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抽取天然氣或者石油(水力壓裂)會放出重金屬、礦物質、放射性物質等導致水源污染,從而威脅當地生態環境和居民身體健康。

並認為這種技術給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包括使 ... 天然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關於與「天然氣」標題相近或相同的條目,請見「瓦斯」。

天然氣是一種主要由甲烷組成的氣態化石燃料。

它主要存在於油田以及天然氣田,也有少量出於煤層,因此天然氣是火力發電的一種燃料,發電時雖比煤炭發電好、但發電過程中也會製造一定程度的碳排放。

當非化石的有機物質經過厭氧腐爛時,會產生富含甲烷的氣體,這種氣體就被稱作生物氣體。

生物氣的來源地包括森林和草地間的沼澤、垃圾堆填區、下水道中的淤泥、糞肥,由細菌的厭氧分解而產生。

生物氣還包括胃腸漲氣(例如:屁)。

當甲烷(生物氣)溢散到大氣層中時,它將是一種直接促使全球暖化化愈演愈烈的溫室氣體。

這種飄散的甲烷,經過有效的處理,就不會被視作一種污染物,而是一種有用的再生能源、雖說如此,天然氣依舊不是潔淨能源、也非綠能。

然而,在大氣中的甲烷一旦與臭氧發生氧化反應,就會變成二氧化碳和水,因此排放甲烷所導致的溫室效應就會以二氧化碳的方式繼續延長下去。

而且就燃燒而言,天然氣要比煤這類石炭紀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要少得多。

甲烷的重要生物形式的來源是白蟻、反芻動物(如牛羊)和人類對水稻的耕種。

據估計,這三者的散發量分別是每年15、75和100百萬噸(年散發總量約為1億噸)。

目次 1化學成分和能含量 1.1化學成分 1.2能含量及相關數字 2用途 2.1發電 2.2天然氣車輛 2.3家用 2.4肥料 2.5其它 3來源 3.1未來可能的來源 4生產與加工 5儲存與運輸 6安全 7天然氣危機 7.1北美 8參見 9參考資料 化學成分和能含量[編輯] 化學成分[編輯]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甲烷是最短和最輕的烴分子。

它也可能含有一些較重的烴分子,例如乙烷(C2H6)、丙烷(C3H8)和丁烷(C4H10),還有一些酸性氣體,如二氧化碳和硫化氫。

部分氣田所產天然氣還含有二硫化碳和羰基硫等有機硫。

參見天然氣冷凝物。

有機硫化物和硫化氫(H2S)是常見的雜質,在大多數利用天然氣的情況下都要先除去。

含硫雜質多的天然氣用英文的專業術語形容為「sour(酸的)」。

儘管天然氣是無色無味的,然而在送到最終用戶之前,還要用硫醇來給天然氣添加氣味,以助於泄漏檢測。

天然氣不像一氧化碳那樣具有毒性,它本質上是對人體無害的。

不過如果天然氣處於高濃度的狀態,並使空氣中的氧氣不足以維持生命的話,還是會致人死亡的,畢竟天然氣不能用於人類呼吸。

作為燃料,天然氣也會因發生爆炸而造成傷亡。

雖然天然氣比空氣輕而容易發散,但是當天然氣在房屋或帳篷等封閉環境裡聚集的情況下,達到一定的比例時,就會觸發威力巨大的爆炸。

爆炸可能會夷平整座房屋,甚至殃及鄰近的建築。

甲烷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下限為5%,上限為15%。

天然氣車輛發動機中要利用的壓縮天然氣的爆炸,由於氣體揮發的性質,在自發的條件下基本是不具備的,所以需要使用外力將天然氣濃度維持在5%到15%之間以觸發爆炸。

能含量及相關數字[編輯] 每燃燒一立方米商業品質的天然氣可產生38M焦(10.6千瓦·時)的能量。

在美國使用的英制單位下,相當於燃燒每一立方英尺天然氣產生1031英制熱量單位(BTU)。

在美國,天然氣經常以「撒姆」(Therm,縮寫為th,1Therm=100,000BTU)為單位零售。

批發交易則通常是使用「十撒姆」(Decatherms,縮寫為Dth),或採用「千十撒姆」(Thousanddecatherms,縮寫為MDth),或「百萬十撒姆,縮寫為MMDth)作為單位。

