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退秦師_分析 - 讀古詩詞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其次,也是更爲重要的晉有野心(對此秦本有戒心),燭之武列舉了秦伯曾親身領略過的事實,再進行科學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晉是大敵。

燭之武用語不多,對秦穆公動之以情, ... 2022年10月12日 農曆:壬寅年九月十七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简体 首頁 唐詩三百首 宋詞三百首 古詩十九首 詩詞名句 文言文 賦 詞牌名 先秦 兩漢 魏晉 南北朝 隋代 唐代 五代 宋代 金朝 元代 明代 清代 現代 近代 您在這裡:首頁›文言文›燭之武退秦師›燭之武退秦師分析 分析 作者:佚名概述《燭之武退秦師》見《左傳》。

《左傳》又名《左氏春秋》、《左氏春秋傳》。

是中國最早的一部編年體歷史名著,也是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

全書從政治、軍事、外交等方面,比較系統地記敘了整個春秋時代各諸侯國所發生的重要事件,同時也較爲具體地描繪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瑣事,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政治狀況。

《左傳》長於敘事,善於描寫戰爭和記述行人辭令。

作者以其敏銳的觀察力,深刻的認識和高度的文學修養,對許多大小歷史事件,作了深刻而生動的記述,形象鮮明,語言優美,成爲歷代散文的典範。

本篇所記述的,是秦晉聯合攻打鄭國之前開展的一場外交鬥爭。

事情發生在公元前630年(魯僖公三十年)。

前此兩年(公元前632年,即魯僖公二十八年),爆發了晉楚爭霸的城濮之戰,結果楚國戰敗,晉國稱霸。

在城濮之戰中,鄭國曾經出兵幫助楚國,因而結怨於晉,這就是晉秦聯合攻打鄭國的直接原因。

這次戰爭,也可以說是城濮之戰的餘波。

秦、晉圍鄭,形勢緊迫,在這幹鈞一發之際,鄭臣燭之武僅憑口舌說服秦伯,使秦轉變對鄭的態度,化敵爲友,對晉以友爲敵,這是什麼原因呢?爲什麼會有這麼大的突變呢?關鍵在於燭之武所說的兩點針對了秦的切身利益。

首先,滅鄭於秦有害無益。

秦對鄭鞭長莫及,若以鄭爲東道主,就爲秦稱霸提供了住、食等種種方便,更何況“亡鄭以陪鄰”,這對秦有什麼好處呢?其次,也是更爲重要的晉有野心(對此秦本有戒心),燭之武列舉了秦伯曾親身領略過的事實,再進行科學的推理,使秦伯恍然大晤——晉是大敵。

燭之武用語不多,對秦穆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這是一篇記述行人辭令的散文。

鄭國被晉、秦兩個大國的軍隊所包圍,國家危在旦夕,燭之武奉鄭君之命,去說退秦軍。

他善於利用矛盾,採取分化瓦解的辦法,一番說辭,便說服了秦君,撤出圍鄭的軍隊,並且派兵幫助鄭國防守,最後晉軍也不得已而撤退,從而解除了鄭國的危機。

這篇文章,讚揚了燭之武在國家危難之際,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隻身去說服秦君,維護了國家安全的愛國主義精神。

同時也反映了春秋時代各諸侯國之間鬥爭的複雜性。

段解文章開篇就造成一種緊張的氣氛:秦晉兩大國聯合起來圍攻鄭國,戰爭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爲下文燭之武臨危受命埋下伏筆。

寫燭之武臨危受命。

他在鄭伯一番誠意和透徹的分析下,拋開個人感傷和利益,承擔起關係國生死存亡的重任,體現燭之武的深明大義。

本段是全文的主體,也是說退秦師的關鍵。

分四個層次:一是燭之武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說話,引起對方好感;二是說明亡鄭只對晉國有利,對秦國有害無益;三是陳述保存鄭國,對秦國有好處;四是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說明晉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並分析晉國貪得無厭,從而使秦穆公意識到晉強會危秦,於是與鄭國訂立了盟約,乃至幫助鄭國。

本段記晉師撤離鄭國,同時體現一代霸主晉文公的政治遠見。

文章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一、組織嚴密,前後照應。

秦、晉圍鄭的主要原因,是晉國爲了擴大自己霸主的威勢,征服異己,再加上晉文公與鄭有個人恩怨。

這一事件的發生,與秦毫無關係。

文章開頭兩句話“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暗示了這一事件的背景,這就爲全文的發展作了鋪墊。

