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怎麼看作品集(上):作品集除了作品,還要放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在設計部門常擔任面試新人的角色,許多能力很好的新鮮肝學弟妹會拿作品集來詢問意見,一看發現:若不是知道這個人能力不錯,不然這種版面這種 ... Skiptocontent 專題特輯 日期|2020.07.07 觀看數|38339次觀看 履歷教學履歷面試設計 面試官怎麼看作品集(上):作品集除了作品,還要放什麼? 文/王俊皓 原文出處 不藏私教戰手冊系列主要整理了「作品集&面試該注意的事」和「面試官可能會看的重點與地雷」 常常我都想打電話給求職者,並不是告訴他「你錄取了」,而是告訴他「你這裡那裡不改,很難找到好工作啦!」 緣由是小弟在設計部門常擔任面試新人的角色,許多能力很好的新鮮肝學弟妹會拿作品集來詢問意見,一看發現:若不是知道這個人能力不錯,不然這種版面這種內容⋯⋯很有機會被刷掉的啊! 因此希望新鮮肝們能透過這些心得指引,以較少的時間得到更優的成果,在作品集審查階段就能完整表達自己的形象、順利進入下一關。

  作品集除了作品,我還該放些什麼 人有骨架才長肉、樓有樑柱才砌牆。

凡事都得有個架構大綱,同樣,作品集也要有個明確的分類架構,基本的作品集架構可以列為: 薩諾斯用2小時40分鐘拿到五顆寶石,但我希望你做作品集時還是要慢慢來專心做,2小時40分你連一顆寶石都不會有的。

封面目錄自我介紹得獎&參展經驗作品成果(按類型分類:可以粗分為產品、工藝、交互、視覺…等) 在這篇,主要介紹 前4項 該有的編寫注意事項,以及面試官可能會看的眉眉角角;下篇會集中介紹第5項作品安排。

開始之前,有兩件事最最重要最最強調的—— 1.最基本的事,請檢查錯字。

2.有解析度,準備被超渡。

  封面 ▍(1)第一印象 封面可謂「第一印象」,面試官若能在封面感受到你的個人特質就能加深印象,因此盡量去萃取自己的「特色」。

作法可具體、可抽象,不要套板、排版乾淨,基本上都能過關;當然也可以採用安全牌——非黑即白的極簡風,就是不・要・套・模・板。

模板一眼就能識破而且一點個人特色都沒有,完全留不住印象 ▍(2)如何萃取特色 這邊同時也介紹一下幾個簡單上手的思考方式提供封面苦惱的肝們可以精煉出自我形象、應用在封面: 1.「具體代表」 以你引以為傲的專長、興趣做為封面表現,是…皮革?木工?游泳?甚至是跆拳道—— 之前看過一份作品集,求職者興趣是跆拳道,於是就在乾淨的封面上放了一條設計過的黑帶,簡單有特色,雖與求職職位不直接相關,卻很能跟個人形象呼應。

直白、有個性、雖不高明所以不一定加分,但一定留下印象 雖說這種直白的表現方式不是那麼高明高端,但因為夠「狂」夠「直白」,所以也是能在面試官心中留下印象的。

2.「譬喻&擬物轉化」 覺得自己的個性與「什麼」很像,就以那項事物作為封面元素,並在襯頁或其他明顯的地方說明為什麼像—— 若覺得自己像「水」一樣:「嘗試接納百般事物、平凡卻無可取代」,那就利用水的元素來作為封面; 若覺得自己像「貓」一樣:「敏銳且細膩,沈靜卻又讓人無法忽視」,去思考如何轉化貓的元素作為封面吧! 這種我稱為「假文青手段」,心理上能讓面試官覺得「你是個有想法有見解的人」、「能夠將事物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前提是譬喻要精確。

翻進內頁就該在明顯處破題(襯頁蠻適合)才不會讓面試官對作品集名稱一頭霧水。

這種我稱為「假文青手段」,心理上能讓面試官覺得「你是個有想法有見解的人」、「能夠將事物轉化為自己的語言」,前提是譬喻要精確。

不要說「自己像老鷹,能飛很高綜觀全局、眼光銳利」諸如此類小學生等級的國文,死當! 3.「個性之代表色」 若想要簡單一點,可以考慮跳脫黑白,翻翻色彩學,找個能與自己個性相符合的配色。

也可以利用網路許多配色工具(如 AdobeColor配色工具、Dribbble)去找一個自己喜歡、看得順眼的配色做一些簡單、又能跳脫黑白的配色。

點開Dribbble中的作品,可以再透過色票(右圖中間)去找出類似色的設計作品!超・級・實・用! 點開Dribbble中的作品,可以再透過色票(右圖中間)去找出類似色的設計作品!超・級・實・用! 點開Dribbble中的作品,可以再透過色票(右圖中間)去找出類似色的設計作品!超・級・實・用!4.「特殊裝訂&印刷」 有些人喜歡加入特殊的技巧,例如「立體書」元素——介紹攝影就做一個立體相機icon啦、把傢俱作品做成簡單的立體版等等~ 或透過局部上光、燙金、幻膜等印刷技術去做出更多花樣。

許多人會將繪本的製作手法拿來作品集使用,確實加分,但要考量的是:如果先看數位版本,要怎麼呈現呢? 殘酷的是,大部分求職都先看數位版。

因此必須去思考的是:如何讓面試官單看數位版本就點頭進入下一關,才能讓你的特殊印刷技術在面試關卡風靡全場。

不同手法儘管層次有高有低,「讓面試官加深印象」的目的都能達到,差別在加分多寡囉。

請各位新鮮肝好好把門面做好,糾結的時候多出幾個版本問問同儕學長姐都是很有效的!   目錄 ▍目錄做得好,加分不會少 作品集頁數不如書籍那樣多,「索引」功能不再是作品集中目錄的最重要目的。

