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情緒發展里程表- 合康復健科診所 - Google Sites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兒童情緒發展里程表 ... 0~5週/滿足、驚訝、厭惡。

6~8週/高興。

3~4個月/生氣。

8~9個月/害怕、悲傷。

1~1歲半/善感的、害羞。

2歲/驕傲。

3~4 ... Searchthissite 合康復健科診所院長介紹醫療團隊介紹主治項目簡介診所環境介紹相關衛教資料活動日程表人才招募交通資訊聯絡我們 相關衛教資料‎>‎ 兒童情緒發展里程表 postedMar24,2013,8:53PMby合康   [ updatedMar24,2013,8:57PM ] 兒童情緒發展里程表年齡/情緒發展0~5週/滿足、驚訝、厭惡。

6~8週/高興。

3~4個月/生氣。

8~9個月/害怕、悲傷。

1~1歲半/善感的、害羞。

2歲/驕傲。

3~4歲/忌妒、罪惡。

5~6歲/自信、謙虛、擔心。

難搞的兩歲兒黃雅芬醫師提到,家長或許也會發現,幼兒在2~3歲時,情緒控管能力會明顯變差,即便只是雞毛蒜皮的小事,也會引發幼兒有激烈的情緒反應,常讓父母感到不知所措,彷彿怎麼做都不對,因此,一般常用「TheTerrible Two(難搞的兩歲兒)」形容這個時期的孩子。

她表示,其實這多半是正常心理發展過程,2歲左右的孩子特別渴望尋求生理動作的獨立,儘管什麼都做不好,但又什麼事都想要自己嘗試,因此大人常覺得他們很難伺候,一不小心就造成親子關係緊張。

常見幼兒情緒處理法根據黃雅芬醫師指出,幼兒情緒發展過程中,有3種情況最為常見,也最常讓父母不知該如何是好,透過以下改善建議,幫助父母有效解決bobo情緒問題。

焦慮在幼兒情緒發展過程中,焦慮問題相當常見。

大致上,幼兒5個月大~1歲時會開始出現「陌生人焦慮」現象,到了1~2歲則會開始出現與主要照顧者的「分離焦慮」現象,只要一沒見到父母就會開始哭鬧並且感到不安。

黃雅芬醫師說,這是正常情緒發展現象,一般而言,進幼兒園1個月後,分離焦慮就該逐漸改善,倘若時間持續太久且未見改善,父母就需帶孩子就醫評估。

【專家建議】造成幼兒嚴重分離焦慮原因,多半與幼兒生活環境以及親子互動有關,一般來說,若家長平日過於保護,凡事都幫孩子處理好,很少給他自己做的機會,很容易造成幼兒依賴心過重,自然很難與父母分開。

但另一方面,親子互動若是過於疏離,根據臨床觀察發現,幼兒可能因為過度渴望父母的愛與關注,而比其他同齡孩子出現更嚴重的分離焦慮,父母在此時應特別注意幼兒的情感需求,給予其充分的愛。

彭兆禎表示,若幼兒先天氣質較為纖細、敏感,那麼,焦慮情況也可能會較為嚴重,建議父母不要用過度嚴厲的方式糾正幼兒,以免加劇幼兒焦慮現象。

一般來說,焦慮有許多變形,如分離焦慮、拒學症、特定畏懼症、社交恐懼症等,假設幼兒情況已嚴重到會影響與人正常互動或是社會功能的話,則建議採取治療方式。

就醫學角度來看,6歲以前的幼兒並不建議用藥,反倒多是採用心理學方式治療,成效大多不錯。

方式可分2種──「洪水法」和「系統減敏感法」,前者是假設幼兒怕蛇,就1次讓孩子看很多蛇,往後當幼兒只看見1、2隻時,恐懼感即會下降,不過,他表示,這種方式過於殘忍,一般會採取後者,用漸進的方式改善幼兒問題,比如幼兒有分離焦慮症,一開始就學時,需要父母坐在一旁陪讀,但每天逐漸拉遠一點距離,直到孩子可以自己上學為止。

