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康德《道德的形上學基礎》」 @ 日子與力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1001132304讀書報告:「康德《道德的形上學基礎》」 · 一、 良善意志 · 二、 義務與喜好 · 三、 格言 · 四、 定言令式(Categorical Imperative絕對命令) · 五、 普遍的道德 ...
日子與力量這裡記錄了我的讀書報告、查經講道、生活日誌、照片分享等,以及推荐轉介別人的好文章。
主要興趣在基督教信仰、文學、哲學、藝術音樂等方面。
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001132304讀書報告:「康德《道德的形上學基礎》」?B哲學
摘自「哲學思想的大師」第十四章
一、 良善意志
世界上唯一不需要附帶任何條件而可稱為善者,就是良善意志。
康德認為良善意志是絕對的善,任何其他的善,都只是特定處境下的善。
良善意志本身就是善,不論它會導致哪一種後果。
這項觀點顯然和功利主義以後果來論斷道德價值的看法截然相對。
二、 義務與喜好
道德行動的唯一適切的動機是義務感,而不是根據於任何利益或是喜好。
源自於義務動機的行動乃是一項純粹的行動,只根據這樣做是正確的而不是基於任何其他的動機,「一個善意之為善,非因其所生之結果,非因其能達到預想之目的,只因其為善之意向。
」。
為了眼前利益或虛名而行善固然不足為道,即使是深思熟慮後為了長遠的利益而行善,或是出於憐憫、喜好甚至愛心而行善,都不符合康視義務為動機的行善原則。
三、 格言
依行動的動機來規定他的道德價值,而不是從可能導致的後果來看,這正是基本原則所在,康德將這類基本原則稱為格言。
康德把倫理道德形式分為主觀的格言和客觀的原則。
「格言」是個人行事的原則,摻有主觀的情感、目的、經驗等因素,不能成為絕對的命令。
客觀的原則沒有任何主觀的因素,所以對人人有效。
一個人行事的首要之務,就是把「格言」變成「客觀的原則」,如此不但應為自己所遵守,也應為人人所遵守,這才是絕對命令。
四、 定言令式(CategoricalImperative絕對命令)
康德認為,道德完全先天地存在於人的理性之中,是無條件的絕對命令。
他為這樣的命令提出一些公式,以決定道德法則。
這種理性命令的公式,就叫作「定言令式」;與此相對,另一種命令的公式是帶有條件的,稱為「假言令式」。
五、 普遍的道德法則-定言令式第一公式
康德說:「定言令式只有一項,即是:僅依據你能同時意願它成為一項普遍法則的那項格律而行動」。
換句話說,道德原則必須是普遍適用於任何人和處境,方能稱為定言令式。
六、 將人視為目的
康德說:「人及每個有理性者均作為目的自身、不僅作為某個意志隨便使用的工具而存在;而在其一切行為(無論他們係針對自己,還是針對其他有理性者)中,他必須始終同時被視為目的」。
此即以人為目的,而非工具。
七、 目的王國
康德說:「每一理性的存有皆必須這樣去行,即:行動得好似他在每一情形中,因著他的格言,是這普遍的目的王國中之一立法的分子。
」目的王國是一個想像的國度,它的法律確保著個人的自律,容許每個人被當成目的來看待,而不是當成目的的工具。
康德在此表明,道德性不僅攸關個人的操守,也是社會的根基。
他們意思是,理性行為者應該如何判別那些原則可以被理想國度所採納,而那些原則應予摒棄。
八、 康德、亞理斯多德與密爾
康德v.s.亞理斯多德:
康德將情感視之為非理性,乃至於與道德行動無關;相反的,亞里斯多德主張,情感的適當陶冶乃是道德教化的中心要旨。
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極富彈性,建立在人們對周遭環境的感性作用之上;而康德的哲學甚為嚴格,堅持絕無例外的一般原則。
康德v.s.密爾:
康德強調善的源頭-良善意志為絕對的善,不論它會導致哪一種後果;相反的,密爾等功利主義者是以行動的後果來論斷道德價值,並以「快樂總和極大化」為價值判斷原則。
密爾
linchaosuh/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linchaosuh's新文章小黛西的週歲生日趴小黛西1歲了歷史上的今天:8月15日-戰爭與和平歷史上的今天:8月5日-革命與反革命大學聯考40週年成為剛強的人(1)筆記:《大亨小傳》中的荒原及其色彩象徵(TheWastelandandit’ssymbolicmeaningofcolorin《TheGreatGatsby》)文摘:《加爾文的聖靈論─以「與基督連結」作為核心的聖靈論》筆記:「李白詩中時間意象的審美意蘊」我的「一週大事」剪貼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linchaosuh'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延伸文章資訊
- 1道德底形上學 - 哲學新媒體
後者有助於我們釐清當代西方「德行倫理學」(virtue ethics)所引發的爭論,並確定「義務」及「德行」皆是康德倫理學中的重要概念。 康德更早期的《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和 ...
- 2康德《道德形上學之基礎》中的“敬重”
... 1913-1997)便認為,康德在《實踐理性批判》中的「道德情感」有兩個組成成分,一是等同於敬重,一則是某些由敬重所必然導致的其他情感,而在《道德形上學》裡,康德 ...
- 3道德底形上學(精裝) -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本書雖名為「形上學」, 其實是探討道德原則與法律原則在具體生活層面中的落實, 因此是康德實踐哲學的完成。 康德的《道德底形上學》一書包含《法權 ...
- 4道德形上學基礎-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道德形上學基礎》(德文:Grundlegung zur Metaphysik der Sitten),是康德第一本倫理學著作,於1785年出版。康德把他的調查視為一種基礎倫理學的工作- 通過解...
- 5道德底形上學(精裝) - 博客來
康德的《道德底形上學》一書包含《法權論之形上學根基》與《德行論之形上學根基》兩部分,在康德生前,這兩部分各分別出版,而未曾合為一書。前者是康德唯一一部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