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降血壓藥物, 反能減輕腎臟負擔| 黃漢華 - 遠見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至少有四成病人是被糖尿病害的,」國泰醫院腎臟科主任級醫師馮祥華說。

... 健康危害行為監測調查」,發現有五成六受訪者認為三高藥物會傷腎;其中, ... ESG遠見|華人精英論壇|城市學|健康遠見|遠見行動誌|電子報|註冊|登入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了解關閉首頁好享生活健康服用降血壓藥物,反能減輕腎臟負擔三高風險5〉別聽信洗腎謠言文/黃漢華   2016-09-20瀏覽數40,650+「本文出自遠離三高,從三低做起」「至少有四成病人是被糖尿病害的,」國泰醫院腎臟科主任級醫師馮祥華說。

此外,隨著人體老化,血管彈性退化,長者多少都有高血壓,如果不注意飲食,又偏好重鹹口味的食物,攝取過多的鈉,血壓就會升高。

腎臟病非絕症可預防和治療衛福部「2015年台灣腎病年報」顯示,2014年新發生的洗腎患者,約有四成四有糖尿病史,名列洗腎原因之首,尤其是糖尿病罹病十年以上者,約有1/3的病人會發生腎功能減退的現象。

其他原因例如,腎絲球腎炎占20%,高血壓占15%,不當用藥及老化占12%,以及先天性多囊腎、腎結石及腫瘤等,也會造成腎病變。

今年初,國健署一份針對腎臟病人的調查,也發現四成六的糖尿病人同時患有慢性腎臟病,其中更有1/4進入末期腎臟病前期,離洗腎的日子不遠。

腎臟是人體排泄和代謝廢物的重要器官,負責調節尿液、水分,和血液酸鹼值的平衡。

腎臟也會藉由排除鹽分、水分與分泌荷爾蒙等,來控制血壓。

腎臟跟肝臟一樣都是沒有痛感神經的「沉默器官」,慢性腎臟病早期沒有明顯症狀,等到患者出現臉色蒼白、身體虛弱、噁心、嘔吐等症狀時,可能已進入腎臟病末期。

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員溫啟邦2008年發表在英國醫學期刊《刺胳針》(TheLancet)的研究發現,台灣地區罹患第一至第五期慢性腎臟病的盛行率為11.9%,人數高達200萬人。

也就是說,平均每10人就有一人有慢性腎病,但只有3.5%的人知道自己罹病,高達96%的人不知道腎功能已逐漸耗弱。

但腎臟病不是絕症,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首要之務就是控制血糖、血壓和血脂。

馮祥華分析,腎臟是小血管構成的器官,負責過濾、排出體內廢物,由於高血糖會產生糖化物,高血脂也會形成沉積物,久而久之,累積在血管壁上,就可能引發腎臟及血管病變。

腎臟功能一旦無法正常運作,就只能靠洗腎來過濾血中的廢物,以支撐生命。

國內研究也發現,糖尿病人的糖化血色素控制在正常數值的7%以下,腎病變發生風險可降低27%。

血壓亦然,若能將血壓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風險可減少三成五。

謹記腎臟保健八守則對於腎病與洗腎最大的迷思就是,有三高的病友常誤以為吃藥會傷腎,甚至會自行停掉降血糖、血壓藥。

殊不知,血糖、血壓藥會保護腎臟,不吃才會造成腎功能惡化。

「腎臟科醫師不會亂開藥物,讓病人走上洗腎的悲劇,這是很大的誤解,」馮祥華解釋,降血壓藥物其實能降低尿蛋白,減輕腎臟負擔。

國健署也發現不少民眾有錯誤的藥物觀念。

2015年他們針對兩萬多名成人進行「健康危害行為監測調查」,發現有五成六受訪者認為三高藥物會傷腎;其中,有錯誤觀念的男性較女性多,只有兩成認為,按時吃藥可以護腎。

