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萬物,無常存者 - 心靈環保學習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佛陀最後的教誡: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覺。

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

一切萬物,無常存者。

此是如來末後所說! 進階搜尋 全站搜尋 課程 講師 討論與分享 最新訊息 佛學工具 全站搜尋 法鼓講堂 禪修 念佛 佛學經典 生活佛法 法會 實體課程 頻道總覽 最新訊息 講師一覽 學佛工具 捐款護持 阿彌陀佛 您好 會員登入 加入會員 法鼓講堂禪修念佛佛學經典生活佛法法會實體課程 法鼓講堂學堂首頁 最新課程 DDMTV03-法鼓講堂 線上課程 2021-01-28 法鼓講堂-2022歷史課程 線上課程 2021-01-09 最新課程討論 四種還保 徐豊越 4年前 感恩聖嚴師父開示:我要提升人的品質我要建設人間淨土 徐豊越 4年前 無法觀看 Mengyang 5年前 資格限定?有心者,與課程目標相符者 阿盛 5年前 資格限定?! Y筑筑/p> 5年前 禪修學堂首頁 最新課程 佛在平常日用中 線上課程 2013-12-16 從禪的觀點談成功、方法、目標 線上課程 2011-06-07 禪宗對俱解脫的看法 線上課程 2011-06-06 戒定慧 線上課程 2011-03-21 禪修與信仰 線上課程 2010-12-16 最新課程討論 四種還保 徐豊越 4年前 感恩聖嚴師父開示:我要提升人的品質我要建設人間淨土 徐豊越 4年前 無法觀看 Mengyang 5年前 資格限定?有心者,與課程目標相符者 阿盛 5年前 資格限定?! Y筑筑/p> 5年前 念佛學堂首頁 最新課程 共修念佛的功德 線上課程 2011-06-24 自力與他力 線上課程 2011-03-22 處處觀音菩薩 線上課程 2011-03-01 信心、願心 線上課程 2010-12-16 念佛就是修行 線上課程 2010-12-16 最新課程討論 四種還保 徐豊越 4年前 感恩聖嚴師父開示:我要提升人的品質我要建設人間淨土 徐豊越 4年前 無法觀看 Mengyang 5年前 資格限定?有心者,與課程目標相符者 阿盛 5年前 資格限定?! Y筑筑/p> 5年前 佛學經典學堂首頁 最新課程 DDMTV02-聖嚴法師經典講座 線上課程 2021-01-30 DDMTV04-法鼓山經典講座 線上課程 2021-01-27 法鼓講堂-2021歷史課程 線上課程 2021-01-08 法鼓講堂-2020歷史課程 線上課程 2017-02-10 法鼓講堂-2019歷史課程 線上課程 2017-01-19 最新課程討論 四種還保 徐豊越 4年前 感恩聖嚴師父開示:我要提升人的品質我要建設人間淨土 徐豊越 4年前 無法觀看 Mengyang 5年前 資格限定?有心者,與課程目標相符者 阿盛 5年前 資格限定?! Y筑筑/p> 5年前 生活佛法學堂首頁 最新課程 DDMTV01-大法鼓 線上課程 2021-01-30 DDMTV05-大法鼓英文版 線上課程 2021-01-26 心六倫 線上課程 2012-12-07 人間淨土的實現 線上課程 2012-07-12 心靈環保 線上課程 2012-01-11 最新課程討論 四種還保 徐豊越 4年前 感恩聖嚴師父開示:我要提升人的品質我要建設人間淨土 徐豊越 4年前 無法觀看 Mengyang 5年前 資格限定?有心者,與課程目標相符者 阿盛 5年前 資格限定?! Y筑筑/p> 5年前 法會學堂首頁 最新課程 2010年度大悲心水陸講座十二之七:法華壇 線上課程 2015-10-04 2010年度大悲心水陸講座十二之二:禪壇 線上課程 2015-06-28 2010年度大悲心水陸講座十二之一:水陸總說 線上課程 2013-12-20 梁皇寶懺講要(十講之十):卷十 線上課程 2012-05-23 梁皇寶懺講要(十講之九):卷八、卷九 線上課程 2012-05-11 最新課程討論 四種還保 徐豊越 4年前 感恩聖嚴師父開示:我要提升人的品質我要建設人間淨土 徐豊越 4年前 無法觀看 Mengyang 5年前 資格限定?有心者,與課程目標相符者 阿盛 5年前 資格限定?! Y筑筑/p> 5年前 實體課程學堂首頁 最新課程 【禪學班進階課程】 實體課程 2022-08-18 最新【佛學班】上課一覽表 實體課程 2022-08-18 最新【福田班】上課一覽表 實體課程 2022-06-01 最新【法鼓長青班】上課一覽表 實體課程 2022-04-16 最新【快樂學佛人】上課一覽表 實體課程 2022-01-01 最新課程討論 四種還保 徐豊越 4年前 感恩聖嚴師父開示:我要提升人的品質我要建設人間淨土 徐豊越 4年前 無法觀看 Mengyang 5年前 資格限定?有心者,與課程目標相符者 阿盛 5年前 資格限定?! Y筑筑/p> 5年前 更多講師介紹 講師介紹 聖嚴法師 「佛法這麼好,知道的人這麼少,誤解的人這麼多。

