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言論自由的距離 一群人討論、溝通、論述的結果最接近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即便我們活在民主的社會,卻也知道言論自由保障了「自由」,卻不一定會產生真理, ... 有個方法或許可以試試:懷疑一切論述的既定前提⋯⋯什麼意思?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Podcast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時事現場 New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立即加入會員取得專屬服務 立即加入 首頁 觀點評論 評論 我們與言論自由的距離──一群人討論、溝通、論述的結果最接近「共好」? JackI.C.Huang/TheWorld2.0 2021/09/01 1663 一個社會讓人人都有自由的權利表達意見,最終會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PhotoCredit:Shutterstock 即便我們活在民主的社會,卻也知道言論自由保障了「自由」,卻不一定會產生真理,也因此如何讓大眾理解到自身的限制,建構一個相互尊重且有深度的討論空間,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只有當100%為自己的言論負責時,才有資格享有100%的言論自由。

」台灣民主運動先驅鄭南榕先生曾這麼說,言下之意,點明了無論你用哪種尺度衡量的言論自由,或許都該是有限制的。

當然,要怎麼限制、限制的程度該是多少?這又是另一大哉問。

若極權統治者以此來要脅人民閉嘴──而他們也確實常常這麼做,就不利社會的發展。

因為,言論自由之所以可貴,如同約翰.彌爾(JohnStuartMill)的論點:一個社會讓人人都有自由的權利表達意見,最終會對所有人都有好處。

當每個人的言論自由都能充分發揮且受保障時,錯誤的意見會被糾正,正確的會浮上檯面,最終被接納成為共識。

當然,這也有盲點,行為經濟學家早就認知到人並非理性的物種,很多行為(包含言論)乃至決策,往往不會遵循效用最高、理性思考後的判斷。

正如孔多塞提出的陪審團定理指出,別以為群體討論後的結果就一定是正確的,若個體對某事物的認知,本就受到不客觀甚至是誤導的影響,那群體交換意見後產生的結論只會更糟,更偏離事實。

群體討論可能會受到參與者的個體認知,進而影響結果。

圖/Shutterstock 言論自由保障自由,卻不一定會產生真理 人必須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和批判能力,否則,言論自由並不會導致「大家對世界有更正確的認識」,或是「最終結果對所有人有好處」。

更進一步來說,很多牽涉價值觀與意識形態的爭論,本就不像科學會有標準答案,甚至就算是在科學領域都已證據確鑿的事實,例如氣候變遷,世上仍有一小群人堅信那是陰謀,四處散布他們認為「正確」的言論。

因此,不少人也會主張言論自由應予以限制,或在最起碼的標準上,應禁止傷害、惡意、歧視與故意的虛假。

不知若約翰.彌爾在世,會不會同意這樣的觀點?又或,在觀察當今資訊科技無遠弗屆,言論在大部分地區受保障,而假新聞、極端主義卻層出不窮的世界,無論線上線下,是否仍應支持無設限的言論自由?再或者,如果他跑到現代的世界,看看臉書、推特上面那些妖魔鬼怪的言論,還有辦法堅持初衷嗎? 這不好說,但這邊值得思考兩個問題:在朱家安所寫〈言論自由沒有禁止別人批評你〉一文中,他寫到:「或許言論自由帶來的好處,就算不一定能證實最終對所有人都好,但『不保障言論自由』的世界,與言論自由相比,是不是會讓所有人的處境都變得更糟?」 言論自由保障自由,卻不一定會產生真理。

圖/Shutterstock 這同樣也沒有答案,但至少是我們應該審慎思考的,且在面對所謂不理性或攻擊性的言論時,不妨這麼看:言論自由讓真理出現成為可能,卻不保證它一定會發生。

