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美現況看後公投時代的青年宣教趨勢 - 教會實踐文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質疑單一權威,包括對聖經和對教會權威的質疑; 內部因素 2.1.跨代關係疏離:許多年輕人在教會感到與年長者的疏離,特別是關於靈性方面的事
選單
直接觀看文章
搜尋
搜尋:
世代差異檯面化
1.時代精神彼此間的激盪
2.同溫層效應的浮現與反思
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制度」,受到檢驗和反思,走下神壇
1.公投付諸民主選舉,真是最好的方案?
2.多元價值在付諸公投的「勝選」壓力下,兩極立場被激化
教會公共參與方式與主打議題的內部張力
1.議題的優先順序
2.關懷的前後一致
這部分內容,取自:DavidKinnaman,YouLostMe(GrandRapids,MI:Baker,2011)
外部因素
1.1.Access: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與外界連結的方式,提供大量的資訊、意見、分析、關係和世界觀;他們期待更多參與,而不是當消費者;不認為教會是唯一權威來源,傾向平等扁平的組織結構
1.2.Alienation:人際關係的割裂、婚姻的破裂、父親的缺席、對機構和組織的不信任;認識許多人,但缺乏深入親密的朋友;對未來充滿盼望,同時又對現實悲觀負1.3.Authority:我該相信誰?什麼?為什麼?質疑單一權威,包括對聖經和對教會權威的質疑
內部因素
2.1.跨代關係疏離:許多年輕人在教會感到與年長者的疏離,特別是關於靈性方面的事
2.2.召命脫離信仰:很多年輕人不知如何把對職志的熱情與基督信仰深刻且有意義地連結起來
2.3.有資訊沒智慧:大量關於信仰的資訊,但缺乏分辨資訊和實踐信仰的智慧
內部反省
3.1.膚淺的信仰教育:信仰與生活的其他方面無法整合和連結
3.2.反智反科學的態度:對科學採取敵意,或把信仰與科學做完美切割,不去觸碰
3.3.壓抑人心的律法主義:許多的教條和規條,使人感到壓抑和窒息
3.4.沒有留給懷疑的空間:感到在教會無法自由地表達懷疑,缺乏安全探索和面對懷疑的環境
不只回應冰山表面的現象和問題,更是直指底層邏輯!
世俗社會宣稱自己不委身於任何一種傳統或世界觀,真的嗎?
1.1.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特定的傳統和世界觀,拒絕了基督教、伊斯蘭教和猶太教的世界觀。
世俗社會擁抱多元主義,真的嗎?
2.1.事實上世俗主義接納的是「價值」多元和「終極目標」的多元,而非「事實」的多元。
世俗社會把價值與事實區分開來,把信仰和道德歸在價值的領域,而把個人的道德和信仰與公共生活區分開來。
世俗社會試著砸毀神壇上的偶像,使人破除一切迷信,其結果是?
3.1.事實上,世俗社會把自己變成新的神像,放在神壇的中央。
世俗社會不能對個人的終極目標有任何的評斷,結果會是?
4.1.然而若真是如此,那這也意味著個人不應評斷建制社會的表現,最後導致建制社會變成暴君,因為建制社會不需要向任何人負起道德責任,道德與政治徹底分家。
相遇優先於事工(耶穌:有位格者>事工:方法與策略,逆轉把上帝和年輕人去位格化)1.1.潘霍華認為,青年事工首先是關乎人與上帝的相遇,而不是關於發展教會的策略
1.2.路恩哲指出教會在關心年輕人時,很大的試探在於把他們物化,沒看到他們的位格和價值
跨代同行的群體
2.1.相對於抽象的建議和教導,年輕人更需要真實的榜樣、有智慧的經驗談、和帶著溫度的陪伴
2.2.從分化的事工(青年崇拜、中學生崇拜、兒童崇拜)朝向跨代跨界的事工模式邁進
2.3.跨界見證:跨界從教會內開始,若內部都無法跨代、跨社經階級、跨政治立場,如何能跨界?
身份、歸屬、目的
這問題是關於
焦點是
以上帝的___來回應
我是誰?
身份
我
恩典
我歸屬於何處?
歸屬
我們
愛
我的人生有何意義?
目的
世界
使命與行動
(取自KaraPowell,JakeMulder,andBradGriffin,GrowingYoung(GrandRapids,MI:Baker,2016),116.)