這項調查還發現,兩成受訪者不知道驗尿可以檢查腎病變。

由於腎臟受損,常會有血液或蛋白質流失至尿液裡,因此,糖尿病人每年一定要檢查尿液微量白蛋白。

目前國健署也提供40歲以上成人三年一次的健康檢查,尿液檢查項目中,就包含蛋白尿,以及由血清肌酸酐估算腎絲球過濾率(eGFR),有助及早發現慢性腎臟病,及早治療。

馮祥華提醒大家,可觀察自己的尿液,如果有啤酒般的泡沬,久久不散,晚上起來如廁兩次,就應該求診檢查。

國際腎臟醫學會與國際腎臟基金會的官方網站上,有腎臟保健的八項黃金守則,包括:控制三高、規律運動、健康飲食、體重控制、多喝水、不抽菸、避免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以及定期檢查腎功能,值得參考。

你可能也喜歡毛小孩醫療費花10萬,「最省荷包」寵物險攻略在這與家人溝通最難?薩提爾專家李崇義:先「對人不對事」蔡璧如遭撤銷碩士學位!德明科大:論文不當引用,違反學術倫理健康醫療熱門文章1喪禮上的一雙襪子:「不要再等永遠不會來的兒子」2不為人知的辛酸苦楚:攻頂喜馬拉雅山的榮耀背後,是雪巴人用命換來的3最高明的投資:一名銀行職員向公司「借走」1億,13年之後如數奉還4【葉怡蘭專欄】奶茶就是要甜5你曾經也是我的!一位父親對兒子的沉痛告白熱門快訊啟動機場經濟學,推升產業起飛!免費體驗》腎補納精準營養配方!新北延續客家傳統忠義永傳首創市政混合雲邁向智慧桃園新北美好生活從新世代圖書館起提升企業競爭力四大面向是關鍵數位專輯當月期刊2022年10月號台灣防疫從榮耀、破口走到洩洪?公衛專家邱淑媞揭三大迷思2022《遠見》縣市競爭力調查方法說明放眼電動車大未來!造局者宣明智:「只是一直快樂的活」購買訂閱目錄2022年9月號獨家專訪〉台灣成拜習會焦點,卜睿哲:美、中持續對立將傷害台灣圍台軍演下的台商/禁運制裁黑名單,開啟「潘朵拉盒子」只差一步台灣新藥之光!首家本土藥廠將療癌新法寫入中國藥典購買訂閱目錄2022年8月號才救活慘賠百億的陽明海運,鐵血董座謝志堅卻在最好時刻、華麗轉身?海運會重現2009年崩跌?航商自保「關鍵40%」!保瑞從門外漢變身「製藥獲利王」全憑這秘訣購買訂閱目錄最新出版2023研究所指南抗通膨投資攻略一本通經濟寒冬、疫情打擊、通膨升息,全球資本市場迎來一波熊市…心慌慌的你該怎麼辦?遠見以「抗通膨投資攻略一本通」為題,邀請六位大神:市場先生、雷浩斯、財女Jenny2022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2022年,對學生、家長和老師來說,都是無所適從的新起點。

首先,新制考招上路,考科項目、題目內容、採計科目均大換血。

國家新政策也連番上陣,「半導體學院」「國際金70位領袖預見永續新未來華人社會最高規格的年度盛會本專刊記錄了第19屆高峰會的論壇精華內容,是70位與會貴賓的思想結晶、參與盛會者的美好回憶,也是未能參與者的最佳跨年讀物。

在這202全民拚運動打造健康好習慣2020年奧運會落幕,台灣選手贏得史上最佳獎牌表現——2金、4銀、6銅,不僅成就了個人,也掀起一股全民運動熱潮。

本期運動特刊談如何借力使力為運動風潮推波助瀾,帶看此文章的人也看了...再現絕美經典!寶璣BREGUET那不勒斯系列演繹女性雍容典雅之美出國愈遠愈久愈好?疫後旅遊新型態,高端市場增2成蔡璧如遭撤銷碩士學位!德明科大:論文不當引用,違反學術倫理不為人知的辛酸苦楚:攻頂喜馬拉雅山的榮耀背後,是雪巴人用命換來的產業升級轉型的幕後英雄工業局產創平台成果展現台灣價值出國愈遠愈久愈好?疫後旅遊新型態,高端市場增2成BBC訪專家談習時代,未來10年經濟成長腳步沉重遠見電子報每週接收國際、財經、科技、教育報導幫助您快速掌握趨勢訂閱加入LINE按讚粉絲專頁訂閱YoutubeGoogle新聞追蹤我們IG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