耍賴黃雅芬醫師表示,多數孩子起初表現出「耍賴」情緒反應,是希望表達「反叛」的想法,並且獲得家長注意,畢竟人是社會性動物,皆渴求能夠得到他人的關心和注意。

不過,她提醒父母,倘若幼兒長期持續以這種行為索取他希望獲得的人、事、物,有可能是因為幼兒不懂如何利用「正面」方式得到他人關心。

【專家建議】若是孩子一直持續利用負面方式尋求關注,她建議父母,平時應多注意親子間的互動過程,是否出現太多負面情緒,以至於幼兒不懂得如何尋求正面管道以表達自身需求。

若是如此,家長應先改變給予回饋的方式,避免只給孩子負面關注,值得鼓勵時,也要給予足夠的正面回饋。

不論是糾正或肯定,都要盡量以「直接且立即」方式告知幼兒,如此將可幫助他漸漸學到如何以正面方式獲得別人關心。

此外,造成幼兒長期耍賴的一大原因,是當他展現耍賴情緒時,父母或師長沒辦法堅持一貫原則,反而與孩子妥協而滿足他的無理要求。

雖說幼兒邏輯觀念尚未完全成熟,但是他其實已能夠經由他人回饋進而調整自己行為,所以若父母長期滿足幼兒的耍賴行為,可能導致幼兒持續使用此種僵化方式滿足自己的需要。

黃雅芬醫師建議,家長可嘗試「忽略」幼兒的耍賴行為,同時避免給予任何負面關注,直到其停止無理取鬧行為後,才給予正面關注並繼續與其溝通。

透過這個互動過程,讓幼兒逐漸明白,用耍賴的方式並無法從父母身上得到任何關注。

人來瘋一般而言,幼兒會有「人來瘋」現象,多半是「學習而來」。

例如說,當人多時,幼兒勇於表現自己,而且獲得不少正面效果,像是眾人的注意和稱讚,久而久之,就學會可繼續用這樣的方式獲得情感滿足。

不過,父母必須特別留意幼兒狀況,如果孩子表現超出合理範圍,則應適度加以提醒,並利用機會教導他合宜表現方式,以免影響幼兒日後的人際關係。

【專家建議】彭兆禎提到,依正常幼兒心理發展來看,到了2~3歲之後,都會想要展現自我,以獲取他人認同,實屬正常現象,若已排除為病理現象後,則可將此行為視為一般行為模式處理即可。

當幼兒展現方法或情境不大適當時,建議可先用「說明」方式,引導幼兒建立正確認知,例如說話太大聲,會容易嚇到別人,因此,講話最好音量不要過大。

但是父母必須注意,幼兒控制能力本來就不比成人好,不要先預設「說了,他就應該要懂」,而必須輔以「行為」方式,協助幼兒建立正確認知,比如和幼兒事先約定,下次有客人來家裡時,說話不要太大聲,如有確實做到,即給予獎勵。

出處: 2011年11月17日摘自網址http://www.cyut.edu.tw/teacher/ft00009/Posts04.doc  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氣質之關係 摘要 本研究之主要目的為探討幼兒情緒調節策略以及相關因素,包括幼兒氣質、照顧者反應方式 以及其他背景變項。

為瞭解以上概念,本研究以二百九十六位幼兒照顧者及三十八位幼托園 所教師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

使用之問卷包含「幼兒情緒調節策略量表」、「照顧者對幼 兒負向情緒反應問卷」以及「幼兒氣質量表」。

主要發現如下:一、幼兒使用情緒調節策略 的頻率依序為尋求照顧者、語言表達、認知引導、攻擊及發洩安撫策略。

幼兒的氣質類型會 影響其情緒調節策略表現。

二、整體而言,照顧者較常出現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及鼓勵表達 反應;較少出現降低嚴重性、懲罰及心情低落反應,不同教育程度照顧者的反應頻率亦有所 不同。

