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經 - 全國宗教資訊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十三經」顧名思義,就是最重要的十三本經典,分別為《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易經》、《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宗教行政窗口團體資訊查詢宗教知識+好人好神運動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請輸入關鍵字 十三經 臺灣宗教 臺灣宗教 世界宗教 宗教神祇 宗教人物 宗教符號 宗教經典 宗教器物 宗教禁忌 宗教稱謂 宗教儀式 宗教活動 宗教節日 宗教建築 宗教藝術 宗教學術 ::: 十三經 首頁>宗教知識+>宗教經典>十三經 線上 挑戰 5分 5分 我要評價 我要評價: 選擇登入帳號: 總評分5(共1 人評分) 5分 我要評價 我要評價: 總評分5(共1 人評分) 分享 勘誤 ::: 關於宗教知識家 臺灣宗教 世界宗教 宗教神祇 宗教人物 宗教符號 宗教經典 宗教器物 宗教禁忌 宗教稱謂 宗教儀式 宗教活動 宗教節日 宗教建築 宗教藝術 宗教學術 更多資訊 「經」的意義通常與「權」相對,「權」指的是變通、暫時的,「經」則指不變、永久的,以這樣的觀念運用在書籍上,則能夠被稱為「經」的書籍,通常是相當重要,其價值亙古不變,撰寫的人也往往是歷史上相當重要的聖賢之輩。

在中國歷史上,有些經輾轉編寫而成,至今仍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亦即是所謂的「十三經」。

  「十三經」顧名思義,就是最重要的十三本經典,分別為《詩經》、《尚書》、《周禮》、《儀禮》、《禮記》、《易經》、《春秋左氏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與《孟子》。

依據中國傳統分類典籍的方式:經、史、子、集,將經列於最重要的位置。

十三經之所以重要,除了其中好幾本的類別、體裁往往為首出之外,例如《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春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更重要的是,十三經可以代表中國文化與精神的骨幹。

如果有人想要了解中國的核心思想,可以從十三經入手。

以下就各經扼要說明內容。

  一、《詩經》(以下內容同於「五經」條目而略為修改)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本詩歌總集,也可說是第一部文學作品的集結。

既是詩歌,原本應可入樂,但樂譜已失傳,只能從文字內容了解其風格、文采與思想。

總共收錄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五百多年之間的作品,共計有305首詩,加上6首有篇名而無內容的詩作。

依照風格分類,則是〈風〉(為十五國風格的曲調)、〈雅〉(分〈大雅〉、〈小雅〉,指朝廷的音樂)、〈頌〉(分〈周頌〉、〈魯頌〉、〈商頌〉,為宗廟祭祀的音樂)。

《詩經》中的每一首詩歌皆各有特色,或者反映風土民情、或者紀錄各種情事。

  二、《尚書》(以下內容同於「五經」條目)   《尚書》是中國最早的史書,相較於《詩經》是詩歌著作而言,《尚書》是最早集結而成的散文著作。

相傳是孔子所編,原本有100篇,分為〈典〉、〈謨〉、〈訓〉、〈誥〉、〈誓〉與〈命〉六類文體。

秦始皇焚書之後,僅存29篇,其中〈秦誓〉僅存篇名而無內容,實際留存的只有28篇。

  由於焚書的關係,到漢代時期,曾任秦朝博士官,且為漢朝經學家的伏生,憑藉記憶與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授給歐陽生與張生等學生,之後紀錄下來,成為所謂的「今文尚書」。

  到漢武帝末年時,魯恭王毀壞了當時孔子遺留下來的住宅,從房屋的牆壁中找到一本《尚書》,內容以秦朝時期的蝌蚪文撰寫而成。

之後經由孔安國對照伏生所傳的《今文尚書》發現,這個版本多了16篇,整理之後定名為「古文尚書」。

《古文尚書》今已亡佚,如今市面上可見的版本為《今文尚書》。

內容主要是夏、商、周時期的文獻彙編,包含君臣之間的對話紀錄、文誥、誓語,以及史事的記載。

  三、《周禮》   《周禮》、《儀禮》與《禮記》合稱為「三禮」,是了解中國先秦禮法、制度、儀節、生活規範、習俗等的重要著作。

就各經的主要內容而言,《周禮》記載典章制度,《儀禮》記載儀節規範,《禮記》類別較為駁雜,上述的類別皆有包含。

  《周禮》以序列的方式紀錄典章制度,類似職官表,記載周朝官制,以天、地、春、夏、秋、冬六官分別為朝堂的六個部門,各司其職;至後世變而為吏、戶、禮、兵、刑、工等六部。

