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肝功能的檢查報告 - 台灣癌症防治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6.肝硬化的肝功能評估。

7.甲型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 ;又稱為AFP)。

8.病毒肝炎血清標記。

現詳述如下:. 台灣癌症防治網 &nbsp &nbsp 關於我們 簡介 工作 成績 感謝與願景 聯絡 支持研究 講座場次 篩檢場次 贊助捐款 醫療顧問 公開資訊 捐助章程 董事及監察人名單 工作計畫及經費預算 工作報告 勸募公告 財務查核報告 監察報告書 接受補助、捐贈名單清冊及支付獎助、捐贈名單清冊 徵信錄 出版刊物 訂購刊物 服務項目 癌症新探 衛教手冊 歡迎投稿 轉載申請 其他 圖書借閱 繪畫藝廊 攝影藝廊 活動剪影 資源分享 相關連結 近期活動 專款、義乳及胸衣補助New 搜尋 健康新聞 內容分類 文獻導讀 疑問醫答 護理專欄 衛教專欄 醫療文獻 癌症新知 醫病討論 臨床試驗 癌症分類 胃癌 乳癌 肺癌 淋巴瘤 子宮頸癌 腎臟癌 白血病 肝癌 口腔癌 卵巢癌 大腸癌 食道癌 攝護腺癌 幹細胞移植 膀胱癌 胰臟癌 甲狀腺癌 頭頸癌 骨髓瘤 皮膚癌 肉瘤 鼻咽癌 生殖細胞癌 喉癌 如何看肝功能的檢查報告你喜歡這篇文章嗎?馬上按讚加入我們的粉絲團!本文出自癌症新探59期三軍總醫院胃腸肝膽科許晉輝醫師1 在台灣,肝病有國病之稱,肝病一直是危害國人健康的第一大殺手。

就如同廣告詞「肝哪好,人生是彩色的;肝哪不好,人生是黑白的!」,所言肝臟的重要性由此可見。

健康檢查的抽血項目中,肝功能檢查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項檢查。

肝臟在人體新陳代謝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故又號稱是人體的化學工廠。

肝臟功能包羅萬象,因此在檢驗肝臟功能時,須有多項檢驗來評估它的功能。

臨床上常見的肝功能檢查,包含的項目有下列幾項: 1.轉氨脢:麩草酸轉氨脢(又稱為GOT或AST)、麩丙酮酸轉氨脢(又稱為GPT或ALT)。

2.鹼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

3.丙醯基轉胺酶(又稱為γ-GT或GGT)。

4.膽紅素(bilirubin)。

5.蛋白質包括:總蛋白質(totalprotein)、白蛋白(albumin)、白蛋白球蛋白比例(albumin/globulin)。

6.肝硬化的肝功能評估。

7.甲型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又稱為AFP)。

8.病毒肝炎血清標記。

現詳述如下: 一.轉氨脢GOT(glutamyloxaloacetictransaminase;有時候又稱為AST,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GPT(glutamylpyrubictransaminase;有時候又叫做ALT,alanineaminotransferase)是一般人最熟悉的肝功能檢查,即俗稱的「肝指數」。

GPT轉氨脢主要存於肝細胞的細胞質中,而GOT轉氨脢則存在於肝臟的粒腺體及細胞質、亦存在於腦部、心肌、腎臟、骨骼肌或紅血球等器官或細胞。

肝細胞受到藥物、酒精、病毒、缺氧等傷害而被破壞時,這兩種轉氨酶就會被釋出,造成血液轉氨脢值上升,表示有肝炎現象,所以GOT、GPT應該稱為「肝發炎指數」而它不代表肝病的嚴重度。

GOT、GPT的正常值多半是40單位以下。

一般肝炎通常是GPT大於GOT,若是GPT指數升高但未超過正常值上限值的五倍,此種情形常見於慢性B、C型肝炎、自體免疫肝炎及藥物性肝炎;若是GPT指數升高且超過正常值上限值的15倍,則常發生於急性病毒性肝炎(如A至E急性肝炎)、缺血性肝炎(例如休克所造成)及少數自體免疫肝炎與藥物性肝炎。