三、照顧者愈常使用鼓勵表達、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反應,愈少使用心情低落、懲罰、 降低嚴重性反應,則幼兒愈常使用認知型策略;而照顧者愈常使用心情低落、懲罰、降低嚴 重性反應,愈少使用鼓勵表達、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反應,則幼兒愈常使用行為型策略。

關鍵詞:幼兒氣質、幼兒情緒調節策略、情緒調節、照顧者反應 文 獻 一、幼兒情緒調節策略 自90年代之後,學者逐漸關注到嬰幼兒的情緒調節(Kopp&Neufeld, 2003),除了因為情緒調節是個體自我保護、生存的重要機制,對個人的適應和生存有相當大的影響之外;也因為它提供了情緒如何影響其他心理歷程進行的資訊。

情緒調節強調個體在情緒的調整歷程和結果,其概念含括個體情緒來源和內容覺察、情緒的表達和控制、運用策略處理情緒問題、反省處理情緒的結果以及評估個人處理情緒的等能力(江文慈,民88)。

近年來有許多專書、專刊特別以「情緒調節」為題進行研究(Cole,Martin,& Dennis,2004),這些不同取向的研究對情緒調節的定義、研究方法有許多差異(Kopp&Neufeld, 2003)。

氣質取向的學者將情緒調節定義為「抑制、維持及調節情緒激起以達成目標的能力」(Eisenbergetal., 1997b)、功能論取向學者將情緒調節定義為「透過控制注意歷程、改變對引發情緒情境的解釋、修正內在情緒編碼、加強因應資源的取得、調整環境以符合情緒需求及選擇適當的情緒表達以達成目的」(Thompson, 1994)、因應論取向將情緒調節定義為「在資源受威脅的情境下降低個體情緒困擾的方式」(Lazarus&Folkman, 1984)、能力觀取向將情緒調節定義為「覺察情緒、辨識他人情緒、情緒知識、理解他人情緒、情緒表達、調整策略、情緒溝通及情緒效能」(Saarni,1997)、系統觀取向將情緒調節定義為「選擇社會團體可接受的反應,來協調不相融的衝突」(Campos,Mummeet, Kermoian,&Campos,1994)、訊息處理觀取向認為情緒調節的過程包括「覺察、解釋、目標設定、反應產生、反應演進及執行實際行動」(Garber&Dodge, 1991)、依附論取向認為「兒童的依附關係反映了過去與照顧者對情緒困擾的調節之協調度」(Ainsworth,Blehar, Waters,&Wall,1978)、此外還有雙向歷程模式(Gross,1998)、組織觀(Cicchetti,Ganiban,& Barnett,1991)及神經生理取向(Ledoux,1995)等。

其中有些學者認為,為了解個體是否正在進行(或已進行)情緒調節,測量個體使用的情緒調節策略是較直接的方法(Bridges,Denham,& Ganiban,2004)。

尤其是在幼兒階段,以個體表現的情緒調節策略來評估其情緒調節的情形是較為適當的。

因為幼兒在口語、認知能力等的發展上還未完全成熟,要他們以口語表達自己情緒調節的情況有一定的困難,由成人(尤其是朝夕相處的照顧者)觀察其日常生活使用的情緒調節策略是較直接且容易的方式。

由於對情緒調節的不同定義,學者對情緒調節策略的分類也有相異的看法。

Parkinson與Totterdell(1999)認為情緒調節策略可依執行策略的媒介、使用策略的意圖、情境的可控制性、注意力轉移的程度等來區分;Saarni(1997)發現兒童會依情境的可控制性使用不同類型的情緒調節策略;Denham(1998)認為情緒調節策略是包含行為、情緒與認知等成分,分別在個體不同的層次執行;Sandler、Tein與West(1994)將兒童的情緒調節策略分為主動調節、迴避調節、分心及社會支持等四類。