理性的對話往往需要滿足很多條件,而且論述起來會相當耗費精神;但不理性的對話剛好相反,不必用太多思考,同時可以滿足一些最直接的發洩或膚淺的快感。

約翰.彌爾的時代,人們會因為說錯話而丟掉性命,所以他會堅持為了保障真理有機會浮出,應該要最大限度的保障言論自由。

然而在現在的環境,即便我們活在民主的社會,卻也知道言論自由保障了「自由」,卻不一定會產生真理,也因此如何讓大眾理解到自身的限制,建構一個相互尊重且有深度的討論空間,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很可惜,人從來就不是理性的,這無關乎他的身分、學歷或是社會地位,特別是當匿名成為某些場域(例如網路上)的保護色時,討論往往沒辦法朝向有建設性或有益於雙方達成共識的方向邁進。

在諸多攸關公眾事務的議題更需要能保持客觀立場,乃至能夠對事不對人(黨)的論述,否則,純然的叫囂根本無助建構一個共善共好的社會。

良性溝通,要避免單純「贊成」或「反對」立場 言論自由更深層次的價值,是守護並保障我們有一個更好的民主社會。

畢竟,如同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許家馨曾表示:「要推倒一棵樹,你只需要從一個方向用力推就好,但若要種一棵樹,就會需要四面八方不同的力量,齊心協力才能讓這棵樹長大。

」民主,就是這棵樹。

要種一棵樹,就會需要四面八方不同的力量,齊心協力才能讓這棵樹長大。

圖/Shutterstock 有個方法或許可以試試:懷疑一切論述的既定前提⋯⋯什麼意思?那就是每一句表態的背後,都勢必能找出原因或支持該論述的「假設」和「前提」。

針對這些「刻板印象」(當然,也不全然是刻板印象),去懷疑和挑戰,很多時候會比直接在表面言論上的攻防,更有助於切中問題的核心。

也只有逐步抽絲剝繭,進入真正核心的對話,正反雙方才有機會達成共識;而民主社會這顆「樹」就是需要來自各方理性的力量,共同扶植。

哲學界把這稱為「外在世界懷疑論」(externalworldskepticism),笛卡爾(RenéDescartes)著名的金句「我思,故我在」也差不多是在講類似的意涵。

那要怎麼去界定論述的「前提」呢?其實不難,我們舉個例子來說明: 支持以核養綠的某A,希望跟堅決反核的某B對話,如果僅膠著在「支持」與「反對」的立場上,那可能在吵幾年也吵不完。

這時,我們可以來挖掘一下反核的論述,背後的前提可能會有哪些? 核電很不安全:車諾比、三哩島、福島事故 核廢料儲存不易,造成的汙染遺留萬年 台灣根本不缺電,沒必要重啟核四 其他 圖為位於台灣屏東縣恆春鎮的第三核能發電廠。

圖/Shutterstock 當然,前提可能還有更多,但至少雙方對話可以就此展開更深度的討論。

核電安不安全這件事其實有不少科學實證的研究,無論是三哩島、車諾比還是福島,直接乃至間接死於輻射外洩的人數,可以透過分析來比較,看看是否真的有「幾萬人罹癌」、「數千人死狀淒慘」之說法。

至於若是考量儲放問題,在比照國際原子能總署、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環保署等高標準的規範下,從運送、選址、存放等皆要經過嚴格處理,如此是否能降低民眾的顧慮,在足夠(且正確)的資訊揭露下,討論或許可以更近一步。

