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要你受委屈?別把「付出」變「犧牲」 - 天下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然而,若由他人的評價來定義自己付出的價值,我們也將自己行為交給他人來定義,快樂與痛苦也都交由他人之手。

當察覺到自己因犧牲而感到委屈、憤怒, ... 回首頁 English 免費訂閱電子報 天下APP免費下載 搜尋 頻道分類 財經 理財五角課 貿易戰 財經焦點 財經週報 投資理財 產業 製造 服務 金融 科技 國際 國際週報 兩岸四地 東南亞 亞洲 歐洲 美洲 非洲 紐澳 管理 管理 行銷 創新創業 人才 職場競爭力 環境 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環境 能源 教育 教育趨勢 創新教育 親子教養 人物 大師觀點 CEO觀點 人物特寫 政治社會 政治 政策 社會現場 調查排行 2000大調查 兩岸三地1000大 快速成長企業100強 天下永續公民獎 標竿企業 金牌服務業調查 縣市調查 2000大調查資料庫 健康關係 健康醫療 兩性關係 心靈成長 時尚品味 時尚精品 旅行 設計 藝文 影視 運動生活 運動 生活 重磅外媒 經濟學人 BBCNews中文 日經中文 德國之聲 路透社 專欄作者 多媒體 數位專輯 互動專題 深度專題 品牌專區 數據圖表 資料新聞 數字說話 圖表動畫 調查報導 聽天下 重磅封面 財經週報 國際聚焦 天下好讀 記者開講 好主管的12樣禮物 創新突圍軍師 四端看天下 大數據,熱品牌 天下書房 天下影音 雜誌 策展 Fast100 傳承接班 創新突圍 數位轉型 經營管理 永續責任 Fast100 Off學 風格 文化 旅行 美食 特色頻道 未來城市@天下 [email protected]天下 獨立評論@天下 創新學院 天下學習 天下雜誌出版 換日線 天下影音 微笑台灣 粉絲專頁 官方instagram 官方Line 本日焦點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辭世,享耆壽96歲 健康關係 心靈成長 是誰要你受委屈?別把「付出」變「犧牲」 是誰要你委屈?是誰讓你自卑?你的人生不該活在別人的期待裏,要相信,你值得被好好對待。

23772瀏覽數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分享 其他 文 吳宜蓁 四塊玉文創 發布時間:2018-09-23 23772瀏覽數 原本小如是不想生小孩的,結婚後即使身邊的長輩不時的關心,她都沒有改變決定,就在結婚五年後,有一次在閒談之中隨口問了老公:「假如不生小孩你會不會有遺憾?」沒想到他竟然點了頭。

小如就想說:「好吧,五年來的觀察他應該是個好隊友,也看他很愛小孩,我覺得可以試試看生小孩。

」 當年因為懷孕,小如除了得忍受孕吐還有各種不舒服,甚至因為產檢、生小孩、坐月子、照顧小孩而請假,影響了工作升遷的速度,放棄了很多夢想。

可是老公卻絲毫沒考慮過為了犧牲這麼多的她。

懷孕之後……老公想跟朋友去打球就跑出去了,週末也時常跑去公司加班,完全沒有考慮她一個人整天在家帶小孩,也有想一個人出去放風的時候,直到小如真的受不了跟他說:「我想要放一天假自己出去剪頭髮,順便放風一下」,他卻說她「狠心丟下小孩」……完全忽視小如這段時間的努力。

我們可能都曾為某些人、事、物做過犧牲,犧牲的當下,心裡想的往往都不是自己,放下自身的需要與想要,把自己不斷地擠壓又擠壓來滿足他人。

有時當下充滿著不甘心,但受著社會觀感或是為他人著想,認為這個犧牲是不得不的決定;也有時明明是甘願犧牲,事後卻仍然感到這樣的犧牲沒有好的價值,內心覺得委屈又痛苦。

廣告 有時候我們會為「愛」而犧牲,有時候為了「情分」犧牲,有時為了「一時的寧靜」犧牲,有時為了「信念」而犧牲,我們在犧牲的當下,願意放下或是放棄自己的堅持,一定都有閃過曾經或未曾注意的思慮,然而在決定犧牲時,我們當下又想到自己多少?想過自己要什麼?又是什麼關鍵因素讓我們寧可放下自己的需要,而妥協於他人,犧牲自我? 一開始,認為這是「為他人著想」 我們都曾因為「不得不」而做出犧牲的選擇,可能是為了保存自己堅信的理念,或是為了自己所愛的人。

在做出犧牲的當下,可能甘願為此犧牲,或是剛開始為他人犧牲,內心雖有不甘,但犧牲本身沒有造成太多的痛苦。

但是什麼讓我們漸漸開始感覺失去自己,甚至開始感到難過、氣憤、痛苦又憂鬱? 多數的犧牲,一開始可能都源自於簡單的為他人著想,不想讓他人為難或難過,寧願先捨棄自己的利益來滿足父母、家人、伴侶的利益。

看在我們是同一家人而不願計較,或因為是伴侶,覺得彼此是「一體的」而退讓一步,能夠換得整體的和諧。

然而,當犧牲的某一方或是某個人,久了心中也會感到不平,雖然將彼此看作「一體」,但發現對方並非用「一體」的觀點彼此互相退讓,心中的「一體」也漸漸瓦解,想要維持「一起的和諧」,又感覺彼此分崩離析。