過去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幼兒會越來越有計畫地運用不同的外在資源來調解自己的情緒Thompson, 1994);使用愈來愈多自我導向的內在策略(internal strategy)(Brenner&Salovey, 1997);且愈來愈能區何為可控制、何為不可控制的情境,在配對情緒調節策略與特定情境的能力也有所進步。

二、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情緒調節之相關 影響個體情緒調節的社會因素有很多,從家庭、學校、工作場所、社會文化以及其中相關的人、事、物等等都是。

其中,家庭是大多數幼兒「學習情緒的第一所學校」(Goleman, 1995)。

過去有許多理論提出照顧者影響幼兒的情緒調節的機制,如透過與幼兒的互動影響其內在運作模式的建立(Anisworthetal.,1978; Thompson&Lamb,1984);以增強、懲罰及示範的方式影響幼兒習得情緒調幼兒情緒調節策 略節技巧、發展對情緒效能的評價(Thompson, 1991);透過照顧者本身所持有的情緒知識及態度影響幼兒的情緒學習、情緒理解等(Gottman,Katz,& Hooven,1996)。

除此之外,過去研究也發現照顧者本身特質與幼兒的情緒調節策略間有一定的相關。

不同類型、年齡、教育程度、職業類型的照顧者受其親職角色、教育程度、工作性質等的影響,持有不同的情緒理念,在面對幼兒情緒需求時有不同的回應,因而影響孩子的情緒調節策略、面對情緒的方式(Eisenberg,Fabes& Murphy,1996;葉光輝,民91;林彥君,民92;蔣雅琳,民94)。

如葉光輝(民91)、蔣雅琳(民94)比較不同教育程度父母的情緒理念,發現教育程度較低的父母在情緒摒除型理念的得分較高,較常以懲罰、嚴厲制止面對孩子的負向情緒。

Eisenberg等人(1996)發現父親、母親對孩子負向情緒反應與孩子社會能力間的相關影響是不一樣的,母親較常使用支持性反應如鼓勵表達、情緒導向,父親則較常使用非支持性反應如懲罰、心情低落。

而林彥君(民92)的研究則發現31-40歲、教育程度較高、由母親或(外)祖父母照顧的幼兒較其他幼兒更常使用「他人引導及安撫」的情緒調節策略。

三、幼兒氣質與幼兒情緒調節之相關 過去研究者雖對氣質應包含哪些向度有不同的看法, 但大部分學者都認為「情緒性」(emotionality)是其中的重要向度。

其中,Eisenberg等學者認為情緒調節是個體「抑制、維持及調節情緒激起以達成目標的能力,在面臨壓力事件時對情緒的獨特的氣質反應」。

在她們一系列研究中發現個體調節情緒的能力與其社交能力、利社會行為、同理心或問題行為有關(Eisenbergetal.,1995; 1996;1997a;1997b; 1999)。

其他研究也發現幼兒或兒童氣質和情緒調節間有一定的關聯:如 Hyson(1994)發現兒童的情緒本質會影響其情緒表達模式與情緒行為,對內外在刺激反應愈強烈的兒童,挫折容忍度相對的較低,較無法掌控自身的情緒反應,運用適當調整策略來抒解負向情緒的能力也較弱。

陳彥穎(民90)發現若兒童的情緒本質較正向、傾向趨性、反應閾較低,其面對環境適應力與接受度較強,情緒反應也比較穩定。

李玟儀(民91)也發現兒童的八個氣質向度與其情緒調整存在相關。

整理以上研究可知,以幼兒或兒童為對象的情緒調節研究多關切於個體的單一氣質向度(如反應強度、注意力分散度、情緒本質等)和情緒調節的關係,研究幼兒整體氣質類型與情緒調節關係的研究則不多,且較少觸及情緒調節策略的部份。

