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從歷史上看,上層建築在社會的不同活動中的變化和發展是不平衡的;例如,藝術、政治、經濟的發展可能並不一致;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關係是相互的;恩格斯解釋說,上層 ...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擴充。

(2016年12月15日)請協助改善這篇條目,更進一步的訊息可能會在討論頁或擴充請求中找到。

請在擴充條目後將此模板移除。

此條目需要精通或熟悉相關主題的編者參與及協助編輯。

(2016年12月15日)請邀請適合的人士改善本條目。

更多的細節與詳情請參見討論頁。

描述馬克思主義中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圖表 系列條目馬克思主義 著作 《1844年哲學和經濟學手稿》 《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 《德意志意識形態》 《哲學的貧困(英語:ThePovertyofPhilosophy)》 《共產黨宣言》 《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 《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 《政治經濟學批判》 《資本論》 《法蘭西內戰》 《自然辯證法》 《反杜林論》 《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 《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 哲學 辯證邏輯 科學社會主義 辯證唯物主義 歷史唯物主義 經濟決定論 歷史決定論 馬克思的方法 自然哲學 對馬克思主義的批評 經濟學 資本(積累) 危機理論 商品 商品經濟 剝削 生產要素 勞動力 剩餘勞動力 勞動資料 生產資料 生產方式 亞細亞生產方式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 社會主義生產方式 價值規律 生產力 剩餘產品 剩餘價值 價值形式 勞動工資 劍橋資本爭論 轉型問題 社會學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 階級 資產階級 無產階級 工人階級 階級意識 階級鬥爭 無階級社會 商品拜物教 社會主義社會 文化霸權 無產階級專政 剝削 自由人聯合體 人性 意識形態 貧困化 私有制 生產關係 異化 物化 歷史 無政府主義與馬克思主義‎ 蘇聯哲學 資本原始積累 無產階級革命 無產階級文化 無產階級國際主義 世界革命 無國界共產主義 青年馬克思 領域 美學 考古學 犯罪學 電影理論 地理學 美學 史學史 文學批評 馬克思主義與宗教 流派 分析 奧地利馬克思主義 自主主義 布達佩斯學派 經典 委員會共產主義 德萊昂主義 民主社會主義 歐洲共產主義 女權主義 法蘭克福學派 弗洛伊德 格瓦拉主義 霍查主義 人道主義 不可能主義 工具主義 左翼共產主義 列寧主義 馬克思列寧主義 自由意志 盧森堡主義 毛主義 中國特色 馬列毛主義 新馬克思主義 新馬克思閱讀 開放 正統 後馬克思主義 實踐學派 右翼反對派 社會民主主義 斯大林主義 結構主義 鐵托主義 托洛茨基主義 西方馬克思主義 新葛蘭西學派 人物 卡爾·馬克思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奧古斯特·倍倍爾 丹尼爾·德萊昂 格奧爾基·普列漢諾夫 愛德華·伯恩施坦 詹姆斯·康諾利 羅莎·盧森堡 克拉拉·蔡特金 卡爾·李卜克內西 卡爾·考茨基 弗拉基米爾·列寧 列夫·托洛茨基 亞歷山德拉·柯倫泰 尼古拉·布哈林 安東尼奧·葛蘭西 約瑟夫·斯大林 瓦爾特·本雅明 安東尼·潘涅庫克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威廉·賴希 格奧爾格·盧卡奇 胡志明 麥克斯·霍克海默 毛澤東 鄧小平 約瑟普·布羅茲·鐵托 狄奧多·阿多諾 赫伯特·馬爾庫塞 賴特·米爾斯 埃里希·弗羅姆 薩爾瓦多·阿連德 讓-保羅·薩特 恩維爾·霍查 西蒙·德·波伏娃 泰德·格蘭特 切·格瓦拉 路易·阿爾都塞 居伊·德波 大衛·哈維 埃里克·霍布斯鮑姆 霍華德·津恩 托馬斯·桑卡拉 菲德爾·卡斯特羅 齊格蒙·鮑曼 艾倫·伍茲 斯拉沃熱·齊澤克 共產主義主題 哲學主題閱論編 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框架中,人類社會由兩部分構成,其一稱為經濟基礎(英語:base、德語:basis),其二稱為上層建築(英語:superstructure、德語:Überbau)。

經濟基礎指的是社會的生產方式,具體包括生產力和生產關係(比如老闆-工人這樣的僱傭工作方式、技術分工、各方的財產關係)。

上層建築指的是社會中與生產沒有直接關係的其他關係和思想,包括文化、制度、政治權力結構(英語:powerstructure)、社會角色、儀式、宗教、媒體和國家。

經濟基礎並非單向的決定了上層建築,上層建築也能夠影響經濟基礎,但經濟基礎在社會中佔主導地位[1]。

目次 1模型及限定條件 2應用及修正 2.1馬克斯·韋伯 2.2安東尼奧·葛蘭西 2.3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與性經濟學 3參見 4參考文獻 模型及限定條件[編輯] 馬克思的理論發展自亞歷西斯·托克維爾的觀察,他將托克維爾觀察中的市民社會稱為經濟基礎,而政治社會稱為上層建築[2]。

1859年,馬克思在《政治經濟學批判》的序言中描述了經濟基礎與上層基礎概念中的要點: 人們在自己生活的社會生產中發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的關係,即同他們的物質生產力的一定發展階段相適合的生產關係。

