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處境的終極探索-《潛行者》 - Fkan影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潛行者》中,塔可夫斯基電影的主題走上了徹底的形而上學的道路,相對于前一部作品《鏡子》中的個體化的自我審視,《潛行者》則是以人類為主體的 ...
首頁电影影評電視劇熱評影集“揭開第六印的時候,我又看見地大震動,日頭變黑像毛布,滿月變紅像血,天上的星辰墜落于地,如同無花果樹被大風搖動,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樣。
天就挪移,好像書卷被卷起來;山嶺海島都被挪移,離開本位。
地上的君王、臣宰、将軍、富戶、壯士和一切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岩石穴裡,向山和岩石說:‘倒在我們身上吧!把我們藏起來,躲避坐寶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因為他們忿怒的大日到了,誰能站得住呢?’”---《新約-啟示錄》 “正當那日,門徒中有兩個人往一個村子去,這村子名叫以馬忤斯,離耶路撒冷約有二十五裡。
他們彼此談論所遇見的這一切事。
正談論相問的時候,耶稣親自就近他們,和他們同行,隻是他們的眼睛迷糊了,不認識他。
耶稣對他們說:‘你們走路彼此談論的是什麼事呢?’他們就站住,臉上帶着愁容。
”-----《新約-路加福音》 在《潛行者》中,塔可夫斯基電影的主題走上了徹底的形而上學的道路,相對于前一部作品《鏡子》中的個體化的自我審視,《潛行者》則是以人類為主體的一種總體化探索。
影片的情節很簡單,二十年前,一顆鄖星墜落到地球上的一個俄羅斯小鎮,大批人罹難。
村民從這奇異地區(現被稱為TheZone)出走并消失了。
傳說那裡有個叫TheRoom的内室,可滿足人們最深層的意願。
軍隊上害怕這個神秘莫測的屋子可能帶來的後果,就立即用鐵絲網圍起那塊區域,并拍全副武裝的軍隊巡邏。
有一個事業有成的作家,和一個科學家,雇傭了一個向導,帶領他們穿越TheZone。
在影片科幻的外衣下,塔可夫斯基讨論了靈魂,欲望,信仰,認知等諸多主題,加上塔式一貫的恢弘的鏡頭語言,影片成為了一曲傑出的哲學史詩。
一,兩個世界 影片中,塔可夫斯基應用不同的鏡頭色彩構建了兩個不同的世界,當然,影片的解讀也就與兩種世界的隐喻息息相關。
我們知道,塔可夫斯基是一名詩人,因此,海德格爾哲學中詩意的生活概念就成為其理想中最為完美的精神家園,區就被賦予了這樣的含義,它通過塔式的影像在一種話語的不可言說中走向了神性,通過它,人類可以達到終極的幸福願景,就如影片所說,可以滿足人類最深層次的願望,在達到這種生活的同時,一切關于人類的真理将會顯現。
在影片中,塔可夫斯基以彩色鏡頭來描述這種真理顯現的詩意世界,而在真實世界中,破敗的工廠和高聳入雲的煙囪所構成的現代鐵骨成為了當今世界的元素,這是一個真理和詩意生活被遮蔽的世界,因此,塔科夫斯基應用了黑白膠片來拍攝這部分時空。
在兩種世界中,欲望成為了被言說的主題。
真實世界悲慘境遇,歸根到底是非本真欲望糾集的結果,人類在不斷對于當下目标的追逐中,忘記了自我的本質實現,從而迷失了自我,從真實世界來到區的世界,追逐心中最深層願望的旅程,實質上形成了一場關于人類本質的拷問。
當然,區的世界也并不平靜,不斷出現的陷阱會逐漸吞噬掉其間的人類,而這一切,都是人類自身的欲望所緻。
影片中的向導說過:區是很複雜的系統,時刻充滿了危險,我不知道它沒人時是怎樣的,可隻要有人,這裡就動起來了,他的狀态是我們本身的情緒造成的。
影片中,塔可夫斯基的神秘主義傾向也發揮到了極緻,影片中區内的引路方式竟是扔螺絲帽,這種對于不确定和非言說的迷戀,代表了塔式的一貫傾向。
影片中有這樣一段,作家在初入區的時候,想要不以扔螺絲帽的方式獨自前進,結果受到了區的警告,塔可夫斯基藉此表明,詩意生活與真理是有自己無法亵渎的神秘規則的,作家所代表的世俗規則在這裡是無法實現的,最高願景是不被人為邏輯所洞察的。