然而,在其他氣質領域中,許多學者將數項氣質向度綜合成幾種氣質類型來呈現個體統整性、綜合性的特質。

從早期 Thomas 與Chess將五項氣質綜合成三種不同類型的兒童氣質,以及之後Carey與McDevitt增加兩種成為五種氣質類型;到近年來許多以大類型的氣質分類來描述兒童特質的研究都是如此。

國內研究者王珮玲(民84)、李美瑩(民83)、徐澄清(民88)等學者也曾以集群分析並輔以觀察之結果對兒童氣質予以命名。

由這些研究所得到之氣質類型間有相當的一致性,顯示綜合各氣質分項分類成大類型的向度是一種可有效了解個體氣質的方法。

研究者認為,這樣的方法有助於我們了解孩子氣質的全貌,並可使我們對不同孩子的特質更為敏感(Keogh,2003)。

四、照顧者反應、幼兒氣質與幼兒情緒調節之關係 過去探討照顧者與幼兒氣質、幼兒情緒的研究並不多,其中觀察時間較長、參與受試者較多且 較具理論架構者為Eisenberg等人的一系列研究。

他們的研究發現若孩子在表現情緒時父母沒有給予支持,則他們的情緒會一直維持在喚起的狀態而造成日後的情緒失調(Eisenbergetal., 1996)。

Buck於1984年認為這是由於父母的負面態度使得孩子學會連結情緒表現和懲罰,以致孩子逐漸隱藏他們的負向情緒表現(引自 Eisenberg etal.,1999),造成個體在情緒調節產生缺陷,影響未來在社會互動的信任感及安全感。

同時,孩子在情緒能力上的特性(氣質)也會影響父母對其情緒表現的反應(Eisenberg&Fabes, 1994;Eisenbergetal.,1996;Gottmanetal.,1996)。

例如時常表現強烈負向情緒的孩子,可能會引起父母高度困擾、不愉快的情緒而採取懲罰的行為。

Eisenberg等人以長期研究建立父母對兒童負向情緒的反應與兒童情緒和社會行為的關係,分別測量兒童在六到八歲、八到十歲以及十到十二歲的情緒調節、負向情緒特質以及社會行為,以及父母的負向情緒反應。

其研究發現父母反應(尤其是懲罰)會影響兒童的情緒調節以及其外在負向情緒表現,兒童的情緒調節以及外在負向情緒表現則可預測父母未來的負向反應(Eisenbergetal., 1999),顯示照顧者與孩子情緒、氣質特性之間是息息相關的。

五、小結 綜合上述文獻可知,幼兒時期的情緒調節發展為個體未來生存、適應的重要機制。

在日常生活 中,照顧者透過與幼兒之間的互動影響幼兒的情緒調節。

同時,幼兒先天的氣質特性也影響照顧者 對他們的反應。

在這樣一來一往的過程中,幼兒逐漸發展其情緒調節策略。

據此,本研究的主要目 的為: (一)探討幼兒的情緒調節策略表現,以及和其情緒調節策略相關的因素,包括:幼兒氣質、 照顧者反應方式以及其他相關背景變項如幼兒性別、照顧者類型、照顧者年齡、照顧者教育程度。

(二)綜合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氣質進行分析,探討其間的相關情形。

根據研究目的,本研究提出以下問題: (一)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幼兒氣質間是否有相關存在? (二)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照顧者反應之間是否有相關存在? (三)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氣質之間是否有相關存在? (四)不同幼兒在使用情緒調節策略上是否有差異? (五)不同照顧者在照顧者反應的表現是否有差異? 研究結果 一、幼兒在情緒調節策略使用上的差異 (一)全體幼兒在情緒調節策略的表現 由前述結果可知,照顧者報告幼兒最常使用的情緒調節策略依次為「尋求照顧者」、「語言表達」、「認知引導」、「攻擊」及「發洩安撫」策略。

