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粵械鬥-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閩粵械鬥(又稱閩客械鬥)是發生在18世紀中到19世紀末(臺灣清治時期),臺灣汉族族群(祖籍福建的閩南人、祖籍广东的客家人、潮州人)間的武裝衝突。

閩粵械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4年5月28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閩粵械鬥"—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4年5月28日)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擴充請求中找到。

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閩粵械鬥(又稱閩客械鬥)是發生在18世紀中到19世紀末(臺灣清治時期),臺灣漢族族群(祖籍福建的閩南人、祖籍廣東的客家人、潮州人)間的武裝衝突。

目次 1械鬥形成原因 1.118世紀 1.219世紀 2械鬥帶來的影響 3參見 4參考文獻 5參考資料 械鬥形成原因[編輯] 閩粵械鬥屬臺灣分類械鬥的一環,其發生原因大致可概括為以下幾點: 清朝中期大量移民來台,先來後到的族群之間存在諸多利益衝突。

如灌溉水權、爭取墾地、建屋蓋廟等等。

同鄉移民聚集地相近,與外鄉移民利益衝突時容易聚眾私自逞鬥。

族群之間有文化差異。

官衙控制力不夠,無法禁絕。

甚至漠視、分化兩方爭鬥,造成兩敗俱傷以強化自身統治。

土豪世族的利益紛爭。

民風強悍與羅漢腳人數過多。

18世紀[編輯] 1723年鳳山閩粵械鬥 賴君奏案 吳福生案 1751年閩粵械鬥 首次大規模械鬥,遠因乃朱一貴的部眾以閩籍漳、泉二府為主。

而杜君英集團成員的組成則包括了閩籍漳、泉墾民和粵籍使用潮州話的潮州潮陽、揭陽、海陽一地墾民與客籍傭工。

整個起事集團後分裂為使用泉漳片的閩籍墾民和使用潮汕片的粵籍墾民二股勢力而形成閩、粵對立。

在朱一貴、杜君英相爭之際,下淡水溪即有十三大莊、六十四小莊,包含了閩籍汀州府和粵籍鎮平、平遠、程鄉三縣未附眾起事的客籍墾民,因懼遭戰火波及,遂集結以自保,形成六堆。

台灣知府覺羅四明1757年上任,嚴厲控制械鬥。

該知府任期至1764年。

1769年閩粵岡山汛(岡山區)械鬥 閩人黃教作亂,清府徵粵勇平亂。

粵客鄉勇趁機燒掠閩人村莊。

1777年閩粵械鬥 閩粵兩族群爭樹林,粵人落敗遷竹塹郊區(竹塹是閩南人地盤)。

1783年淡水閩粵械鬥(張昂案) 1786年彰化漳泉粵械鬥(林爽文案) 1787年淡水廳白石湖漳泉粵械鬥-新竹區 1790年彰化漳粵泉械鬥(張標案) 1797年噶瑪蘭蛤仔難泉粵械鬥 19世紀[編輯] 1806年苗栗中港溪閩粵械鬥 1809年噶瑪蘭蛤仔難漳泉粵番械鬥 1816年淡水廳閩粵漳泉械鬥 1826年漳粵彰化嘉義械鬥(彰化溪州李通事件,只因竊豬,彰化縣志) 1826年閩粵竹南械鬥(張、黃)(李通事件波及) 1826年粵人吳集光宜蘭械鬥 1830年台北盆地閩粵二族因爭地盤發生械鬥。

1832年嘉義閩粵械鬥(張丙案) 1833年彰化淡水閩粵械鬥,張丙案之延續。

1834年閩粵臺北新竹械鬥 1840年新莊閩粵械鬥 促使客家人移居中壢以南,新竹郊區,苗栗山區,死者被奉祀在新莊大眾廟。

1841年鳳山閩粵械鬥(陳沖案) 1844年彰化漳粵械鬥(陳結案) 1847年鳳山閩粵械鬥 1853年台北閩粵械鬥 1853年,大路關閩粵械鬥(大路關恩公廟) 1854年中壢苗栗山區閩粵械鬥 1883年閩粵鳳山械鬥 械鬥帶來的影響[編輯] 財產生命損失:之所以稱「械鬥」,乃指這類型衝突動用的武器通常是致人於死的刀械。

雖然在法治約束下,縱火燒產,破壞屋垣情形比殺人情事較為常見,但是一場中大型械鬥下來,傷亡嚴重可說難以避免。

而不論是財產或生命的損失,對於當時社會都造成無法估計的戕害。

族群遷徙及同化:分類械鬥決定台灣族群分布。

械鬥發生後,勝利者常常霸佔落敗一方的房屋,並改建廟宇信仰。

為了平息紛爭或避禍,人口數量較少的落敗一方通常遷徙到位置較不好的遠地村莊或漸次與勝利者同化為因應,此兩種方式當以粵籍客家人居多。

臺灣客家人來台相當早,德國史學家Riess研究荷蘭史料發現:荷蘭人來台與原住民溝通時,多由客家人居中翻譯[1]。

客家人後來因施琅嚴禁粵民渡台,人口數逐漸不如閩籍,而在閩客械鬥失利,被迫退出平原,遷至靠山的丘陵地[2]。

部分因經商導致逐漸提高身分地位的粵籍客家人,常以隱藏自己語言習慣來避禍。

官方法制威信盡失:因為械鬥過程中,官方做的最多只是辦理控制規模與預防民變角色。

致使民眾不再相信法制,也因此社會守法觀念始終無法提昇。

這種現象,直到日治時期在台灣總督府嚴格執法下,才全部絕跡。

劃清地界自我設限:械鬥之後,各族為了防衛與預防再度發生事端,通常會加強各種工事(例如新八芝蘭的類似城堡街道)。

這種族群間的對立,造成經濟與文化交流的更加困難。

這情形,經光緒年間許多地方仕紳努力,才漸次有所改善。

不過到如今,族群仍多少還是受其影響。

參見[編輯] 分類械鬥 泉漳械鬥 土客械鬥 相關文學: 紙本小說李喬著,《咒之環》、《散靈堂傳奇》 網路小說《百年之歌:大清雍正大肚溪南北岸拓荒者鬥爭》(未完) 參考文獻[編輯] 劉寧顏編,《重修台灣省通志》,台北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莊永明著,《台北老街》,臺北市,時報出版社,1991年。

李乾朗著,《臺北市古蹟簡介》,臺北市,台北市民政局,1998年。

陳漢光、賴永祥編,《北臺古輿圖集》,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57年。

范楊坤編,《重修苗栗縣志-大事志卷一》,苗栗市,苗栗縣政府,1995年。

參考資料[編輯] ^邱彥貴、吳中傑,2001年,台灣客家地圖。

貓頭鷹出版社。

^客家人是什麼時候來台灣的?為何大多分布在丘陵?參見臺灣客家人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閩粵械鬥&oldid=68289061」 分類:臺灣清治時期社會分類械鬥隱藏分類:自2014年5月需補充來源的條目拒絕當選首頁新條目推薦欄目的條目自2014年5月擴充中的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新增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