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偈頌淺談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成佛之道偈頌》淺談 榮棣2010 新春 去歲春夏間,有緣參與妙華佛學會之「印順導師紀念會」,會中大眾齊誦導師手著《成佛之道》偈頌一文,頗有感觸。

DLG(DharmaLearningGroup)佛法同DLG網址上現分三處與大眾交流意見的地方:1.佛法及文章分享2.佛法討論區3.佛法答問。

歡迎大眾以電郵投稿、發表佛法體會、參學見聞、生活感受或詢問佛法問題。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002160026成佛之道偈頌淺談?居士-佛法及分享文章 *《成佛之道偈頌》淺談   榮棣2010新春        去歲春夏間,有緣參與妙華佛學會之「印順導師紀念會」,會中大眾齊誦導師手著《成佛之道》偈頌一文,頗有感觸。

歸來再找導師網頁拜讀,喜悅萬分!       全書為五言偈頌體,分為五章,闡釋教理與解行,可說是統理佛教之要義。

往昔亦曾涉獵,惟不識寶貝,輕輕翻過,今日重温,乃知懊悔與福慧淺薄之由。

顧名思義,書名是說依此途徑可以修得成佛。

有說佛道長遠,深廣如海,如此短短數篇何能概括無遺呢?愚意卻認為導師並無虛誑不實,皆因全篇為一精練要文,削盡一切浮華枝葉,含攝得佛法之根本教理與教行,此點對入門者尤為重要,不致起始即迷失於如汪洋大海之經典之中,不知涯畔,難擇方向。

以此為基,學人漸行深廣增上,乃可窮經究典,再艱澀之教理亦能括然開解,不致迷悶。

以下就讓我們一覽全書大意吧。

請參閱此文後之偈頌原文,原書為增注本(白話文解釋偈頌),為免篇幅過長,僅摘部份頌文而說。

      第一章〈歸敬三寶〉,開始說:  有海無邊際,世間多憂苦,流轉起還沒  ,何處是依怙?  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  ,有生無不死。

 國家治還亂,器界成復毁,世間諸可樂,無事可依怙。

 鬼神好凶殺,欲天耽諸欲,獨梵依慢住,亦非歸依處。

 歸依處處求,求之遍十方,究竟歸依處  ,三寶最吉祥!       此章重點可說為一「信」字,教我們知苦知樂,信解世間之苦,出世間涅槃之樂。

為了離苦得樂,就要尋找可歸信依止之處。

首五頌即標示出三有(三界:欲有、色有、無色有)之苦難當,及三寶之德可依恃。

三寶之德如何無漏(無煩惱)而清淨可依見於隨後八頌。

如是能「歸依三寶」則得安樂,最終慧命成就,能自依止,即契入自歸依之真實義。

      第二章〈聞法趣入〉,可說重點為一「願」字,教我們由聞法知理而願意起行。

佛在世時常說:「汝等愚癡無聞凡夫…….。

」可見世間覺者之稀有,或有而不究竟,或少有而偏邪,皆因無福無慧使然。

如是我等凡夫應知「聞法」一義之重要(包括閱讀)。

此章首頌即概說願聞法要之利益:       由聞知諸法,由聞遮眾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隨後二頌概說聞者(受法人)應有之準備:文章以器皿之載水為喻,此器皿(如碗)不應有汙穢、有破漏、又倒置等毛病,比喻聞者之有成見、不專心、俗事忙等三種過失,行者應以「病想、醫藥想及殷重療治想」等的觀念去領受法益。

