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產業化」或「產業資訊科技化」 - Medium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根據以上的分析,無論是企業或個人,能掌握電腦、網際網路、人工智慧(AI)技術與趨勢者就是贏家。

至於企業該如何掌握資訊科技背後的機會,「AI產業化」與 ... GetunlimitedaccessOpeninappHomeNotificationsListsStoriesWritePublishedinMarketingdatascience「資訊科技產業化」或「產業資訊科技化」資訊科技發展下的企業策略何謂靈活企業?一旦環境改變了,企業策略也馬上跟著調整。

對企業來說,資訊科技的出現,產生了兩種策略方向。

一是將資訊科技當成一個新的產業,稱為「資訊產業化」。

其次則是如何透過資訊科技,來增加本身企業的附加價值,稱為「產業資訊化」。

以下簡單分析,不同階段資訊科技的發展,並說明在不同階段,資訊科技對企業策略的改變以及對工作的影響。

回顧資訊科技發展的歷史,我們將其簡化區分成三個階段:分別為電腦、網際網路、人工智慧(AI),如圖1所示。

圖1資訊科技發展下企業策略的改變(繪圖者:廖庭儀)1.電腦電腦的出現,對企業的策略意涵為:「電腦產業化」與「產業電腦化」。

「電腦產業化」意指因為電腦的出現,誕生了一個新的產業,即「電腦產業」。

在這產業裡,硬體的IBM、軟體的Microsoft都是成功的代表。

「產業電腦化」意指因為電腦的出現,各行各業開始導入電腦,用來降低成本並增加效益。

在此階段,企業為了降低成本,透過電腦來取代人力。

此時,勞力型工作如生產線人員、辨公室行政人員等,因為工作自動化與商業套裝軟體的出現,被電腦所取代。

2.網際網路網路的出現,對企業的策略意涵為「網路產業化」與「產業網路化」。

「網路產業化」意指因為電腦的出現,誕生了一個新的產業,即「網路產業」。

在網路業中,Google、Amazon、Facebook都是成功的代表。

「產業網路化」意指因為網路的出現,各行各業開始透過網路,來降低成本並增加效益。

在這個階段,企業透過外包來降低人力成本。

由於網際網路的無遠弗屆,工作被其他國家的人所取代。

這些工作無論是勞力型,如:Callcenter客服人員,或是智力型,例如:程式設計師,只要工作內容能夠透過0與1來呈現,就很容易被取代。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國的消費者打電話到銀行的客服中心(Callcenter),接聽電話進行服務的卻是遠在印度的客服人員。

3.人工智慧(AI)AI的出現,對企業的策略意涵為:「AI產業化」與「產業AI化」。

「AI產業化」意指因為AI的出現,將誕生一個新的產業,即「AI產業」。

在這產業裡,未來將出現改變世界的全新企業。

「產業AI化」意指因為AI的出現,各行各業開始透過AI,來降低成本並增加效益。

人工智慧(AI)的出現,工作將會被擁有智慧的機器,如軟體、硬體所取代。

這個階段被取代的工作,包含勞力型與智力型,同時被取代的範疇勢必遠大於前兩階段。

以金融業為例,以前被取代的可能是客服中心人員與櫃台,現在連分析師、精算師等「師」字輩,都已被「預言」可能遭到AI所取代。

根據以上的分析,無論是企業或個人,能掌握電腦、網際網路、人工智慧(AI)技術與趨勢者就是贏家。

至於企業該如何掌握資訊科技背後的機會,「AI產業化」與「產業AI化」是兩個可行的方向。

而對個人而言,雖然資訊科技將取代許多現有的工作,但也同時將產生新的工作機會。

最後,「資料科學」與人工智慧(AI)之間的關係密切,我們認為掌握「資料科學」,有助於企業掌握「AI產業化」與「產業AI化」的發展契機。

蘇宇暉(台科大管研所博士生)、羅凱揚(台科大企管系博士)您可能有興趣3MorefromMarketingdatascience行銷資料科學 — 數據驅動精準行銷。

基礎概念、趨勢、方法和實戰。

ReadmorefromMarketingdatascienceGetstarted行銷資料科學6.8KFollowersMarketingdatascience.台灣第一個行銷資料科學(MDS)知識部落,本粉絲專頁在探討行銷資料科學之基礎概念、趨勢、新工具和實作,讓粉絲們瞭解資料科學的行銷運用,並開啟厚植數據分析能力之契機。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arketingDataScienceTMRFollowMorefromMediumKonikaIslamInquiry-BasedLearningMarcellinaAdindaDwiarieLearningDiary — Part2:TheMainStudy&ResearchinLearning,Education,andTechnologyatthe…Raphaelletsao1.readdataMattWootenBreakingDowntheSpotifyAlgorithm:AnAnalysisonSpotify’sTopTracksHelpStatusWritersBlogCareersPrivacyTermsAboutKnowab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