一個百萬十撒姆大致相當於十億立方英尺天然氣。

用途[編輯] 發電[編輯] 作為燃氣渦輪引擎和蒸汽渦輪發電的主要燃料,天然氣非常重要。

在燃氣渦輪蒸汽渦輪聯合循環的模式下發電,能源利用的效率特別高。

對自然環境而言,燃燒天然氣比起石油和煤之類化石燃料要更加清潔,產生更少的溫室氣體。

獲得同樣的熱量,燃燒天然氣產生的二氧化碳比燃燒石油要少30%,比煤要少45%。

[1]使用天然氣的聯合循環發電在可用化石燃料能源中最為潔淨。

此項技術在能夠以合理的成本獲得天然氣的地方正被廣泛採用。

燃料電池(fuelcell)技術可能最終為天然氣轉化為電提供更清潔的選擇,但是此項技術目前還不具備價格競爭力。

同樣,據說天然氣將在2030年左右達到頂峰,比石油頂峰晚了20年。

全球天然氣供應將在二十一世紀八十年代中葉枯竭。

天然氣車輛[編輯] 主條目:天然氣車輛(英語:Naturalgasvehicle) 北京公交的一輛BJ6123C7BTD-1型壓縮天然氣客車;北京市於1999年9月開始在公共運輸領域推廣天然氣車輛[2][3],其中壓縮天然氣車輛大多採用頂置氣瓶 壓縮天然氣(以及液化天然氣)被用作其它汽車燃料的清潔替代物。

自2003年起,擁有天然氣車輛最多的國家為阿根廷、巴西、巴基斯坦、義大利和印度。

它的能量效率與柴油發動機相比較低,但是污染值部分,相對地在粒狀污染物(Particulatematter,PM)部分是完全不存在的,且在氮氧化物的排放上,亦遠較柴油車為低。

主要天然氣引擎採用火花點火(Sparkignition)方式引燃提供動力,與汽油引擎相同,卻具有較高的辛烷值(120~130,Octanenumber)。

因此在引擎的設計上其壓縮比(Compressionratio)可以提升至11左右,彌補在能量熱值上的不足,且在近年來由於引擎科技的進步,透過高壓縮比,多點噴射系統(Multiinjection)與渦輪增壓裝置(TurboCharger),其動力輸出性能已經與傳統汽柴油引擎不相上下。

推廣天然氣車輛的主要原因為天然氣產量與儲存量豐富,價格便宜;將一般家用天然氣輸送管線中燃氣加壓儲存在高壓鋼瓶中,即可成為車輛使用之天然氣燃料。

天然氣車輛排放的碳氫化合物(THC)中,80%以上為甲烷,甲烷不會因為光化學反應而與NOx反應形成臭氧(O3),致破壞大氣層,影響環境生態,但是仍會對於溫室效應產生影響,然而由於直接排放量遠低於其他對於溫室效應的氣體排放,所以各國家制定車輛污染排放標準時將甲烷類碳氫化合物排除,僅針對非甲烷類(NMHC,Non-MethaneHydrocarbon)進行管制。

然而天然氣因為比重小,其體積較其它液態燃料大,一加侖(3.785公升)等效柴油所含熱量約與標準狀況(21℃&latm條件)下3.5m3天然氣相當。

另外由於車輛上放置天然氣儲氣筒的空間有限,天然氣必須被壓縮至220bar左右儲存於筒內;容器為了承受高壓氣體,其結構通常為堅固且厚重之鋼材,或陸續開發複合材料與碳纖維材料之類高壓容器,故相對減少可利用空間並增加車體重量。

近年來由於環保壓力使然,歐美日各國競相開發天然氣車輛,並在都會區進行天然氣公車實車示範以宣導使用成效;在美國更因原油年需求量中有50%來自國外,且交通運輸所需能源中之96%皆須仰賴原油,因此在經濟因素之額外考量下美國乃積極利用其國內現有之豐富天然氣及既有管路,推行天然氣車輛。