為了聞法,行者應親近善友,敬順梵行者而受教。

此外應發願生於人間,因為人身難得而勝諸五道,人道苦樂參半,堪忍而可修行。

聞法而得勝進了解,則可進趣三乘(聲聞、緣覺、菩薩乘)或大乘(菩薩、佛乘),如未能有所增上,亦可堅固信願之心,留生人間。

      如上二章,為一切修行者指出最初應具備之資糧—有信有願,由此而發心向道,才能有所成就。

文章說雖然人有智愚之別,而心量亦大小不同,故其成果亦有下中上之別,然生死非一期,生命之素質亦非決定不變的,所以終究是會歸趣一大佛乘的。

      以下三章分析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及大乘不共法。

後者雖云不共,然僅限於悲憫眾生之心—大悲心之不同,而行事有異,其基本之素養—「菩提心」與「出離心」是一致的,雖是深化的,但是有連貫性的。

      第三章〈五乘共法〉。

五乘者:人、天、聲聞、緣覺(辟支佛)、菩薩、佛是也;共法者,彼等皆修學此法。

共法之首為「正見」,見原文列一至列三(L1-L3;下同),此亦為「世間八正道」之首;隨後知業報(L4-L6),達五趣(L7-L13),知苦而修善得樂而向上提升(L14,L15);再勤修「三福行」—施(L17-L19),戒(L20-L24)與十善(L25-L26)及定(L27-L29),由是而可得生天或保有人身。

施戒定三者,以戒行為最重要(L30)。

對於生性怯畏的人,則修六念法(念:佛、法、僧、戒、施、天)或淨土法門(最後三偈)。

於人而言,此五乘法僅為保持不墮,雖或可能生天,然天界不比人間特別超勝。

      第四章〈三乘共法〉乃佛法之根本。

佛隨機設教,以「無常、苦、空、無我」之義,教化世間而立三乘教,使其生厭離而向於「解脫道」,由是宣示「四聖諦」—苦集滅道,與「緣起」之法(L1-L8)。

自L9至L20,導師為我們交替地闡釋「生死流轉」之理—四聖諦之「苦」「集」,皆由「十二有支」(緣生)之惑業而感苦報身,由是如要解脫生死而得寂「滅」(生死還滅),基點在於滅除惑,亦即十二有支之無明(癡)及愛取(L21)。

但如何證得「滅」呢?那就只有修三乘之「道」,亦即三學及出世八正道(L22)。

三學—戒、定、慧(L23-L49)之目的就是要獲得出世正見—由戒而得定,由定而引發「真慧」。

此「真慧」應含攝得「四諦慧」與「緣起法」。

這即是說,如在定中所獲之慧,並不符合四諦及緣起,則不是真慧。

如何能引發真慧呢?如上面說由持戒而得禪定,進入四禪及前三空處定—佛說之七依(L35)—中之任一處起觀照而獲得;又或依於八正道,以正見為首,行於正思,輔以正業正命,勇猛精進(正勤)於正念正定,則必能起證慧而得成就解脫(L40-L45)。

於八正道而外,還有其他二十九項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及七覺支等,合稱為「三十七道品」。

此等道品皆與八正道無異,只是因應不同根基而別置淺深或簡複而已(L46)。

導師强調三乘聖者皆依此常道而行而證而得一味之解脫涅槃境界(L47)。

而此種解脫之歷程可說經由「種」、「熟」及「脫」三階段:由聞思而起正信可說自熏成「種」,由解行而證可說趨於「成熟」,累證而不疑不退則得「解脫」;又修證之現象看來有遲有速,但決不是根性猛利或遲鈍之故(L48)。

這話怎說呢?以往昔聖賢為例,不是有很多利鈍根性之別嗎?是的,但這又只是現象而已,深究起來一切皆可說由放逸與不放逸之理而得解。

當然,福緣如何亦是主因,這樣,又關乎緣起一義了。

隨後數偈列出四聖與辟支佛之位次及其斷德(斷盡一切煩惱之德L49-L55)。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說:  恥有所不知,恥有所不能,恥有所不淨,迴入於大乘。

 不忍聖教衰     ,不忍眾生苦,緣起大悲心,趣入於大乘。

      「三乘共法」為三乘行人—聲聞、緣覺(辟支佛)及菩薩所共修,前二者若不以得解脫為究竟,要進求更高無上之正等菩提,乃有大乘法興,是謂「迴小向大」;菩薩之志以悲愍眾生之苦而進趣佛果,當然不會卻步不前,要直趨大乘。