也就是大班幼兒在面對負向情緒時,最常使用的仍是向他人求助、表達的方式,這樣的結果與過去研究結果是一致的(林彥君,民92;Master,Ford,& Arend,1983)。

至於幼兒使用最少的情緒調節策略是攻擊、發洩安撫,過去研究發現這些方式屬於年紀較小孩子會使用的反應(Grolnicketal., 1996)。

隨著年齡增長,幼兒會越來越有計畫地運用不同的外在資源來調解自己的情緒(Thompson, 1994),逐漸增加其他如認知引導等策略。

過去研究發現,大班年紀的幼兒在面對負向情緒時已開始使用認知策略來調節自己的情緒,例如將注意力自情緒事件轉移、或是想像其他事件來迴避眼前的壓力情境(Altshuler&Ruble, 1989)。

不過,這樣的結果也可能是由於本研究的幼兒情緒調節策略是由照顧者所報告的,某些幼兒在.照顧者面前不會表現、或照顧者無法觀察到的策略會比較少出現。

例如過去研究發現幼兒的撫慰性行為於母親在場時會表現的比較少,因為母親會將幼兒某些搓揉眼睛、摳指甲等自我安撫行為視為一種壞習慣而予以禁止(沈怡婷,民95)。

在本研究中,幼兒可能過去被照顧者禁止表現攻擊、發洩安撫的行為,因此在照顧者面前較少出現這些情緒調節策略。

另一方面,某些情緒調節策略可能較不易被照顧者觀察到,例如當幼兒以想像其他事件來迴避壓力事件、或以認知重新評估來處理令他害怕的情境時,照顧者較難從幼兒的行為去觀察到這些策略。

(二)不同氣質幼兒在情緒調節策略的表現差異 不同氣質幼兒的情緒調節策略呈現顯著差異。

在「認知型策略」的表現頻率上,中庸型幼兒顯著地多於好動型、退縮型幼兒,在「行為型策略」表現頻率上,好動型幼兒顯著地多於中庸型、退縮型幼兒。

整體而言,中庸型幼兒最常表現「認知型策略」,好動型幼兒最常表現「行為型策略」,退縮型幼兒則在兩種策略的表現都比較少。

此結果符合過去研究對不同氣質幼兒的行為觀察。

如退縮型幼兒對刺激表現的反應強度相當弱,因此這類型的孩子喜怒哀樂和需求以及意見的表達都很不明顯(徐澄清,民88),相對來說表現情緒調節策略的頻率也較少。

至於好動型幼兒容易出現肢體動作、攻擊發洩等行為(王珮玲,民84),所以在「行為型策略」的表現頻率也比較高。

二、照顧者反應的差異 (一)全體照顧者的反應 整體而言,照顧者在「問題導向」、「情緒導向」與「鼓勵表達」反應表現頻率較高,此三種反應屬過去研究者定義的「支持性反應」;而在「降低嚴重性」、「懲罰」與「心情低落」表現頻率較低,這些反應屬於過去研究者定義的「非支持性反應」。

這樣的結果與過去研究是一致的,也就是中高社經地位的照顧者在面對孩子負向情緒時,較常使用「支持性反應」、較少使用「非支持性反應」(Eisenberg&Fabes, 1994;Eisenbergetal.,1996)。

(二)不同教育程度照顧者在反應上的差異 由本研究結果可知,不同教育程度照顧者的反應有顯著差異,其差異來自「心情低落」、「懲罰」、「降低嚴重性」得分,學歷越低的照顧者越容易有這些反應。

這與葉光輝(民89)、蔣雅琳(民94)的研究結果是類似的,他們發現教育程度較低者,在情緒摒除型理念的得分較高,較易以懲罰、嚴厲制止的方式制止孩子面對負向情緒時產生的哭鬧行為。

