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與儀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典籍. 是天主教會一脈相傳,宣導教義、禮儀、靈修、法典、信條等著作。
如:教會歷屆大公會議的憲章、法令、宣言、歷代教會權威當局的文獻、教父文集、教宗通諭、文告、神學 ...
聖經和典籍 七件聖事 彌撒與誡命 傳承 現況與展望 社會關懷
(一)天主教的經典-聖經和典籍
聖經
是天主教信仰基礎。
分舊約與新約兩大部分。
舊約共四十六卷,分法律書,歷史書,智慧書,先知書四大類。
全書的寫成,自公元前一千三百年至前一百年左右,逐漸彙為一集,為耶穌誕生前的作品。
典籍
是天主教會一脈相傳,宣導教義、禮儀、靈修、法典、信條等著作。
如:教會歷屆大公會議的憲章、法令、宣言、歷代教會權威當局的文獻、教父文集、教宗通諭、文告、神學家的名著等。
(二)天主教的儀規-禮儀和誡命
禮儀
-禮儀是天人交往的途徑,不是普通所謂的儀式。
禮儀的行為也可以說是耶穌執行他作天人橋樑的職務,他藉著外表的儀式來溝通天人之間的關係。
他領導人們祭獻,讚美敬拜天主。
他也給人帶來天主的恩寵,使人聖化。
所以在每次舉行禮儀時,耶穌必然臨在。
天主教的禮儀,包括七件聖事,彌撒聖祭,團禮祈禱等。
七件聖事
是耶穌所建立的聖事,也可以說是他通過教會行使這些外在的禮儀,繼續聖化人們,引領世人與天父合一的行動。
人因著「洗禮」,得到耶穌的救贖,而分享天主超性的生命,成為天父的子女。
藉著「堅振」,鞏固信仰生活,使人更有勇氣為福音作證。
領受「聖體」,此神糧使超性生命得以飽飫和滋養。
藉著「告解」,吾人可重獲因犯罪而失落的超性生命,維護與天主的和好。
「聖秩」,祝福有志效法耶穌的男性,擔任教會司祭職務,為整個教會服務。
「婚配」是男女的天作之合,是人們分享天主造化功能,創造人類新生命。
「敷油」則使病患或臨終的人,靈魂肉身堅強,堅定其對永生的信仰。
以上就是「聖洗」→「堅振」→「聖體」、「告解」→「聖秩」→「婚配」→「敷油」七件聖事。
彌撒祭禮
彌撒祭禮有兩層意義:
一為紀念耶穌為愛天父,犧牲自己的生命,甘願被釘在十字架上,為全人類補贖罪過。
二為紀念耶穌在最後晚餐中,把自己的身體,作為門徒的精神食糧,願天天和他們在一起。
所以,彌撒就是重行耶穌的救世事蹟,表達信友的基本信仰,它是天主教的中心禮儀,信友有義務於主日參加彌撒。
聖事和彌撒雖然是公共的敬神行為,有很多人參加。
團體祈禱-特別敬禮、遊行、朝聖、公共祈禱等。
誡命
誡命是天主啟示的,教導人如何走真理及生命的道路。
共有十條,是舊約梅瑟時代,天主所頒佈的,叫做「天主十誡」。
教會也規定信友必須遵守。
十誡的條文:
一、欽崇一天主萬有之上。
二、勿呼天主聖名以發虛誓。
三、守瞻禮主日。
四、孝敬父母。
五、勿殺人。
六、勿行邪淫。
七、勿偷盜。
,
八、勿妄證。
九、勿願他人妻。
十、勿貪他人財物。
綜合以上條文,可分為二,愛天主在萬有之上,以及愛人如己。
耶穌傳教的時候,在山中聖訓中指出,愛人和愛天主是分不開的,愛天主是愛人的根據。
他說愛的誡命只有一條:「你要全心、全靈、全力愛天主,並愛人如己。
」除天主十誡外,教會為善盡其導師的職責,訂定了一些法規,稱為「天主教法典」。
三、傳承
傳承-耶穌派遣門徒,到各地去宣講福音,給人授洗,引導人們遵守天主誡命,走真理的道路。
為完成這個使命,他召選了十二位使徒,成為傳教的核心份子,建立教會,並揀選伯鐸為使徒之長。
他又召選了七十多位門徒,派他們外出傳教。
耶穌升天以後,伯鐸領導使徒們,公開傳教,第一次就有三千多人受洗。
今天,天主教會擁有十億信徒,基本結構一如當年。
教會特色有四:
1.
唯一性-教會只信奉唯一的創立者主基督,只有一位元首(教宗),只宣認一個信仰,舉行統一的禮儀。
2.
至聖性-教會是天主聖子所創立的。
教會行的聖事,都是耶穌為聖化人所建立的;所遵守的誡命,是天主為幫助人成聖所頒佈的。
3.
至公性-教會是為所有的人建立的,信仰不分種族,不分階級年齡,不論貧賤富貴。
大家都是天主的子女,耶穌的兄弟姊妹。
對其他的宗教,尊重包容。
4.