具解讀時代力的門徒(神學院、教會)
4.1.重新想像門徒訓練和神學訓練
4.2.以福音肯定、挑戰、更新所身處的主導文化敘事
信仰帶出召命,以委身社會正義
5.1.傳統的青年事工傾向把年輕人當作是免費的人力資源來使用,或是待我們去娛樂和吸引的觀眾來牧養。
顛覆翻轉的教會則學習主動去聆聽年輕人,幫助他們使用上帝給予他們的恩賜和召命(不論他們是否意識到這些恩賜是來自上帝),完成上帝對他們的呼召
5.2.「誰是我的鄰舍?」教會是不為自已,而是為鄰舍而存在的群體
5.3.正視教會的危機,帶著破釜沈舟的決心,不讓過去的形式攔阻教會忠心地委身於上帝的使命
分享此文:TwitterFacebook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相關
文章分頁導航
←當黑夜來臨時——思想潘霍華的詩作《所有美善力量》(舉目)財富的好消息?福音視野下,成功的再思(校園雜誌)→
從北美現況看後公投時代的青年宣教趨勢有“1則留言”
謝謝家驊哥的分享!關於世俗社會,我最近讀到PeterBerger的著作TheManyAltersofModernity,其中提出他對於世俗化理論的修正,他同意世俗性排擠多元性,但他也同時指出現代社會是多元性社會而非純世俗性社會,每個人的腦裡都有各種宗教和世俗價值體系建構出的多重現實(multiplerealities)同時並存,個人會依照當下情境所產生的相關性結構(relavancestructures)決定要採用何種現實。
例如進教堂做禮拜的時候就採用基督教的世界觀,但在執行公民投票或做科學研究的時候卻可以暫時拋棄上帝存在的假設,採用世俗世界觀。
Berger認為,現代社會的特徵並不是世俗性,而是蘊含多元多重現實;現代人必備的能力也並非自我世俗化,而是在多重現實中游移轉換。
我覺得Berger的理論比Newbigin的問題意識和批判更能適用於台灣處境,因為台灣本就比西方更為多元並存。
提供你參考。
讚Likedby1person
回應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在此輸入你的回應…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電子郵件(必須填寫)(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名稱(必須填寫)
個人網站
您的留言將使用WordPress.com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Twitter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Facebook帳號。
( 登出 /
變更 )
取消
連結到%s
透過電子郵件通知我後續回應。
有新文章時用Email通知我。
Δ
董家驊
近期文章
直到地極
踏入未知Intothe Unknown
見證合一:交換禮物
公共議題與教會牧養(教牧分享)
教會更新的五大契機(今日佳音)
線上/新媒介/網路世界的信仰實踐
新冠肺炎的衝擊:人類社會進入轉型巨變期?
TIPtalkKaohsiung
TIPtalkTaipei
民族想像的更新(校園雜誌)
Follow教會實踐文化onWordPress.com
標籤AndrewRoot
APT
JamesSmith
人論
使命
信仰
傳揚
傳揚論壇
公共神學
公共議題
公共領域
創世記
十誡
地獄
多元社會
安息日
宏大敘事
宣教
家庭
寄居
實踐
實踐神學
對話
工作
後現代
想像力
成功神學
技術
政治
故事
教會
教會歷史
教會論
教養與牧養
文化
時事
書摘
權柄
正義
歷史
海外校園
牧養
現代
現代主義
當代文化
盼望
社會
社會議題
神學
神學人類學
神學教育
福音
科學與信仰
科技
科技社會
移民
移民教會
經濟
群體
聖經
舉目
莫特曼
華人留學生
華福
親子
親子教育
解經
論壇報
跨界
身份認同
門徒
隨筆
電影
青年事工
領導
所有文章列表
直到地極
踏入未知Intothe Unknown
見證合一:交換禮物
公共議題與教會牧養(教牧分享)
教會更新的五大契機(今日佳音)
線上/新媒介/網路世界的信仰實踐
新冠肺炎的衝擊:人類社會進入轉型巨變期?
TIPtalkKaohsiung
TIPtalkTaipei
民族想像的更新(校園雜誌)
民族主義的由來(校園雜誌)
靈修不是自我加分,而是以上帝恩典為中心
傳揚論壇:讓信仰與教養「先」脫鉤吧!