首頌道出二乘迴向之因,次頌直明菩薩初心發趣(修行之起點)之理。

無論各別以何因緣或途徑,而進趣大乘皆名為菩薩,皆可成佛;以眾生皆有佛性,因緣會合時,以其修習之功,必能成就佛果(L3-L6)。

三乘共法雖云亦是菩薩行者所必修,但如僅此則不名菩薩。

菩薩以達無上佛果為目的,應先具有「三心」—菩提心、慈悲心,空慧(即無所得心)為本而修(L7-L9),亦即是所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是也。

此種特質乃成佛所必須(只因佛是教化眾生者,不教化眾生者不名為佛),故曰不共(不同其他「乘」)。

但菩薩如何開始呢?以十善行(身三善:不殺生、不偷盗、不邪淫;口四善: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意三善:不貪、不瞋、不痴)為本,以三聚戒(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為基(L10),慎防退失菩提心及生起嫉慳與瞋慢之心,此二者皆有礙於一切利益眾生之事業,亦是違背了上說之大乘三聚戒(L11)。

修行大乘之菩提道業,簡言之為本著如上所說三心及戒行等而修習「六度」與「四攝行」(L12)。

「六度」為六種化度眾生之行動,是為「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智慧)」,此六皆名為「波羅蜜paramita」,意為「修行此六度能達致菩提彼岸」,解釋見於L13至L65裏一大片頌言。

此中應要注意者,上來五乘法中之「三福行」也有施、戒、定三項,而三乘法中亦有三學—戒、定、慧者,然此等皆以自利而修,有限有得;而六度之意義與內容極寬廣深濶,無限無得,皆以「無所得」之「空慧」相應(故名為波羅蜜),以利他為先而完成自利。

二者慎以比較,則知大乘雖謂脫胎於二乘,然其觀行有別,故云不共。

此般若之學尤見深邃長遠,遍觀一切世出世法(世間、出世間法),無所不觀,歷經三祇十地(經歷長遠時間和十種階位)無有暫歇,而一切所修所行皆以「般若」為指導,所謂「五度如盲,般若為導」,可見般若在大乘中之見重。

不共之處於「四攝行」—布施、愛語、利行、同事(L77)尤見明顯,二乘行者為保不退,迴避異生(凡夫眾生)尤恐不及,那有「愛語」與「同事」者。

此種改變有謂「大乘即非佛說」,但此為狹見無知,先聖賢等已多指出:彼等實未能徹見佛陀之本懷。

如是於六度中,「布施」以「三輪體空」為出世波羅蜜(L18),「持戒」以為他而行為大乘(L20),「忍辱」以攝護眾生為尚(L22),「精進」以無厭心無休止而為依(L25);「禪定、般若」相輔相成(L34),觀諸內外一切法空,由是盡息戲論分別,契入諸法實相,圓滿真實功德(L61-L65)。

      自L66至L76,導師為我們揭示「擇法」之重要。

佛去世後,於佛法流布中,教門行門有不同偏向,難以一一指陳,但為公允,導師亦簡列大乘三大系統—「中觀、唯識,如來藏」思想,讓讀者自行抉擇。

上面所說之修觀行,皆以中觀系之中道義而說(L67),其他二系當然有所差異。

雖然世人多强調分別三者之異,導師卻認為應貫攝其同,只因「法空性無二,真如無差別,一道一清淨」(L75-L76)。

一切異說異解皆為善巧方便之故,以攝受不同習性眾生而已。

是故對於「五事不具」者—未種上品善根、未清淨諸障、未成熟相續、未多修勝解、未積集上品福智資糧,佛復演說《解深密經》,使其再從「有門」(「唯識」)而達畢竟空(L68-L71);對於不解生滅法真義及「無我」句有怯畏的人,佛也就提出「如來藏」說而攝受之(L72-L75)。