若GOT大於GPT則常見於肝硬化或酒精性肝病。

單獨GOT偏高,常見於急性心肌損害、急性腦梗塞、急性肌肉損傷、肌肉注射、溶血性貧血等非肝臟疾病。

  GOT、GPT值的高低會因疾病的過程而有高低起伏的波動。

所有的肝病不一定都會出現轉氨脢值異常。

甚至已經肝硬化或長出肝癌時,部份患者的血液GOT、GPT值仍然正常。

有不少慢性B、C肝炎病患,常常會有錯誤觀念:「抽血檢查GOT、GPT值正常,就表示肝臟正常」,以致臨床上不乏GOT、GPT數值一直正常,但卻是肝癌末期的案例。

肝病是否嚴重,除了看GOT,GPT之外,尚有許多臨床資料及實驗數據要參考,做了綜合判斷才能下定論。

  二.鹼性磷酸脢(Alkalinephosphatase;簡寫為Alk-P) 鹼性磷酸脢可能來自膽道、骨骼、小腸及胎盤;可用電泳方法來區分它的來源。

鹼性磷酸脢值上升,常見於肝臟或膽道系統的疾病,但需配合其他肝功能檢查(如GOT,GPT)才能加以診斷。

當Alk-P和r-GT同時都上升,較能確定是有肝膽的傷害。

單獨Alk-P上升,可能的臨床狀況有(1)健康的成人。

(2)骨骼發育中的青少年。

(3)懷孕婦女。

(4)骨骼疾病,若臨床上懷疑有骨骼病變則應密切追蹤。

測量Alk-P也可以用來區分膽道阻塞或是肝細胞受到破壞所引起的黃疸,但臨床上會再加上腹部超音波檢查,以評估是否有肝臟腫瘤及膽道擴張的病情。

三.伽瑪麩胺醯轉移脢(Gamma-glutamyltranspeptidase;簡寫為r-GT或GGT) 是參與蛋白質代謝之一種酵素,在許多器官皆存在,但血清中r-GT的主要來源是肝膽的細胞中。

r-GT之上升代表膽道之病變為主,臨床上最常用於篩檢阻塞性肝膽疾病(如膽道結石、肝內膽汁滯留、肝膽腫瘤等)及肝臟機能障礙(尤其是酒精性肝炎和藥物性肝炎)。

多數喝酒的人,其血清r-GT值有上升現象,臨床上會使用r-GT血清值之升降來作為近期(1至2星期)飲酒程度之指標,偶而r-GT也用來檢測病人是否真的有戒酒。

服用某些藥物(如抗凝血劑、抗癲癇藥物)也會使血清r-GT值上升。

當ALP和r-GT同時上升時,較能確定是有肝膽的傷害。

只有r-GT值上升,可能為酒精或藥物造成所致。

四.膽紅素(bilirubin) 膽紅素是臨床上判定黃疸的重要依據,也是肝功能的重要指標之一。

紅血球的壽命約為120天。

紅血球被破壞後之產物,經肝臟吸收代謝而形成膽紅素。

雖然正常人每天產生約200至300mg的膽紅素,但肝細胞每小時便能處理約100mg膽紅素。

血清中的膽紅素主要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在肝細胞中與葡糖醛酸結合的膽紅素,稱為結合膽紅素;另一種是膽紅素在血漿中主要與白蛋白結合而運輸,未與葡糖醛酸結合,稱為未結合膽紅素。

