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繁殖障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母豬繁殖障礙 · 處女豬到達年齡仍無發情留種母豬雖達繁殖年齡,但卵巢不活動,沒有發情現象,或呈現異常發情,致不能實施配種或人工授精。

· 母豬分娩後不發情(Neostrus)分娩 ... 母豬繁殖障礙 定義及病因 母豬不能正常懷孕,及順利生產皆為繁殖障礙,今將其臨時繁殖障礙的範圍略述如下:處女豬到達年齡仍無發情留種母豬雖達繁殖年齡,但卵巢不活動,沒有發情現象,或呈現異常發情,致不能實施配種或人工授精。

母豬分娩後不發情(Neostrus)分娩後雖經過一段日期,卵巢不活動,或機能異常的關係,而無發情或異常發情,致不能配種。

發情後加以配種,但由於子宮或其他器官的異常致不能受胎。

子宮即卵巢在臨床上雖無疾患或異常,但經過三次以上的配種,尚不能受胎。

受精卵或胎兒甲期死滅或被吸收,或不為人注意的早期流產。

或是在妊娠過中,由於某些原因而使胎兒死亡,或因母豬的異常而致流產。

分娩前或分娩過程中,胎兒死亡,或發生難產,或分娩後超過一定的時間,胎條停滯在體內而不排出。

初生豬發育不良,不能起立或哺乳,而於生後三○日內斃死。

母豬性器官先天畸型而不發情,或發情不正常,或過於微弱即鈍性發情或發情縮短的幕雄狂或雖發情但拒絕交配。

先天畸型一般常見到的有卵巢和子宮發育不全、卵巢系膜囊腫、輸卵管鏾部不通形成盲端、子宮角分段發育不全、子宮角分支重複、雙子宮體、雙子宮、雙陰道和處女膜肥厚等。

母豬繁殖障礙之原因:(1)營養障礙。

(2)管理失宜。

(3)生殖器的發育異常。

(4)內分鉍腺分泌異常。

(5)生殖器疾患。

(6)細菌、病毒及原生動物的感染。

(7)遺傳。

臨床症狀 一、營雙及飼料管理失宜所引起之繁殖障礙:飼料質量不均、不良或促足使母諸消胖或過瘦,都足以影響母豬卵巢的發育,以及胎兒的生長與發育。

低營養的飼料會延遲母豬發情,使母豬不發情或離乳後不規則的發•濟。

配種後四週內餵飼過多飼料,對胚胎的生存發育有害,會增加胚胎死亡率。

但在配種前至配種時餵飼高熱能飼料,可刺淚內分泌而提高排卵率。

飼料中蛋自質缺少,能引起母豬的發情週期之異常與受胎困難及增加胚胎的死亡。

鈣嚴重的缺乏會導致胚胎的死亡、萎縮和死產。

維生素甲的缺乏易引起胎兒畸型(尤其是眼部或產生無眼胎兒)、死胎,或使仔豬活力減低。

維生素乙、戊等的缺乏易使母豬不孕及仔豬之畸型,(如外翻腿之仔豬)並會發生死胎或生產活力欠佳仔緒。

礦物質如鈷、銅、矽等缺乏都能引起胎兒或仔豬死亡。

夏季炎熱和高溫度的緊迫會影響母豬的發情和配種。

尤其在母豬配種後5~15日間暴露在27~38度C酷熱豬舍內,其胚死亡率會增加,所以配種後1~2週內在酷熱天氣時應以噴水的方式使妊娠母豬涼爽,可減少胚胎死亡率。

營養太好,運動不足,造成肥胖症,而誘起不妊症的發生。

二、 生殖器之發育異:據Wilson1949年研究美國威斯康辛州的屢配不孕新母豬“罹先天性生殖器官畸型者,佔45%。

陰陽母豬,外觀為雌性並具有雌性和雄性兩種生殖器官,但詳細觀察外陰(陰核)、膛部的形態和性相舉動可以判定。

外陰部狹窄:母豬外陰部特別小,養到6~7個月以上其他母豬已發情,而這母豬養至9~10個月也不發情,其內部生殖器亦多發育不全。

卵巢、輸卵管、子宮及子宮頸等的先天性缺損或畸型,從外觀很難察覺。

生殖器發育不全,卵巢和子宮發育不全,這些豬臨床上均為一歲至二歲未見發情,可能導因飼養管理失宜,內分泌腺的機能不全,引起全部殖器的發育障礙,往往連身體的發育也發生障礙,但如造成卵巢系膜囊腫和輸卵管系膜囊腫在臨床上對繁殖力沒有影響。