家用[編輯] 向家庭提供的天然氣被用來烹飪和取暖/製冷。

CNG和LNG被用於沒有公用事業管道連接的鄉村家庭或可攜式烤架。

肥料[編輯] 天然氣是哈柏法(Haberprocess)產生用於肥料生產的氨水的主要原料。

其它[編輯] 天然氣同樣被用於製造纖維、玻璃、鋼鐵、塑料、油漆、食品製造加工以及其它產品。

來源[編輯] 世界天然氣產量圖 天然氣的商業生產主要來自油田和天然氣田。

天然氣和石油常常並存於同樣的岩層中,可以在這些油井中吸取天然氣。

此外,在煤礦、泥盆紀頁岩、地壓鹽水和結構緊密的砂岩中也會存在天然氣。

然而從中開採天然氣的成本較高,相關技術發展緩慢。

植物、垃圾、污水和動物的排泄物等有機物發酵時會產生沼氣,性質類似天然氣。

在以前,天然氣是作爲廢料在開採石油的過程中被燒掉的,因爲相對出產的石油來説,其用途不大。

但隨著化石燃料的儲量逐漸消耗,天然氣在能源供應中所佔地位不斷上升。

2005年,全球已探明的天然氣總儲量為179.53兆立方米。

21世紀初世界主要天然氣生產國 (單位:億立方米)資料來源(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伊朗 27.50萬 約896.63  卡達 25.78萬 378  沙烏地阿拉伯 6.75萬 656.8  阿聯 6.06萬 458  美國 5.60萬 5532.77  阿爾及利亞 4.52萬 820  挪威 4.46萬 880  委內瑞拉 4.19萬 284  奈及利亞 3.40萬 223.88 2009年,美國以624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產量超過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產量國。

2011年,中國天然氣產量1011.15億立方米,首次突破1000億立方米大關。

相比2010年,同比增長7.3%。

鄂爾多斯、塔里木、四川盆地是中國三大天然氣主產區。

2012年,中國天然氣產量1067.1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6.7%;累計進口天然氣407.7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29.9%。

其中,管道天然氣進口占53.3%,LNG進口占46.7%。

2012年天然氣中國表觀消費量達到1446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2.8%。

未來可能的來源[編輯] 其實中國在很早的時候建的沼氣池也是利用人畜糞便以及植物厭氧分解產生的甲烷收集,以供居民用來家用,只是規模較小 一種實驗性方法是使用垃圾產生的甲烷氣來為城市提供能源。

實驗表明甲烷氣是一種經濟上可行的能量來源。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有一項計劃,即從圈養在工廠化農場裡的牛的肥料中獲取沼氣和甲烷氣,來向小城鎮提供能源。

生產與加工[編輯] 天然氣是通過鑽井汲取,與石油汲取相似。

許多天然氣儲量都在海底。

天然氣通過管道從海上的生產平台運輸到岸上的採集點,然後再運到煉油廠進行提純。

提純的第一步驟是:水和其它液體在重力的作用下從天然氣中沉澱下來。

然後,乾燥的氣體通過冷卻塔。

在那裡,丁烷和丙烷被液化並收集起來。

這些氣體被稱為液化石油天然氣。

可作為原材料出售,用來生產化學品;或者裝罐出售,用做天然氣爐的燃料。

剩餘的天然氣可供應管道天然氣供氣網或經冷卻、壓縮處理成液化天然氣。

液化天然氣比天然氣占空間少,通過油輪運輸也更方便。

儲存與運輸[編輯] 在天然氣利用過程中的主要困難是儲存與運輸。

天然氣管道的方案是非常經濟的,但在需要穿越大洋的情況下並不可行。

另外,北美地區的許多現有天然氣管線已經接近運輸能力上限的事實,促使了一些氣候寒冷地方的政治人物公開談及潛在的天然氣短缺問題。

槽車只能短途運輸液化天然氣(LiquefiedNaturalGas,縮寫為LNG)或壓縮天然氣(CompressedNaturalGas,縮寫為CNG),而液化天然氣油輪則可以橫渡大洋來運輸液化天然氣。