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他們之間並不是無隙可乘,這就容易使人理解:燭之武所以能夠說服秦君並不是偶然的。

全文正是按照開頭的預示而展開的。

燭之武說退了秦師,孤立了晉國,晉師最後也不得不撤退,正是這一暗示的結果。

文章雖然篇幅短小,但有頭有尾,結構嚴密,事件交待得很清楚,矛盾展示得很充分,收尾也十分圓滿。

二、起伏跌宕,生動活潑。

《燭之武退秦師》雖然是一篇說理性的文章,但它寫得波瀾起伏,毫不呆板。

當鄭國處於危急之際,佚之狐推薦燭之武去說秦君,沒想到引起了燭之武的一番牢騷,使事情發生了波折。

鄭文公的引咎自責,也增添了情節的戲劇性。

燭之武在說秦君的時候,一開頭就指出亡鄭於秦無益;但接着又退一步說:“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以此作爲緩衝;緊接下去就緊逼一步說明亡鄭對秦不僅無益,而且有害。

當秦國單獨退兵之後,子犯發怒要攻打秦軍,秦、晉關係一下子轉而緊張起來。

最後晉文公講了一番道理,晉軍偃旗息鼓,一場風波,終於平息。

這樣一張一弛,曲折有致,更能緊扣讀者的心絃,增強作品的感染力。

三、說理透闢,善於辭令。

這篇文章,中心是燭之武說秦君。

這個主題本身,決定了它必須着意描繪人物語言,使辭令引人入勝。

從這點來說,它不愧是一篇非常漂亮的外交辭令。

秦、晉圍鄭,完全與秦無關,秦國所以出兵,一是與晉國有同盟關係,二是秦穆公想借此撈一把,以擴張自己的勢力。

當他知道亡鄭只能對晉有利,而對秦不僅毫無好處反而有害的時候,他就會一改過去的所爲,反過來幫助鄭國。

燭之武看準了這一點,緊緊抓住了秦穆公的這一心理,曉之以利害,這就使秦君不能不聽從他的說辭。

燭之武鬥爭策略的巧妙還表現在,他奉命去說秦君,完全是爲了鄭國的利益,而他在說辭裏表現的是處處爲秦國着想,處處替秦國說話,這就更使秦君易於入耳。

一個面臨亡國之危的小國使臣,面對大國的君主,卻能夠不亢不卑,從容辭令,既不刺激對方,又不失本國尊嚴,語言的分寸,掌握得恰到好處。

全部說辭只有短短的125個字,卻說了五層意思,說得委婉曲折,面面俱到,從亡鄭於秦無益,說到秦、晉歷史關係,說到晉國滅鄭之後必然進犯秦國,步步深入,層層逼緊,句句打動對方,具有很強的說服力。

其語言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值得學習和借鑑的優秀散文作品⒈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及形勢的?這與整個故事發展有何關係?文章的第一段用“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又用“晉軍函陵”、“秦軍汜南”說明攻方的態勢,暗示鄭國已經危在旦夕。

這就點明瞭燭之武遊說秦伯的背景,爲下文的故事發展作了鋪墊。

⑴秦晉圍鄭的兩個原因“無禮於晉”及“貳於楚”都直接關係到晉國,而與秦國無關,這就爲燭之武說服秦伯提供了可能性,爲故事的發展埋下了伏筆。

⑵秦、晉兩軍,一在函陵(今河南新鄭北),一在汜南(今河南中牟南),兩軍分駐南北兩邊,互不接觸。

這爲燭之武說服秦伯的祕密活動增加了有利條件。

⒉本文在展開故事情節上有何特點?⑴文章篇幅雖然短小,故事情節卻有頭有尾,層次井然。

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薦,引出燭之武,這是故事的開端;鄭伯於危急中請燭之武前往秦營,燭之武不念個人私怨,慨然應允,這是故事的發展;燭之武在夜間“縋而出”,祕密私訪秦伯,並用一番動人的言辭說服了秦伯,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並派人戍守鄭國,最後晉也被迫退兵,鄭國轉危爲安,這是故事的結局。

