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魔戒》《龍與地下城》到《魔獸》 扒一扒魔幻遊戲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人族中的戰士洛薩,始終捍衛著聯盟

早期日耳曼戰士形象

恐怖電影中的吸血鬼形象

「黑手」是魔獸中的經典獸人形象

打遊戲,當然不是遊戲人生。

很多人的青春,都有一段打遊戲的回憶。

有的遊戲歷經多年,當再被提起之時,常使人唏噓不已,而這便是「情懷」。

6月8日,根據遊戲改編的電影《魔獸》在國內上映。

這部被譽為極具「情懷」的電影,未上映便引起國內外密切關注。

這部電影也讓我們想到了與之相應的東西——那些年,我們打過的遊戲《魔獸世界》。

是的,從正式運營至今,遊戲《魔獸世界》在中國已走過十一個年頭。

如今,魔獸仍然風頭猶存,它的改編電影在國內總票突破11億元。

這不免讓人聯想起當年的《魔戒三部曲》、《龍與地下城》等西方魔幻電影、遊戲、小說,它們既影響了一代代年輕人,也在多年後喚醒了這些人的情懷。

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人為之著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在其龐大的世界中,有著異常豐富,又使人感到似曾相似的人物和族群。

隨著魔幻小說、遊戲、電影越來越走進國人的視野,其架構中的人類、精靈、矮人等常見種族,也被人們熟知。

今天我們則要扒一扒這些常見種族的現實原型。

A

魔幻來襲

五大經典族群的現實原型

1954年,英國作家、語言學家、牛津大學教授托爾金,耗時12年的《魔戒》出版。

這部史詩般的魔幻巨著,雖然不是西方首部魔幻題材,但從對後世的影響力來看,仍可稱為西方魔幻小說「鼻祖」。

之後,結合西方魔幻題材作品,可以發現不同於東方神仙妖魔設定的是,西方魔幻題材種族最經典的不外乎:人類、獸人、精靈、矮人、亡靈等類別。

就是乾兒子·人類來自中世紀的歐洲騎士們

不論是最近火熱公映的電影《魔獸》,還是長久流行的《龍與地下城》、《魔法門》等遊戲,其中各類種族千奇百怪、紛繁複雜。

但任何一款作品,都脫離不了最基礎的標配種族——人類。

在西方魔幻小說中的人類,既沒有精靈族的英俊瀟洒,也沒有矮人族的堅韌不屈,更沒有獸人族的蠻力好戰,但作為現實人在魔幻世界中的投影,人類永遠是奇幻作品中的主角,被稱為「乾兒子」種族。