遠洋輪船會直接運輸到最終用戶那裡,或是運到像管道這類能將天然氣進一步輸送的配送點那裡。

但是這種方式會因需要額外的設施在生產地點進行氣體的液化或壓縮而花費更多的資金,這種額外設施稱為液化天然氣站,並且還相應需要在最終用戶或輸入管道的設施那裡進行氣化或減壓的處理。

具有貯藏罐的液化天然氣運輸船 在過去,開採石油的過程中被一同采出的天然氣因為銷售起來沒有利潤,就被白白地在油田裡被燒掉(英文稱為flaring,燃燒廢氣的意思)。

根據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在1935年提交給國會的報告,1919年至1930年間美國全國浪費的天然氣,比被人消耗的天然氣還要多出20%,浪費的天然氣有4375億立方英呎,而美國的天然氣消費量為3520億立方英呎[4]。

如今,為了避免給地球大氣增加溫室氣體污染,這種浪費的做法在許多國家是被法律禁止的。

而且許多公司現在還認識到,將來通過液化天然氣、壓縮天然氣或其他到最終用戶的運輸方式,能夠從這種的天然氣中獲取商業價值。

因此,這些氣體被重新注入地層以待以後開採,這被稱為地下天然氣儲存。

它也有助於石油的抽取,因為這樣增加了地下的壓力。

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一項在沙烏地阿拉伯發明的名為「MasterGasSystem」(氣體治理系統)的技術,把那些天然氣用於海水淡化所需的發電、加熱之中,從而使石油開採不再需要廢氣燃燒(flaring)。

類似的還有一些同樣釋放甲烷氣體的垃圾填埋場,它們也加裝了設備來捕捉甲烷發電。

天然氣經常以壓縮天然氣的形態儲存在鹽丘,天然氣井中采空後遺留的地下洞穴,或者以液化天然氣的形態儲存於氣罐中。

在市場需求低迷的時候,天然氣就會注入這些地方儲存起來,待到需求旺盛的時候提取。

存貯點設在最終用戶附近最有助於滿足不斷波動的需求,但實際操作中也可能有各種阻礙的因素。

安全[編輯] 參見:厭惡劑 天然氣原本無色無臭,為使泄露可以被人嗅到,防止可能出現的爆炸,天然氣供應商會加入一種像爛雞蛋似「臭味」的化學藥劑,如早期的乙硫醇或現今的四氫噻吩。

在煤礦業,因為存在瓦斯燃氣的危險,需要使用瓦斯探頭和對燃氣安全的設備如安全礦燈。

在天然氣中加入氣味是在1937年NewLondonSchoolexplosion,由於在學校建築物中外洩的瓦斯沒被注意到,隨後被引爆造成3百多名師生死亡。

近年來天然氣爆炸已很少發生。

個人住宅、小型企業和輪船最易受到內部的天然氣外洩影響。

通常,爆炸會造成很大的損毀,但建築物不會倒下。

在這個情況下,在裡面的民眾只會有輕度到中度的受傷。

偶爾,瓦斯會聚成比較高濃度而造成致死的爆炸,在過程中夷平一個或多個建築物。

通常瓦斯在室外很容易消散,但在特定的天氣條件下也有可能會聚集到危險的份量。

而且,考慮到上千萬的使用燃油的建築物,使用天然氣的危險度相對低得多。

跟眾所周知不同,天然氣中加入的氣味是無毒的,但有些天然氣會生產一些酸性氣體,包含了硫化氫,而這些氣體是有毒性的。

抽取天然氣或者石油(水力壓裂)會放出重金屬、礦物質、放射性物質等導致水源污染,從而威脅當地生態環境和居民身體健康。

並認為這種技術給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傷害,包括使自來水自燃,引發小幅地震等。

反對者指出潛在的環境影響,包括地下水的污染,淡水耗損,空氣品質的風險,氣體和水力壓裂化學品遷移到地表面,泄漏和回流的表面污染,以及這些問題對健康的影響Environmentalimpactofhydraulicfracturing(如癌症、血液疾病、神經系統損傷、呼吸問題、生殖發育、流產、死胎、月經週期紊亂)也會讓地層壓力下降,而這種壓降又會導致地表下沉。

