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分類之研究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四庫全書總目》為中國古代最大的官修目錄,代表了中國古代書目編纂的最高成就。

就分類而言,《四庫全書總目》的完成,確立了四部分類法的定型,使得後世公私家藏書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59.65.142.206)您好!臺灣時間:2022/06/2117:44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楊曉雲論文名稱:《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分類之研究指導教授:潘美月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系所名稱:圖書資訊學研究所學門:傳播學門學類:圖書資訊檔案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1畢業學年度:89語文別:中文中文關鍵詞:四庫全書、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四部分類法相關次數: 被引用:9點閱:754評分:下載:0書目收藏:4 《四庫全書總目》為中國古代最大的官修目錄,代表了中國古代書目編纂的最高成就。

就分類而言,《四庫全書總目》的完成,確立了四部分類法的定型,使得後世公私家藏書目錄以及目前各大圖書館的古籍分類,皆以四部分類法為依據。

四部分類法係指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其中史部乃是收錄古代歷史書籍的部類。

本文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為基本史料,並搜集台灣與大陸地區的研究成果,分析探討《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分類的起源發展、史部十五類例的源流、分類原則與標準,以及史部分類的特色與缺失和對後世史部分類的影響。

最後,並就目前台灣地區使用較廣泛的《中國圖書分類法》來比較其歷史學分類與《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分類的差異。

根據本文研究的結果,發現《四庫全書總目》史部類例的產生,係依據歷代史書體裁發展的成果而來。

然而,在圖書的歸類上,史部也會因圖書內容的重點而做彈性的調整。

因此,可以說《四庫全書總目》的史部分類是一種以體裁為主,圖書內容為輔的分類方式。

此外,《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分類對於後世公私家編目影響很大。

四庫以後,許多公私家在目錄編製上,對於史書的分類多依四庫的史部分類為標準。

再者,《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分類的對象以古代史籍為主,因此對於現代圖書館來類分所有歷史圖書較不適宜,或以《中國圖書分類法》來類分古代史籍也不適當,如此都將破壞古代史籍的特殊性。

第一章緒論第一節問題陳述……………………………………………..1第二節文獻分析……………………………………………..2第三節研究目的………………………………………………10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11第五節研究方法與步驟………………………………………12第二章史部目錄的形成與發展第一節史部的形成……………………………………………19第二節歷代史部目錄的發展…………………………………26第三節《四庫全書總目》史部的產生……………………..34第三章《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分類內容第一節類例源流………………………………………………39第二節分類原則與標準…………………………………...79第三節分類特色與缺失……………………………………..123第四章《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分類的影響第一節對官修目錄的影響…………………………………..145第二節對私家目錄的影響………………………………….154第三節對近代圖書分類法的影響~以《中國圖書分類法》為例………………………………………………….…161第五章結論…………………………………………………..175附錄……………………………………………………………..178參考書目…………………………………………………………180 參考書目一.史料(漢)班固。