這些生產關係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築豎立其上並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實基礎。

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着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過程。

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

社會的物質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便同它們一直在其中運動的現存生產關係或財產關係(這只是生產關係的法律用語)發生矛盾。

於是這些關係便由生產力的發展形式變成生產力的桎梏。

那時社會革命的時代就到來了。

隨着經濟基礎的變更,全部龐大的上層建築也或慢或快地發生變革。

在考察這些變革時,必須時刻把下面兩者區別開來:一種是生產的經濟條件方面所發生的物質的、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指明的變革,一種是人們藉以意識到這個衝突併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藝術的或哲學的,簡言之,意識形態的形式。

我們判斷一個人不能以他對自己的看法為根據,同樣,我們判斷這樣一個變革時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識為根據;相反,這個意識必須從物質生活的矛盾中,從社會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現存衝突中去解釋[3]。

然而,馬克思的「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公理有其限定條件: 經濟基礎指的是所有生產關係之和,而不僅僅是某一個經濟要素,比如說工人階級 從歷史上看,上層建築在社會的不同活動中的變化和發展是不平衡的;例如,藝術、政治、經濟的發展可能並不一致 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關係是相互的;恩格斯解釋說,上層建築只在「歸根到底」的情況下才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1] 應用及修正[編輯] 馬克思關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模型亦可以在馬克思主義學者利用的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和心理學等學科的理論中找到。

在這些學科中,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關係,乃至二者蘊含的具體內容都可能與馬克思最初的敘述不同。

馬克斯·韋伯[編輯] 早期的社會學家馬克斯·韋伯更傾向於結構主義,而非基於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模型,他認為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在邏輯學上是平等的存在,經濟理性和規範性思想分別管制着社會。

在總結他的東埃爾比亞研究的結果時,他指出,與「我們已經習慣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模型相反,兩者之間存在着相互之間對等的關係[4]。

安東尼奧·葛蘭西[編輯] 意大利哲學家安東尼奧·葛蘭西又進一步將馬克思的上層結構分為了兩部分,其一被他稱作政治社會,其二被他稱為公民社會。

政治社會包括社會的各類組織團體(如警察、軍隊),而公民社會指的是有助於文化霸權創造共識的要素(如媒體和教育系統)。

這兩個組成部分仍受到經濟基礎價值觀的影響,並致力於在社會中建立並執行這些價值觀相關的事物[5]。

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與性經濟學[編輯] 弗洛伊德馬克思主義者(英語:Freudo-Marxism)威廉·賴希的理論分析被稱為「性經濟學(英語:sexeconomy)」,這一理論主要是在嘗試解釋1929年至1933年全球經濟危機期間發生的,被認為是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之間分歧的一系列事件[6]。

賴希將社會意識形態重新歸類入經濟基礎之中:就像經濟基礎中的經濟體系會延續自身一樣,在這套新的體系中社會意識形態和社會心理學也會通過物質延續自身。

賴希藉此關注父權制家庭系統中性壓抑的作用,以進一步理解一個社會中如何出現大規模支持法西斯主義的思潮[7]。

參見[編輯] 路易·皮埃爾·阿爾都塞 對馬克思主義的批評 文化霸權 辯證唯物主義 經濟決定論 虛假意識 歷史唯物主義 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唯物主義 社會變遷 社會結構 參考文獻[編輯] ^1.01.1恩格斯,弗里德里希.致约瑟夫·布洛赫.中共中央編譯局(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三十七1.[2022-05-23].根據唯物史觀,歷史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歸根到底是現實生活的生產和再生產。

無論馬克思或我都從來沒有肯定過比這更多的東西。

如果有人在這裏加以歪曲,說經濟因素是唯一決定性的因素,那末他就是把這個命題變成毫無內容的、抽象的、荒誕無稽的空話。

經濟狀況是基礎,但是對歷史鬥爭的進程發生影響並且在許多情況下主要是決定着這一鬥爭的形式的,還有上層建築的各種因素:階級鬥爭的各種政治形式和這個鬥爭的成果——由勝利了的階級在獲勝以後建立的憲法等等……  ^Zaleski,Pawel.TocquevilleonCivilianSociety.ARomanticVisionoftheDichotomicStructureofSocialReality.ArchivfürBegriffsgeschichte(FelixMeinerVerlag).2008,50.  ^馬克思,卡爾.《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政治经济学批判.柏林.1859[2022-05-23].  ^Scaff,LawrenceA.WeberbeforeWeberianSociology.TheBritishJournalofSociology.1984-06,35(2):190–215.  ^Morera,Esteve.GramsciandDemocracy.CanadianJournalofPoliticalScience.1990-03,23(1):28,29.  ^Reich,Wilhelm.TheMassPsychologyofFascism.NewYork:Albion,1970.22–23.Print. ^Reich,Wilhelm.TheMassPsychologyofFascism.NewYork:Albion.1970:14.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oldid=71801051" 分類:​馬克思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術語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歷史唯物主義隱藏分類:​自2016年12月擴充中的條目自2016年12月需要專業人士關注的頁面含有多個問題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含有德語的條目 導覽菜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賬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香港繁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最近修改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載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বাংলাCatalàČeštinaDeutschEnglish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日本語한국어LatinaਪੰਜਾਬੀPortuguêsРусский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venskaTagalogTürkçeTiếngViệt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