其中尚有詳述各官職掌的範圍,以及各細部的職司,在此則不詳述。

《周禮》鮮少涉及思想的論述,但卻是理想中的官制,尤其在當時即已有如此完備的制度規劃,實是難能可貴之處。

藉由此書,除了可以考究周朝的文化、典章之外,也可以看出中國理想的體制規模,並且將這樣的規劃,當做古時的君臣為國、為民所貢獻的成果。

  四、《儀禮》(以下內容同於「五經」條目而略為修改)   《儀禮》最早稱為《禮》,至少在西漢仍以此名,何時改為《儀禮》則已不可知。

「五經」中的《禮》應為《儀禮》而非《禮記》。

原本《儀禮》共有56篇,但如今流傳的《儀禮》僅剩17篇,依序為〈士冠禮第一〉、〈士昏禮第二、〈士相見禮第三〉、〈鄉飲酒禮第四〉、〈鄉射禮第五〉、〈燕禮第六〉、〈大射儀第七〉、〈聘禮第八〉、〈公食大夫禮第九〉、〈覲禮第十〉、〈喪服第十一〉、〈士喪禮第十二〉、〈既夕禮第十三〉、〈士虞禮第十四〉、〈特牲饋食禮第十五〉、〈少牢饋食禮第十六〉與〈有司第十七〉。

  由篇名已可略知其內容,主要在於記載朝堂之上,各種官階、活動的禮儀、規範,以較為廣為人知的〈喪服〉為例,為表喪失親人的哀痛,依據親疏遠近之別,而定下各種應服喪的時間與規定,例如:「斬衰」,服期為三年,當最為親近的人過世時應服的禮節,如國君、父親過世,是喪禮之中最重的一種;「緦麻」,服期為三個月,是服喪期最短的一種,如族祖父母(祖父的堂兄弟,古時通常以男性為主)、族父母(伯叔父)等過世時所服。

除了相關細節的記載之外,藉由這些禮節的呈現,表現出中華文化中,以親情、名分做為各種行為得以安立的依據。

  五、《禮記》   《禮記》內容駁雜,涵蓋類型較為廣泛,大抵制度、儀節、生活規範、道德思想皆有所記載。

梁啟超曾將《禮記》的內容分成五個類別,可以做為概觀了解《禮記》的重要說法。

分別是:(一)通論禮意及學術;(二)解釋《儀禮》單篇大義;(三)記孔子言行,或孔門及時人雜事;(四)記錄並考證古代制度禮節;(五)記錄古代格言。

由於所記載的事情多樣,如果分別來看,像是喪禮、祭禮的介紹,可以讓讀者了解古時的禮儀風貌;如果要貫穿整本書的核心思想,大致還是會以儒家思想、成德之教為主軸,如〈大學〉與〈中庸〉兩篇,以及若干記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似乎皆透露出這些內容之所以有被記載的價值,就在於這些是儒家所倡導的行為。

  六、《易經》(以下內容同於「五經」條目)   《易經》是中國最早的占卜之書,起源大致只能以傳說為主,通常說是遠古伏羲氏創立八卦,中間幾經編纂,到周文王時整理完成,所以又稱為「周易」。

內容是藉由對於自然現象的觀察,整理出一套符號系統來描述世間的狀態與變化,以乾、坤、震、兌、艮、離、坎、巽八個卦名收攝,分別對應天、地、雷、澤、山、火、水、風等自然現象,再以各種搭配的結果,去推衍出世事的變化與吉凶禍福。

  《易經》的結構由卦名、卦象、卦辭與爻辭,卦象是以符號表示卦名,一個卦名用三條實線與虛線排列而成,如下圖所示:     卦辭相傳由周文王撰寫而成,是用來解釋卦象的文字;爻辭則是用來解釋卦辭的文字,據說由周公撰成。