漢書.藝文志。

臺北市:鼎文,民國68年。

(梁)阮孝緒。

七錄.序。

廣弘明集。

臺北市:臺灣中華,民國70年。

(梁)劉勰著、王利器校注。

文心雕龍校証。

臺北市:明文,民國71年。

(唐)魏徵、李延壽等撰。

隋書.經籍志。

臺北市:鼎文,民國68年。

(唐)劉知幾著、(清)浦起龍釋、(民國)呂思勉評。

史通釋評。

臺北市:華世,民國70年。

(後晉)趙瑩、劉昫。

舊唐書.經籍志。

臺北市:鼎文,民國68年。

(宋)王堯臣等撰。

崇文總目。

書目續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7年。

(宋)歐陽修、宋祁。

新唐書.藝文志。

臺北市:鼎文,民國68年。

(宋)鄭樵。

通志.藝文略。

十通。

臺北市:新興,民國54年。

(宋)鄭樵。

通志.校讎略。

十通。

臺北市:新興,民國54年。

(宋)晁公武。

郡齋讀書志。

書目續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7年。

(宋)尤袤。

遂初堂書目。

書目續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7年。

(宋)陳振孫。

直齋書錄解題。

書目續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7年。

(宋)王應麟。

玉海.藝文。

京都市:中文出版社,1986年。

(元)脫脫。

宋史.藝文志。

臺北市:鼎文,民國68年。

(元)馬端臨。

文獻通考.經籍考。

十通。

臺北市:新興,民國54年。

(明)楊士奇。

文淵閣書目。

書目三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8年。

(明)高儒。

百川書志。

書目類編。

臺北市:成文,民國67年。

(明)朱睦 。

萬卷堂書目。

觀古堂書目叢刻5。

書目五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8年。

(明)焦竑。

國史經籍志。

書目五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8年。

(明)祁承業。

澹生堂藏書。

書目續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7年。

(明)胡應麟等撰、王嵐、陳曉蘭等點校。

經籍會通.外四種。

北京市:北京燕山,1999年。

(明)陳第。

世善堂藏書目錄。

書目三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8年。

(清)張廷玉等撰。

明史.藝文志。

臺北市:鼎文,民國68年。

(清)紀昀等奉敕撰。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萬有文庫。

臺北市:臺灣商務,民國28年。

(清)永瑢等編撰。

四庫全書簡明目錄。

夏學叢書。

臺北市:河洛圖書,民國64年。

(清)姚振宗。

後漢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侯康。

補後漢書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顧懷三。

補後漢書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錢大昭。

補續漢書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姚振宗。

三國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侯康。

補三國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丁國鈞。

補晉書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文廷式。

補晉書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秦榮光。

補晉書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吳士鑑。

補晉書經籍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黃逢元。

補晉書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徐崇。

補南北史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陳述。

補南齊書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顧懷三。

補五代史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倪燦撰;盧文弨校正。

宋史藝文志補。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聶崇岐。

補宋書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王仁俊。

遼史藝文志補證。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黃任恒。

補遼史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倪燦撰;盧文弨校正。

補遼金元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繆荃孫。

遼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金門詔。

補三史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錢大昕。

補元史藝文志。

二十五史補編。

臺北市:臺灣開明,民國48年。