」因著這樣一個單純的信念,聖嚴法師創辦了法鼓山。

自喻為「風雪中的行腳僧」,曾獲選為「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的聖嚴法師,回顧其一生,其...... 詳細介紹 著作 法鼓全集 智慧隨身書 法師著作介紹 禪坐靜修學佛疑難生活佛法心得感想健康飲食 更多討論與分享 熱門討論與分享 如何〝悟〞請說!!! 1年前 1 禪坐無法專注 2年前 0 參話頭 3年前 0 耳根圓通聽到像耳鳴的聲音 4年前 7 「身心脫落」是悟境的體驗 4年前 13 更多討論與分享 熱門討論與分享 五蘊空與物相的成住壞空與心理的生住異滅 3月前 6 念佛 6月前 0 用水驅除盆栽上的害蟲,但又怕傷到蟲子 1年前 0 在家可否唸誦地藏經 3年前 0 如來十二部經每一部的名稱?以及十二部一共有幾本經及經名? 4年前 4 更多討論與分享 熱門討論與分享 常懷淨願、少惹私欲 5年前 142 戒是良藥 5年前 2 在家如何做供養偈 6年前 1 菩薩的化現, 6年前 1 出世間的真理世界 6年前 2 更多討論與分享 熱門討論與分享 法鼓夢中佛事金山水月道場 2週前 0 環保組義工回山四感~~ 2週前 0 光明的攝化力 5年前 12 《法鼓鐘聲》 5年前 15 缺乏同舟共濟的互助精神 5年前 2 更多討論與分享 熱門討論與分享 出家眾可以參加什麼運動活動? 10年前 5 佛教徒的飲食觀 10年前 3 更多最新消息 【2022法鼓講堂◆最新預告】 2022-07-26 8月份法鼓講堂/從聲聞到大乘—談世親與《俱舍論》/莊國彬老師 敬邀您上網聆聽! ... 【2020水陸總壇概說】(講師:果毅法師) 2020-11-20 數位課程新上線!果毅法師主講【水陸總壇概說】共四講,敬邀您上網聆聽! 水陸法會是漢傳佛教... 【數位頻道總覽】聆聽法語淨化心靈 2018-05-30 ... 佛學辭典國語文辭典佛經原典檢索佛學資料檢索梵、巴、藏語言教學 學佛工具首頁 佛學辭典 一行佛學辭典 學佛工具首頁 國語文辭典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漢典(簡體字) 學佛工具首頁 佛經原典檢索 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學佛工具首頁 佛學資料檢索 DDBC整合搜尋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書目期刊檢索)台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國家圖書館)台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國家圖書館)佛學名相規範資料庫佛學規範資料庫-時間規範資料庫佛學規範資料庫-人名規範資料庫佛學規範資料庫-地名規範資料庫高僧傳GIS專案(法鼓佛教學院數位典藏組)印順導師著作全集 學佛工具首頁 梵、巴、藏語言教學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梵、巴、藏) 回生活佛法分類 一切萬物,無常存者 發表者:當下 發言時間:8年前 佛陀最後的教誡: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覺。

