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主義-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個人主義是一種道德的、政治的、和社會的哲學,認為個人利益應是決定行為的最主要 ... 個人主義經常被人與利己主義相混淆,但事實上個人主義與利己主義是不相同的,而 ...
跳到主要內容
:::
個人主義-教育百科
詞條檢索
全文檢索
音讀檢索
切換漢語拼音鍵盤
切換注音小鍵盤|
關閉
小提醒:
輸入完畢後請點選
音讀檢索
進行搜尋
聲母
韻母
詞條名稱:個人主義
ㄇㄧㄥˊㄊ一ㄢmíngtiān
切換來源
ToggleDropdown
教育Wiki
教育Wiki
教育Wiki
個人主義是一種道德的、政治的、和社會的哲學,認為個人利益應是決定行為的最主要因素,強調個人的自由和個人的重要性,以及「自我獨立的美德」、「個人獨立」。
個人主義反抗權威以及所有試圖控制個人的行動—尤其是那些由國家或社會施加的強迫力量上。
因此個人主義直接的反抗將個人地位置於社會或共同體之下的集體主義。
個人主義經常被人與利己主義相混淆,但事實上個人主義與利己主義是不相同的,而個人主義也是自由主義的構成要素。
目錄1政治個人主義2個人主義和社會3經濟個人主義4公民個人主義5反對觀點6參考文獻政治個人主義在政治哲學上,個人主義主張國家應該僅僅作為保護個人自由的工具,保護個人能在不侵犯他人同等自由的情況下作出任何他想做的事情。
這與集體主義的理論相反:集體主義要求國家必須迫使個人替社會的整體利益服務。
個人主義也與法西斯主義相較,法西斯主義要求個人必須替國家的利益服務。
個人主義一詞也被用以描述「個人的進取性」和「個人的自由」—或許更明白的說便是法語裡的「自由放任」(laissezfaire)一詞,這一詞代表的是「讓他做、讓他去、讓他走」。
在實踐上,個人主義最關注的是保護個人免受國家的侵犯。
舉例而言,個人主義通常反對民主制度,除非有一套憲法能夠保護個人免受多數的侵犯。
公民和經濟的自由都是個人主義著重的。
個人主義最極力避免的是商業和產業力量被過度集中於國家的手上,因為這會造成兩個問題:民選的民意代表並沒有能力和責任感去處理這麼多公司,同時也會造成公共行政牽涉到大量的資金;在個人主義者看來,「國家的健康」是根基於個人各自追求利益的努力上的。
個人主義也可能採取極端的形式,例如個人無政府主義的形式。
個人主義者將社會視為是「許多個人一起運作」以改進他們各自(和集體的)幸福的架構。
每個獨立的個人不該被視為是統一的團體裡的一份子,事實上,每個個人本身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而社會只不過是這些「個體」所組成的一個架構罷了。
而國家則是組織化的社會形式,藉由法律來「保護個人自由」(由國家提供保護服務)。
也因此,個人主義的政治理念通常傾向於提倡保護或保障個人自由的法律,但反抗將個人地位置於群體之下的法律。
個人主義和社會讓-雅克·盧梭的「社會契約論(社會契約)」理論主張,個人的意願註定必須服從於所謂的「公意」。
這種將個人地位置於群體之下的理論在根本上與個人主義的哲學相反,個人主義強調個人進入社會的目的是為了追求他自己的利益—或至少有其權利去替他自己的利益著想,而無須考量社會的利益(但個人主義者不該等同利己主義)。
個人主義反對任何要求個人犧牲其私利以達成「更高」社會目標的意識形態。
社會和團體可能是不同的,這取決於它們是屬於「利己的」(個人主義的、或追求私利的)還是「利他的」(以群體或社會為方向)傾向。
同時,貶低個人地位的社會也可以分為以「刑罰」作為手段(例如中世紀的歐洲)或以「羞辱」作為手段(例如日本,違反群體規範的個人便是「讓祖先蒙羞」)的社會,在後者的社會裡,人們必須不斷回顧自己的言行,以確保那樣的行為是「可以被接受的」(這種現象又稱為團體迷思)。
衡量一個社會是否是「個人主義」的標準則會隨著時間和國家而改變。
舉例而言,日本社會是非常以群體為取向的(例如「決定」往往是由團體的共識所達成,而非個人),而且也被稱為「人格發展緩慢」(與西方國家相較)的社會。
美國通常被認為是屬於個人主義社會的「最極端」,而歐洲社會則較傾向於認同「公共精神」、國家的「社會主義」政策、以及「公共」的行動。
約翰·加爾布雷斯曾經提出一個經典的對照,他比較了「個人富裕而公共窮困」的美國和其他「個人窮困而公共富裕」的國家—例如歐洲,這種差異往往是和個人主義的程度和公共領域對於個人的干涉及課稅程度一致的。
個人主義經常被人與極權主義和集體主義相對照,但事實上這種政治光譜分布相當廣泛,從高度個人主義的社會(例如美國)到混合的社會(例如二戰後的英國)、到徹底集體主義的社會都存在著。
一些集體主義者(尤其是無政府共產主義或自由社會主義者)在主張廢除經濟自由的同時,卻也主張維持自由思想和個人自由,反對極權主義的行動。