從使徒傳下來的-耶穌是在使徒身上建立教會,耶穌透過伯鐸和其他使徒,以及他們的繼承者,即教宗和世界主教團體,治理教會。
代代傳承,從不間斷。
當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為首任教宗聖伯鐸以來的第二百六十五任教宗。
簡言之:天主教是至一、至聖、至公、從宗徒傳下來的教會。
四、現況與展望
天主教會自耶穌基督創立,揀選以伯鐸為首的十二位使徒為基本成員,展開福音傳播工作,迄今已達十億信友。
在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領導下,全世界約兩千個教區,主教共三千餘位,司鐸(神父)有四十餘萬,修女約八十六萬,終身執事和修士近八萬餘人。
這些終生奉獻給教會的傳教士,遍及世界各地,宣傳福音為信仰作證。
整個天主教會一所有傳教士和信友,是實踐耶穌的「愛人如己」誠命的共同體。
努力發展實踐愛的事業,使整個社會能充滿愛,能成為愛的共同體。
天主教是超國家,種族,超文化的信仰,但此超越的信仰必須落實在每一個國家,每一種文化裡,教友才能具體實踐信仰。
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特別強調尊重本土文化,在各個環境中,運用不同文化,向萬民宣講福音,使人容易接受,並在舉行禮儀及各信友團體生活內,善加發揮福音的意義。
(如:近年來普世華人教會,以中文舉行彌撒。
以及舉行適應華人傳統習俗的祭天敬祖禮儀。
)世界各地信從福音,領洗進教的人,持續不斷,年年增加。
台灣地區的天主教會,信友三十萬左右,分佈在七個教區,主教十五位(一位樞機主教),神父近七百人,修女一千二百左右,分別在八百個教堂,以及天主教學校,醫院,文教和社會事業機構服務。
在台灣的天主教友所佔人口的比例雖然不大,但對社會人群所作的服務和奉獻,廣受肯定和好評。
近年來,慕道者的人數漸有增加的趨勢。
教會的各項事業,配合時代的進步,與政府以及其他團體合作的情形,也很普遍。
天主教會以其博愛的精神,克服社會亂象,提供最佳的服務,此福音的生活見證,必會廣納更多的人們加入這個愛的大家庭。
五、社會關懷
「上主給我敷了油,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向盲者宣告復明,使受壓迫者獲得自由,宣佈上主恩慈之年」(路四18.19.)這段聖經指出耶穌傳揚福音的態度。
他要信友「愛人如己」。
天主教會伊始就特別關懷貧困,病患,軟弱無助的人,受人歧視的弱勢團體、個人、被遺棄的人…以各種社會服務義行,為福音作證。
目前天主教會在世界各地的社會服務機構有一萬多個,大型醫院五千五百多座,診所一萬五千左右,麻瘋病院八百一十多所,安老院一萬兩千所,一萬左右的孤兒院,六千七百個育嬰室…以及各種不同的臨時救濟機構等。
世界人士對天主教的信仰和教義,也許模糊,可是對天主教會的關懷社會,以行動體現博愛的精神,幾乎人人皆知。
教會對社會的關懷是不分時代、地城、種族、階級、語言、文化的。
那裡需要,教會就在那裡服務。
台灣的天主教會,以人數而言,似乎是「弱勢團體」,但對社會的關懷及實際為服務社會所做事業,可說有口皆碑。
目前台灣天主教的社會事業;醫院十二座,十五個診所,安老院四所,啟智中心廿一個,殘障中心七處,療養院九個,五個少年城等等。
尚有多項的社會服務工作,如:愛盲中心,原住民服務,外籍勞工,失智老人,迷途少女,流浪漢,監獄牧靈,醫療和臨終照顧等等,無一不是為一般人們所疏忽,或無力照顧的卑微的、弱勢的、困苦的、沉默的、極需幫助的人們服務。
「那裡有仁,那裡有愛,就是天主的所在。
」天主教會本著基督精神,以奉獻犧牲的服務態度,關懷社會,直到永遠。
Top
延伸文章資訊
- 1教誨權威 - 求真百科
教誨權威(英語:The Magisterium或The Church)是英國作家菲力普·普曼奇幻小說《黑暗元素三部曲》中的虛構宗教極權組織。這個跨國組織是一種法庭、 ...
- 2ㄊㄧㄢㄓㄨˇ ㄐㄧㄠˋ]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2021
其特徵為至一、至聖、至公,崇拜天主、耶和華外,尊馬利亞為聖母。天主教會是聖統制,強調信徒必須服從教會權威。也稱為「羅馬公教」、「羅馬教會」。
- 3經典與儀規
典籍. 是天主教會一脈相傳,宣導教義、禮儀、靈修、法典、信條等著作。如:教會歷屆大公會議的憲章、法令、宣言、歷代教會權威當局的文獻、教父文集、教宗通諭、文告、神學 ...
- 4《彼爾士農夫》中之朝聖詩學與在地書寫
以方言進行的神學論述,不論屬於那一個層次,都會引起教會權威的疑. 慮(Owst 1926: 229)。一直到十六世紀Tyndale 在《基督徒的服從》中.
- 5從北美現況看後公投時代的青年宣教趨勢 - 教會實踐文化
質疑單一權威,包括對聖經和對教會權威的質疑; 內部因素 2.1.跨代關係疏離:許多年輕人在教會感到與年長者的疏離,特別是關於靈性方面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