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

一切萬物,無常存者。

此是如來末後所說!     回覆內容 確認 取消回覆 心湖 8年前 1樓   佛陀最後的教誡:「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覺。

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

一切萬物,無常存者。

此是如來末後所說。

」《長阿含經》卷四第二經。

在《佛遺教經》中則說:「汝等比丘,常當一心,勤求出道, 一切世間動不動法,皆是敗壞不安之相……是我最後之所教誨。

」   師父:釋尊善盡教化,調護眾生,不論處於何種環境之下, 總是溫和寬大,持之中道,也蘊蓄著無限的智慧之光; 唯叮嚀又叮嚀: 當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來鑑定正見。

才能理解自己所處的五蘊所成的身心世界和環境, 確是虛幻無常的;既屬無常的幻景,自亦沒有真我的 實體可求;徹見無常,一切萬物,無常存者、實證無我, 當下便是寂靜(不動心)的聖境。

唯有依據這樣的見地, 來從事佛法的修行,才能真正地達到自致正覺。

  佛陀的教法,是要我們在不背棄現實生活的原則下, 努力於解脫道的修持;並以佛法的實踐, 來導致個人生命的昇華,促進人間社會的淨化。

  如是在現身所處的環境中,要及時用功修行。

著手之際, 只要能夠把握住一個原則,認明我們的身心和這身心 所處的環境,都是無常的、無我的、暫有的、幻有的, 便可漸漸地對名利得失的心念淡薄下來, 對於求取解脫之心積極起來。

  然後再對日常生活、待人接物之間的存心,以及言行方面, 加以留意;寧可損己利他,不要損人利己;應以正當的職業, 為人間的社會,謀求幸福;盡可能地利用時間, 多做自利利他的工作;為了洗鍊身心,應當多做一些 使得物欲沈澱的工夫。

  佛,教我們用來自利利他的修行方法,修行不僅是出家人的事, 也勿以為吃素念佛或坐禪拜佛才是修行。

用十二因緣, 說明宇宙人生的現象,說明三世因果的循環, 也說明了如何使此因果循環的現象消失。

  事物之間所發生的關係,名為因緣;先後之間 所起的現象之關聯,名為因果。

因緣思想和因果思想,是一體的兩種表徵, 乃是佛陀思想的獨特處,也是佛教的中心思想的中心。

  一心 8年前 2樓   無常即苦,無常是空,無常即無我,這是佛法的基本觀念, 也就是禪法的基本觀念。

小參時,有人問師父:九次第定的最高層次是滅受想定, 如何修法?滅受想定、是滅了第六意識一切心、心所法, 又名滅盡定,是小乘四果的聖者,息滅妄識,故入此定。

  禪,則是大乘菩薩道,不是小乘禪定。

更何況,色界、無色界 的四禪八定都還未修成,如何修第九? 這就好像蓋房子,只要蓋第五層,底下四層的不要, 這如何蓋得起來!   聖嚴師父:修行道上沒有取巧的事。

學佛,一定要從基本 佛法的無常觀講起。

什麼叫無常? 生滅無常、生死無常,我們的身無常、心無常、環境無常。

因為沒有一樣事物是恆常不變的。

有人說「化剎那為永恆」, 那是詩人的感性,不是佛法。

  世間法沒有永恆的,認為永恆的是「常見」的外道。

佛法所見,不論是心法、色法,任何現象都是無常的。

無常就是剎那變化,生滅不已。

我們要能了知無常, 才能夠真正修行。

禪七中,有位居士近來才學佛。

  問他為什麼這麼晚才學佛?他說因為去年一年之中, 他的母親及大哥相繼過世,感覺到少了什麼,所以學佛。

這也就是「無常」觸發到他那生命中的最痛點了。

  如果沒有無常的感覺和反省,生命是不踏實的, 因為不知道生命是怎麼一回事;沒有死亡的體驗或 是未從死亡的邊緣經過一番,沒有向鬼門關裡探頭望過的人, 就會覺得自己是可以活了又活,一直活下去似地。