此時,我們內心的天秤開始失衡,面對自己的犧牲不再無所謂,開始想著自己曾做出哪些犧牲與妥協,委屈與憤怒因應而生。

廣告 而且你要記著:「犧牲,會養成習慣」,我們會習慣透過擠壓自我,讓他人感覺到自己已經夠努力了,希望停止他人對自己的許多控訴。

於是犧牲可能成為武器,我們想透過犧牲讓他人看見:「我真的已經很努力了」,一次又一次凌虐自己,讓自己感到痛苦,也想讓他人可以感受自己的痛苦,停止他們對自己有更多的要求與期待。

重要的是,要找回犧牲的「初衷」,當我們不平於他人沒有如自己一般的重視彼此,甚至藉由犧牲來讓他人感到罪惡,便遺失了當初犧牲的意義。

當找回自己做出「犧牲」的目標,不論是為了不讓自己所愛的人為難、為了家庭的和諧,將這些犧牲當做實現自己對家庭價值的實踐,肯定自己為他人著想的舉動,才可以跳脫出憤怒與委屈。

後來,卻心懷被強加的「罪惡感」 有時,我們習慣負責、認真,是因為太想要扮演好生活中每一個角色,於是忙著應和他人的要求,做出一個個並非發自內心的舉動,犧牲自己的時間、金錢……直到犧牲了完整的自己。

擔心若沒有按照伴侶的要求去做,自己便是不夠愛對方,於是捨去自己來滿足對方的期待;我們害怕只顧著追求自己的人生,會讓他人認為自己不夠為這個家努力,只為了自己而活。

這些害怕不斷堆疊,變成「我不夠好」的罪惡感。

廣告 有時這些罪惡感,不僅僅是來自對自己的要求,更來自於對方的言語、態度與舉動。

當伴侶在他人面前展現自己總是受委屈的一方,我們一方面因自己讓他人感到痛苦而愧疚,另一方面卻也不平於這樣的控訴—我們也有自己的需要。

但當你敵不過這層層堆疊的罪惡感,而無法區分那是來自對自己扮演的角色做得「不夠好」的焦慮,還是已經漸漸認同了他人強加於身的種種罪惡,難以再全然的相信自己是否就是他人口中的「那種人」,便會揹著這些沉重的罪惡感,由罪惡感驅使著去做出一些違心的犧牲。

這些犧牲,讓我們痛苦,因為不再相信自己,認為自己做得不夠好,於是藉由犧牲來讓自己好過,也想減少他人的控訴。

然而,愈是被罪惡感控制著而做出犧牲,愈會使我們內心感到委屈與不平,因為這些犧牲是帶著他人的誤解,無力去擺脫這些強加之罪,讓我們在犧牲時更感到被扭曲的自己的無辜,這樣的犧牲,無法讓人過得更開心。

廣告 想清楚,把快樂交託給自己 「犧牲」與「付出」只是一線之隔,當付出得到的回報不如預期,就會變成犧牲。

然而,若由他人的評價來定義自己付出的價值,我們也將自己行為交給他人來定義,快樂與痛苦也都交由他人之手。

當察覺到自己因犧牲而感到委屈、憤怒,就該回過頭來想想當初的犧牲是為了什麼目的,而做出這樣的付出,不論是為了疼愛的家人、心愛的另一半,或是為了更加愛上自己,都要看到自己為了實踐信念而做出的付出,並為這樣的自己感到開心與肯定。

即使他人對自己的付出不放在眼裡,或是否定了我們付出的價值,也要練習堅信自己的努力是為了心中的目標,而他人的肯定與感謝,僅是付出的附加價值,而非付出的意義。

你,其實很好 1.找回犧牲的「初衷」,當我們不平於他人沒有如自己一般的重視彼此,甚至藉由犧牲來讓他人感到罪惡,便遺失了當初犧牲的意義。

2.「犧牲」與「付出」只是一線之隔,當付出得到的回報不如預期,就會變成犧牲。

本文摘自四塊玉文創《你,其實很好:學會重新愛自己》 廣告 相關熱門主題 訂閱天下每日報(每週一至週五發送) 天下編輯精選國內外新聞,每天早晨發送,也可以聆聽語音朗讀 訂閱天下每日報 編輯精選新聞,早晨寄送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請查看您的信箱,我們將寄送驗證信給您,確保未來信件會送到您的信箱 #委屈 #犧牲 #付出 你可能有興趣 #廣編企劃|MaaS.開啟未來交通的無限可能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399(原價$699)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 立即訂閱 您已成功收藏此文章 您已成功取消收藏此文章 請先登入或註冊登入會員後,即可收藏文章 註冊 登入 請先登入天下雜誌會員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電子報訂閱服務 電子報為會員獨享服務,您將在登入註冊後完成訂閱 您的連結已經過期 請回到創新學院平台點擊文章;或使用創新學院會員綁定天下帳號,享受完整的閱讀體驗。

回到創新學院首頁 立即登入綁定 權益重複提醒 提醒您,您綁定的創新學院帳號已開通全閱讀權益,與您個人的全閱讀訂閱重疊。

為避免權益受損,您可以選擇前往「會員中心-訂閱管理」取消您的自動續訂方案;或選擇聯絡客服進行取消。

訂閱管理 我知道了 這篇文章在出現在 是誰要你受委屈?別把「付出」變「犧牲」 分享到臉書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X鈕繼續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