所謂「但盡根本,不愁枝葉」為導師一貫之理念。

如是對於一切以後所盛行之行門如念佛,持咒、密法,戒行等,乃至我國發展之禪宗,雖無提及,也可作如是觀。

      簡言之,行菩薩道,初以十善業道而修習菩提心,使立於不退位,再以對經教之勝解而修行六度萬行,以及四攝等積集福德與智慧二種資糧,經無數劫之時空,乃可證入初地之聖位(L77-L79)。

      自L80至文末,導師詳列登地後之十菩薩位及佛位之殊勝功德:於六度中「般若一門」開展而為「般若、方便、願、力,智五項,共成為十,次第於「十地」中究竟完成。

全程歷經三大阿僧祇劫而圓滿。

導師又於法(L93)報(L94)化(L99)三身之闡釋超然而合理,令人憧憬而愉悅。

最後一頌亦使我恍然「一切法皆是佛法」之義。

      導師慈悲,以其精銳之見地,把龐大之三藏經教義理撮要成此頌文,以利學人修讀。

文章辭藻精練,美妙流暢,令讀者琅琅上口,反復念誦無有疲厭,誠為一大總持之妙文。

展讀之時,如一幅幅教化畫卷,序次分明,映現目前。

如若依循其增注本細心思惟,探究其引用之經典義理,必能廓然有所領悟,得益更無限量。

是次閱讀亦使筆者自學佛已來,所涉獵之經義,紛繁紊亂於心者,有所理順。

然雖云增益不少,惟愚魯如豕,福緣亦缺如,於所示浩瀚深義中,所得自知亦甚淺薄。

只因法師邀約為文,以贖疏懶怠惰之罪,乃有此不成熟之文字,示之眾前。

但願同窗書友見憐,多賜教益,俾得增進,則抛磚引玉,乃師弟所企望也。

*《成佛之道偈頌》 摘錄自:印順導師《成佛之道》增注版,正聞,1994。

第一章〈歸敬三寶〉                                 L1.有海無邊際世間多憂苦流轉起還沒何處是依怙      積聚皆銷散崇高必墮落合會要當離有生無不死 L3.國家治還亂器界成復毀世間諸可樂無事可依怙     鬼神好凶殺欲天耽諸欲獨梵依慢住亦非歸依處 L5.歸依處處求求之遍十方究竟歸依處三寶最吉祥      正法以為身淨慧以為命智月朗秋空禮佛兩足尊 L7.三世佛無量十方佛亦爾悲願來濁世禮佛釋迦文      智圓悲無極斷障無餘習三德等究竟方便示差別 L9.丘井空聚落朽故寂無人彼岸林泉樂禮法離欲尊     正法妙難思善淨常安樂依古仙人道能入於涅槃 L11.依法以攝僧和樂淨為本事和或理和禮僧眾中尊      敬僧莫呵僧亦莫衡量僧隨佛修行者住持正法城 L13.三寶真實德無漏性清淨化世真亦俗佛法得長存       自誓盡形壽歸依佛法僧至心修供養時念諸勝利 L.15.此歸依最尊此歸依最勝不由餘歸依得樂得安隱       所說歸依者信願以為體歸彼及向彼依彼得救濟 L17.若人自歸命自力自依止是人則能契歸依真實義 第二章〈聞法趣入〉 L1.由聞知諸法由聞遮眾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如器受於水如地植於種應離三種失諦聽善思念 L3.病想醫藥想殷重療治想隨聞如說行佛說法如鏡      趣入正法者應親近善士證教達實性悲愍巧為說 L5.觀德莫觀失隨順莫違逆佛說滿梵行學者應尊敬      離彼三途苦不生長壽天佛世生中國根具離邪見 L.7生死流轉中人身最難得憶梵行勤勇三事勝諸天      難得今已得精勤修法行莫使入寶山垂手歎空歸 L9.聞法而發心隨機成差別     下求增上生現樂後亦樂  中發出離心涅槃解脫樂     最上菩提心悲智究竟樂 L11.依下能起上依上能攝下隨機五三異歸極唯一大      不滯於中下亦不棄中下圓攝向佛乘不謗於正法 第三章〈五乘共法〉 L1.正信歸依者應修於正見及修於正命勝進不為難      所說正見者人生之正觀 L3.心淨或不淨利他或損他善行不善行佛子應諦察      有報必由業微小轉廣大能引或能滿決定或不定     現生或後報諸業不失 L5.