更多時候,目錄對面試官來說是反映你這個人的—「態度」、「對細節的要求」、「做事有沒有脈絡」。

當我看到作品集中有一個乾淨舒服的目錄時,會想像這個人製作作品集時是有邏輯的:你是先將目錄大綱列出來,再去仔細安排作品以及內容的。

「嗯⋯⋯很好很好,思考脈絡清晰,注重細節,加分。

」 *但還是希望各位可以用上述「先架構,再長肉」的邏輯方式去製作作品集,這種思考起手式非常適用未來職場上五花八門的事情。

(做設計案、簡報提案、談判⋯⋯) YiranZhang在ISSUU上的作品,目錄簡潔專業、架構清楚,值得學習!   自我介紹 看過很多人的自我介紹,寫的毫無生氣、就像一個機器人在對著我說話,感受不到「靈魂」,究竟是為什麼呢? 個性不是你說了就算,做了才算。

▍如何描述自己 你不會說索隆好色,但你會說香吉士好色,為什麼?因為香吉士很常騷擾娜美羅賓、索隆不會。

一本有趣的小說之所以令人喜歡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人物刻畫活靈活現」其二是「有自己的風格」 同樣的,我們也必須讓自己的個人特質能夠「用自己的話」、「具體」地刻畫出來,才會有靈魂。

最重要的是敘述你的過去事蹟、危機處理方式,篇幅不要太多,以設計作品集來說,800字是極限了吧,除非你的人生跟柯南一樣神展開,那就另當別論。

《小說課3-偷電影的故事賊》(許榮哲著)這段很適合做為自傳教學,不需使用形容詞介紹,透過具體事蹟就能完全將個人形象塑造出來。

順帶一提:這系列三本書都非常好看!推薦給畢業後發慌的新鮮肝充實自我! 舉個例:不要只單寫「⋯⋯我善於與人來往,喜歡團隊合作的氣氛⋯⋯」你可以寫:「在校期間曾擔任系會會長,帶領全系舉辦校園商業簡報競賽,從中學會如何順暢與人溝通協調,深知團結的重要,更愛上這種團隊合作達到成就的好氣氛!」 ▍面試官一定會特別看自介的細節 看照片一定要的啊・不要無精打采或散出宅味(請保持環境乾淨、光線充足、臉部有光、頭髮不要雜亂)・雖然沒有錄影,但請保持微笑,謝謝・臉可以算是父母的責任,但散發的氣質是你的責任!把責任做好!看措辭去判斷個性・心理學上有許多研究去探討「個性」與「講話、文字措辭」之間的關係,因此自介用罐頭文章去修改,很容易被識破的原因是「文字個性與措辭不符」:因此我常察覺不太對勁的是——這個人用詞非常謹慎小心、沈穩內斂,但內文卻說自己的「個性開朗、活潑,喜與人互動」?除了罐頭的可能性,也有可能是自己寫的沒錯,卻因為寫法的關係導致自我形象沒有成功被塑造,面試官感受不到,就沒有得到分數。

因此上一段才會說寫自我介紹必須「具體」還需要「用自己的話」寫。

看興趣究竟只是「打發時間」還是「人生一件重要的事」・透過觀察「你是否有培養長期、深入研究的興趣」,就能從心理學層面去了解你的人格特質、是不是具有成長型思維、是否是團隊所需。

・說穿了——這部分也就是在簡易判斷你的「恆毅力強度(Grit)」。

「隱藏版小建議」*關於照片的小建議是臉書照片不要放二次元或其他非本人照片,因為多數面試官看完作品集若是有興趣,下一件事就是去找你的臉書,因此其實臉書頭貼與發文狀況等至少要是正向的;也盡量不要取奇怪的名字。

*關於措辭與性格,幾個簡單的介紹給新鮮肝參考,可以對於溝通心理學有些初步認識。

BBC-話語如何暴露你的性格數位時代-溝通心理學的三種典型*關於恆毅力,真的很推薦去看(《恆毅力》),尤其新鮮肝若能建立書內所述的觀念,在未來職場上會比較能保持熱忱。

各位可以先從作者的TED演講了解。

(建議搭配《刻意練習》一起服用)   得獎&參展經驗 ▍不・要・浮・誇 求職不是你的政績發表會,不要把獎狀一・張・一・張・放・上・來! 也不用幫獎狀獎盃拍照,就算是當作頁面的背景也不恰當! 這些做法容易讓面試官有——「你是不是愛炫耀、注重表面、較重視個人而非團體合作」的感受,而且這些做法容易「破壞版面」「讓人感覺你美感很差」。

▍簡潔好懂、條列式 經歷這邊盡量在「兩面頁面」內交代完畢,用條列式、附上日期順序就夠了。

*之後在作品介紹時,也建議將該作品的得獎經歷列出來。

作品集就是一部個人的預告片,而你需要做到的,就是讓面試官在眾多電影中,覺得這部會好看! 看完以上作品集前大半的架構程序,是否對於製作上有點眉目了呢? 新鮮肝教戰手冊——下集「面試官看哪裡?作品編排撰寫的眉角」這裡走! (原文標題:〔面試官怎麼看作品集〕:不藏私新鮮肝教戰手冊(上)) 推薦閱讀: 面試官怎麼看作品集(下):你呈現的是作品集還是產品DM?設計師履歷範本|大忌:作品集塞好塞滿,你和別人有什麼不一樣?藝術指導ArtDirector的一天「沒有美術背景可以當設計師嗎?」設計長:背景不是重點!能提供符合需求的服務,就是稱職「設計師」 履歷教學履歷面試設計 CloseMenu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