後公投時代台灣教會的公共參與
實踐神學懶人包
千禧世代與福音(恩福)
在多元社會中作主門徒
讀《決戰熱蘭遮》:格局vs./+技術
財富的好消息?福音視野下,成功的再思(校園雜誌)
從北美現況看後公投時代的青年宣教趨勢
當黑夜來臨時——思想潘霍華的詩作《所有美善力量》(舉目)
公民的搖籃,教會(舉目)
信仰與科學:從證明合理到追尋意義(舉目)
小福音、大福音(舉目)
後來的我們—AI崛起,然後呢?(傳揚論壇)
我們愛的到底是什麼?(傳揚論壇)
顛覆帝國的記號,十字架
創業、創新與創作力
《21世紀教會成長學》導讀
世風日下?——從世代之間的道德戰爭談起(舉目)
是俱樂部,還是宣教學院?(舉目)
公共見證的起點(舉目)
分齡牧養還是跨界的群體?——一起來神學反思(校園雜誌)
神學僵化的危機(傳揚雜誌)
慢一點,深一點,少一點——佈道新思維(舉目)
另類權力邏輯(舉目)
“相信,然後才能理解”——教會傳統的更新、變化(舉目)
十誡第五誡——孝敬父母,憑什麼?(傳揚論壇)
十誡第四誡——開啟愛的空間(傳揚論壇)
TheTech-WiseFamily(書摘)
十誡第三誡——奉主名追求權力的危機(傳揚論壇)
十誡第二誡——破除消費主義的神壇(傳揚論壇)
十誡第一誡——福音的宣告和邀請(傳揚論壇)
小老弟的反擊——向現代主義吹起革命的號角(舉目)
老大哥的霸氣——“生產線式門徒培育”之再思(舉目)
IntoHisWord/World–Luke 2
穿越科技社會的霧霾(海外校園)
IntoHisWord/World–Luke 1
顛覆、跨界、更新的教會
重拾《創業精神》的教會
《信故我思—神學思考方法獻議》書摘
與MakotoFujimura 聊牧養、藝術與神學
十誡,一瞥美麗世界之窗(傳揚論壇)
心照不宣的秘密——北美華人教會華語學生事工的困境(舉目)
我和吉次郎到底有多少差別?
沉默的痛—北美華人教會英文事工的掙扎(舉目)
從破碎到整全—教會的使命與門訓(舉目)
超越經濟掛帥的感恩季(舉目)
公共參與的動與靜(舉目)
《教養與牧養—拒向科技社會的偶像下拜》(傳揚論壇)
《教養與牧養—破碎資訊中的信仰大敘事》(傳揚論壇)
馬槽中的耶穌,同在的福音(傳揚論壇)
往各各他的路—在公共空間忠心跟隨耶穌(傳揚論壇)
科技與人性的大亂鬥(校園)
我們愛,不是因為我們投給同個候選人(傳揚論壇)
公共行動的剛與柔(舉目)
比建堂更重要的事(舉目)
從對PokémonGo的四種姿態,看受造者的身份(舉目)
公共信仰的大故事—在政選焦慮時刻(舉目)
亞哈斯——短視與虛偽的借鏡(舉目)
《教養與牧養—iServant2.0,買不買?》
《教養與牧養—熊有沒有尾巴?》
《教養與牧養—小心,有怪獸!》
星期三的健身房
《AmusingOurselvesto Death》書摘與心得
《教養與牧養—爸爸,是不是等我長大後,就可以想怎樣就怎樣?》
《教養與牧養—孩子,我很愛你,但你不是世界的中心》
與沃弗一起上教會—委身不只是個人選擇(傳揚論壇)
與葛倫斯一起上教會—多元社會中的教會生活(傳揚論壇)
與莫特曼一起上教會(傳揚論壇)
根於靈性復興的生態正義(舉目)
我很好。
真的?(傳揚論壇)
現代、後現代、信仰實踐(傳揚論壇)
教會的使命與領導模式(今日華人教會)
《教養與牧養—培養孩子,不是軍火競賽》
《教養與牧養—教養是藝術,不是技術》
《教養與牧養—父母失職了?!》
《教養與牧養–漂亮,進算!》
跟隨的路
都是命?
二、變局
潘霍華與青年事工(傳揚論壇)
從《羅輯思維》聊聊教會(傳揚論壇)
一、選王儀式
感冒生活學(舉目)
死刑背後,正義如何實踐?(傳揚論壇)
當信仰變成一套公式時(傳揚論壇)
耶穌是我怎樣的一位朋友?