到孔子的時代,為《易經》的內容再次闡釋,編寫了十篇註解,稱為「十翼」。

後來十翼被稱為「易傳」,通常被視為與《易經》密不可分,現今所說的《易經》,往往是兩者的合稱。

  《易經》原本是依據自然現象來對應世事的變化,在思想上較為直接的連結,似乎與道家、陰陽家,乃至於後起的道教之類較為近似,此書確實也常被用以解釋、推算一些神祕而不可知的現象。

然而,由於卦、爻辭與《易傳》的加入,在解釋卦象的過程中,常常出現道德勸說之類的文字,加上後人整理其中的思想意涵,於是也有人認為《易經》的核心思想仍是以儒家為主,類似於道家、陰陽家的說法,只是用於符合儒家勸導人們成聖賢的方法。

  七、《春秋左氏傳》(以下內容同於「五經」條目而略為修改)   《春秋》是中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記載東周前期魯隱公元年(周平王49年,公元前722年)至魯哀公14年(周敬王39年,公元前481年),主要圍繞魯國與其它各國之間的關係,分年記事。

由於《春秋》原文如今已不可考,要了解《春秋》原文與大意,通常從《春秋三傳》──《左氏傳》、《公羊傳》與《穀梁傳》入手,配合一些先秦的著作。

  《春秋左氏傳》又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左氏》,早期看法此書為左丘明(生卒年不詳,應早於孔子)所作,但後來逐漸考證並非如此,而無定論。

因此,或可著重於內容進行了解。

由於《春秋》的內容相當簡略,故《左氏傳》主要在於詳述《春秋》所記之事,全書約18萬字,補足《春秋》未盡的細節。

例如「鄭伯克段於鄢」一事,《春秋》僅以一句記事且夾雜褒貶的意思,而《左氏傳》則以七百字詳述內容與過程,如果沒有這段註解,難以了解鄭伯克段的來龍去脈。

其餘各段史事也是如此,由此可以看出《左氏傳》的重要,與《春秋》有互為表裡的效果。

  八、《春秋公羊傳》   《公羊傳》與《穀梁傳》有別於《左氏傳》記事的風格,主要在於闡述《春秋》的思想、道理。

《公羊傳》的成書年代不詳,只知道可能是子夏的弟子公羊高所撰,但是否如此亦難以完全確定,內容則以弘揚《春秋》中蘊含的道理為主。

由於《公羊傳》作者認為《春秋》內容字字有深意,加上《春秋》記事時往往夾雜作者的價值判斷,例如運用褒、貶等字樣論事,而《公羊傳》則繼承於此,解析何以《春秋》如此論斷,對於每一個字詞的使用,皆詳細地論述何以如此用字,而不採用其它文字。

例如:《公羊傳》中解釋隱公五年的一段文字:「將尊師眾,稱某帥師;將尊師少,稱將;將卑師眾,稱師;將卑師少,稱人。

君將不言帥師,當其重者也。

」這段文字在於說明《春秋》為什麼、什麼情況要使用「帥師」、「將」、「師」與「人」等概念,以及「君將」既具有「帥師」的意義,地位、價值又高於這些稱謂之上,以此而將「君將」與「帥師」區隔開來。

相關的例子尚有取多,藉此即可得知《公羊傳》所著重的傳注要點。

  九、《春秋穀梁傳》   《春秋穀梁傳》的作者相傳為穀梁子,由於穀梁子的身分說法眾多,其中一種說法為子夏的學生,類似於公羊高,但詳情仍難以論定;成書時代也不只一種說法。

所以要了解《穀梁傳》,或許仍可先從內容入手。

  《穀梁傳》在闡述《公羊傳》的思想、道理的上相當接近,皆是以闡明經義為主,而鮮少敘事,只是師承不同,手法、用字、風格也有所差異。

《穀梁傳》採取問答的方式呈現,逐字逐句註解,相當嚴謹。

類似於《公羊傳》的價值評論,《穀梁傳》對於《春秋》的評述,也會再加上賢、善、美、惡等價值上的論斷,但是風格較為平實,沒有華麗的文字與氣勢,較為受到重視的只有漢宣帝(公元前91-48年)時期,在歷史與研究價值上,皆遠不如《左氏傳》與《公羊傳》來得重要。