中國玄幻小說中的主角大都來自古代的武俠,而西方魔幻作品中的人類主角,自然是以歐洲的中世紀騎士們為原型。

對《魔戒》中的兩個主要人類國家,其作者托爾金就提到過:修建了宏偉城堡的剛鐸族,參考了拜占庭王朝風格。

而洛汗國則有一股濃濃的北歐風,只不過將北歐人的戰船換成了馬。

而在最近十分火爆的美劇《冰與火之歌權力的遊戲》更是一部中世紀的縮影:各個公國之間為了問鼎權力巔峰的不停徵戰,王權和教權的拉鋸,騎士與公主的愛情。

當成歐洲中世紀歷史劇看,也不為過。

可以說,西方魔幻題材中,人物造型模仿歐洲中世紀人類。

但其性格的一面,有的是代表單一性格,有的則是多重性格的結合體。

這也恰能反映現實中,個人和團體的意志。

而這些在魔幻作品中,人類又分為多種職業:平民、貴族、牧師、聖騎士等,這些在歷史上都真實存在。

影視文學中常出現這樣的場面:一個穿著精緻盔甲、留著絡腮鬍的男子,騎在戰馬之上馳騁於草地、山丘……這正是,人類職業之一的聖騎士。

其中,最早關於聖騎士的傳說來自《羅蘭之歌》,指跟隨查理大帝征戰四方的近侍和近衛部隊。

在中世紀十字軍東征時期,由於宗教狂熱,需要大量兵員東征,有錢的貴族,或得到財力支持的人,經過嚴格訓練選拔後,便能成為聖騎士。

蠻族的恐慌·獸人萬年反派的反轉之路

《魔獸》電影中,除了人類是無可厚非的主角,另一個主角便是獸人。

在早期的魔幻小說如《魔戒》以及桌面遊戲《戰錘》和初代的《魔獸爭霸:人類與獸人》遊戲中,獸人就是純粹的邪惡代表。

它們是一群蠻荒而未開化的魔鬼,以及一部被邪惡勢力驅使的純戰鬥機器。

存在的價值就是毀滅這個世界,以及戰、戰、戰……

而獸人的組織形式,大多是誰的力量越大誰就是BOSS,並以這個大BOSS為基礎,組成了原始部落長期征戰。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獸人的原型,來源中世紀歐洲人對北方遊牧民族(蠻族)的恐懼。

與古代中國長期受到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擾一樣,西方文明其實從最開始也一直受到蠻族的襲擾。

如上帝之鞭阿提拉,率領匈奴騎兵入侵。

以及蒙古鐵蹄,橫掃歐亞大陸。

被來自東方的蠻族一次次打臉後,西方文明對「蠻族」記憶深刻。

在中世紀的西方人眼中,這些來自東方茹毛飲血的「蠻族」戰士,殘忍、神秘、原始,更是文明的破壞者,並且天生自帶醜陋,貪婪,殘暴等屬性。

而隨著時代的進步,如今魔幻作品中的獸人開始漸漸擺脫了一開始純粹邪惡的面目,逐漸演化為勇敢堅韌,崇尚力量,有著遊牧部落文化的特點。

如在《魔獸》電影里的獸人形象,其面部塗裝就有了日耳曼人的特點。

日耳曼人興起於北歐的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後來南遷到波羅的海南岸維斯瓦河附近。

他們在這裡的森林,冰原,高山繁衍生息。

他們崇尚武力,男人要麼去狩獵,要麼在角斗為樂。

他們作戰勇敢,紀律嚴格,又崇尚力量與榮耀。

電影《魔獸》中一個經典的場景是洛薩和黑手的生死決鬥。

獸人認為任何人都不可阻止生死決鬥,獲勝者可獲得失敗者的一切。

大山深處的工匠·矮人北歐神話中的高科技宅男

與電影《霍比特人》中大放異彩相比,矮人這個種族在電影《魔獸》中除開場露臉外,其餘時間低調不少。

但實際上,在魔幻小說中,矮人一直是占有關鍵地位的種族之一。

在西方魔幻中,大部分矮人都很注重族群,他們對權力沒什麼慾望,但對財寶有很濃的興趣。

一般而言,矮人與獸人、地精有很深的仇恨,和森林中精靈關係也不太友好。

鬍子是矮人的標誌,一般成年男矮人都蓄有濃密鬍子,它們自己也把鬍子作為驕傲。

此外,矮人還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矮人們在勞作之餘,喜歡用優美的詩歌緩解疲勞,在重大的節慶上,創作詩歌歌頌。