二,三個人 影片中,塔可夫斯基着重建立了三個人的形象,作家,教授和向導,對于作家,導演給與了較多的筆墨,在影片中,作家總共有三次集中的個人話語的體現,三次話語隐喻的不同體現了作家個人靈魂的升華,在影片一開始,作家就滔滔不絕的說道,世界是用生鐵的律法來管理,不存在神秘的東西,即使有區,大概也和這個世界一樣,是寂寞的。
從影片中可以看出,對于作家來說,理性世界的鐵的定律已經控制了世界,一切都在條例化和規則化,非确定性的喪失在造成了新鮮感喪失的同時,也造成了相對于作家來說的及其重要的靈感的喪失。
因此,一切都是無意義的。
在酒館中,作家對教授說道,您發現一個真理,而我發現了一批,可以看出,作家此時已經深刻的意識到了自己的矛盾,文化的自我實現依賴于不确定性造成的自由和新鮮,這當然和理性的規則化是格格不入的,它帶給作家以靈感,但是,這種自由卻造成了自我界定的困難,對與錯已無法區分,就如影片中的羅馬文物一樣,完全客觀的鑒賞它已經不再可能,這就導向了作家下面兩段的自言自語:1我的良知需要素食主義赢得整個世界。
并且我的下意識卻向往着一塊抹上汁的肉。
2我原以為我能改變他們,誰知道他們以他們的方式改變了我,從這些話可以看出,作家陷入了兩個困境。
1多元化造成的自我界定的困難,他已經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一個可以給人類有所幫助的作家,2理性世界的侵襲已經使自己喪失了本來意圖,自己已經成為了被人操縱的木偶。
對于教授來說,塔可夫斯基并沒有給他過多關注,他隻在結尾的爆發中完成了與自己身份相符的符号化作用,塔可夫斯基更多的是對其身份感興趣-物理學教授,作為揭示客觀世界運動規律的闡釋者,他是理性的代言人,他的信仰體系中是不存在某種神秘的,不可解釋的事物的,我們知道,信仰是欲望的認知體系,因此,雖然他與向導都有實現詩意生活與真理顯現的欲望,但是認知體系的不同使得他們采取了完全不同的行動,他的理性認知體系告訴他,這種神秘的,不可邏輯化的事物會給人類帶來災難,是罪惡的源泉,而對于向導來說,這是人來躲避理性侵襲的避難所,是人類最後的家園。
而向導這個人物,塔可夫斯基給與了足夠的同情,甚至可以從中看到導演自己的影子,他被塑造成一個先知一樣的角色,他不斷的帶領不幸的人們來到區中,實現自己的本真願望,雖然自己的女兒由于自己的職業而受到輻射天生殘疾,但這種苦修般的行為在給不幸的人帶來希望的同時,也實現了自生的價值。
影片中,向導沉默寡言,但每次發言都富含哲理,影片中,向導有一段關于音樂的話語,他說,音樂的意義就在于人類需要它,這可以看作是塔可夫斯基對于自己影片價值的自我表白。
三,一個主題 塔可夫斯基對于這些宏大大主題的讨論并不是形而上學的空談,讓我們來看文章開頭的聖經,這是《潛行者》中出現的兩篇聖經,第一篇出現在影片中部,向導趴在水邊,畫外音就是這段聖經,這是人類對自我良知的責問,也是三人内心困境的寫照,基督揭開七個封印,降罪于人類,正是映射了現代社會的深刻災難。
道德真空,虛無主義,理性蔓延,這些風險社會災難的罪魁禍首正是人類,塔可夫斯基用意象化的鏡頭(一個很長的關于廢棄的各種日常用品,包括聖母像的鏡頭)來表現這種災難。
(鑒于篇幅有限,這裡就不再多談)當然,塔可夫斯基并不僅僅表現了這些困境,還提供給人類解決辦法,因在影片中,向導在水邊醒來,望着仍在沉睡的作家和科學家,朗讀了第二篇聖經,“兩個門徒”顯然暗指作家和科學家,他們費盡周折,冒險進入“區域”去尋找的東西其實就在他們身邊,但他們的眼睛已被蒙蔽,看不見那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如同主在我們身邊,我們卻不認識他一樣。
這種受蒙蔽的東西是什麼?顯然是人類生活的偉大願景,是詩意的生活的真理,但又怎麼可能在身邊呢?結合影片結尾,我們找到了答案,在影片結尾,向導的妻子表現出了與向導的偉大愛情,這種愛情,體現了某種程度的詩意生活,是人類心中最深層次的願望,正如塔可夫斯基所說:潛行者的妻子來到他們歇腳的那家館子時,作家和科學家面對了一種令人困惑的、難以理解的現象。
在他們面前這位女人因為她丈夫而經曆了難以言喻的苦難,并且跟他生了個病童;但是她依舊一如年輕時候,以無私、毫不猶豫的摯誠愛着她丈夫。