整篇故事結構是完整而嚴謹的。

⑵波瀾迭起,曲折有致。

秦晉兩軍夾擊鄭國,形勢十分危急,在這關鍵時刻,佚之狐力薦善於辭令的燭之武,並斷言:“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此爲一波。

但當鄭伯去請燭之武時,卻遭到了燭之武的拒絕:“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

”顯然,燭之武對鄭伯過去的用人方針有看法,對自己過去所受到的排擠也是憤懣不平的。

此時,鄭伯趕緊認錯:“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並指出:“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

”燭之武深明大義,在決定國家命運的關鍵時刻,不計私怨,捐棄前嫌,毅然應命。

這寥寥幾筆,給行文平添了一層波瀾。

燭之武利用黑夜,祕密出城會見秦伯,並說服了秦伯,秦伯答應退兵。

晉大夫子犯主張襲擊秦軍,形勢又緊張起來了,故事出現了第三折。

最後,晉文公分析了形勢,認爲“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也撤了兵。

至此,鄭終於轉危爲安。

⒊燭之武爲什麼能說服秦伯?這篇文章對燭之武的善於辭令,寫得極爲出色。

他去說服秦伯,雖然目的是求和,但決不露出一點乞憐相。

他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頭頭是道,使人信服。

他在說辭裏處處爲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悅誠服,不僅答應退兵,而且助鄭防晉。

⑴處處爲秦着想。

首先,燭之武開門見山說:“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承認鄭國已處於危亡的地步。

但作爲鄭大夫的燭之武卻沒有半句爲鄭國乞求的話,相反,卻以“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來表明爲秦着想的立場。

先分析了“越國以鄙遠”的難處,接着談了亡鄭實際上是增加了別國(晉)的土地,擴展了別國的勢力,而鄰國勢力的增強就意味着秦國勢力的削弱。

接下來又分析了存鄭對秦有益無害:“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動心。

⑵充分利用秦晉的矛盾。

正當秦伯在考慮滅鄭、存鄭對自己的利害關係時,燭之武充分利用這一契機,進一步爲秦君分析:“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利用秦晉之間的矛盾來離間雙方。

這番話不由得秦伯不深思。

接着燭之武又把話題引向未來,預言晉國此後的動向:“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指出晉國貪得無厭,滅鄭之後,必將進而侵犯秦國,秦晉的矛盾將進一步尖銳化。

由於晉國當時已成爲中原霸主,秦伯對此不能不存有戒心。

燭之武的這篇說辭戳到了他的痛處,終於促使他下定決心,改變主意,退兵助鄭。

寫作特點⑴伏筆與照應這篇課文雖短,但在敘述故事時,卻能夠處處注意伏筆與照應。

例如,在交代秦、晉圍鄭的原因時,說是“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說明秦、鄭並沒有多大的矛盾衝突。

這就爲下文燭之武說退秦軍埋下了伏筆。

“夜縋而出”照應了開頭的“秦、晉圍鄭”,“國危矣”。

“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應了上文秦、晉雖是聯合行動,但貌合神離,既沒有駐紮在一起,彼此的行動也不需要通知對方,這就爲秦、鄭聯盟提供了條件。

⑵波瀾起伏這篇課文波瀾起伏,生動活潑。

例如,大軍壓境,鄭國危在旦夕,不禁讓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薦,使鄭伯看到了一線希望。

讀者滿以爲燭之武會順利出使敵營,挽狂瀾於既倒,誰知他卻因長期得不到重用而“辭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鄭國的希望又趨渺茫。

鄭伯的自責,也增添了文章的戲劇性。

再如,秦國退兵後,子犯建議攻打秦軍,秦、晉關係頓時又緊張起來。

晉公講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場虛驚。

課文有張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藝術感染力。

⑶詳略得當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燭之武怎樣說退秦師的,所以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

對“退秦師”的前因後果,只作簡略交代。

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後,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從而做到繁而不雜,有始有終,層次井然。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fanti.dugushici.com/ancient_proses/70561/prose_appreciations/4908 燭之武退秦師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公從之。

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爲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

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

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

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且君嘗爲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秦伯說,與鄭人盟。

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

吾其還也。

”亦去之。

唐詩三百首全集  |   宋詞三百首全集  |   古詩十九首全集  |   詩詞名句 |   詞牌名大全 友情链接: 手Q阅读 Copyright©2017讀古詩詞網-dugushici.com  |  免責聲明  |  站務郵箱:[email protect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