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雲導師「牧牛圖」中「自在」「任運」之禪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牧牛即調心,調習吾人久積之習氣,是佛教北禪修行之法門,屬於漸修之實踐工夫, ... 相傳為元代普明禪師所作之《牧牛圖頌》,共十圖,按修行之次第,計有(一)未牧第 ...
曉雲導師「牧牛圖」中「自在」「任運」之禪意
不勞鞭策永無拘 饑餐渴飲隨時過
文/李蕭錕
牧牛即調心,調習吾人久積之習氣,是佛教北禪修行之法門,屬於漸修之實踐工夫,強調自我淨化、自我轉化、自利、自覺、及自我完成的歷程與目的;南禪雖主張頓悟,強調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頓悟法門,但並不排斥漸修的自我淨化的修行工夫,何況自家的生命若不能淨化,如何能淨化他人的生命呢?
關於調心,《易經》中曾言「君子卑以自牧」,此中之牧,即調整、自我規範、自我軌律之意;佛教《遺教經》也說:「譬如牧牛之人,執杖視之,不令放逸,犯人苗稼」中的牧牛,更是守身格心之工夫,如牧童之牧牛,勤慎約束,不讓其放逸,犯別人田稼;馬祖禪師問石鞏:「汝在此何務?」答曰:「牧牛。
」又問:「牛作麼牧?」答曰:「一回入草去騫鼻拽將來。
」牧牛之義,也首重修持,不使縱逸;佛學之「五明學」中,包括內明、聲明、因明、醫方明及工巧明等,也以內明為首要,旨在自我修持,自我人格之完成為終極目標。
相傳為元代普明禪師所作之《牧牛圖頌》,共十圖,按修行之次第,計有(一)未牧第一(二)初調第二(三)受制第三(四)迴首第四(五)馴服第五(六)無礙第六(七)任運第七(八)相忘第八(九)獨照第九(十)雙泯第十。
牛之未牧,猶人之未修,倘若偶一迴首,便欲牽制,正如牧童出現,尋得牛之蹤跡,於是以芒繩導之於正軌,故牧牛圖之前四圖,是初學入門之四種過程,而馴服、無礙及任運則是學養工夫,初階後的轉機三過程;馴服即馴伏,息其奔馳散亂之心;而無礙與任運,類似孔子所言「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之工夫,自「未牧」至「任運」、「無礙」屬於研練修習之可見工夫,是有名言可說,有文字可表的,自「相忘」經「獨照」到「雙泯」等三個境界,則非言語文字可以詳釋,非自身「親証」、「會証」不可,屬於五明學中的「內明」,歸於自心體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是整個「牧牛」調心之精義。
曉雲導師所繪牧牛圖第六與第七,即指「無礙第六」(自在),與「任運第七」兩圖,是繼「馴服第五」後的調心轉機,重要的兩種工夫。
普明禪師有頌文曰:
「無礙第六」
露地安眠意自如 不勞鞭策永無拘
山童穩坐青松下 一曲昇平樂有餘
「任運第七」
柳岸春波夕照中 溪
延伸文章資訊
- 1關於禪宗牧牛圖的兩個問題 - 中華佛學研究所
宋以後之禪宗牧牛圖與頌從文證上看,是引自佛教《遺教經》,[1]該經只提到比丘修行要對治五根;[2] 該經之譯者也正是《佛說放牛經》之譯者鳩摩羅什;比該經早先譯出之《增 ...
- 2JB128 普明禪師牧牛圖頌- 卷/篇章1 | CBETA 線上閱讀
普明寺牧牛圖頌序. J23nB128_p0347a02:. 咄!盡大地是普明一頭牛,何處更有佛與眾 J23nB128_p0347a03:生?毫厘不隔,本是如如。若道此牛有黑有白,
- 3(PDF) 200612禪宗「牧牛圖頌」的修行理念與實踐
禪宗以不立文字、不依經典,直傳佛之心印為宗旨,故又稱「佛心宗」。 所謂「牧心」如「牧牛」,所以與禪宗相關的文化發展,有「牧牛圖頌」(又作十牛 ...
- 4十牛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十牛圖是中國佛教禪宗修行的圖示,有許多版本。牧牛圖頌通常由頌與圖組成,頌自身有時又包括一短序。自宋代以來,這類作品很多,其中有三種很為時人留意。
- 5《牧牛图颂》 - 灵隐寺
著者:普明禅师(生卒年不详),一说为北宋禅师,住持于龙泉寺。 怎么来认识我们这些烦恼呢?过去禅宗的祖师把我们的烦恼比喻成牛——牧牛、放牛,所以有《牧牛图》的十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