安息日的牧養學(舉目)
在梁彼得案余波中,思考歧视(端傳媒)
對話的起點:把人當人對待(傳揚論壇)
五旬節
標籤
在貧乏中牧養
重拾想像力—基督徒信仰實踐的更新(舉目)
天堂與地獄
本能
食人獸
傻羊遇知音
傻羊逛古堡–那些落單的人
誤入森林的傻羊–APT初體驗Day 1
紐約的十字路口-嘻哈黑白的社會
我與站在牆外的朋友們(傳揚)
教會:跨越界線的群體
向左走,向右走—科學和信仰到底在糾結什麼?(舉目)
受難日默想:橋樑
建座高塔有錯嗎?
對話的基礎
書摘+反思3:《神學教育的歷史》宗教改革至今
書摘+反思 2:《神學教育的歷史》中世紀
書摘+反思 1:《神學教育的歷史》初代教會
潘霍華與青年事工(文摘+短評)
書摘+評論“YouthMinistryinthe21stCentury"Part5:TheD6 View
關於《教會、實踐、文化》的facebook公共頁
上帝的“真心話、大冒險”(舉目)
工作,可以是種休閒(論壇報)
書摘+評論“YouthMinistryinthe21stCentury"Part4:TheEcclesial View
孤單:浪漫而哀傷(舉目)
書摘+評論“YouthMinistryinthe21stCentury"Part3:TheAdoption View
書摘+評論“YouthMinistryinthe21stCentury"Part2:TheReformed View
書摘+評論“YouthMinistryinthe21stCentury"Part1:TheGospelAdvancing View
Thoughts&others’reviewsonthenewStar Wars(有雷)
Randomthoughtsontheology& identity
撼動世界的創新
信耶穌就不自由?權柄與自由的弔詭(論壇報)
基督徒的服事
實踐神學與實證研究
信仰危機
對話的起點:把人當人對待
我很好。
真的?
「處境」中的「神學」
盼望
公共神學的類型
思考中:跨領域對話的基礎?
擺脫「比較」
想想「和好」是什麼~
為父為母的影響力
「福音」到底好在哪?
什麼是屬上帝的?
什麼是「真理」?
隱私權與Cookie:此網站可使用Cookie。
繼續使用此網站即表示你同意使用Cookie。
若要瞭解更多資訊,包括如何控制Cookie,請參閱此處:
Cookie政策
追蹤
已追蹤
教會實踐文化
加入其他45位關注者
我要註冊
已經有WordPress.com帳號了?立即登入。
教會實踐文化
自訂
追蹤
已追蹤
註冊
登入
複製短網址
回報此內容
以閱讀器檢視
管理訂閱
收合此列
載入迴響中...
發表迴響…
電子郵件(必要)
名稱(必要)
網站
%d位部落客按了讚:
延伸文章資訊
- 1分享一篇對教會權威之反思@ 華ㄟ心得紀事 - 隨意窩
目前教會還能按著以往宗教生活與思想延留下來的模式而生存,但此使教會分解的過程將在何處終止呢?基本的信仰團體面對教會趨於衰弱的權威能夠持久嗎?這篇文章借助神學的 ...
- 2從北美現況看後公投時代的青年宣教趨勢 - 教會實踐文化
質疑單一權威,包括對聖經和對教會權威的質疑; 內部因素 2.1.跨代關係疏離:許多年輕人在教會感到與年長者的疏離,特別是關於靈性方面的事
- 3教誨權威 - 求真百科
教誨權威(英語:The Magisterium或The Church)是英國作家菲力普·普曼奇幻小說《黑暗元素三部曲》中的虛構宗教極權組織。這個跨國組織是一種法庭、 ...
- 4經典與儀規
典籍. 是天主教會一脈相傳,宣導教義、禮儀、靈修、法典、信條等著作。如:教會歷屆大公會議的憲章、法令、宣言、歷代教會權威當局的文獻、教父文集、教宗通諭、文告、神學 ...
- 5教诲权威-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教诲权威之下设立了大量不同的分支机构,它们之间彼此互相竞争,“教宗大学”曾经是其中最有势力的单位,但后来教会风纪法庭逐渐成为教诲权威属下所有单位中最可怕的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