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訪山林隱士 熊鷹 - 科學人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們稱呼牠為熊鷹或赫氏角鷹,是台灣留鳥中最壯碩的重量級猛禽。

這種猛禽是相當典型的森林性物種。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教授孫元勳帶領研究 ... 購買本期 瀏覽全文前往科學人知識庫 生物手記 尋訪山林隱士──熊鷹 2016-07-01 黃永坤 影像來源:屏東科技大學鳥類生態研究室 每當提及這種難得一見的猛禽,許多觀鳥人士瞬即情緒沸騰、瞳仁擴大,滔滔不絕敘述起與牠短暫邂逅的珍貴經歷。

馴鷹人愛牠的珍稀與威猛形象;牠也出現在台灣南部的排灣族及魯凱族人的神話裡,其宛如鳥中王族的尊貴氣質與綴有百步蛇紋路般的美麗飛羽,代表著原住民傳統階級中的頭目身分。

人們稱呼牠為熊鷹或赫氏角鷹,是台灣留鳥中最壯碩的重量級猛禽。

這種猛禽是相當典型的森林性物種。

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所教授孫元勳帶領研究團隊以無線電追蹤熊鷹,結果顯示成年雄鳥的活動範圍約為530~560公頃,相當於283個台北小巨蛋。

而且相較於台灣其他的大型猛禽,熊鷹的棲地條件更為嚴苛,除了必須是遠離人類干擾且蘊藏豐富獵物的大面積森林,還得有一定比例的原始林。

年輕熊鷹一旦離開父母的生活領域、開始闖蕩山林,便會不停到處流浪,直到覓得一處可供棲身並繁殖後代的新領域。

這些羽色璀璨的漂泊之星,往往會遭到搶先佔據優良棲地的成鳥驅趕,而被迫委身於人造林、農墾地等環境條件較差的棲地。

透過衛星發報器來觀察年輕熊鷹的飛行軌跡,會發現牠們在某段歲月的飛行範圍非常遼闊,甚至廣佈數百平方公里,橫越中央山脈也絕非難事。

與善盤旋、喜鳴叫且較不怕人的大冠鷲相比,熊鷹總是給人一種安靜低調的神秘感。

研究人員以無線電追蹤並窺探牠們的隱私,揭露了這種猛禽界巨星的日常作息與習性。

其實熊鷹大約自清晨6點就展開了一天的活動,活動量在中午前後達到高峰,那麼為什麼這兩種猛禽會給人截然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牠們的覓食策略與鳴叫習性有所不同。

熊鷹的覓食策略主要是伏擊,大冠鷲則是長時間盤旋搜尋獵物,這也是為什麼熊鷹的行蹤常令人難以捉摸。

而熊鷹寬圓的翅膀以及做為方向舵的長尾羽也暗示著,熊鷹具有在森林間穿梭自如的飛行技巧,筆者也曾數次在森林中漫步時,瞥見如利劍、亦如流星般從樹幹間滑翔而過的熊鷹。

雖說熊鷹相較大冠鷲來得沉靜,但在繁殖季節可非如此。

每年到了11月,情慾高漲的熊鷹雄鳥會對配偶大獻殷勤,在空中呈現誇張的波浪狀飛行姿態(也就是我們鳥人慣稱的「波浪舞」),這是繁殖前期必上演的經典戲碼;此外還搭配豐富多樣的鳴叫聲,激動花俏的抖音成了求偶展示(courtshipdisplay)的最佳配樂。

經過多年的研究之後,我們對熊鷹不多言的刻板印象逐漸改觀,初步分析這些自野外收集到的熊鷹鳴叫聲,我們發現這種非鳴禽類的大鳥居然至少有七種基本的鳴叫型式,而且有時還有混搭的情形!看來,熊鷹也是很擅長表達的物種呢! 繁殖是熊鷹成鳥一年中的重頭戲,從10月中起,雄鳥即不斷演練各種誇張的展示行為來為夫妻間的感情加溫。

重獲夫人青睞的雄鳥會開始四處蒐集樹枝,準備為即將到來的孩子築巢;這對愛侶還會在一片樹海中選擇育嬰房的最佳位置,如果沒有人為干擾或巨大天災,通常會沿用去年繁殖的老地點。