  十、《論語》   《論語》是記載至聖孔子(約公元前551-479年)及其弟子的言行之書,主要以語錄體撰寫而成,夾雜一些簡短的紀錄。

成書時代可能在戰國初期之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逐漸編纂而成。

關於書名有兩種說法,一說是紀錄孔門言論之書;一說是紀錄孔門倫理之書,「論」應當作「倫」,而以後者較為通用。

全書以〈學而〉篇為首,〈堯曰〉篇作結,共20篇,篇名為每篇第一章的前兩個字。

由於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開創者,以及春秋時期禮樂教化的提倡者,因此《論語》被視為了解孔子思想與儒家精神最重要的第一本書籍。

  書中的內容以「仁」為核心思想,藉由孔子及其弟子的論述,「仁」大概可理解為先天的,發自內心而不假外求的道德內涵,藉由情境或後天的學習,而逐漸表現出各式各樣的道德行為。

例如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即是說如果不以仁為根本,就無法做出正確的禮樂之事,所以應從人人固有的仁為根本,才能做出正確的行為。

  《論語》的影響深遠,舉凡後世注解者或申論義理者,如宋明清時期的理學家、儒學家,容或對於《孟子》或其它儒家著作有所反思的,卻總是將《論語》置於不可動搖的地位,並且以書中記載的孔子形象,做為儒家理想人格的展現。

  十一、《孝經》   《孝經》只有1903字,是十三經中篇幅最短的一部經。

相傳為孔子或曾子(公元前505-435年)所作,或有說是偽託之作,成書的時代可能在秦、漢之際。

全書形式以孔子與曾子的問答形成,共分〈開宗明義章第一〉、〈天子章第二〉、〈諸侯章第三〉、〈卿大夫章第四〉、〈士章第五〉、〈庶人章第六〉、〈三才章第七〉、〈孝治章第八〉、〈聖治章第九〉、〈紀孝行章第十〉、〈五刑章第十一〉、〈廣要道章第十二〉、〈廣至德章第十三〉、〈廣揚名章第十四〉、〈諫諍章第十五〉、〈感應章第十六〉、〈事君章第十七〉與〈喪親章第十八〉等18章,所有對話的內容皆環繞「孝」而論述,可視為發揮《論語》中,多人向孔子問孝的延伸。

  由於《孝經》篇幅簡短,核心思想也較為明確,以「孝」做為所有道德的總綱、最為重要的項目。

如〈開宗明義章第一〉所說: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即直接點出這樣的道理,其後則一一討論孝的重要、行孝的方法與步驟、行孝的效果等。

由於記載的是孔子與曾子的對話,加上內容確實不離《論語》的思想範圍,因此《孝經》也被視為表達儒家孝道思想的重要著作。

  十二、《爾雅》   《爾雅》是中國最早的訓詁專書,古時假託為周公與孔子所作,但就其內容來看,應該晚於五經之後而成書,可能是秦、漢之際,詩文創作者編纂的詞書。

全書共分為19篇,分別為〈釋詁〉、〈釋言〉、〈釋訓〉、〈釋親〉、〈釋宮〉、〈釋器〉、〈釋樂〉、〈釋天〉、〈釋地〉、〈釋丘〉、〈釋山〉、〈釋水〉、〈釋草〉、〈釋木〉、〈釋蟲〉、〈釋魚〉、〈釋鳥〉、〈釋獸〉與〈釋畜〉。

  有些評述會將各篇分類,以看出哪些篇有近似之處,但望文生義即可知道解釋的內容,例如前三篇大致在解釋文字、發音之類的語詞,其餘則如解釋鳥獸蟲魚等意義,皆不難理解。

唯須注意的是,書中的對於語詞的分類觀點,與今日有所差異,如果要以《爾雅》做為詞書查詢時,須考量古時的觀念,例如〈釋鳥〉中出現「鼯鼠,夷由」一詞條,如以今日的觀念來看,可知鼯鼠並非鳥類,但古人或許由於鼯鼠跳躍時近乎飛翔的姿態,或者誤判鼯鼠為飛鳥,而將這一詞條放在〈釋鳥〉篇中。

〈釋魚〉中出現「蛭,蟣。

」一詞,大致也是如此的原因。

  十三、《孟子》   《孟子》是紀錄亞聖孟子(公元前372-289年)語錄的著作,與《論語》同為語錄體,也是其弟子與再傳弟子編纂而成,而其中皆為對話,分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與〈盡心〉等7篇,各篇又分上下,共計14篇。