  如三國時代,曹操有首詩: 「人生在世,為歡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曹操並沒有信佛,但他的人生體驗和佛法是相應的。

無常所以苦,無常所以空,這是有連帶性的。

  我們生活的環境是無常的,所以一切現象都是暫有的, 如空中的花、水中的月,只是虛幻的假相而已。

空是無的意思,若不覺察無常及空,就起執著,就會受苦。

如能了知而且已經體驗到世間是無常、是苦、是空的話, 那問題便沒有這麼困難,也就能對「無我」略知一、二了。

  小參時,有人告訴師父:「以前沒學佛,覺得許多問題 沒法解決,很苦惱。

學佛以後,許多問題就用佛法來疏導。

該來的就是逃避也沒用;不來的,就是追求也追不到。

可以得到的就去努力,能解決的就去解決,不能得到的就放棄, 放棄不了的就只好接受!這樣一來,心中就舒坦多了。

」 此人雖未開悟,學佛已有受用了。

  禪悅 8年前 3樓   佛教講諸法無常,而且無常的東西時時變化、處處變化, 整個宇宙處在錯綜複雜的情況下,因緣生、因緣滅, 時時刻刻在生滅變化。

所以,一定要講真理的話, 無常大概就是真理吧!因緣的變化大概就是真理吧! 但是堅持無常的觀念也是錯的。

  事實上有人誤解了無常,正確的解釋必須來自日常生活、 人間現象,以及個人經驗的觀察,當發現一切都在 生滅變化之中,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就體驗了無常。

  無常並不可怕,但一講到無常,一般人會覺得很悲哀、 很落寞、很淒涼、很無奈。

相反地,對禪師和悟者而言, 他們的心胸非常開朗豁達,任何時地都很安穩自在, 因此無常的現象在他們眼中非但不可怕,反如滿山繁花, 一片織錦,又如山中澗水,明湛清澈。

  這就是無常!要找真理嗎?這就是真理!真理就是無常, 無常就是真理;在那裡呢?處處皆是!   乘風 8年前 4樓   雖是念念生、念念滅,過程還是有的。

在日常生活中, 妅以眼睛所接觸到的一切事物來觀察生滅現象, 會發現一切的現象都是在生滅的過程中進行, 一切現象有生有滅,但此生滅的過程都是即有而空, 也是即空而有,雖有一切事物的生生滅滅, 其實是為一切萬物,無常存者。

  例如,以貪為我,向外把環境據以為我,把自己的身體 當成是我,向內把自己的思想、觀念等的價值判斷執著為我。

例如眷屬、財富、權勢、名望等,乃至自己的肉體, 原來就不是我的,將來也不是我的。

  內在的價值判斷,可以因人因時因地而不同,所以是虛幻的, 當然也不是我。

譬如說認為自己有多少財產、地位、功勞, 有多少學問、名望、影響力,都不過像是江心的浪、 水面的泡,幻現幻滅,並沒有真正的我。

  所以「我」是念念不斷的在變,而被貪、被瞋的對象, 也是時時刻刻的在變動。

譬如一位男子愛上了一個美女, 他愛的美女會變老,變得不可愛,而他自己本身也在變, 貪愛的念頭也在變,所以他愛的對象是假的, 他自己本身也是假的,愛也是假的,執著的本身也是假的, 如果認清了「無常」,就會不起煩惱了。

  OAO 8年前 5樓   認清世間的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事實, 才能達到內心真正的平安。

許多人認為生活缺乏保障, 治安的敗壞、社會的失序、人心價值的混亂、 自我意識的過度膨脹、重大災難發生頻繁等, 呈現出來的種種都是不平安,在這樣的狀況下, 或許我們可以回過頭來,從內心看起。

  師父常常講:「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

」 人心是最靈活的,透過心念的調適轉變,即使到了絕境, 人人都能「柳暗花明又一村」,因為心念的轉變有時 可以扭轉乾坤。

若能懂得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細心體驗, 對美好的抱持感謝,對不好的感到樂觀,念念都是好念頭, 自然能如雲門禪師說的「日日是好日」。