以上兩者合稱總膽紅素。

結合膽紅素的水溶性高,與血漿白蛋白親和力小,容易從尿中排出,不易透過細胞膜和血腦屏障,不易對組織產生毒性作用,是膽紅素在體內解毒的主要方式。

膽紅素也可以根據與重氮試劑的不同反應性而分為間接膽紅素(未結合膽紅素)與直接膽紅素(結合膽紅素)。

從直接型與間接型膽紅素兩者的分部比例,可以約略分出造成黃疸的原因:如果間接型膽紅素的比率太高,表示有溶血的可能或Gilbert氏症候群;若直接型膽紅素的比率太高,表示有膽管阻塞的可能或膽汁滯留。

當兩者比率相近,便表示有肝臟疾病。

膽道完全阻塞時膽紅素無法排入腸道形成膽素原和膽素,糞便會呈灰白色,臨床上稱白陶土樣便,尿中的尿膽素原呈陰性反應(直接膽紅素的正常值約0.4mg/dL以下;總膽紅素的正常值約1.2mg/dL以下)當體內發生膽紅素代謝障礙,例如膽紅素生成過多(例如紅血球大量被破壞),或肝細胞攝取、轉化、排泄過程發生障礙時,均可發生血液膽紅素濃度升高。

由於膽紅素為金黃色色素,血液濃度過高時會擴散進入組織,造成組織色素沉著,這種病情稱為黃疸。

黃疸一般發生在對膽紅素親和力高的組織,包括眼球鞏膜、粘膜、和皮膚。

根據膽紅素的來源,造成黃疸的原因可分為三種:(1)溶血性黃疸:紅細胞遭破壞過多(如敗血症、不良輸血反應或溶血性貧血)所致。

肝細胞無力處理暴增的大量膽紅素。

游離型膽紅素與膽紅素總量的比值大於80%,尿膽素原檢查呈陽性反應。

(2)肝細胞性黃疸:肝細胞被破壞,其攝取、轉化和排泄膽紅素的能力降低所致。

(3)阻塞性黃疸:膽汁排泄通道阻塞(例如結石或腫瘤)所致,血液中的結合型膽紅素上升的比例比較大,游離型膽紅素與膽紅素總量的比值小於30%。

(4)遺傳性黃疸:血液膽紅素輕度偏高但沒有其它肝功能異常或肝膽道阻塞病變時,可能為先天性代謝異常。

五.蛋白質(Protein) 總蛋白(totalprotein),臨床上常用於評估體內營養及免疫狀態。

白蛋白(albumin)和球蛋白(globulin)是血中主要的蛋白質,白蛋白約佔血中蛋白總量的60%。

因為白蛋白的半衰期長達二十幾天,它也被用來評估身體的長期營養狀態。

血中蛋白濃度會因肝臟、胃腸道或腎臟疾病而有所變動。

白蛋白過低,常肇因肝臟細胞受損(例如肝硬化)導致製造不足、腎臟疾病(例如腎病症候群)、腸道疾病、嚴重燒燙傷、末期癌症、營養失調或其它重大慢性疾病而流失。

白蛋白是由肝臟細胞製造,主要功能是負責維持血液的滲透壓。

若滲透壓不足時,就容易造成水腫,例如肝硬化患者產生的腹水。

臨床上白蛋白也用來評估肝硬化嚴重程度。

而球蛋白則是負責身體的免疫系統(例如各種抗體)和體內一些重要物質(例如鈣、膽紅素、氧氣、維他命)的運送。

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值,也常用於幫助慢性肝病病情的了解,是另一個肝功能的指標。

通常血液白蛋白的總量是大於球蛋白。

肝細胞若長期受損,將無法製造足量的白蛋白,供生理所需。

同時長期肝臟發炎,將引發(免疫)球蛋白的製造增加,最後白蛋白總量將少於球蛋白,導致白蛋白/球蛋白的比值(即所謂A/Gratio)小於1(一般成人,A/Gratio之正常比值範圍為1.2~2.2) 六.肝硬化(cirrhosis) 在台灣地區,肝炎病毒與酒精是肝硬化最主要的原因。