《孟子》原本屬於先秦諸子的思想之書,並未達到「經」的地位,但到唐、宋之後,《孟子》漸受重視,尤其王安石(1021-1086)以《論語》、《孟子》做為進試讀本,於是將《孟子》列入經部,「十三經」至此確立。

南宋朱熹(1130-1200)又將《論語》、《孟子》、《中庸》與《大學》合編為《四書章句集注》,《孟子》的地位更加崇高,成為儒家的重要經典之一。

  《孟子》內容承繼《論語》中的孔子思想,孟子本人對於孔子多所讚揚,自詡為孔子思想的繼承者,在當時對齊宣王、梁惠王等各國君王宣說堯、舜、文、武、孔子等行誼,提倡仁、義、禮、智等道德觀念,以人人皆有的「四端之心」做為引發時人行善的依據。

其著名的言論,例如性善、人性之辨、義利之辨、王霸之辨、以民為貴等,皆是膾炙人口,且對於後世儒家思想與中華文化產生重要影響的學說。

  就思想重點而言,可以是為《論語》的延伸或擴充,例如《論語》以「仁」為主,而《孟子》則加強論述的仁、義、禮、智等四個概念,並以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四端之心述說,發展為較為完整與詳細的儒家人性理論。

而孟子與告子論辯性善與否的內容,也是至今仍引發廣泛討論議題。

  《新譯詩經讀本》滕志賢注譯,2013年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三民書局提供) 《新譯尚書讀本》吳璵注譯2007年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三民書局提供) 《周禮》1964年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印行。

(魚籃文化)   《新譯儀禮讀本》顧寶田、鄭淑媛注譯,2007年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三民書局提供) 《新譯禮記讀本》姜義華注譯,2007年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三民書局提供) 《周易二種》魏‧王弼、晉‧韓康伯、宋‧朱熹著,2016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出版。

(魚籃文化) 《新譯左傳讀本》郁賢皓、周福昌注譯,2007年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三民書局提供) 《新譯公羊傳讀本》雪克注譯,2008年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三民書局提供) 《新譯穀梁讀本》顧寶田譯,2000年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三民書局提供) 《新譯論語新編解義》胡楚生編著,2012年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三民書局提供) 《新譯孝經讀本》賴炎元、黃俊郎注譯,2000年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三民書局提供) 《新譯爾雅讀本》陳建初、胡世文注譯,2011年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三民書局提供)   《中國子學名著集成:孟子註疏(上)》明.熊九岳等校刊本,1978年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

(魚籃文化)         【撰寫者】 李明書(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     【參考文獻】 王忠林等。

2002。

《中國文學史初稿(增訂版)》。

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宋‧朱熹。

2000。

《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

  袁行霈編。

2010。

《中國文學史》。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梁啟超。

1989。

《要籍解題及其讀法》。

臺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羅聯添等編著。

1990。

《國學導讀》。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5分 分享 勘誤 線上挑戰 宗教行政窗口 -行政體制 -宗教法令 -政策與計畫 -業務申辦 -問題集(FAQ) -下載專區 團體資訊查詢 -團體型態簡介 -宗教團體查詢 -祭祀團體查詢 -慶(祭)典查詢 -績優宗教團體查詢 -績優外籍人士查詢 -統計報表 宗教知識家 -關於知識家 -臺灣宗教 -世界宗教 -宗教神衹 -宗教人物 -宗教符號 -宗教經典 -宗教器物 -宗教禁忌 -宗教稱謂 -宗教儀式 -宗教活動 -宗教節日 -宗教建築 -宗教藝術 -宗教學術 好人好神運動 -關於本運動 -里仁為美 -宗教常識 -社會關懷 其他 -最新消息 -活動相簿 -影音播放 -英語友善寺廟 -地方宗教慶典行政成果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臺灣宗教文化地圖 瀏覽人數: 中華民國內政部版權所有| 隱私權 與 安全政策 | 版權宣告 |Copyright©AllRightsReserved 100臺北市中正區徐州路5號|總機:1996|IE8.0以上版本。

最佳解析度1280x1024 網站諮詢服務專線(02)2923-0520 中華民國內政部版權所有 隱私權 與 安全政策 | 版權宣告 Copyright©AllRights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