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南懷瑾講經:最樸素的人生真理陳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果能夠聽聞、了解、思維、修習《法華經》的教法,他就離成佛不遠了。
南懷瑾先生在講解《法華經》中關於“挖井”的這段意思時,他還進一步闡明:在學習上、工作中,要想 ...
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華經》【譯文】:有人非常乾渴,想喝水,到一個高地上挖坑求水,看到干土,就知道離水源還很遠。
像這樣不停地挖下去,就會見到濕土,漸漸地又見到濕泥。
他以堅定的信心挖下去,就會知道已經離水不遠了。
菩薩也是這樣,如果沒有聽聞、了解和修行《法華經》的教法,這人離無上正等正覺(成佛)還遠得很。
如果能夠聽聞、了解、思維、修習《法華經》的教法,他就離成佛不遠了。
南懷瑾先生在講解《法華經》中關於“挖井”的這段意思時,他還進一步闡明:在學習上、工作中,要想找到成功之源,就應該安下心來,除了肯花力氣外,還要認定一個正確的目標,持之以恆,專一而不懈地努力。
1903年10月,在紐約舉行的一次數學會議上,大家要求科爾教授作學術報告。
科爾走到黑板前,用粉筆寫下了一個算式,接著又進行計算,得到結果以後,科爾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會員們立即報以暴風雨般的掌聲。
因為他通過這不說話的報告,證明了2的67次方減1這個數是合數,而不是200年來被人懷疑的質數。
會後,有人問科爾:為論證這一問題,花了多少時間?科爾回答:“3年時間裡的全部星期天。
”科爾堅持了3年時間,花去了所有的休息時間,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獲得了成功,為科學領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這樣一幅漫畫:一個青年挖井找水,挖了四五個深淺不一的坑,都沒有出水,正要挖新的“井”。
畫面下部的文字反映了他的心思: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
而事實並非如此,那些“井”只要再深挖一些,就到了有豐富水源的位置了。
這幅畫告訴我們:青年找不到水,是因為他不肯在一個地方持之以恆地挖下去,結果白費了氣力。
如果他能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很快就能挖出水來。
可是,並非所有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滿足於現狀,不堅持,不努力,最後只換來了失敗。
王安石寫的《傷仲永》中的仲永,他雖然有很高的天資,卻沒有繼續努力,而是整日隨父親到處拜訪賺錢,最後終究沒有獲得什麼成就。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仲永能夠堅持不懈地學習,加上他的天資,一定能夠成為歷史上又一位文學名人。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所以能把石頭滴穿。
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經過了這種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努力,才克服了一塊塊“頑石”。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更應該做到持之以恆,發揚持之以恆的精神。
只要我們持著恆心,邁著堅定的步伐,通過義無反顧的努力,就一定能夠沐浴到成功的陽光。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華嚴經》【譯文】:比如有人被大水漂流,因害怕淹溺不飲水而渴死,於佛法不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又比如有人安排下美食,自己餓著肚子卻不吃,於佛法不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南懷瑾先生指出,上面這段經文就是要讓人們明白:“理論是基礎,實踐是建築在理論這塊奠基石上的藝術品”、“實踐是人類生存的一副骨架,而理論只不過是骨架上的血肉”這樣一些道理。
他還引用荀子的話進一步闡明知與行的關係,即:“不聞不若見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這句話的大意是:不聽不如聽之,聽之不如親眼所見,眼見不如認識懂得,認識不如親手變革的行動。
學習達到了會幹、會做的程度,就到頭了,會做、會乾就意味著認識了、懂得了。
縱觀歷史上那些石破天驚、千古流芳下一页上一页返回列表返回首页©2022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Poweredbyiwms
延伸文章資訊
- 1南懷瑾老師:「乘三車離火宅之喻」背後的玄機(《法華經》之二)
《法華經》原文:【佛說:「舍利弗,若有衆生,內有智性,從佛世尊聞法信受,殷勤精進,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是名聲聞乘,如彼諸子爲求羊車、出於火宅。
- 2南懷瑾老師:佛本可以留下來不走,問了三次沒有回應,緣錯過了
接著講《法華經》“法師品”第十, 凡是宣揚《法華經》的正法者, 都是大法師。 “一切治生產業, 皆與實相不相違背”, 這是大乘的根本。 緊接著佛說:法師是 ...
- 3南懷瑾先生講《法華經》:佛法妙難思,非思量分別能解 - 壹讀
《法華經》即《妙法蓮華經》,同《莊子》一樣,都是寓言故事,尤其提到講經的功德怎麼大。印度的文化,一句話寫了一大堆,不過,耐心研讀, ...
- 4南懷瑾老師講《法華經》(一):東方現瑞的大秘密 - 每日頭條
《楞嚴經》上佛說的名言:「因地不真,果遭紆曲」,你動機、觀念不正確的話,你用各種方法去修,都是在走冤枉路。《法華經》也說:「諸法從本來,常自寂 ...
- 5十方禪林與南懷瑾老師- 《法華經》上講龍女八歲成佛 - Facebook
《法華經》上講龍女八歲成佛,她沒有到達二七十四天癸至,這個叫做童真入道,不分男女相。女人能不能成佛?絕對能!小乘批評女人不能成佛,大乘沒有這一套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