她的情愛和真誠是對抗那毒害着現代世界的信仰缺乏、犬儒主義和道德真空的最終奇迹。
影片最後,向導的女兒具有了超人的能力,殘疾的她可以用目光推動水杯,這表明,人類間偉大的情感可以戰勝物理世界的鐵的法則,不過這種表現是神秘化的,這正是《潛行者》的現實意義。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1分享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Articles)科學認識論的病變雖然導演達倫•阿羅諾夫斯基在其處女作《pi》中“展示”了大量的數學知識,企圖以此來包裝電影中終極認識理論的科學性,但很可惜的是,這些數學知識看起來未免有些小兒科,我們無法想象一名當代的傑出數學家終其一生隻研究一個數字。
當然,我們無法...Johnney乙丁801文化發展的縮影-《人體雕像》其實相對于《人體雕像》,個人更喜歡《追求不朽的人》這個譯名。
因為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個看似平淡的譯名更多的揭示了影片的内涵。
雖然還沒有欣賞過導演喬治 巴勒菲的處女作《田園春光》,但從其第二部作品中,我們卻可以感受到導演高超的掌控能力...Johnney乙丁781另類史詩-《不羁夜》正如影片的另外一個中文譯名一樣,保羅托馬斯安德森和《不羁夜》一起在九七年一舉成名,作為導演真正意義上的處女作,安德森在其中表現出了天才般的導演才能。
讓人很難想象是,一個27歲的年輕人能純熟的掌控一部如此複雜的電影。
也許,當時的影評...Johnney乙丁661文化發展的縮影其實相對于《人體雕像》,個人更喜歡《追求不朽的人》這個譯名。
因為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個看似平淡的譯名更多的揭示了影片的内涵。
雖然還沒有欣賞過導演喬治 巴勒菲的處女作《田園春光》,但從其第二部作品中,我們卻可以感受到導演高超的掌控能力...Johnney乙丁911仿像下權力鬥争中的人-《錄影帶謀殺案》從某種程度來說,大衛科南博格可以被看作是反思工具理性對人類異化最為徹底也最為成功的導演。
無論是《撞車》中現代性愛的機械化與工業化,還是《蒼蠅》中過渡迷戀理性科學的人類悲劇,抑或是《裸體午餐》中迷幻劑下湧動的非理性世界,都是大衛科南...Johnney乙丁863相關文章(RelatedArticles)閱讀更多
延伸文章資訊
- 1開眼電影網
開眼 ﹥電影 ﹥潛行者Stalker. 潛行者Stalker. 電影史上重要的科幻電影,俄國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執導,敘述潛行者領導兩名男子穿越未知領域,找尋一個稱之為希望的 ...
- 2往房間的旅程
《潛行者》(Stalker, 1979)是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 1932- ... 的曖昧性,法國影評人德貝克(Antoine de Baecque)亦有點出,並認為三.
- 3潛行者-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潛行者》(俄語:Сталкер)是一部1979年的藝術科幻電影,由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所導演,劇本由斯特魯加茨基兄弟改寫自他們的小說《路边野餐》(1972)。
- 4人類處境的終極探索-《潛行者》 - Fkan影評
在《潛行者》中,塔可夫斯基電影的主題走上了徹底的形而上學的道路,相對于前一部作品《鏡子》中的個體化的自我審視,《潛行者》則是以人類為主體的 ...
- 5《潛行者》(Stalker) - 走進內心深處那個秘密房間
俄國導演安德烈塔可夫斯基執導的《潛行者》,常被稱為最重要的科幻電影之一,但它更像一部哲學 ... 更多Lizzy 的Lizzy影評- Lizzy on Films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