(清)清高宗敕撰。

續通志.藝文略。

十通。

臺北市:新興,民國54年。

(清)清高宗敕撰。

清朝通志.藝文略。

十通。

臺北市:新興,民國54年。

(清)清高宗敕撰。

續文獻通考.經籍考。

十通。

臺北市:新興,民國54年。

(清)清高宗敕撰。

清朝文獻通考.經籍考。

十通。

臺北市:新興,民國54年。

(清)劉錦藻。

清朝續文獻通考.經籍考。

十通。

臺北市:新興,民國54年。

(清)姚鼐編纂、王文濡評註。

評註古文辭類纂。

臺北市:華正,民國72年。

(清)黃虞稷。

千頃堂書目。

書目叢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6年。

(清)錢謙益。

絳雲樓書目。

書目三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8年。

(清)錢曾。

述古堂書目。

書目三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8年。

(清)錢曾。

讀書敏求記。

百部叢書集成。

臺北市:藝文,民國年。

(清)錢曾、瞿鳳起。

虞山錢遵王藏書目錄彙編。

書目類編。

臺北市:成文,民國67年。

(清)王聞遠。

孝慈堂書目。

觀古堂書目叢刻6。

書目五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8年。

(清)高士奇。

左傳紀事本末。

北京市:中華,1979年。

(清)陸心源。

皕宋樓藏書志。

書目續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7年。

(清)孫星衍。

孫氏祠堂書目。

書目三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8年。

(清)莫友芝。

郘亭知見傳本書目。

書目五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8年。

(清)章學誠撰、葉瑛校著。

文史通義校注(與校讎通義合刊)。

臺北市:里仁,民國73年。

(清)張之洞。

書目答問。

國學基本叢書。

上海市:商務,民國22年。

(清)薛福成。

天一閣見存書目。

書目類編。

臺北市:成文,民國67年。

(清)丁丙。

善本書室藏書志。

書目叢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6年。

(清)瞿鏞。

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

書目叢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6年。

(清)汪士鐘。

藝芸書舍宋元本書目。

書目類編。

臺北市:成文,民國67年。

(清)甘鵬雲。

崇雅堂書錄。

書目五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8年。

王廷揚。

東海藏書樓書目。

書目類編。

臺北市:成文,民國67年。

吳引孫。

揚州吳氏測海樓藏書目錄。

書目類編。

臺北市:成文,民國67年。

何澄一。

故宮所藏觀海堂書目。

書目類編。

臺北市:成文,民國67年。

王重民。

博野蔣氏寄存書目。

書目類編。

臺北市:成文,民國67年。

粹芬閣主人。

粹芬閣珍藏善本書目。

書目類編。

臺北市:成文,民國67年。

無名氏。

北平文奎堂書目。

書目類編。

臺北市:成文,民國67年。

柯邵忞。

清史稿.藝文志。

書目五編。

臺北市:廣文,民國58年。

馬瀛、潘景鄭。

金香僊館書目。

書目類編。

臺北市:成文,民國67年。

趙萬里。

西諦書目。

書目類編。

臺北市:成文,民國67年。

無名氏。

蒲圾書樓藏書目錄。

書目類編。

臺北市:成文,民國67年。

無名氏。

香港學海書樓藏書總目錄。

書目類編。

臺北市:成文,民國67年。

二.近人著作(一)專書王余光。

中國歷史文獻學。

武昌市:武漢大學,1988年。

(臺北市:天肯文化,民國84年。

)王省吾編著。

圖書分類法導論。

現代國民基本知識叢書3。

臺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民國53年。

王樹民。

史部要籍解題。

臺北市:木鐸,民國77年。

王樹楷。

四庫全書簡論。

臺北市:臺灣商務,民國63年。

木鐸出版社。

中國古典文獻學。

臺北市:著者,民國72年。

木鐸出版社。

目錄學與工具書。

臺北市:木鐸,民國76年。

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現已改名為圖書館學情報學系)、武漢大學圖書學系合編。

圖書館古籍編目。

北京市:北京中華,1985年。

田鳳臺。

古籍重要目錄書析論。

臺北市:黎明,民國79年。

任松如。

四庫全書答問。

四川:巴蜀,1988年。

李瑞良。

中國目錄學史。

臺北市:文津,民國82年。

李煜瀛、楊家駱。

世界學典與四庫全書。

臺北市:世界,民國42年。

吳哲夫。

四庫全書纂修之研究。

臺北市:故宮博物院,民國79年。

呂紹虞。

中國目錄學史稿。

安徽:安徽教育,1984年。

(臺北市:丹青,民國75年。

)來新夏。

古典目錄學。

北京市:中華,1991年。

昌彼得、潘美月合著。

中國目錄學。

臺北市:文史哲,民國80年。

周彥文。

中國目錄學理論。

臺北市:學生,民國84年。

金靜庵。

中國史學史。

臺北市:鼎文,民國75年。

胡楚生。

中國目錄學研究。

臺北市:華正,民國69年。

姚名達。

中國目錄學史。

臺北市:臺灣商務,民國60年。

姚名達。

中國目錄學年表。

人人文庫。

臺北市:臺灣商務,民國56年。

高路明。

古籍目錄與中國古代學術研究。

江蘇:江蘇古籍,1997年。

淡江大學中文系編。

兩岸四庫學--第一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臺北市:臺灣學生,民國87年。

