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 Body needs Everybody 別再悶頭減重!體重管理需要你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國人十大死因共同的危險因子,更已被WHO認定是一種慢性疾病。

根據世界肥胖聯盟估計,全球過重或肥胖的人數2014年約有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每日報 首頁 看文章 養生保健 瘦身減重 贊助 EveryBodyneedsEverybody別再悶頭減重!體重管理需要你我互挺! 收藏 瀏覽數14,340 2021/03/19· 作者/廣告企劃製作 ·出處/廣告企劃製作 放大字體 「連吃都不能控制,那你還能控制什麼呢?」這句某位企業家說過的話,一度在網路流傳成為減重金句。

你是否也認同這句話?難以否認,體重控制的確和個人的生活飲食管理有很大的關係,但是過度將減重歸咎於個人責任,卻可能反而將每個人、整個社會與健康的距離拉得更遠。

肥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國人十大死因共同的危險因子,更已被WHO認定是一種慢性疾病。

根據世界肥胖聯盟估計,全球過重或肥胖的人數2014年約有20億人,而這個數字在2025年將增加到27億人;在台灣,也有近半的國人有過重或是肥胖的問題,根據最新2016-2019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成果報告,台灣成年人過重及肥胖率已達到47.9%,肥胖率也突破20%,成為整個社會不可承受之重。

3月4日世界肥胖日前夕,國民健康署與台灣肥胖醫學會呼應今年世界肥胖聯盟「EveryBodyneedsEverybody」的主題,攜手向各界呼籲,希望在看待有體重管理需求者時,少點歧視和汙名化、多些支持和協助,連結出對體重管理友善的社會環境,建立更幸福、健康的生活。

「減重」不是一個人的事「我們不是要追求瘦,而是要追求一個健康的體位,讓每個人都在健康的情形下,能把自己的生活和身體照顧好。

」國民健康署代理署長賈淑麗呼籲大眾消除對肥胖症患者的歧視,應正面支持肥胖控制,打造友善的社會環境。

例如個人可依循「健康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的生活守則來控制體重,但若能形成運動揪團、健康揪團的風潮,建立支持性的環境,更能減少減重路上的阻力。

健康風氣的形成需要整個社會的參與,讓每個人都能參與到健康的網絡當中,以關心替代歧視,從自身做起、再協助其他人。

台灣肥胖醫學會楊宜青理事長也指出,導致肥胖的因素複雜,無法成功控制體態不代表就是沒有意志力或懶惰。

「國際大型研究顯示,有超過8成的人認為體重是個人的問題,但已有大量研究證實,如果有專業醫療的協助,將能更有效地達到減重的目的。

每一個身體每一個體態,需要大家一起來互相支持幫忙。

」楊宜青表示,大部分的當事人並非不想減重,甚至自己過去就已經做過不少努力,卻礙於「減重是個人的事」的刻板印象而不好意思開口求助。

今年的世界肥胖日主題「EveryBodyneedsEverybody」,就是希望社會大眾與醫療人員及肥胖症患者一起攜手對抗肥胖,從根本瞭解問題,讓減重不再孤單。

減重不孤單醫護專業攜手相挺台灣肥胖醫學會張皓翔秘書長分享「台灣肥胖意識問卷調查---醫病觀念態度部分結果」,指出87%的民眾表示打算減重,僅有22%的民眾曾與醫護討論體重控制。

相對於民眾減重求助專業的觀念薄弱,事實上有高達7成醫師認為自己有責任幫助有肥胖問題的患者減重。

調查也發現,醫病雙方都期待專業醫療人員能讓患者了解肥胖成因、給予實際的建議方式與確切的目標來達到減重目標;有著共同的期待,醫病之間溝通的落差,只在於沒有開啟需求的對話。

「醫護願意協助,患者也希望有人幫忙,但是過去沒有這樣的環境氛圍,沒有適當的情境去提起這個問題。

」張皓翔表示。

因此台灣肥胖醫學會也提出「診間停看聽」簡單三步驟,期盼打造友善的看診環境,藉由醫療專業人員主動的關懷以及有肥胖問題的患者不害羞地開口,讓體重控制不再孤單。

場域支持體重控制不難瘦而在診間之外,還有更多場域需要你我攜手共同打造減重支持的環境。

張皓翔表示:「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很重要,但如何養成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毫不勉強地做到,就需要政府、社會系統性的支持,例如走起來很舒服的環境,讓我們很容易就多走一些路,習慣之後反而不動還會覺得腰酸背痛不對勁。

養成習慣之後就沒有阻力。

」目前台灣肥胖醫學會也配合國民健康署推動健康識能的4大場域防治計畫,包括家庭、學校、職場、健康照護機構,例如在家存放用健康食物取代不健康的食物和飲料,或在家中放置體重計、腰圍皮尺、身體活動器材等等,都是營造健康家庭環境的好方法,而計畫中也透過辦理家庭健康體位識能、親子共同學習健康飲食與身體活動的課程及活動等,增進親子關係的同時也促進全家的健康。

而在職場中,也能透過改善職場健康飲食環境與文化、改善職場身體活動環境等措施,鼓勵雇主打造健康職場。

每一個場域透過你我的共同參與,從孕期開始到孩子出生、一直到幼稚園健康促進、學校、健康大學跟健康職場,建立起綿密的網路,讓整體社會一起正視體位管理的重要性。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肥胖 減重 健康 體位 體重管理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給你最值得信賴的健康新知最實用的生活Tips!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熱門文章 1. 立委高嘉瑜遭男友家暴!落淚曝遭拖行、暴打 感情關係中苗頭不對…辨識恐怖情人的7大警訊 4. 疫苗混打效果、副作用比較》混打BNT、莫德納誰較好?5件事先評估 2. 1分鐘臉瑜伽,讓你年輕3歲 5. 臉上皺紋多,透露骨本流失 3. 名人餐桌》榜首中醫師廖唯宇的補腦餐桌:不吃飽、不能沒有魚,加上放鬆 6. 低溫來襲!洋蔥式穿衣落伍了 你知道日韓偏好的「玉蜀黍式穿法」嗎?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中醫養生 關鍵3招 幫你去除體內濕氣 最新專題 親愛的自己你,還好嗎?2021傾聽自己點亮心光|康健雜誌x雅詩蘭黛集團 2021CHR健康企業公民得獎名單 中醫順時調養|24節氣養生口袋日曆 【2021國病大調查】不吸菸的肺癌,怎麼來的? 測測看你的心血管罹患風險值|避免急性心臟病發 保健懶人包 2021CHR健康企業公民得獎名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