  凡事設身處地,多為他人著想,增長了自己的慈悲心; 凡事要知己知彼,通達情理,不光為自己的利害得失著想, 便能開發自己的智慧心。

身處二十一世紀,面臨 天災人禍的危險,好像特別的多。

  從佛教的角度來講,便是接受因果,由人心的安定來著手。

人心為何不平安?因素很多,我們只能說是因緣促成的。

人心安定,至少在我們的環境中,由人類自己製造的 災禍會少一些。

  各方的因緣都能平衡些,社會便能較安定,天災也少些。

面對天災人禍,人能做的還是心要安定,要能氣和心平, 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人與人和諧相處,自助而後人助, 人助而後天助,人人惜緣惜福,從自心的安定做起。

  paull 8年前 6樓   佛將要入滅之前,在其《遺教經》中,仍諄諄告誡弟子們:「當念無常之火,燒諸世間。

」應當精勤修諸善法。

又懇切叮嚀:「早求解脫」此「沒在生、老、病、死大海」中的假名之身。

  另於《雜阿含經》也說:佛以正直、平等、寂默、法想、慚愧、正念、智慧、正見等八法,稱為出離生死叢林的妙乘。

「生死」一詞,在梵文稱為薩摩沙羅(samsāra),意為生死相續。

  為求生存,固然有辛苦,生存的事實,卻不一定經常在苦痛之之中;人人雖都有病苦的經驗,但是經常抱病的人,畢竟是少數。

人人雖都有衰老的可能,卻有不少人在未老之時便死了;也有人是晚年健康,返老還童,無病無痛,最後無疾而終的。

  師父:若人對生命體驗到無法作主的最極處──於生死之間仍不能自主,總免不了是一樁最大的遺憾。

如果已經信了三世流轉、六道輪迴之說,則知「生」是業力所牽,死則受業果所引,雖然貪生怕死,卻必須生了又死,死了又生。

  不願生的環境,卻非生不可,不願死的時間,又非死不可;不希望遇到的事,常常遇到,希望遇到的事,偏偏求之不得。

  生滅涵蓋了生死,生死不出於生滅的範圍。

因此,六道輪迴,稱為生死流轉;解脫輪迴之苦,稱為出離生死苦海。

佛世的比丘及比丘尼,凡是證到阿羅漢的果位之時,都被稱為「諸漏已盡,生死已了,所作已辦,不受後有」的聖者。

  佛法的基礎原則,稱為「苦集滅道」的四聖諦,若不知四諦法,永不出生死,若能畏生死的「苦」果,必須先斷造業的「集」因,並且修行八正「道」,始有消「滅」這生死苦果的可能。

  四諦中的「苦集」二諦,便是生死法,「滅道」二諦,是解脫法。

生死的形成,起於十二因緣;十二因緣不出生死的範圍,而且貫串過去、現在、未來的三世,此無始以來的三世關係,即是「苦集」二諦的周而復始。

  italk 8年前 7樓   在佛教來說,肉體雖然無常了,善惡的業種卻不會消失, 它將帶著自己去接受另一階段的生死過程。

因此, 不論神教的升天也好,佛教的善惡生死輪迴也好, 都是由於人類要求精神不朽、而得到有力的註腳, 這也是解脫思想的必然途徑。

  依據佛教來說,凡有一個「我」的存在,不論小我、大我, 不論上天、下地,他的自由範圍總是有限制的, 所以也不得稱為究竟的解脫。

佛教的解脫道,目的是在解脫這一個「我」的觀念。

是絕對的大解放、絕對的大自由,那就是無我。

  無我的思想,除了佛教,也有人用,但他們所說的無我, 仍然不會脫離「我」的觀念,如種種慷慨犧牲的精神, 確是忘記了私我的,不會對其主觀的行為與客觀的影響都忘了、 空了的。

所以從深處考察,這不是無我,而是我的擴大肯定。

  山谷 8年前 8樓   世上萬物並非永遠存在,任何事只要加入別的因素 就會起變化,所以說「世事無常」,「無常」就是「變」, 變化不定的東西就是「空」,「空」就是「無我」, 而「無我」就是「真我」,那「真我」又是什麼? 聖嚴法師說「世上沒有真我」。

