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在設定目標卻無法完成?原來是你的「完美主義」害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分享最近市場先生看的一本書,書名叫做《完成》,解決了我多年來的疑惑。

這本書市場先生含寫讀書心得這次一共翻了3遍, 它點出了許多自己的心理障礙。

Mr.Market市場先生 最後更新:2021-06-18 年初訂下的目標,為什麼大半沒有完成? 預計讀50本書、減重10公斤、完成一個學位、達成目標業績… 很多想做的事情開始之後一再拖延, 隨著時間大多半途而廢、不了了之, 要怎麼改變? 分享最近市場先生看的一本書,書名叫做《完成》,解決了我多年來的疑惑。

這本書市場先生含寫讀書心得這次一共翻了3遍, 它點出了許多自己的心理障礙。

《完成》作者是一位目標管理教練, 幾年前他出了一本書叫做《開始》(絕版), 認為許多人無法達成目標,是因為沒有跨出第一步, 事情只要好好的開頭就能做完。

但幾年後他發現自己當初的想法根本錯了, 他開始了許多事情,但還是有一堆事情中途就放棄, 檢討原因以及做了許多實驗後寫了這本書《完成》,告訴人們如何完成目標。

為什麼你開始許多目標,但最後會選擇放棄? 作者認為事情之所已沒辦法完成,是因為人們都有一些認知失調, 以下分享4點書中我覺得想法上改變最大的重點: 問題1.對自己的能力過度高估和樂觀 實際上,很多人去報名馬拉松的人,連半馬都沒有跑過 我們會覺得事情一定要做到非常好, 比方減重一定要減少10公斤、一年要看100本書。

於是一但過程不如預期,完美主義就會發作: 「我進度落後,已經趕不上了。

」 「其它事情插進來,生活好多瑣事,我時間不夠。

」 「現在事情一團亂,沒辦法修正了。

」 完美主義最常用的藉口是:事情不完美了,所以我不再繼續。

大多數人在訂目標時對自己的能力都過度樂觀和高估, 因此在沒達到預期時給自己一個藉口放棄。

解決方法:接受不完美,設定完目標後先把目標砍一半 甚至把目標砍到一半再一半, 先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就可以看到事情的完成。

大多數的目標都屬於馬拉松,而不是短跑, 因此也不該認為自己可以一次達標。

目標砍半可以是數字減半、時間加倍, 總之你必須讓你的完美主義沒機會發作。

問題2.戲劇性心理,認為成功一定要經歷痛苦 我們都有一個錯誤的偏見:想成功就一定要受苦 社會上很多宣揚成功的故事, 都是告訴你他們以前經歷過多少辛苦和困難,才達成最後的成就。

因此我們都有一個既定的想法是:想成功就一定要受苦。

其實事實完全不是這樣, 會看到這麼多案例是因為故事這樣寫才有趣。

凌晨5點起床在寒風中練習的運動員, 很多都不覺得那是吃苦,反而非常樂在其中。

任何事情痛苦和快樂是很個人化的,需要自己去尋找及定義, 如果只是看別人的案例或記者的採訪, 反而會受到過多戲劇化的媒體或故事影響導致偏見。

解決方法:想達成一個目標,過程一定要找到樂趣 放棄一件事最大的殺手不是那件事很困難,而是那件事很無聊。

不要覺得自己痛苦好幾年就能換到成功,那樣你很大機率只會換到放棄。

別人的故事聽聽就好,好玩的事情才你才會想做完。

注意,不是有樂趣的目標才去做, 而是從目標中找到樂趣。

這裡作者提到很有趣的一點, 樂趣能引發動機分成兩種,從得到獎勵中找到樂趣動機,或從避開懲罰中得到樂趣。

有些人用可以受到獎勵驅動,例如:減肥後穿下更小件的褲子、努力後增加更多收入。

但獎勵不是對每個人都有效,有些人是受到恐懼驅動,例如:害怕被別人嘲笑、害怕退休之後生活過的不好。

找到適合的樂趣作為動機,你在往目標前進路上就不會思考什麼是放棄。

為不愛的事情努力叫做壓力,為喜愛的事情努力叫做熱情 問題3.冠冕堂皇的理由提高完成的難度 你的完美主義,常常會讓你把事情「提高困難度」 最常見增加難度的方法,就是增加達成的條件,以下是2種最常用來提高難度的詞語。

