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917年夏回國。

胡適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興趣廣泛,著述豐富,作為學者他在文學、哲學、史學 ...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其中,適與適之之名與字,乃取自當時盛行的達爾文學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典故。

安徽績溪上庄村人。

1910年考取庚子賠款第二期官費生赴美國留學,於康乃爾大學先讀農科,後改讀文科,1914年往哥倫比亞大學攻讀哲學,學於哲學家約翰·杜威。

1917年夏回國。

胡適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

興趣廣泛,著述豐富,作為學者他在文學、哲學、史學、考據學、教育學、倫理學、紅學等諸多領域都有深入的研究。

胡適曾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大文學院院長、輔仁大學教授及董事、中華民國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美國國會圖書館東方部名譽顧問、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士、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館長、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位於台北南港)院長等職。

胡適還是中國自由主義的先驅。

治學方法~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胡適深受赫胥黎與杜威的影響,自稱赫胥黎教他怎樣懷疑,杜威先生教他怎樣思想。

因此胡適畢生宣揚自由主義,提倡懷疑主義,並以《新青年》月刊為陣地,宣傳民主、科學。

畢生倡言「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言必有徵」的治學方法。

文學革命論~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 發表「建設的文學革命論」,提出「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的主張。

胡適於1917年1月發表的《文學改良芻議》一文,是文學革命的第一聲號角。

文章語氣雖緩和,但以白話文代替文言文的主張及辦法都已明白提出,因此引起知識界的強烈關注。

胡適曾提及:「古文經過桐城派的廓清,變成了通順明白的文體,所以在那幾十年中,古文家還能勉強掙扎,要想運用那種文體來供給一個驟變的時代的需要。

但時代變得太快了,新的事物太多了,新的知識太複雜了,新的思想太廣博了,那種簡單的古文體,無論怎樣變化,終不能應付這個時代的要求,終於失敗了。

此一番話點出了白話文運動不得不然的時代背景,並對文言文作了無情的診斷。

胡適極力主張「言文一致」 要文字當「語言」的符契,並隨著活的語言變遷,此即「我手寫我口」的白話文,也就是說「文學革命的主要意義實在只是文學工具的革命。

胡適「工具」的創新,視為發展新文學的第一步。

而他之所以提倡此運動,則是為了普及民眾教育以救國的時代要求,故提出「讀書不需口譯」的文學。

」 胡適是中國新詩的開山祖,他自己則戲稱為-新詩老祖宗 民國八年十月,胡適發表篇重要論文 以為中國文學的革命運動,先要解放語言文體,他說:中國近年的新詩運動,可算是一「詩體大解放」,因為有了這一層詩體的解放,所以,豐富的精神,精密的觀察,高深的理想,複雜的感情,方才能跑到詩裡去. 所謂的「白話」文學 一、白話的「白」,是戲台上「說白」的白,是俗語「土白」的白,故白話即是俗話。

二、白話的「白」,是「清白」的白,是「明白」的白,白話但須要「明白如話」。

三、白話的「白」,是「黑白」的白,白話便是乾乾淨淨沒有堆砌塗飾的話,也不妨夾入幾個明白易曉的文言字眼. 文學革命論~八不主義 1.不做言之無物的文字。

2.不做無病呻吟的文字。

3.不用典。

4.不用套語爛調。

5.不重對偶,文須廢駢、詩須廢律。

6.不做不合文法的文字。

7.不摹倣古人。

8.不避俗話俗字。

古典小說研究 胡適在古典小說《紅樓夢》、《水滸傳》、《西遊記》、《三國演義》、《三俠五義》、《海上花列傳》、《兒女英雄傳》、《官場現形記》、《老殘遊記》等十二部小說的研究皆卓然有成,著述六十萬言,結集為《中國章回小說考證》出版。