三、內分泌腺分泌異常:據報告,母豬因繁殖障礙而淘汰占全部淘汰母豬之30~35%,而內分泌腺分泌不正常之病例約佔總病例數的39.8%。

不發情:母豬養到10個月仍不發情,此等母豬配種亦不受胎,可分為卵巢發育障礙(或不發情)及永久黃體兩種:(1)卵巢發育障礙:其病因是腦下垂體機能減退,腦下垂體前葉分泌濾泡刺激素(FSH),刺激卵胞生長發育,隨即分泌動情素,出現發情,故該腺 體機能減退時即能引起卵巢發育不全或萎縮,其症狀是不發情、不排卵、卵巢發育不全、萎縮、扁小、堅硬、無彈性、無成熟濾泡、生殖道亦蒼白、小、發育不全、子宮等無週期性變化。

(2)永久黃體:其症狀是不發情,因子宮內有異物如死胎、子宮積膿、內膜炎等引起。

卵巢囊腫:可分大型囊腫、多發性大型囊腫及多發性小型囊腫。

症狀有三種型態:(1)慕雄狂:經常發情,發情週期縮短,不規則,陰戶充血腫大,雖給予配種,但不能受孕。

(2)不發情:不易察覺發情現象。

(3)發情正常。

微弱發情或鈍性發情:發情徵候不明顯,往往被誤認為無發情現象,前者無排卵,後者有排卵現象。

病因是卵胞激性素(FSH)及黃體形成素(LH)或動情素和安胎素的分泌不平衡所致。

排卵延遲:正常豬之排卵時間布發情後30~38小時左右,因內分泌失調,無法在正常時間內排卵,而在發情徵候消失後1~3天才排卵者即為排卵遲延現象。

四、生殖器疾患: 生殖器腫瘍:豬較少發生,其理由是母豬利用年限不會太長,較早淘汰與屠殺。

據學者報告有卵巢血管腫、乳嘴狀腺囊腫、子宮平滑肌腫及纖維腫、子宮頸及腔的肉腫、乳腺癌及淋巴性腫瘍等。

腔及陰門的疾患:據報告未經產豬餵飼被黴菌污染過之玉米或大麥,會發生陰門腔炎,腔脫、會陰部弛緩。

經產豬在上次交配時因陰莖磨擦而使腔黏膜損傷,發生炎症而引起疼痛而拒絕再配種。

部分母豬偶而會有膛脫及尿腔之發生。

子宮頸疾患:(1)使正常頸部變小而致受胎困難及生產障礙。

(2)宮頸炎:子宮頸因分娩發生創傷或受子宮炎、腔炎、滴蟲及其他細菌感染而發炎者,應用消炎劑洗滌與治療。

子宮內膜炎:據報告豬繁殖障礙本症約佔20.2%。

其原因(1)分娩時產道、外陰部污染及外傷、細菌感染。

病菌多為葡萄球菌、鏈鎖菌及大腸菌等。

(2)難產處置失宜、胎兒腐敗、死胎殘留、後產停滯感染。

(3)流產後感染。

(4)內分泌異常、永久黃體、營養失調、缺乏維他命甲。

(5)傳染病感染:布氏桿菌症、弧菌症與滴蟲病。

病豬症狀:發情時由陰部排出黃色黏稠性臭液、發情不規則、發情微弱、不受胎。

生產後發生之子宮炎、大部份體溫上升、倦怠、食慾減退、步行困難、便秘、陰部有惡臭黏稠液排出。

輸卵管疾患:據報告未經產不妊母豬有35%為輸卵管閉鎖,多為兩側性,生前診斷困難,都在屠殺時才被發現。

本症包括輸卵管炎、輸卵管水腫、輸卵管蓄膿症、輸卵管癒著及輸卵管閉鎖等。

其原因有先天性的缺損、黴漿菌感染、多發性漿膜炎、腹膜炎之繼發、腹腔內刺激藥物之注射等所引起。

五、母豬之低受胎及產仔數減少症:母豬受精率低和胚胎死減率高,是引起母豬受胎率低及產仔頭數少的主要原因,並不是排卵少為其主要原因。

發生原因:營養和飼養管理不善。

內分泌不平衡。

皮胎素分泌不足。

子宮內膜炎和其他慢性疾病如布氏流產桿菌引起的胚胎死亡及流產。

公豬的飼養管理不良,繁殖性能差或過度使用等亦會引起低受胎。

六、流產及死產: 營養不平衡:母豬妊娠時餵過多的能量或蛋白質不足,缺乏維生素甲和戊、鈣、鐵、銅會使胎兒死亡。

最常見是缺維生素甲的死胎和缺碘的無毛死胎及虛弱仔豬。

飼養管理失宜:水泥地太滑、併攔豬的爭鬥或跳攔等激烈運動。