梁啟超。

中國歷史研究法。

臺北市:里仁,民國83年。

陳和琴等編,圖書分類編目。

臺北縣:蘆洲鄉:國立空中大學,民國84年。

陳秉才、王錦貴合著。

中國歷史書籍目錄學。

北京市:書目文獻,1984年。

張大可、王繼光主編。

中國歷史文獻學。

陜西:人民教育,1991年。

張舜徽。

中國歷史要籍介紹。

湖北:人民,1957年。

張傳璽主編。

中國歷史文獻簡明教程。

北京市:北京大學,1990。

張樹三。

中文圖書分類之原理及實務。

臺北市:臺灣中華,民國66年。

程元敏。

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序疏證。

臺北市:台灣學生,民國80年。

喬衍琯。

宋代書目考。

臺北市:文史哲,民國76年。

傅榮賢。

中國古代圖書分類學研究。

臺北市:學生,民國88年。

楊家駱。

四庫全書概述。

臺北市:中國學典館,民國64年。

楊燕起、高國杭主編。

中國歷史文獻學。

北京市:書目文獻,1989年。

熊逸民。

中文圖書分類編目實務。

臺北市:著者,民國56年。

鄭恒雄。

中文參考資料。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叢書。

臺北市:臺灣學生,民國71年。

鄭鶴聲。

中國史部目錄學。

臺北市:臺灣商務,民國55年。

蔣元卿。

中國圖書分類之沿革。

臺北市:臺灣中華,民國72年。

劉新華。

四庫全書總目類敘注。

臺北市:著者,民國64年。

劉簡。

中文古籍整理分類研究。

臺北市:文史哲,民國70年。

賴永祥編訂。

中國圖書分類法,現代圖書館學叢刊1。

臺北市:編訂者,民國78年。

錢穆。

中國史學名著。

臺北市:三民,民國74年。

羅孟禎。

中國古代目錄學簡編。

臺北市:木鐸,民國75年。

(二)期刊論文丁玉玉。

「試說《四庫全書總目》分類的得失」。

圖書館學研究4期(1992年):頁60-63。

方寶川。

「古代史籍分類初探」。

福建省圖書館學會通訊3期(1987年):頁29-34。

王承略。

「論《四庫全書總目》類目設置之得失」。

山東圖書館季刊2期(1989年):頁1-6。

王昱。

「談談我國古籍分類的演變」。

青海圖書館1期(1981年):頁13-20。

王晉卿。

「略談我國史家目錄工作」。

湘潭大學學報(社科版)1期(1985年):頁99-103。

王晉卿。

「《四庫全書總目》目錄學思想與方法」。

湘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期(1994年):頁111-115。

王國良。

「《書目答問》與《四庫全書總目》雜史類分類之比較」。

圖書與圖書館3期(民國66年):頁33-40。

王國強。

「略論我國古代圖書分類體系的沿革及其原因」。

河南圖書館季刊9期(1985年):頁18-24。

王智勇。

「《四庫全書總目》史部雜史類著錄史籍不足之分析」。

青海圖書館4期(1987年):頁48-51。

王義耀。

「古書分類以基本保持“四庫”法為宜」。

圖書館雜誌7期(1982年):頁16-17。

王義耀。

「再論古書分類以基本保持“四庫”法為宜」。

貴圖學刊3期(1983年):頁44-46。

王聞多、王若。

「《方志》應從史部三級類提到二級類」。

圖書館學研究6期(1990年):頁73-75。

王健民、馬汝惠。

「談史部目錄書」。

江蘇圖書館學報4期(1986年):頁45-49。

王錦貴。

「古代書目類例談」。

圖書館學刊1期(1989年):頁39-40。

王錦貴。

「宏觀史籍類型談」。

圖書館工作1期(1990年):頁57-59。

王濤。

「四部分類法與傳統文化」。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4期(1997年):頁12-14。

王繼平。

「淺談史部目錄體系的形成發展及其特點」。

圖書館(湖南)5期(1985年):頁33-36。

白壽彝。

「談歷史文獻學--談史學遺產答客問之二」。

史學史研究2期(1981年):頁1-8。

江向東。

「古籍圖書的分類應採用舊分類法」。

貴圖學刊4期(1983年):頁24-26。

江宏。

「對圖書古籍分類的新思考」。

圖書館員1期(1993年):頁9-13。

江思澤。

「傳統思維方式對中國古代圖書分類法的影響」。

圖書與情報3期(1989年):頁56-57。

江思澤。

「試析傳統思維方式對中國古代圖書分類法的影響」。

圖書館學刊6期(1989年):頁24-25。

宋永平。

「《四庫全書總目》方志批評論」。

史志文萃2期(1991年):頁72-75。

李晴。

「淺論《四庫全書》在圖書館學方面的學術價值」。

新疆大學學報(哲社版)4期(1995年):頁34-37。

杜定友遺稿;錢亞新、錢亮、錢唐整編。

「史書分類表--四合一制舉例」。

黑龍江圖書館5期(1987年):頁29-36。

林榕奇。

「關於古籍分類問題的淺見」。

貴圖學刊1期(1988年):頁45-51。

來新夏。

「論《四庫全書總目》」。

河南圖書館學刊4期(1988年):頁11-15,45。

周少川。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論史書編纂」。

歷史學3期(1985年):頁101-112。

周彥文。

「《四庫全書總目》目錄類論述」。

書目季刊33卷1期(民國88年月):頁15-27。

周慧杰。

「史書的種類」。

史志文萃1期(1986年):頁114-114。

侍依。

「關於中文古今圖書統一分類問題初探」。

晉圖學刊1期(1986年):頁22-26。

洪亞軍。

「編制古籍分類號的設想」。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3期(1994年):頁39。

柯平。

「史學家與目錄學」。

河南圖書館季刊6期(1984年):頁51-54。

姚伯岳。

「試論中國古籍分類的歷史走向」。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4期(1993年):頁13-16。