隨業報善惡五趣常流轉隨重或隨習或復隨憶念     由業往後有薪盡火相傳生死常相續聖者得解脫     愚智縛脫異深信勿疑惑 L7.流轉五趣中身心多苦迫     大地獄極熱近邊遍遊歷八寒及孤獨是諸苦中極 L9.旁生種種異吞噉驅使苦     餓鬼常饑渴不淨以為食 L11.悉由三不善惡行之所感人中苦樂雜升沈之樞紐      人本誤鬼本習俗謬相沿 L13.天趣初欲界色及無色界身勝壽亦勝樂勝定亦勝      諸苦由惡業樂由善業集苦樂隨業盡修善宜積極 L15.若時能行善而未作善業一旦苦果臨爾時復何為       求人而得人修天不生天勤修三福行願生佛陀前 L17.依資具得樂依施得資具故佛為眾生先讚布施福        施以捨以利由悲由敬別心田事不同功德分勝劣 L19.施應如法施勿隨至怖報求報及習先希天要名等      克己以利他堅忍持淨戒 L21.以己度他情莫殺莫行杖勿盜勿邪淫勿作虛誑語       飲酒敗眾德佛子應受持 L23.五戒盡形壽眾福之所歸       加行日夜戒隨順出離者 L25.不殺盜邪淫不妄語兩舌不惡口綺語離貪瞋邪見       諸善之根本佛說十善業人天善所依三乘聖法立 L27.欲樂不可著散亂多眾苦依慈住淨戒修定最為樂       調攝於三事心一境名定漸離於分別苦樂次第盡 L29.四禪四空處慈等四無量佛說諸定法次第而修習       布施多雜染禪定向獨善依人向佛道戒行為宗要 L31.心性怯畏者佛說應修念繫念佛法僧戒施天功德       如入光明聚陰暗一時失正念彌勒尊求生彼淨土       法門最希有近易普及故見佛時聞法何憂於退墮 第四章〈三乘共法〉L1.一切行無常說諸受皆苦緣此生厭離向於解脫道     隨機 立三乘正化於聲聞 L3.解脫道遠離苦樂之二邊順攝樂行者在家修法行      順攝苦行者出家作沙門此或樂獨住或樂人間住 L5.或是隨信行或是隨法行雖復種種性同修出離行 L7.佛說解脫道四諦與緣起甚深諸佛法由是而顯示      苦集與滅道是謂四聖諦 L9.苦者求不得怨會愛別離生老與病死總由五蘊聚     所謂五蘊者色受想行識取識處處住染著不能離 L11.此復由六處取境而生識      或六界和合世間苦唯爾 L13.苦生由業集業集復由惑發業與潤生緣會感苦果       業有身語意善惡及不動業滅如種習百千劫不失      隨業感生死不出於三界 L15.煩惱貪瞋癡不善之根本 癡如醉如迷瞋重貪過深      佛攝諸煩惱見愛慢無明我我所攝故死生永相續 L17.苦集相鈎纏死生從緣起佛說十二支如城如果樹       無明之所覆愛結之所繫有識身相續相續而不已 L19.緣識有名色從是有六處根境相涉觸從觸生於受       緣受起於愛愛增則名取因是集後有生老死相隨 L21.滅應滅於惑惑滅則苦滅解脫於癡愛現證寂滅樂       能滅苦集者唯有一乘道三學八正道能入於涅槃 L23.初增上尸羅心地淨增上護心令不犯別別得解脫      在家五八戒如前之所說 L25.出家戒類五沙彌沙彌尼比丘比丘尼及式叉摩那       於中具足戒戒法之最勝殷重所受得護持莫失壞 L27.極重戒有四殺人不與取淫行大妄語破失沙門性      餘戒輕或重犯者勿覆藏出罪還清淨不悔得安樂 L29.能持於淨戒三業咸清淨       密護於根門飲食知節量勤修寤瑜伽依正知而住 L31.知足心遠離順於解脫乘       此能淨尸羅亦是定方便 L33.進修於定學離五欲五蓋       不淨及持息是名二甘露 L35.依此而攝心攝心得正定能發真慧者佛說有七依       增上慧學者即出世正見 L37.佛為阿難說緣起義甚深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       無常空無我惟世俗假有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緣起空寂性義倍復甚深 L39.