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南懷瑾講經:最樸素的人生真理陳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能夠聽聞、了解、思維、修習《法華經》的教法,他就離成佛不遠了。

南懷瑾先生在講解《法華經》中關於“挖井”的這段意思時,他還進一步闡明:在學習上、工作中,要想 ... 修習,必知得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法華經》【譯文】:有人非常乾渴,想喝水,到一個高地上挖坑求水,看到干土,就知道離水源還很遠。

像這樣不停地挖下去,就會見到濕土,漸漸地又見到濕泥。

他以堅定的信心挖下去,就會知道已經離水不遠了。

菩薩也是這樣,如果沒有聽聞、了解和修行《法華經》的教法,這人離無上正等正覺(成佛)還遠得很。

如果能夠聽聞、了解、思維、修習《法華經》的教法,他就離成佛不遠了。

南懷瑾先生在講解《法華經》中關於“挖井”的這段意思時,他還進一步闡明:在學習上、工作中,要想找到成功之源,就應該安下心來,除了肯花力氣外,還要認定一個正確的目標,持之以恆,專一而不懈地努力。

1903年10月,在紐約舉行的一次數學會議上,大家要求科爾教授作學術報告。

科爾走到黑板前,用粉筆寫下了一個算式,接著又進行計算,得到結果以後,科爾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會員們立即報以暴風雨般的掌聲。

因為他通過這不說話的報告,證明了2的67次方減1這個數是合數,而不是200年來被人懷疑的質數。

會後,有人問科爾:為論證這一問題,花了多少時間?科爾回答:“3年時間裡的全部星期天。

”科爾堅持了3年時間,花去了所有的休息時間,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終於獲得了成功,為科學領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不禁讓人想起了這樣一幅漫畫:一個青年挖井找水,挖了四五個深淺不一的坑,都沒有出水,正要挖新的“井”。

畫面下部的文字反映了他的心思:這下面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

而事實並非如此,那些“井”只要再深挖一些,就到了有豐富水源的位置了。

這幅畫告訴我們:青年找不到水,是因為他不肯在一個地方持之以恆地挖下去,結果白費了氣力。

如果他能目標專一,持之以恆,很快就能挖出水來。

可是,並非所有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

從古至今,不知有多少人滿足於現狀,不堅持,不努力,最後只換來了失敗。

王安石寫的《傷仲永》中的仲永,他雖然有很高的天資,卻沒有繼續努力,而是整日隨父親到處拜訪賺錢,最後終究沒有獲得什麼成就。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仲永能夠堅持不懈地學習,加上他的天資,一定能夠成為歷史上又一位文學名人。

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標專一,持之以恆,所以能把石頭滴穿。

古今中外,所有有成就的人,都是經過了這種目標專一、持之以恆的努力,才克服了一塊塊“頑石”。

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更應該做到持之以恆,發揚持之以恆的精神。

只要我們持著恆心,邁著堅定的步伐,通過義無反顧的努力,就一定能夠沐浴到成功的陽光。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如人水所漂,懼溺而渴死,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如人設美膳,自餓而不食,於法不修行,多聞亦如是。

——《華嚴經》【譯文】:比如有人被大水漂流,因害怕淹溺不飲水而渴死,於佛法不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又比如有人安排下美食,自己餓著肚子卻不吃,於佛法不親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南懷瑾先生指出,上面這段經文就是要讓人們明白:“理論是基礎,實踐是建築在理論這塊奠基石上的藝術品”、“實踐是人類生存的一副骨架,而理論只不過是骨架上的血肉”這樣一些道理。

他還引用荀子的話進一步闡明知與行的關係,即:“不聞不若見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而止矣,行之,明也。

”這句話的大意是:不聽不如聽之,聽之不如親眼所見,眼見不如認識懂得,認識不如親手變革的行動。

學習達到了會幹、會做的程度,就到頭了,會做、會乾就意味著認識了、懂得了。

縱觀歷史上那些石破天驚、千古流芳下一页上一页返回列表返回首页©2022七葉佛教書舍-數位時代的佛教經典結集地_電子佛教圖書館_淨土宗、禪宗書籍Poweredbyiwm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