肝硬化的初期大多沒有症狀,或僅有倦怠感和食慾不振等症狀,此時為肝硬化的代償期。

當肝發炎持續進行,纖維化越來越嚴重,肝臟機能也就變差,各種症狀(如腹水、下肢浮腫、黃疸、肝性腦病變)便會開始出現,,此時為肝硬化的失償期。

肝硬化的嚴重程度,常利用Child-pughscore,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指標。

即利用臨床症狀加上血液檢查(膽紅素值、白蛋白質、凝血時間、肝昏迷程度、腹水程度)加以評估並算出積分,5至6分為A級,7至9分為B級,10分以上則為C級,即分別代表輕度、中度及重度之肝硬化。

七.甲型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又稱為AFP) 甲型胎兒蛋白,是胎兒期一種血液蛋白。

在正常妊娠時,血液中之AFP濃度於12至14週間達到最高。

檢測AFP,是目前發現肝癌最敏感且被廣為利用的篩檢工具。

多數的肝癌細胞會分泌AFP,但仍有約15%的大型肝癌及三分之一小型肝癌不會分泌AFP。

值得注意是,除了肝癌之外,肝硬化、肝炎發作或其他器官的癌症,AFP也會升高。

一旦檢測AFP異常時,除了密切追蹤AFP外,應進一步做腹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檢查,以確診有無肝癌及其大小,位置、是否已侵犯血管等。

血液AFP值的高低,與肝癌病情輕重並無相關,但其數值的變化,對肝癌手術切除後或內科治療的療效及預後的評估,則具有參考價值。

八.A型肝炎標記: IgG-A型肝炎抗體(IgG-anti-HAV)呈現陽性時,表示已經感染過A型肝炎。

此抗體終生存在,且具有保護作用,不會再感染A型肝炎。

IgM-A型肝炎抗體(IgM-anti-HAV)呈現陽性時,就表示最近感染過A型肝炎。

受到感染後,先出現此抗體,之後再出現IgG抗體。

九.B型肝炎標記: 世界衛生組織(WHO)估計,全世界有慢性B型肝炎的人口約3.5億,其中75%在亞洲。

慢性肝炎一般定義為肝炎持續超過六個月。

慢性B型肝炎者會增加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癌的風險。

在判讀肝炎的診斷標記時,呈「陽性」(檢查報告以+或positive表示)代表「有」。

呈「陰性」(檢查報告以-或negative表示)代表「沒有」。

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病毒的存在有關,此檢查呈陽性時,表示體內有B型肝炎表面抗原存在,陽性結果持續超過六個月時,代表是B型肝炎帶原者。

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此抗體能中和表面抗原,具有保護作用。

此檢查呈陽性時,表示體內有此抗體存在,對B型肝炎病毒已經有免疫力。

例如注射B型肝炎疫苗或曾感染過B型肝炎而復原且目前沒有B型肝炎者(即表面抗原陰性)。

B型肝炎e抗原:(HBeAg):和病毒的複製有關,B型肝炎病毒在人體內大量繁殖的時候,會製造一種蛋白質,稱為e抗原。

它代表病毒活性的指標,傳染力很高。

B型肝炎e抗體(anti-HBe):人體產生對抗e抗原的抗體就是e抗體。

e抗體出現,通常代表病毒活性已經減低,病毒濃度也比較低,肝臟發炎的情況會比較輕微,傳染力較低。

B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 在血液中偵測不到,臨床上常用在肝臟切片組織的染色上。