管理人員的粗暴行為和夏日太熱發生日射病或熱射病也會促成流產或死產。

遺傳缺陷:胎兒的遺傳缺陷,使其發育受阻,造成中途流產或死產,也有出生後不久就死亡的致死潰傳因子。

過份近親可使胎兒畸型發生率增加。

有時胎兒出現畸型如腦水腫、缺脊椎、口蓋破裂、象鼻豬、單眼、速體豬、後軀癱瘓、無肛門等半致死因子均會發生流產及死胎。

性器官異常:曾因難產、子宮壁外傷成瘢痕收縮、壓迫胎兒,或患子宮炎,雖經治癒而仍無力保育胎兒。

安胎素分泌不足不能繼續懷孕而流產。

原發於傳染病與熱性疾病:如布氏流產桿菌、日本腦炎、胎兒弧菌病、毛滴蟲病、大腸桿菌、麥可菌、衣菌、黴菌、豬瘟、假性狂太病、寄生蟲、出血性巴氏桿菌、禽型結核桿菌、金色葡萄球菌、豬腸道病毒綜合症狀、弓蟲病、螺旋體病等的感染,或預防注射及妊娠中患病、便秘,或發熱達41~42度C的高熱時遭致流產,死胎或形成木乃伊化胎兒。

各種中毒:飼料或環境中的黴菌毒素、殺蟲劑、腐敗菌毒素、植物鹼等中毒也是流產的原因。

發霉飼料中的黃麴毒素、甘藷的黑斑病素,殘羹肉毒菌毒素等都會引起慢性或急性中毒,導致流產或死產。

特殊藥物:下劑、催吐劑、麥角、垂體素等可使子宮及卵巢充血而發生流產。

多胎:受精胚胎過多,子宮內無法容納,因此一部分胎兒在發育過程中即死亡。

若全數發育時胎兒的體型過小,體重不足成為虛弱仔,在分娩時受強力的子宮收縮易被壓,死或生產後不久死亡。

難產造成的死產:(1)母豬內分泌失常:母豬生產時腦下垂體後葉就分泌催生素可使子宮鬆弛而子宮收縮呈現陣痛,將子宮內的胎兒生出。

母豬患病或過肥,使催生素分泌過少,造成陣痛微弱,胎兒停留產道太久,造成窒息死亡,多為全胎性的。

(2)胎兒過大:母豬內分泌腺異常致使胎兒發育異常,胎兒數太少、胚胎早期死亡或妊娠中感染病毒性疾病(如日本腦炎等),使留下的活胎兒特別大(有時達1.8~2.5公斤)。

這種異常胎兄易在產道窒息死亡。

(3)胎兒失位:胎兒普通是採頭位出生,尾位也可,上胎向及向產道方面為原則,若胎位異常,產出困難,易成死胎。

(4)不正常的分娩:母豬陣痛太強,使胎兒的臍帶在分娩前斷裂或胎膜早期剝離,造成大景出血而死亡。

有時生出的胎兒包在胎膜內,管理者若不及時把其胎膜撕破,胎兒即窒息死亡。

臨床診斷 依照上述將母豬繁殖障礙合併為三個病因,並依下列方法診斷之。

先天畸型,依檢剖及實驗室內分泌或X光診斷,可得確實。

感染所致的繁殖障礙,依實驗室細菌培養而得診斷。

功能性繁殖障礙,受到遺傳品種影響,須從內分泌及遺傳研究,才能診斷。

治療獸醫處置方法 注意飼養管理。

供應平衡日糧。

母豬個別攔飼,最好有運動場。

飼料品質及保存要良好。

慎用藥品及殺、驅蟲和農藥。

不良遺傳因子的種豬要淘汰,並避免近親繁殖。

母豬分娩時應注意其舉動,如有難產徵候(陣痛微弱、分娩問隔太久)應即施予助產。

按期注射各種會導致死、流產疾病的疫苗。

母豬產後子宮若排不出不潔的污物體,可用過錳酸鉀或愛克利諾兒(Acrinol液(0.1~0~3%)注入子宮內灌洗,或用磺肢劑及抗生素注入子宮,預防繼發病感染。

母豬分娩前應注意豬體及豬舍清潔,防止病菌由產道侵入子宮,最好在母豬分娩後子宮內注入磺肢藥及抗生豬舍清潔防止病菌由產道侵入子宮。

淘汰布氏桿菌陽性豬。

更換公豬配種。

內分泌之補充。

母豬在發情期先子宮內注入青徽素,經過30分鐘以上再行配種。

母豬發情排卵後即注射安胎素。

資料來源:顏水泉。

1996。

豬病診療學。

藝軒圖書出版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