然而,支持經濟自由的個人主義者如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則主張,經濟上的自由是公民和政治自由所不可或缺的要件,限制經濟自由的國家最後必然會開始限制公民和政治的自由。
個人主義有時會與某些意識形態例如個人無政府主義、自由意志主義或古典自由主義相連結,主張個人的行動應該由個人自行決定,除非牽涉到強迫力量的運用,否則國家或社會沒有權利對於一個人的決策過程加以干涉。
這種理論在有關產業管制政策的辯論裡相當常見。
經濟個人主義在經濟上,個人主義主張每個人都應該被允許作出他自己的經濟決定,而反對由國家或社會共同體加以干涉。
同時個人主義也支持個人擁有財產的自由,反對由國家或群體加以安排。
這樣的經濟制度通常被稱為自由放任或資本主義。
而現代資本主義的批評者則主張資本主義並非根基於個人之上,而是根基於公司和制度之上,而個人所扮演的角色主要是由這些制度所決定的。
不過,與其他各種形式的政治集體主義相較,資本主義通常被認為是個人主義的制度,因為參與這樣的制度是出於自願和個人選擇的。
然而,資本主義也確實能在一些集體主義的社會運行,唯一的差別只在於:這是出自於個人的需求還是團體的需求。
公民個人主義公民個人主義(英文:lang|en|Civicprivatism)體現為關注對家庭,職業和休閒的自私追求的一種個人主義。
反對觀點個人主義在某些社會和環境裡是帶有負面涵義的,認為個人主義是與自私相連結的。
舉例而言,個人主義在日本相當不受歡迎,因為日本社會認為,私利行為是背叛了一個人應背負起的責任及義務(例如家庭)。
美國並沒有一套全民健保的制度,這正是因為相信個人(而非社會)應該替自己負起責任。
但美國的制度遭到了歐洲和其他擁有全民健保制度的國家的廣泛批評,他們認為國家應該保護個人免受意外的健康問題傷害。
在美國,健康保險是透過私人的契約加以提供的,而對於那些沒有能力負擔保險費用的人,政府則會提供他們免費的醫療保險(Medicare)使他們能夠享有基礎的醫療服務。
強調公共措施和社會責任的人認為,他們的政策其實是對個人有利的,認為過度的個人主義會造成個人傷害了他們自身。
但個人主義者則以現實的角度反駁道:這樣的公共措施往往會造成許多意料之外的後果,而遠非他們當初所設想的情況。
參考文獻亞當·史密斯國富論卡爾·波普爾TheOpenSocietyandItsEnemiesAlanWatermanThePsychologyofIndividualismLawrenceKohlbergSixStagesofMoralDevelopment
授權資訊:
資料採「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條款」釋出
詞條功能
轉寄詞條
錯誤通報
友善列印
推薦關聯詞
×
轉寄詞條
請輸入您想要寄送的對象Email,如果1人以上,請使用,分隔
取消
送出
×
錯誤通報
請輸入錯誤原因,我們會送相關人士審核,感謝您的參與
取消
送出
×
推薦關聯詞
請推薦與本項詞條之意義相同但名稱有差異的詞條
取消
送出
延伸文章資訊
- 1利己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利己主義(英語:Egoism),或稱自我主義等,是一種哲學,將自我(英語:Self 或ego)作為自己行為的動機和目標。關於利己主義的不同理論包含一系列不同的想法,通常可以分 ...
- 2個人主義-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個人主義是一種道德的、政治的、和社會的哲學,認為個人利益應是決定行為的最主要 ... 個人主義經常被人與利己主義相混淆,但事實上個人主義與利己主義是不相同的,而 ...
- 3為什麼個人主義或利己主義不是濟事救國的良方
利己主義,是指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別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思想。利己主義是指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把個人利益看作高於一切的生活態度和行為準則。
- 4真正的個人主義是「成為你自己」——每天讀點尼采
利己主義,是只顧自己利益而不顧他人利益思想。單純從自己個人的目的出發,追逐名利、地位和享受,有時甚至會出現一些不擇手段的行為。
- 5倫理利己主義-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倫理利己主義(英語:Ethical egoism)是主張道德主體應該出於自身利益行事。倫理利己主義、心理利己主義與理性利己主義是不同,心理利己主義聲稱人們只會出於自身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