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罹患憂鬱症 - 杏語心靈診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倘若憂鬱出現時,從這幾個領域都有機會觀察到憂鬱的跡象。

倘若你懷疑自己是否罹患憂鬱症,那麼你可以透過幾個步驟來自我檢查。

首先,你可以拿一張紙出來,在上頭寫 ... Library心靈圖書館 首頁 心靈圖書館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精神相關】底下的細目:精神症狀 精神官能症 妄想症 躁鬱症 【憂鬱症】 焦慮症 思覺失調症  憂鬱≠憂鬱症-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罹患憂鬱症 作者:陳俊欽     到了這章節,就是開始整合前面幾個章節的時候了。

讀者是否還記得:憂鬱會在一個人身上留下什麼痕跡?倘若忘了,不妨翻到前面去看看。

  筆者簡單重複一遍:憂鬱會影響的層面包括「認知」、「情緒」、「思想」、「語言」、「知覺」、「行為」、「驅力」、「病識感」、「生理症狀」這幾項。

倘若憂鬱出現時,從這幾個領域都有機會觀察到憂鬱的跡象。

  倘若你懷疑自己是否罹患憂鬱症,那麼你可以透過幾個步驟來自我檢查。

首先,你可以拿一張紙出來,在上頭寫上「認知」、「情緒」、「思想」、「語言」、「知覺」、「行為」、「驅力」、「病識感」、「生理症狀」這幾欄。

然後翻到本書的前面,重新嬝炕u憂鬱的影響有哪些」一章。

  當你注意到自己有哪些行為符合上面的症狀時,你就紀錄下來,盡量用你的口語來講,不要弄一些很複雜的術語,你想到什麼,就說些什麼,例如:你認為自己的認知部分很「灰色」,那你就寫下「認知:灰色」;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個行為怪異的人,你就寫個「行為:怪異」。

如此一欄接一欄寫,直到最後一段,整理成一張。

  然後第二步驟,就是找兩位你能相信,且很熟悉你的狀況的人,請他們依照這幾個步驟,按照上面的那幾欄位,一一評估你的狀況。

  在他們完成對你憂鬱狀況的評估之前,不要讓他們彼此有交談的機會,也不要讓他們知道你對自己的評估。

  最後,你可以將三個人的評估報告一同亮出來,一起來討論。

三個人都一致同意的敘述,你可以姑且相信,做個記號。

但是更重要的部分是:三個人不一致的地方──尤其是三個人的意見通通不一致;或者另外兩個人的意見一致、但與你的看法有所出入的部分──這些會是最有問題的地方。

  舉個實例來說明好了。

倘若你對自己的評估是:   「認知:基本上是個樂天主義者,但是有些時候會很容易擔心,也不知道自己在怕些什麼?」   「言語:講話速度很快,有人說聽我說話會緊張,但我沒注意過這一點」   「病識感:大概沒有吧?反正我覺得自己沒病」   「知覺:我正常的很,沒有幻聽、沒有幻覺,不要把我當瘋子」   「生理症狀:很容易胃痛,頭痛,下班的時候,常常會感覺到很疲倦」   「其他部分:通通很正常,什麼問題也沒有」      但是另外兩位朋友對你的評估大同小異,三個人都同意了你是個很會頭痛的人,也是個沒幻覺的人。

那這種意見一致的部分,我們將之稱為「共同信念」。

但是一位在「認知」部分,給你的評語是:「他是個緊張大師,什麼事情都會擔心。

」,另一位在「認知」部分,給你的評語是:「他是個很隨和的人,一切事情都無所謂,還有,實在太懶了一點。

」這可就奇怪了,三個人的意見竟然完全不一樣。

這部分就是我們所謂的「集體盲點」。

  另外一種癥結的形式,是兩個人對你的看法都一致,但是跟你的看法不同。

例如:兩人都說你是緊張大師,但你卻自認為是個樂天主義者。

這就顯然是你有看法跟別人的有出入了。

這部分,我們稱之為「個體盲點」。

  至於你跟其中一位的看法相同,但跟第三位的看法不同者,這部分就暫時不要討論,雖然也是有意義,稱之為「偏差性盲點」但是講述起來有點複雜,超出本書的討論範圍。

  「共同信念」代表的是你與朋友之間對你的共同印象,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倘若三個人一致標明「情緒:相當的憂鬱」,那你可能真的有憂鬱的症狀(但是還未必到憂鬱症的地步)。