生長在陡峭的乾溪溝或峭壁頂端的大樹,看起來會是育幼首選。

熊鷹夫妻會在粗大的枝幹分岔處或像連珠蕨這類的附生植物上,以枝條堆疊出養育子代的搖籃。

在乍暖還涼的初春之際,空氣中山棕與山黃梔的花香隨風一陣陣飄送,此時熊鷹幼鳥也在母親的呵護下破殼而出。

一家三口的食物主要由輕巧靈活的熊鷹爸爸負責張羅,而強悍壯碩的媽媽則細心照顧幼鳥並捍衛巢位安全。

在我們所觀察的巢位中,彷彿可以見到當地動物相的一部份縮影,常見的熊鷹嬰兒食品包括:台灣獼猴、鼬獾、松鼠、飛鼠等哺乳動物;鳳頭蒼鷹、藍腹鷴、綠鳩、朱鸝等飛禽;以及標蛇、斯文豪攀蜥等爬行動物。

這琳琅滿目的育雛食物清單,盡現熊鷹巧取豪奪各式獵物、出神入化的狩獵技巧。

這些落難動物中不乏台灣獼猴、鳳頭蒼鷹、小型食肉目動物等狠角色,也就是生態學家所說的中階掠食者(mesopredator)。

其中以懷中攜有嬰猴的獼猴群最為凶狠難纏,熊鷹親鳥還得攜手合作才能撂倒牠們、斬獲這頓獼猴大餐。

除此之外,大意中陷阱的猴子或落單的孤猴也是熊鷹掠食的對象。

在日本,甚至有熊鷹捕捉到8.3公斤成猴的記錄,有時連幼小的野豬也難逃牠們的魔爪,熊鷹真的是很有膽識呢! 熊鷹是觀察台灣山林生態是否健全的重要指標,然而,這些世世代代在美麗之島繁衍的山林隱士,因為棲地破壞、馴鷹市場需求以及原住民偏離傳統利用所衍生的濫捕盜獵,導致族群量逐漸下降。

集威武與美麗於一身的熊鷹,是福爾摩沙山林的靈魂,是魯凱族與排灣族族人的精神象徵,牠們的族群存續考驗自稱萬物之靈的人類的良知與智慧。

熊鷹小檔案 ●熊鷹(Nisaetusnipalensis)又稱為赫氏角鷹、鷹鵰、白色的鬍腳鷹,為鷲鷹科亞洲鷹鵰屬,共有三個亞種,分佈於日本、中國東南地區、台灣、中南半島、印度以及斯里蘭卡。

●成鳥體長約67~76公分,體重約1.8~3公斤。

頭部呈黑褐色,頸背部及覆羽為褐色,從腹面來看,飛羽和尾羽有多條橫紋。

絕大多數個體的頭後方有短冠羽,僅有少數擁有顯著的長冠羽。

●族群數量稀少,在台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列為第一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也名列華盛頓公約(CITES)的附錄II。

關於作者黃永坤是屏東科技大學生物資源所博士候選人,也是野生動物保育所研究助理。

自大學起就無可救藥愛上熊鷹,對於生物聲學與民族動物學也有濃厚興趣。

【欲閱讀全文或更豐富內容,請參閱〈科學人知識庫〉2016年第173期07月號】   購買本期 #關鍵字:名家專欄、環境與生態、生物手記 更多文章 新品報馬仔平板電腦登場!2003/05/01阿爾珀特(MarkAlpert)當我在19年前開始新聞寫作生涯的時候,我的第一個老闆華爾希(PoodyWalsh,當時他是美國新罕布夏州克萊爾蒙特市《老鷹時報》的編輯)給了我一個好建議。

普迪(沒錯,大家都這麼叫他)看我一面用電話採...真真假假傾注資源抗暖化?2014/08/28薛莫(MichaelShermer)2393年,中華人民第二共和國的一位歷史學家寫了本書,內容是有關21世紀的科學家、經濟學家與政治家如何無視堅實的科學證據,未對預先警告即將來臨的氣候災難採取行動,而導致全球於2093年出現大崩壞,西方...真真假假信者恆信2017/02/01薛莫(MichaelShermer)當你向別人陳述與他們堅定信念不符的事實時,可曾見過對方改變心意?我也沒見過。

事實上,在壓倒性的反面證據面前,這些人的信念似乎更加堅定。

其中緣由,與他們感受到自己的世界觀受到矛盾證據的威脅有關。

舉例來說... 活動推薦更多 追蹤科學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