胡適是新紅學派—考據派的創始人,可以說是將小說納入了學術研究正軌的第一人,取代蔡元培為代表的「索隱派」舊紅學。

文學風格與貢獻 1.文章風格:其文章內容多是對中國舊文化的批評,或對西洋文明的讚揚,一生關懷中國文化的重建和再造。

新詩嘗試集為我國第一本新詩集。

2.貢獻:提倡白話文學,造成五四新文學運動,開創新文學,功不可沒。

胡適名言 尊重事實,尊重證據 大膽的假設,小心的求證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保守永遠是多數,年輕人只管向前衝 為學有如金字塔,要能廣大,要能高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新文化運動 開端:陳獨秀主編《新青年》雜誌 敦促者:蔡元培擔任北大校長 〈一〉文學革命 白話文 1.胡適開端─在《新青年》提出改良文學的「八不主義」 2.陳獨秀唱和,倡導「文學革命論」 3.魯迅引起大迴響: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西方文學譯介 白話詩出現 新式標點符號流行 文學平民化:文學革命有初步成績 〈二〉思想解放 白話文成為宣傳利器 新思潮刺激學生愛國行動 擴大延續成「五四運動」時間:民國8年5月4日原因:山東問題 北京全體學界通告 現在日本在萬國和會上要併吞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他們的外交大勝利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山東大勢一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所以我們學界今天排隊遊行,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維持公理。

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中國存亡,就在此舉了! 今與全國同胞立兩條信條道: 中國的土地可以征服,不可以斷送! 中國的人民可以殺戮,不可以低頭! 國亡了,同胞起來呀! 要求:拒簽和約、收回山東利權、廢除「二十一條要求」 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經過: 1.北京天安門學生聚集、開會示威 2.學生遊行示威、被捕 3.學生總罷課、工人罷工、商人罷市 結果: 1.北京政府懲辦官員、拒簽和約 2.要求達成、學生運動告一段落 影響: 1.社會普遍覺醒 2.國人尋求「個人解放、社會平等、國家獨立」意識 3.擴大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梅雪爭春徐志摩   南方新年裡有一天下大雪 我到靈峰去探春梅的消息 殘落的梅萼瓣瓣在雪裡醃 我笑說這顏色還欠三分艷   運命說你趕花朝節前回京 我替你備下正鮮艷的春景 白的還是那冷翩翩的飛雪 但梅花是十三齡童的熱血 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影響 〈一〉全盤西化 1.引進「德先生」─民主、「賽先生」─科學 2.抨擊儒家思想、傳統文化,「打倒孔家店」 〈二〉引進新思想 1.報刊改用白話文 2.西方各種學說主義引進,特別注意「馬克思主義」 蘭花草 詞:胡適曲:佚名 我從山中來帶著蘭花草 種在小園中希望花開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時過 蘭花卻依然苞也無一個 轉眼秋天到移蘭入暖房 朝朝頻顧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開能將夙愿償 滿庭花簇簇添得許多香 胡適白話詩~老鴉 我大清早起, 站在人家屋角上啞啞的啼。

人家討嫌我,說我不吉利; 我不能呢呢喃喃討人家的歡喜!   天寒風緊,無枝可棲。

我整日裡飛去飛回,整日裡又寒又飢。

我不能帶著鞘兒,翁翁央央的替人家飛; 不能叫人家繫在竹竿頭,賺一把黃小米。

胡適白話詩~秘魔崖月夜 依舊是月圓時, 依舊是空山靜夜, 我踏月獨自歸來, 這淒涼如何能解?   翠微山上的一陣松濤, 驚破了空山的寂靜。

山風吹亂了窗紙上的松痕, 吹不散我心頭的人影 苟且/胡適 這苟且二字,便是隨隨便便的意思,說得深一層,便是上海人說的撒爛汙①,呀呀糊。

唉!我想起這苟且二字,在我們中國真可以算得一場大瘟疫了。

這一場瘟疫,不打緊,簡直把我們祖國數千年來的文明,數千年來的民族精神,都被這兩個字瘟死了。

唉!好不傷心呵! 先說我們祖國的科學。

以前我們中國,講起各種科學來,哪一門不發達得早,神農皇帝的時候,便能嘗藥性,發明醫學。

黃帝的時候,已有人會算天文,會造日曆。

到了唐堯的時候,那天文學更發達了。

黃帝的時候,便會做指南車,那指南車便是現在的羅盤。

現今各國人航海行軍,哪一個不用這個東西,可見我們中國的磁學發達得非常之早了。

唉!講到我們中國上古時代的文化,那真正是我們的光榮了。

不料到了後世,有什麼聖人出來了,口口聲聲說什麼聽天安分,總要少思省事,這麼一來,可不得了,從此以後,什麼事情,都不肯竭力去研究了,只曉得隨便。

講那醫學的,看見前人說過了,有了藥性的書了,我們只好隨便用用吧,何必再去多事呢!講天文的,看見人家有了現成書了,也隨便用用吧,何必再去研究呢!何必再去推測呢!用羅盤的,只要那磁針可以用得,也便隨便用用吧,何必去改良呢!又何必從這支磁針上面去發明別的學問呢?如此種種,說不勝說了,只這隨便二字,便把我們祖國的文明,輕輕的斷送了。