地表下沉則可能影響生態系統、地表水流、排供水系統、以及建築地基等等。

天然氣危機[編輯] 北美[編輯] 許多政治家和知名人士已在北美公開發表有關於天然氣危機可能發生的談話。

其中包括美國前能源部長史賓塞·亞伯拉罕(SpencerAbraham)、美聯儲主席艾倫·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以及加拿大安大略省能源部長德懷特·鄧肯(DwightDuncan)。

在美國,顯著的天然氣危機就是過去幾年中不斷增漲的價格。

這是因為本土供應的下降和發電站需求量的增加。

價格如此之高使得許多工業用戶,主要是石化企業,不得不關閉他們的工廠,導致原本的員工失業。

格林斯潘已經為天然氣危機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那就是重視液化天然氣(LNG)。

這個解決方案是資本密集性的,由於對本地發展持反對態度的人士而在政治上引起了激烈的爭議。

因為在公眾的認知中,LNG的終端有爆炸的危險,特別是在美國9/11恐怖襲擊之後。

美國國土安全部(UnitedStatesDepartmentofHomelandSecurity)負責維持本土安全,根據在2004年麻薩諸塞州波士頓的民主會議上通過的安全計劃安排,美國本土僅保留六個LNG的終端。

參見[編輯] 液化石油氣 各國天然氣 頁岩氣 參考資料[編輯] ^GreenHous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Naturalgas.org ^北京“大通道”退役新巴士上路.中國新聞社.1999-09-07[2020-02-19].(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23).  ^王宇;楊方.天高气爽迎奥运——北京成为全球使用天然气公交车的巨无霸.交通世界(交通部科學研究院).2001,(10):28–31.ISSN 1006-8872.doi:10.16248/j.cnki.11-3723/u.2001.10.008.  ^Castaneda,ChristopherJames.Invisiblefuel :manufacturedandnaturalgasinAmerica,1800-2000.NewYork:Twayne. :25.ISBN 978-0805798302.  維基文庫中相關的原始文獻:天然氣事業法 閱論編燃料氣體類型人造瓦斯(歷史(英語:Historyofmanufacturedgas)) 煤氣 合成氣 煤炭氣化 發生爐煤氣(英語:Producergas) 木煤氣 水煤氣 蒙德煤氣(英語:Mondgas) 粗柴油(英語:Pintschgas) 藍焰水煤氣(英語:Blaugas) 生物氣體 沼氣 氣化反應 掩埋沼氣(英語:Landfillgas) 高爐煤氣(英語:Blastfurnacegas) 天然氣 壓縮天然氣 液化天然氣 滲氫天然氣(英語:HCNG) 液化石油氣 丙烷 丁烷 車用油氣(英語:Autogas) 基礎設施 煤氣廠(英語:Gasworks) 煤氣鼓 天然氣處理(英語:Natural-gasprocessing) 天然氣儲存(英語:Naturalgasstorage) 壓氣機站(英語:Compressorstation) 添味劑加入器(英語:Odorizer) 瓦斯表 用途 煤氣燈 煤氣網罩(英語:Gasmantle) 氣爐 熱水器 氣體燃燒器(英語:Gasburner) 燃氣引擎(英語:Gasengine) 燃氣渦輪發動機 本生燈 長明火(英語:Pilotlight) 計量 韋伯參數 氣相色譜法 規範控制 AAT:300015150 GND:4015143-8 LCCN:sh85053223 NARA:10642736 NDL:00572845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天然气&oldid=69652474」 分類:​天然氣能源燃料燃料氣體隱藏分類:​包含AAT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ARA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AfrikaansAragonésالعربيةالدارجةAsturianuAzərbaycancaBikol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osanski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FryskGaeilgeGalego客家語/Hak-kâ-ngî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Kreyòl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do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Қазақша한국어KurdîLatinaLimburgsLombardLietuvių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मराठीBahasaMelayuမြန်မာဘာသာNedersaksies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ਪੰਜਾਬੀPolskiپنجابیپښتوPortuguêsRunaSimiRomână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Сахатыла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Shqip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తెలుగుТоҷикӣไทยTürkçeТатарча/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ўзбекчаVepsänkel’TiếngViệtWinaray吴语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