此是佛所說緣起中道義不著有無見正見得解脫       又復正見者即是四諦慧如實知四諦應斷及應修        惑苦滅應證由滅得涅槃 L41.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依俗契真實正觀法如是      正思向於厭向離欲及滅 L43.正語業及命淨戒以為性        始則直其見次則淨其行足目兩相成能達於彼岸 L45.正勤遍策發由念得正定依定起證慧慧成得解脫       佛說諸道品總集三十七道同隨機異或是淺深別 L47.此是聖所行此是聖所證三乘諸聖者一味涅槃城      通論解脫道經於種熟脫修證有遲速非由利鈍別 L49.見此正法者初名須陀洹三結斷無餘無量生死息      二名斯陀含進薄修斷惑 L51.三名阿那含離欲不復還       斷惑究竟者名曰阿羅漢畢故不造新生死更無緣 L53.此或慧解脫或是俱解脫六通及三明世間上福田       明淨恒不動如日處晴空一切世間行不染如蓮華 L55.或不由他覺從於遠離生名辟支迦佛合說為二乘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L1.恥有所不知恥有所不能恥有所不淨迴入於大乘      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緣起大悲心趣入於大乘 L3.或以信願入或智或悲入     或依聲聞入或天或人入 L.5趣入大乘者直入或迴入相應諸教法實說方便說       眾生有佛性理性亦行性初以習成性次依性成習    以是待修習一切佛皆成 L7.發心名菩薩眾生之上首     世出世功德悉由菩薩有菩薩之所乘菩提心相應     慈悲為上首空慧是方便 L9.依此三要門善修一切行一切行皆入成佛之一乘    菩薩之學處十善行為本攝為三聚戒七眾所通行 L11.退失菩提心嫉慳與瞋慢障於利他行違失大乘戒       總攝菩提道六度與四攝漸入於諸地圓滿佛功德 L13.身及諸受用三世一切善為利諸眾生無惜而行施       下士為己施中士解脫施利他一切施是則名大士 L15.財法無畏施難施殷勤施聞施心歡喜勝於寂滅樂      或有不應施自他及所為 L17.施以捨心勝常修於意樂三輪處處著是施名世間       三輪空相應出世波羅蜜 L19.戒斷於損他普施無所畏      失戒眾患本惡趣亦貧困持戒三善本增上決定勝       為他淨尸羅則入於大乘 L21.受持淨戒者如護於浮囊不輕於毀犯持犯俱不著       攝護於眾生菩薩修忍度耐怨安受苦及諦察法忍 L23.瞋他有何益自他增憂苦瞋火燒善根忍則五德具       施戒及安忍多為在家說廣聚福資糧是佛色身因 L25.佛說精進度福智之資糧無厭心如海力盡而不止       推延著世樂自輕心怯弱 L27.滿果亦難行久處於生死資糧廣無邊練心勿退屈       怯弱下劣者希求易行道 L29.佛有勝方便攝護於初心       於中殊勝者往生極樂土 彌陀佛力持不退於菩提 L31.不捨現法樂而向於菩提藥師大悲願東方現淨土       勝解堅固力歡喜休息力能修於四力精進不為難 L33.三乘諸勝德悉由定慧生修習止觀者應先修習止       止成觀乃成次第法如是 L35.依住堪能性能成所作事       由滅五過失勤修八斷行 L37.懈怠為定障信勤等對治      正念曾習緣令心不餘散  明記不忘念安住而明顯 L39.聖說是所緣能淨惑障者或順於正理能向於出離       大乘多修習念佛與念息 L41.念佛由意念真佛非像佛觀相而持心善識於方便       念息數隨止非風非喘氣 L43.覺了沈與掉正知不散亂       為斷而作行切勿隨彼轉 L45.滅時正直行斷於功行失      內住亦續住安住復近住 調順及寂靜次最極寂靜 L47.專注於一趣等持無作行聖說止方便不越九住心      若得輕安樂是名止成就 L49.