  「集體盲點」代表的是一種高度分歧的狀態,原因可能是你本身在這點上是言行不一致的,或是你的朋友自己也有問題,所以沒有辦法得到共識。

關於這點,很值得你們繼續去討論。

討論到最後,倘若還是「集體盲點」,那就只好放棄了,你們也野i以拿這幾張表以及你們的討論,一起去找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討論,要不然沒有心理治療背景的人,可能不太容易判斷其中的真正意涵。

倘若你們經過討論之後,構成了「個體盲點」,例如:你老是說自己是樂天派,但明明你就是個緊張大師,每個人都看得出你的盲點來了,就是你自己沒看到。

這時,你就會清楚,原來是自己沒注意到自己的問題。

你可能真的就是個緊張大師。

  倘若你們討論的結果是「偏差性盲點」,這時,由於問題可能出在於兩位朋友之間的情緒互動,或者是他們對你的印象與期待不同,所以帶來了偏差,這偏差又造成了盲點。

這時候,以一般讀者的能力,是無法鑑別的,必須拿這幾張表以及你們的討論,一起去找心理師、社工師或精神科醫師討論,倘若你們沒有認識的心理師或精神科醫師,那麼你們也可以找具有諮商經驗的人來討論看看。

  一旦完全討論清楚之後。

把「共同信念」與「個體盲點」的部分列出來,看看你到底是不是處在憂鬱狀態。

倘若三個人從字面上的描述都覺得你有憂鬱的特質,而你自己也覺得自己最近生活確實有些疲倦與力不從心,這時我會建議你去看精神科醫師、心理師、社工師。

倘若三個人的判斷結果,你的憂鬱特質非常強烈,甚至有自殺的意圖,那麼,應該事不宜遲,立刻到精神科門診掛號。

倘若三個人的判斷結果,認為你有輕微的憂鬱,但應該還不至於到精神疾病的程度(隨你們猜,你猜了就算),那麼你可以先去看心理師或社工師,他們將會給你一些協助。

倘若萬一你已經達到重度憂鬱症的狀態,他們也會轉介到精神科過來。

  這種方法是筆者在發展「矛盾檢證原則」時,將傳統學術上的問卷方法改編而成的。

很多患者往往已經病的很深,卻不認為自己在生病;有些健康者則是每天聽媒體說了再說,說到都自己都很擔心有沒有病。

倘若使用一般的自填式問卷,準確度可能會頗低。

所以筆者才推薦這種結合眾人之力,合力來協助你的方式。

  倘若讀者覺得上面的方法真的很難使用:「步驟太多」、「可靠的朋友不多」等等,那你只好使用一般傳統的自填式憂鬱測驗表。

這類測驗表在超商或網路上都很多,不妨自己取回或下載來使用,但相對的,填表的只有你一個人,而「人」又是最不容易看見自己問題的。

可信度就會比較低。

   較舊的一篇 回上一層選單 較新的一篇 - 主條目:【精神相關】 治療相關 關係專區 心靈專區 其他相關 最新文章 【精神相關】底下的細目:精神症狀 精神官能症 妄想症 躁鬱症 【憂鬱症】 焦慮症 思覺失調症  杏語心靈花園圖書館正在整建中,尚未全面開放,您要收尋的文章經過核對,發現尚未收錄在新的杏語心靈花園裡頭。

暫時且陳列於此。

資料內容均不變。

一旦本文收錄進杏語心靈花園,將自動跳轉到新的頁面,諸多不便,尚請見諒。

線上諮詢 線上約診 線上約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