1.「等到…就」: 例如:等到我英文夠強我就來學寫程式、等到我上班比較不忙下班就來運動。

實際上你完全可以直接去學寫程式、直接去運動, 但這個「等到」會立刻加大達成目標的困難度,讓你做不到因而放棄。

2.「如果…就」: 例如:如果我有錢就會吃得健康一點,如果我有時間就會帶家人出去旅行。

這個如果通常也會大幅提高困難度, 完美主義往往都會給自己一個藉口。

解決方法:注意,當這些關鍵字出現代表你想放棄 盡可能讓目標簡單,並且出現上面的詞語造句時, 就要注意到很可能會讓自己放棄。

問題4.蠟燭效應:無感的改善 當我們在房間每多點燃一根蠟燭,亮度就會有所提升。

在點燃第2根蠟燭時,房間的亮度增加了一倍, 但是一但點到第15根蠟燭時,房間的亮度就幾乎沒有太多改變了。

這就稱為蠟燭效應,一件事情增加同樣效果,但到一定的程度時我們感受會變得不明顯。

例如:每周預計要吃18餐的減肥餐,吃前1~3餐時你覺得進步很大, 但吃到第16~18餐時你覺得好像沒太多進展,數據也沒太大改變, 這時很可能就會因為感到灰心而放棄。

感受常常騙人, 例如你感覺到辛苦寫完求職履歷並寄出,卻遲遲沒有收到回應? 也許歸根究柢,是因為你只投了2封履歷,而不是20封或200封履歷。

解決方法:看數字而不是靠感覺 雖然數據不是萬能, 但數據最大的好處是他不帶有情緒性,也不會說謊。

減肥真的沒成效嗎?看看運動次數、體重、腰圍、體脂。

求職真的沒效嗎?你寄了幾封求職信、回復了幾封? 行銷活動真的沒效嗎?過往轉換率是多少、這次合理預期應該是多少? 透過數字而不是看感覺,可以避免受到過程的情緒影響。

盯著終點線時,我們往往會覺得還很遙遠,但記得回頭看看起跑線,我們就可以知道自己走了多遠。

  快速總結:明年你想完成多少目標?先砍一半吧 《完成》這本書提到許多我們放棄的原因: 1. 對自己的能力過度高估和樂觀–>訂完目標記得先砍一半 2. 認為成功一定要經歷痛苦–>在目標中找到促使自己前進的樂趣 3. 冠冕堂皇的理由提高完成的難度–>小心「等到…就」、「如果…就」這些提高目標難度的詞 4.改善很無感、覺得沒有成就–>不要依賴感覺,確實記錄觀察數據 即時追蹤更多閱讀心得, 可以加入市場先生的讀書會FB秘密社團 這本書推薦給大家: 《完成:把不了了之的待辦目標變成巳實現的有效練習》 完成–博客來連結 關於目標管理, 下一篇文章會分享一個哈佛商學院研究, 教你更多提高目標成功率的技巧! 待續… 下一篇:如何設定自己的年度目標? 額外分享幾篇文章: 1.我的投資書單:超過40本理財好書 2.時間管理推薦必看6本書 3.學會ETF投資與全球資產配置 4. 股票開戶》最新開戶優惠推薦 5. 基金開戶》最低手續費的基金開戶優惠推薦   加入市場先生FB讀書會社團,充實更多理財好知識 50歲之前想退休一定要懂理財,解決投資的煩惱!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幫我按個讚,分享給更多人看到,謝謝! 上一篇文章 遠東Bankee社群銀行信用卡》國內現金回饋1.2%、海外現金回饋3%,分享朋友還額外加碼2.6%? 下一篇文章 複委託是什麼?手續費多少?最完整的複委託教學懶人包 同分類上一篇《時間經濟學》讀書筆記:不知道答案時,能立刻回答「我不知道」的人更值得信任同分類下一篇高效能的人是「機會思維」,而不是「問題思維」-《柯維經典語錄》管理學14條經典佳句 一般留言 發佈留言取消回覆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留言*顯示名稱* 電子郵件地址* 個人網站網址 這個網站採用GooglereCAPTCHA保護機制,這項服務遵循Google隱私權政策及服務條款。

近期文章 子彈債券vs攤銷債券是什麼意思?不同的債券現金流結構 《財報狗這樣選對成長股讀書筆記》成長股怎麼找?5個關鍵思維 台股產業重點與產業鏈簡介-《波段獲利高手密碼》讀書筆記 貨幣金字塔及聯準會資產負債表變化 橋水基金全天候投資策略–發展歷程與資產配置概念完整解析 文章分類展開全部|收合全部 精選文章   Mr.Market市場先生 Mr.Market市場先生 Facebook Email RS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