同時矮人對魔法和邪惡有著與生俱來的抗性。

當然,矮人這個族群的原型,有兩種說法。

一種說法是從文化淵源來講,北歐神話中便出現矮人—杜伊嘉爾人。

他們居住於幽深的地下洞穴之中,心靈手巧,尤其擅長製造物品,對武器製作也有天賦,曾為北歐諸神鑄造兵器。

作為魔幻小說祖師爺,托爾金在《魔戒》創造矮人的過程中,就參考了大量北歐神話的元素。

就連童話《白雪公主》中,矮人也是北歐神話中的礦工。

另一種說法,稱原矮人型來源3萬年前冰河世紀末期的一類人種。

那部分人居住在北歐地區,較現代人身高比較矮,骨骼比較粗大,肌肉也更為結實。

人性神性的結合·精靈魔幻作品中的白富美高富帥

飄逸的長髮、永恆的生命、無窮的知識……精靈這一種族,在任何一部魔幻作品中,都是以高富帥、白富美的形象出現的。

精靈的特質可歸納為壽命很長,聰明美麗,擅長使用魔法和弓箭,一般生活在森林中。

精靈通常是善良的,他們有強烈的正義感,能和其它善良族群友好相處。

歸根溯源,《魔戒》中的精靈很大程度是受北歐神話影響,形成了精靈的基本特徵:長得俊美高貴,耳朵尖尖,一般都跟森林相關。

在北歐神話里,這樣描述精靈起源:大神奧丁殺死巨人伊米爾後,巨人的屍體上便誕生一種物種,他們吸收了巨人的精華,漸漸成為有靈性的生物。

其中,面向陽光的一面誕生的精靈,被稱為光明精靈。

《魔獸》中,精靈又分為暗夜精靈、上層精靈、血精靈等。

原本,艾澤拉斯大陸,暗夜精靈生活在永恆之井附近,吸收並開始使用上魔法。

負責保衛精靈女王的衛隊,自稱為上層精靈。

而有些被流放的精靈,在流放地則以高等精靈自稱。

不幸的是,他們遭遇軍團入侵,為了祭奠死亡的同胞,又把名字改成了血精靈。

這裡不得不多說一句,在北歐神話中,背光一面誕生的,被喚作黑暗精靈。

魔幻作品中如《黑暗精靈三部曲》,黑暗精靈一般生活在地底,他們皮膚黑色,頭髮或黑或白。

據說是受了詛咒,他們以傲慢、殘忍、煽動戰爭出名,比一般精靈更聰明、敏捷。

對死亡感到懼怕吧·亡靈離經叛道者的死亡狂歡曲

不少看完電影的《魔獸》迷們很遺憾,第一部電影中並沒有出現亡靈這一經典種族。

其實,無論是西方的《聖經》,還是東方神話小說,都提到過靈魂這一概念,相信人或動物肉體死亡後,還存在靈魂。

這便影響著西方魔幻代表作《魔戒》《魔獸世界》《龍與地下城》等,出現過亡靈這一虛構的種族。

往往在作品中,亡靈特指生物的正常生命形態終結之後,再度出現類似生命活動跡象或者以其他形態繼續存在的事物。

以骷髏、殭屍、幽靈最具有代表性。

而這些可理解為人類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對死後世界的揣測。

如《魔獸》中的亡靈,有著自己的族群,他們居住在魔獸世界8大主城之一的幽暗城。

而和亡靈這一種族密不可分的,還有吸血鬼這一獨特的階層。

魔幻作品中的骷髏、殭屍都是作為低級亡靈生物出現。

如果沒有強大的巫術支撐,很快又會變成一堆枯骨爛肉。

而這些巫術的施法者,大多是吸血鬼或亡靈法師(如魔獸中的古爾丹,就是獸族的第一亡靈法師)。

這些吸血鬼掌握的亡靈法術,其實就是歐洲中世紀教會明令禁止的巫術的一種。

由於男巫女巫們往往會去墓地中尋找施法的材料,加上荒誕不經的施法過程,因此在歐洲16世紀掀起的獵巫運動中,大量死靈師也不可避免地成為被獵的目標。

教會高喊著他們是魔鬼的僕人,把一個個男巫女巫推上了火刑架。

B

一種情懷

N年魔幻情結:我們逝去的青春

那麼,熱衷西方魔幻小說、遊戲、電影的,又都是什麼樣的群體呢?

毫無疑問,這群人是中國最早接觸西式魔幻文化、網絡流行文化的「先行者」,也是較早熟悉魔幻小說人物設定,在網絡平台發表觀點的一群人。

其中,又以80後、90後居多。

當年,他們抱著1954年出版的《魔戒》三部曲,坐在寢室、課堂上挑燈夜戰;坐在電腦前,操縱著各個族群,在諾達的虛擬世界成長、拼殺。

那時候,就如井底之蛙跳出枯井,知道了東方神話里有仙妖魔,而西方魔幻里則有人族、獸人、精靈、矮人等族群。

如今,十年過去,二十年過去,當時年輕的書迷、玩家們,幾乎都已走出了校門,在社會各個行業里發光發熱。

他們中,不少人曾因偷偷看書,被教師、長輩認為將來沒有出息,曾因「開黑」通宵遊戲,被人稱為「網癮少年」。

後來,這個群里,有的成了最早的網際網路創業弄潮兒,或者是當紅網絡劇的大咖……或許他們已不再看類似的小說,不再上線組團玩魔獸。

但當聽到當年熟悉的事物,再以新的面貌跳出,定然會充滿情懷感嘆:那些都是我逝去的青春…… 楊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