馬春時。

「論中國史籍的發展脈絡」。

歷史學8期(1988年):頁63-68。

徐有富。

「論清高宗的目錄學思想」。

上海高校圖書情報學刊1期(1995年):頁47-49。

徐蜀。

「史鈔的起源和發展」。

史學史研究2期(1990年):頁51-54。

師曾志。

「古典文獻的淵藪,讀書治學的門徑--重評《四庫全書總目》」。

北京圖書館館刊7期(1993年):頁156-161。

郭文瑞。

「四庫鈐健,古籍津逮--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及其它」。

河北大學學報3期(1987年):頁74-83。

郭其新。

「論古籍整理體系」。

貴圖學刊3期(1985年):頁54-55。

章春野、羅友松。

「清代學風對目錄學的影響」。

江蘇圖書館學報1期(1986年):頁27-33。

崔文印。

「關於古籍整理的一些問題」。

史學史研究1期(1985年):頁21-29)。

崔健英。

「中國古籍分類問題初析」。

圖書館學研究4期(1983年):頁152-158。

崔建英。

「中國古籍分類問題」。

圖書館學通訊1期(1987年):頁77-84。

曹之。

「史書源流概說」。

圖書館學刊3期(1986年):頁21-24。

曹之。

「《四庫全書總目》分類55例」。

湖北高校圖書館2期(1986年):頁15-22。

曹淑文。

「《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分類借鑒」。

四川圖書館學報4期(1983年):頁47-52。

曹淑文。

「《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分類借鑒」。

四川圖書館學報2期(1984年):頁51-56。

曹淑文。

「四庫分類順序的確定者」。

圖書與情報3期(1983年):頁84。

曹淑珍。

「從分類角度淺談《四庫全書總目》」。

貴圖學刊4期(1996年):頁34-37。

陳超。

「古籍分類不宜只採用四庫法」。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4期(1987年):頁28-31。

陳慧杰。

「歷史文獻目錄學的對象、內容及其任務」。

吉林省圖書館學會會刊2期(1981年):頁67-72。

黃友鐸。

「四部分類源頭辨析」。

四川圖書館學報1期(1996年):頁69-73。

黃強祺。

「論四部分類法的起源」。

津圖學刊2期(1989年):頁128-134。

逯耀東。

「隋書經籍志史部的形成」。

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5期(民國62年5月):頁47-56。

逯耀東。

「從隋書經籍志史部的形成論魏晉史學轉變的歷程」。

食貨月刊10卷4期(民國69年7月):頁121-142。

張志茹。

「《四庫全書》與《四庫全書總目》」。

圖書館學研究6期(1994年):頁88-89。

張孟倫。

「談談整理古籍」。

河南圖書館季刊6期(1984年):頁42-49。

張岩芳。

「對《四庫全書》價值的再認識」。

圖書與情報1期(1989年):頁65-69。

張紀亮。

「地方志在歷代書目中的歸屬」。

圖書館學研究6期(1985年):頁59-64。

張凌霄。

「史部成因淺析」。

內蒙古師大學報(哲社版)28卷1期(1999年2月):頁95-102。

張衍田。

「經史子集四部概說(上、下)」。

文獻2、3期(1990年):頁263-272、221-238。

張德芳、李璞、張強。

「論圖書分類的體系」。

四川圖書館學報5期(1993年):頁26-35。

張樹三。

「中國史部目錄類目演變簡史」。

社教系刊5期(民國66年6月):頁43-50。

彭元華。

「以改良《四庫法》類分古籍」。

贛圖通訊3期(1983年):頁35-39。

景行。

「關於史書的分類」。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4期(1982年):頁57-58。

程喜霖。

「論《四庫全書》對研究歷史的意義:《四庫全書》史部研究之一」。

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5期(1994年):頁60-64,108。

程磊。

「《四庫全書總目》體例與分類法」。

四川圖書館學報1期(1989年):頁47-51。

程磊。

「《四庫全書總目》特殊類目之研究」。

四川圖書館學報1期(1991年):頁76-80。

程磊。

「《四庫全書總目》分類方法之研究」。

四川圖書館學報7期(1989年):頁52-56。

喬治忠。

「清代歷史文獻學的發展」。

明清史10期(1989年):頁60-64。

喬治忠。

「論清高宗的史學思想」。

中國史研究1期(1992年):頁154-164。

楊殿珣。

「談談古籍和古籍分類」。

北圖通訊1期(1979年):頁73-82。

葉文青。

「《四庫全書總目》與學術批評」。

湘潭大學學報(哲社版)2期(1997年):頁39-41。

趙其庄。

「古代圖書分類體系與我國傳統學術的知識形態」。

大學圖書館學報16卷4期(1998年):頁33-35。

裴杰。

「古籍圖書的類分宜用《中圖法》」。

青海圖書館4期(1983年):頁62-67。

鄭家福。

「試論中國古代歷史文獻學的繁榮」。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社版)1期(1992年):頁64-68。