B型肝炎核心抗體(anti-HBc):此抗體不具保護作用。

此抗體呈陽性時,表示曾感染過B型肝炎,通常需要加上表面抗原及抗體檢驗結果,才能判斷已經痊癒或是帶原者。

HBVDNA(B型肝炎病毒DNA):呈陽性表示病毒存在並具有活性。

B型肝炎病毒DNA也存在於很多體液中,包括唾液、尿液、精液和經血。

所以這些體液也都是可能的傳染媒介。

有部分的人B型肝炎表面抗原及表面抗體都是陰性,但卻測出核心抗體。

可能的原因是血液中病毒濃度太低,用一般的檢驗方法測不出來表面抗原,如果用較靈敏的方法,仍可測到表面抗原或是加測病毒核酸(HBVDNA)。

十.C型肝炎標記: C型肝炎病毒(HCV)乃是一種經由血液傳染的病毒,過去被稱之為非A型非B型肝炎。

某些特殊族群,如洗腎者、毒癮者、血友病、1992年以前輸過血者,C型肝炎感染率可高達80%。

C型肝炎主要經由血液,如輸血、醫療行為、尤其靜脈注射(例如打營養針)等。

目前尚無疫苗可預防C型肝炎,只能儘量避免被感染。

篩檢C型肝炎,可檢查血液的C型肝炎抗體(Anti-HCV)或以分子生物學的方法檢測血液中C型肝炎病毒(HCV-RNA)。

C型肝炎抗體陽性,表示曾感染過或是現在是C型肝炎患者。

C型肝炎抗體不具保護作用,受感染者大多有C型肝炎的抗體。

C型肝炎抗體陰性,可能是未曾感染或是剛感染但處於空窗期,抗體尚未產生,最好三至六個月後再追蹤一次。

C型肝炎病毒共有六種主要基因型(1a、1b、2a、2b、3、4、5和6),較難治療是基因型1a和1b。

近年來治療C型肝炎,注射長效型干擾素合併口服藥物(Ribavirin),已成為治療C型肝炎的標準治療,而且治療效果及方便性,較以往治療已有重大進展。

結論 由於肝功能是隨著疾病病程而變化,有時這些指數會在先前檢查異常,但過一段時間後,指數又恢復正常。

一般民眾在看肝功能報告時,除了關心檢查正不正常外,更應了解作了那些檢查,這些檢查代表的意義。

多數的健檢報告,都會附上每項檢查的簡單判讀方式。

肝病的變化往往相當複雜,並非一次檢查就足夠,不能只憑任何一種肝功能檢驗試圖解釋一切變化,往往需要再追蹤檢查才能明確診斷。

光是肝功能檢查還不夠,常常還必須配合其他檢查(例如腹部超音波、肝炎標記等),經由整體評估才能掌握病情。

在Line分享在Facebook分享回首頁近期更新即使在肺癌診斷後戒菸也也可以延長壽命什麼是最佳的長壽飲食?為什麼快步走的人比較長壽?(臨床篇)為什麼快走的人比較長壽?(基礎篇)久坐不動的人要小心,結直腸癌會找上你攝取人工甜味劑會增加癌症的風險嗎?癌症病患會增加憂鬱、自殺風險非抽菸年輕人的口腔癌是怎麼發生的呢?新型COVID-19疫苗可保護有B細胞缺陷的癌症病患含過量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的蔬菜水果會增加癌症風險? 財團法人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 地址:臺北市石牌路二段95號2樓之3|Mail:[email protected]|TEL:02-2827-1203|FAX:02-2827-1206 關於本站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相關服務 電話諮詢 來信諮詢 電子報訂閱 RSS 關於我們 簡介 捐助章程 董事及監察人名單 工作 成績 感謝與願景 聯絡 徵信錄 篩檢場次 贊助捐款 贊助捐款 勸募公告 勸募公告 財務報表 財務查核報告 醫療相關 醫療顧問 文獻導讀 文章分類 疑問醫答 護理專欄 衛教專欄 醫療文獻 癌症新知 醫藥新聞 醫病討論 臨床試驗 出版刊物 訂購刊物 服務項目 癌症新探 衛教手冊 歡迎投稿 轉載申請 線上藝廊 繪畫藝廊 攝影藝廊 其他 活動剪影 資源分享 相關連結 管理 管理後台 流量統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