少數例外,金門即是一例,公媽在左,神明在右,據筆者詢當地耆老,他們認為「沒有祖先哪有子孫,沒有子孫哪能祭祀?」故以「公媽」牌為大。

傳統祖龕與神龕裝飾格局變化不大,如龕縱身大多為二進式,龕外有龕籬,分六堵八堵作,雕飾以博古圖、富貴清供、花鳥八寶圖、財子壽、葡萄松鼠等吉祥圖案,隱喻富貴吉祥、子孫綿長之意。

頂籬以飛龍、飛鳳、唐草、垂花、吊籃為紋飾,部分較講究者中間兩邊刻以盤龍之龍柱,下籬兩側有麒麟堵,下有石珠,上有獅座,牡丹花開所構之矮牆,可謂集華麗莊嚴於一身。

以龕的色澤與雕刻而言,大約可區分:清早期以黑紅朱漆鎏金為主、清末以朱漆和乾漆交互使用,日治以後則完全以乾漆為主。

外形方面,北部以新竹市最具代表,以九骨仔為材,配以精雕細琢之工,整體以細緻秀麗、高貴典雅見長;中部神龕則顯華麗氣派,體積碩大,多層次精雕內枝外葉為主,以美麗大方見長;嘉南一帶則以傳統茄苳嵌石柳枝法,平嵌或浮嵌以人物花鳥為主,繁複而精細。

傳統公媽龕與神龕最大的不同,在於神龕門呈八卦形、四角形或無門裝飾,部分不雕方型龕,則是前方置一玻璃,上頭需開一圓孔,供神祉明察秋毫之用.公媽龕則前方有二門或四門。

中部大戶人家有大型六門或八門之大型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