最後,台灣到底缺不缺電,以及既有政策既要核能停止商轉,又要綠電至少達到20%的供應,相關的研究也都可以佐證。

若能逐一溝通,其實遠比單純站在「贊成」或「反對」的立場,更能夠促進良性對話。

任憑時代進步,永遠都有那群「霸道」的人 誠然,上面只是一個很簡易的例子,同理贊成核能的團體背後也有他一系列的「假設前提」,一樣可以被檢視和挑戰。

甚至,很多時候我們不難發現,當某一方言之鑿鑿的論述某個公共議題的時候,背後的邏輯和舉證根本經不起推敲,反倒是濃濃的政治立場(或感性因素)掩蓋了科學與客觀的判斷。

這也沒有不好,但如果能釐清每個論點背後的因果與前提,就能採取更好的策略,發展更有意義的討論。

那有沒有一種可能:有些論述就是嘴硬到底,在言論自由的保障之下,堅稱自己沒有任何前提,亦無任何假設和刻板印象,不同意就是不同意。

管你是以核養綠還是同性婚姻,「不支持就是前提啦」。

此時,我們又該如何看待呢? 借用朱家安曾做過的分析,這種把「不同意」當作唯一的前提,拒絕其他更具深度的表態時,其實他還有另一個更隱含的前提,那就是──「即便我無法以任何理性的方式舉證、論述,並支持我提出的觀點,但當今社會的運作,仍然不、可、以違背我既定的價值觀。

」 很霸道對吧?這種人其實最難以溝通,也往往是時代進步,最需要花精力去溝通的一群人(假設在民主的社會)。

他們最喜歡把言論自由掛在嘴邊,但卻最不明白言論自由的真正意義。

執行編輯:劉芳瑜 核稿編輯:周盼儀 言論自由 共好 理性思辨 群體討論 關聯閱讀 寫在判決前夕,美國最高法院備受矚目的「蛋糕爭議」案:賣不賣蛋糕,到底是公民權利,還是言論自由? 一位駐日文官之死:失智的酸民、失職的媒體、失格的政客,還要多久才會醒? 作品推薦 「鄉民的正義」就和政變一樣可怕──緬甸軍方高官的留日女兒,被公開羞辱、霸凌至休學 教育是為了翻轉階級嗎?當我們還在討論「繁星計畫」是否有用,卻忽略了更本質的問題 參考資料 TOP JackI.C.Huang/TheWorld2.0 JackI.C.Huang,台北人,倫敦大學主修國際經濟與全球化管理,畢業後回到亞洲。

目前在曼谷,先後任職於聯合國亞太投資貿易處(TID)與Officeof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OICT),協助fuelmanagement系統開發和支援維和部隊的運作,必要時得出差前往剛果、南蘇丹、索馬利亞與象牙海岸......。

足跡走遍世界20多國,曾旅居紐約、舊金山、首爾、北京、新加坡、歐洲等地。

喜歡接觸新事物,腦子裡總是有左派與右派的思想不停衝撞。

看更多 上一篇 ?te壞特的「斜槓爭議」──準外科醫生當歌手,難道就是不務正業了嗎? 下一篇 南鐵東移?懂不懂移?──一位年輕台南市民,談政府眼中的「都市縫合」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評論Opinion 其實「同志權益正常化」這場仗,反動者早已輸了:「反同婚3公投」的論據與手段,真能阻擋時代潮流? 評論Opinion 真正的迷思,是認為「錢」能解決一切問題──回應「破解比特幣的謊言與迷思」一文 時事CurrentAffairs 「都是假的!我眼睛業障重啊!」──四大類「假新聞」橫掃全球,我們到底該相信誰? 商業Business 金融業號召消費者一同減碳,碳排越少、優惠越好! 退學生逆襲成馬雲的老師,下一站,前進元宇宙|廣編企劃 熱門文章 1 北歐人習慣「新家空著」就入住?挪威家具商高層「嚴肅勸戒」:先住進去、再買家具! 2 沒有人一生順遂,你要學的是《克服倦怠》:「人生的進步,往往從下坡開始」 3 Netflix《王冠》「世紀三角戀」無新意──其實換個角度,人人都是「受害者」 4 英國女王為何與這隻熊共進午茶?──解析王室形象經營的「文化政治學」 5 【我不想成師!】法律女孩莊晏晨的「花藝師」職涯:釐清與法律工作「不契合」,讓她走得更遠 6 「榨乾你的學校吧!」如何把大學四年,讀出千萬價值?──​​​​​​​2021年陽明交大開學典禮新生訓練演講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2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