明顯無分別及妙輕安樂是道內外共由觀成差別       般若波羅蜜最尊最第一解脫之所依諸佛所從出 L51.現證由修得修復由思聞善友及多聞實為慧所依       般若本無二隨機行有別般若諸經論於此最親切 L53.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依俗得真諦依真得解脫       世俗假施設名言識所識名假受法假正倒善分別 L55.自性如何有是觀順勝義苦因於惑業業惑由分別       分別由戲論戲論依空滅 L57.諸法因緣生緣生無性空空故不生滅常住寂靜相       法不自他生不共不無因觀是法空性一切本不生 L59.我不即是蘊亦復非離蘊不屬不相在是故知無我       若無有我者何得有我所諸法性尚空何況於彼我 L61.惑業由分別分別由於心心復依於身是故先觀身       無我無我所內外一切離盡息諸分別是為契真實 L63.真實無分別勿流於邪計修習中觀行無自性分別       以無性正見觀察及安住止觀互相應善入於寂滅 L65.善哉真般若善哉真解脫依無等聖智圓滿諸功德       法性本無二隨機說成異了義不了義智者善抉擇 L67.諸法從緣起緣起無性空空故從緣起一切法成立      現空中道義如上之所說一切法無性善入者能入      或五事不具佛復解深密 L69.或是無自性或是自相有      緣起自相有即虛妄分別 依識立緣起因果善成立 L71.心外法非有心識理非無達無境唯識能入於真實       或以生滅法縛脫難可立畏於無我句佛又方便攝 L73.甚深如來藏是善不善因       無始習所熏名為阿賴耶由此有生死及涅槃證得 L75.佛說法空性以為如來藏真如無差別勿濫外道見       方便轉轉勝法空性無二智者善貫攝一道一清淨 L77.成熟眾生道佛說以四攝布施及愛語利行與同事       初修菩提心習行十善業成就心不退入於大乘道 L79.以諸勝解行廣集二資糧經一無數劫證入於聖位       初住極喜地生諸如來家斷除三種結施德最增勝 L81.戒德滿清淨名為離垢地       發光地忍勝慧火除諸冥 L83.進滿修覺分燄慧見無餘        難勝靜慮勝善達諸諦理 L85.第六現前地慧勝住滅定佛法皆現見緣起真實性       常寂常悲念勝出於二乘 L87.遠行於滅定念念能起入方便度熾然二僧祇劫滿      進入不動地無相無功用盡斷三界惑大願極清淨      以如幻三昧三有普現身 L89.善慧無礙解圓淨一切力      第十法雲地諸佛光灌頂 智增澍法雨長善如大雲 L91.菩薩所修道三祇歷十地頓入與漸入隨機有差別       三僧祇劫滿登於妙覺地 L93.佛身最寂滅平等無分別如彼摩尼珠妙用利群生       法性所流身念念現一切佛事菩薩事二乘眾生事 L95.三世盡十方依正悉無礙於一現一切一切入於一       十力四無畏十八不共法大悲三不護妙智佛功德 L97.佛住於淨土十八事圓滿與諸菩薩眾受用於法樂       諸法真實義及證真實慧無變異差別是故無別乘 L99.佛得不動身悲願化三有示淨或示穢咸令入涅槃       為除眾疲乏化作可愛城終示真實相故唯一佛乘 L101.一切諸善法同歸於佛道所有眾生類究竟得成佛      buddha_dlg/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buddha_dlg's新文章DLG告別雅虎Blog證嚴法師的開示佛法五問Edna思語6正信與迷信星雲法語網絡智慧3印順導師的開示十法行與修行2013天台精舍靜坐班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關鍵字 buddha_dlg'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