唉!這是苟且的第一步呢!到了後來,越發退步了,隨便了還不算,竟要撒爛汙了,無論學醫,學工,學農,學商,學各種技術,隨便學一點什麼皮毛,便了不得了,胡作胡為的,只要騙得錢到手,什麼都去做。

我們的祖國,就亡在這種人手裡了。

唉!傷心極了,這便是苟且的第二步。

列位要曉得,那外國人所以強到這步地位,並沒有別的法子,不過是不肯苟且罷了。

從前有一個華(瓦)特,他看見鍋中燒水,水沸的時候,那鍋蓋躍躍欲動,不到一會,那鍋蓋居然掀開一條縫兒,那水蒸氣便咈咈的噴出,華(瓦)特見了,心想這水氣竟有很大的力量,於是心中大悟,從此便用這水蒸氣,造了那些火輪船。

這不是那不肯隨便的功效嗎! 上面說的,都是科學文明上的話兒,至於那民族精神,那可更不可苟且了。

你看我們中國的民族,今年你來做皇帝,他也服服貼貼的,明年他來做皇帝,他也服服貼貼的。

唉!國民苟且到這步。

科學上是苟且極了,思想精神哪一件不苟且,行一步路,做一件事,說一句話,哪一件不苟且,國亡了,還要隨便些兒吧。

噯喲!那可真亡了,祖國可真是沒有救的了。

唉!可恨呵!苟且。

【注釋】①撒爛汙:即「拆爛汙」,指不負責任,或將事情辦壞,使難以收拾。

(選自競業旬報第三十六期) 〈容忍與自由〉一文選自《胡適作品集》,原發表於民國48年〈自由中國〉半月刊。

作者主要闡述「容忍為一切自由的根本,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的觀點。

立刻引起不少回響,毛子水寫了一篇〈「容忍與自由」書後〉,殷海光寫了一篇〈胡適論「容忍與自由」讀後〉,都是針對本文提出讀後感及看法。

胡適一向主張民主自由,他曾任〈自由中國〉創刊發行人,該雜誌以主張言論自由著稱,胡適發表本文,強調容忍的態度比自由更重要,自有其特殊意義。

   民國三十八年以來,政府為了因應當時政治環境實施戒嚴,因此對於人民集會結社、言論、講學、新聞雜誌……等,採取多項管制。

當時〈自由中國〉的主持人雷震,與雜誌當年即以言論開放,敢於挑戰言論自由尺度聞名,曾受到戒嚴時期有關當局的側目。

胡適、殷海光、雷震等皆為著名的自由主義論者,胡適發表本文,呼籲政府及自由中國雜誌社雙方皆須克己,對異己需有容忍的態度。

然而後來雷震被捕入獄,〈自由中國〉停刊;殷海光亦被迫自臺大離職,鬱鬱以終。

再次印證本文中所說,容忍的精神是何等的難求。

文中作者先以年少時,自認自由反而戕害自由的往事,以及中年以後,整個社會對他這個無神論者的包容現身說法;又進一步引用宗教史、政治思想史上的例證,強調『容忍異己』才是最難得的雅量。

   首段胡適以布爾先生及自己本身的體驗,來揭示主題:「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為一切自由的根本,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

次段強調容忍的難得,不能容忍是因為深信「自己不會錯的心理」,文中更舉出二個例子:宗教自由及文學主張來印證其說法。

末段更呼籲要養成容忍異己的雅量,才能要求別人的諒解。

胡適主張「只有七分證據,不能說八分的話」,也就是他所說的多是有證據事實,而絕少個人的空想臆測,故文章在於討論「容忍與自由」當然也少不了古今引證來加強其論點。

總體而言,他的文章平實而意味深長。

作者教我們要容忍異己,只是要我們能有尊重不同主張、意見的胸襟,並非要我們不可堅持己見。

正如殷海光所指出的(見「課外學習」),胡適只是提醒大家,在我們堅持己見的時候,不要忽略別人也有堅持己見的權利。

胡適服膺實驗主義,照實驗主義的看法,一切學說理想,一切知識,都只是待證的假設,並非天經地義,因而此一學說主張,世間無固定不變的絕對真理,真理為相對的,常隨時代環境而變動,有用即為真理,而各種觀念、理論、思想都只是幫助人類適應環境的工具而已,當然不具有「絕對之是」,更遑論「以吾輩所主張者為絕對之是」。

回前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