劉家和。

「對於中國古典史學形成過程的思考」。

歷史學8期(1987年):頁4-16。

劉國鈞。

「四庫分類法之研究」。

圖書館學季刊1卷3期(民國15年):頁405-418。

魯海。

「“四部”和“四庫”」。

圖書館工作與研究1期(1987年):頁38。

盧孝齊。

「試論『四庫全書』與『書目答問』政書類分類及歸類互異之因」。

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2卷2期(民國78年12月):頁103-115。

盧荷生。

「史部類例考述」。

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23期(民國83年6月):頁1-16。

盧荷生。

「中國目錄學的歷史特性--略考中國目錄類例之衍變」。

輔仁學誌--文學院之部15期(民國75年6月):頁193-209。

戴南海。

「中國古代史籍分類標準淺談」。

陝西圖書館4期(1982年):頁7-11。

蕭東發、陳慧杰。

「史籍類型發展之源流--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史部札記之一」。

河南圖書館季刊12期(1982年):頁42-45。

蕭東發、陳慧杰。

「史部類目發展之源流--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史部札記之二」。

河南圖書館季刊1期(1983年):頁20-22。

鍾錦婷、蔡月梅。

「中國史籍分類之探討」。

圖書館學刊(輔大)7期(民國67年):頁7-26。

蘇鐵戈。

「古籍分類以基本保持“四庫”法為最宜」。

貴圖學刊4期(1985年):頁38-40。

龔永明。

「古代史籍和史料類目辨析」。

圖書館建設2期(1992年):頁41-42。

(三)碩士論文師曾志(1991)。

論四庫全書總目。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北京大學圖書館學情報學系,北京市。

曹淑文(1984)。

四庫全書總目史部分類分析。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北京大學圖書館學情報學系,北京市。

(四)字典、辭典中華書局編。

辭海。

臺北市:台灣中華,民國58年。

明文書局編(民75)。

中國史學史辭典。

臺北市:著者。

張其昀監修(民51)。

中文大辭典(1-40)。

臺北市:中國文化研究所。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會計主管領導風格與領導效能之研究---以高雄市政府所屬機關學校為例 2. 一般與身心障礙大學生的個人、家庭及學校經驗因素對學習成果之影響 3. 《四庫全書總目》詞曲觀研究 4. 《四庫全書》的《詩經》學觀點研究 5. 《四庫全書總目》文學鑑賞研究 6. 《四庫全書總目.經部》對明代作者及其著作之評價研究 7. 《四庫全書.史部》「永樂大典本」研究 8. 新聞,看了沒--媒體與當代生活空間 9. 四庫全書之纂修與清初崇實思潮之關係研究──以經史二部為主的觀察   1. 逯耀東。

「隋書經籍志史部的形成」。

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5期(民國62年5月):頁47-56。

2. 周彥文。

「《四庫全書總目》目錄類論述」。

書目季刊33卷1期(民國88年月):頁15-27。

3. 張樹三。

「中國史部目錄類目演變簡史」。

社教系刊5期(民國66年6月):頁43-50。

4. 逯耀東。

「從隋書經籍志史部的形成論魏晉史學轉變的歷程」。

食貨月刊10卷4期(民國69年7月):頁121-142。

  1. 四庫全書之纂修與清初崇實思潮之關係研究──以經史二部為主的觀察 2. 《四庫全書總目.經部.易類》研究 3. 《四庫全書總目.經部》對明代作者及其著作之評價研究 4. 《四庫全書總目》之文學批評研究 5. 四庫全書收錄附圖書之研究 6. 《四庫全書.史部》「永樂大典本」研究 7. 《四庫全書》著錄譜錄類圖書之研究 8. 《四庫全書》的《詩經》學觀點研究 9. 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研究 10. 《四庫全書總目》文學鑑賞研究 11. 胡玉縉的目錄學─以《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補正》為中心 12. 《四庫全書.經部》「永樂大典本」考略 13.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易類》研究 14. 《四庫全書總目》詞曲觀研究 15. 《四庫全書》收錄臺灣文史資料之研究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