  世人就是太執著「有」,才會帶給自己痛苦、煩惱及困擾, 必須理解人生是無常、是苦、是空,而以修行的方法, 時時反省自己的錯誤或過失,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不逃避。

所謂修行的方法也就是起慚愧心、懺悔心、發願利益眾生。

  簡易地說,只要能夠用修行方法達到「無我境界」, 真我就會自然顯現,「真我」也就是「佛的境界」, 而佛是無處不在,等於是「空」。

法師說,很多人覺得 學佛就要做到無我,學禪就要追求頓悟。

卻不瞭解成佛是要經過「無量世」的修行。

  正在修行時不要老在企求開悟,若存有開悟的念頭, 那就是執著,反而離無執著的悟境越遠。

一般人常有煩惱,就是過於執著,想追求而又追求不到 就會產生痛苦,即使追求到了又怕失去,這也會有痛苦。

  一切煩惱的根源,就是源源不斷的欲望不能滿足, 若要去除煩惱就要放下貪求的執著,不執著就沒有煩惱。

所以,要以智慧方式處理自己,不要感情用事, 只要能達到空慧境界,就能解脫自在。

生滅無常、生死無常,我們的身無常、心無常、環境無常。

因為沒有一樣事物是恆常不變的。

  白玉 8年前 9樓   「無常」是不斷地變化,變化無常,如自我的思想, 內外發生衝突,自己的思想在變,外在環境也在變, 不能適應;自己折磨自己,前念和後念互相較勁; 昨天的想法和今天的想法不一致。

  如魚與熊掌不能兼得的衝突;理想與現實的脫節; 物質與精神的失衡等等,便造成了造惡業、 受苦報的一生又一生。

  如若能夠覺悟萬法無常的話,馬上便得解脫;不瞭解無常, 不知道是無常,所以淹沒在苦海。

如果已經觀察到、 理解到世間所有的一切現象都是無常,那就多少能夠 看得開一些,也不會有那麼多的放不下了。

  連我、你、他都是無常,既然是無常,對於自我的價值標準, 對於他人的價值判斷,知道是無常、就放得下一切了。

  知道是無常就能理解到空的道理。

空並不是指空空如也的沒有, 而是指的不能永恆、不是真實、捉摸不定、隨時變化, 師:因此叫它是空,空才是不變的真理。

若能修道,便能悟道、悟「無常」即「無我」。

  由於一切現象既是無常,遇到好事,不必歡喜; 如果發生倒楣的事,知道是無常,也就不必苦惱,很快地, 倒楣運也是無常,就會過去,否極泰來,正好又有一番新氣象了。

  新文 8年前 10樓   佛,是就因緣、緣起之關係,說明宇宙、人生本來就如此, 佛法也是本來就有,佛對我們的功德,是在體認了佛法之後, 將其所經驗的告訴了我們。

宇宙間無萬能的神, 以佛教的觀點分神為天神、地神等。

  將一切眾生分為十類︰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 天、聲聞、緣覺、菩薩、佛。

眾生之產生, 皆由各人的業力所形成,地球甚至整個宇宙皆由眾生業力所感。

地球是地球上的眾生業力所共感,無量眾善,亦由不放逸得。

一切萬物,無常存者。

此是如來末後所說!   佛法,從一個角度看,本具──佛性的普遍存在,山河大地 無一不是,無處不是。

從另一個角度看,成佛方法是佛法。

有成佛經驗的人才能說,老馬識途,告訴我們如何才能安全地 走向成佛之道。

  在這世界上第一個成佛的人,很不容易,很多人沒有發現 成佛的方法,而釋迦牟尼佛發現了。

成佛要有方法, 所以,信仰佛教的重心,是在求法。

  關於我們 服務中心 聯絡我們 網站地圖 FAQ 隱私權聲明 合作提案 相關連結 法鼓山心靈環保學習中心粉絲專頁 法鼓山全球資訊網 法鼓山網路電視台 法鼓文化心靈網路書店 會員總數 累積課程數 今日瀏覽人次 31447人 311門 2870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