除了學歷較低者可能較少機會接觸、學習親職相關議題外,其工作型態也可能影響他們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和品質(葉光輝,民89)。

這可能是為何教育程度較低的照顧者在面對孩子負向情緒時較容易表現「心情低落」、「懲罰」與「降低嚴重性」等非支持性反應。

三、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照顧者反應之關係 本研究發現,照顧者面對幼兒負向情緒時愈常使用問題導向、鼓勵表達、情緒導向的反應方式,愈少懲罰、心情低落反應,則幼兒愈常表現「認知型」的情緒調節策略。

這與過去研究發現母親的「問題導向」、「情緒導向」、「鼓勵表達」反應與兒童積極解決型情緒因應呈現正相關的結果是一致的(Eisenberg,Fabes,Garlo, &Karbon,1992;Eisenberg&Fabes,1994)。

本研究結果較前述研究相關更顯著,且在所有照顧者反應中除了「降低嚴重性」反應之外,其他反應與幼兒認知型情緒調節策略均達 p<0.01的顯著相關;過去研究結果只呈現p<0.1的臨界顯著(Eisenbergetal., 1992)。

另外,本研究也發現幼兒「認知型策略」與照顧者支持性反應均呈顯著正相關,與非支持性反應(除降低嚴重性反應外)均呈顯著負相關。

這樣的結果與過去研究發現照顧者支持性反應可促進兒童建設性地處理情緒的結果是相似的:當父母在兒童經歷負向情緒時以支持性反應鼓勵兒童表達負向情緒、或以問題導向、情緒導向的方式從旁協助他解決問題,則兒童一方面可習得情緒調節的技巧,另一方面習得積極面對情緒的態度,往後兒童在面對負向情緒時即可正向地調節它。

在幼兒「行為型策略」方面,照顧者「懲罰」、「心情低落」與「降低嚴重性」反應和幼兒「行為型策略」呈正相關。

即照顧者面對幼兒負向情緒時愈常使用懲罰、心情低落、降低嚴重性的方式,幼兒愈會表現「行為型策略」。

這樣的結果與過去研究發現母親的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與兒童的迴避因應呈正相關的結果是一致的(Eisenbergetal., 1992)。

Buck於1984年認為當兒童正常地表現情緒卻受到父母的負向對待時,他們逐漸習得將情緒隱藏、以迴避的方式處理(引自 Eisenberg etal.,1999)。

且父母親的非支持性反應通常伴隨較少的情緒教導、示範,兒童不易從中習得有效的情緒調節技巧,在未來遇到負向情緒時常沒有足夠能力因應,而傾向以非認知解決的方式或迴避處理的態度面對。

四、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幼兒氣質之關係 本研究結果發現幼兒情緒調節策略與幼兒氣質間存在相關。

幼兒的適應性愈佳、趨避性愈屬趨向、情緒強度愈強,愈常使用「認知型策略」;幼兒的活動量愈大、注意力愈分散、堅持度愈低,愈常使用「行為型策略」。

綜合幼兒在兩情緒調節策略的表現可知,本研究所探討的六個氣質向度分別與一種幼兒情緒調節策略呈顯著相關。

這樣的結果符合本研究的氣質分類與過去對氣質類型的描述,幼兒的高活動量、高注意力分散度、低堅持度氣質特性與幼兒的行為型策略呈現正相關,這些是好動型幼兒的特質。

對於退縮型幼兒來說,他們在六種氣質向度的得分都低於平均一個標準差以下,此類型幼兒在兩情緒調節策略的使用均少於好動型和中庸型幼兒。

五、照顧者反應、幼兒氣質與幼兒情緒調節策略之關係 (一)照顧者反應、幼兒氣質對幼兒「認知型策略」之預測 由迴歸分析的結果可知,照顧者面對幼兒負向情緒時愈常使用「問題導向」反應,愈少「情緒導向」反應,幼兒屬於中庸型而非退縮型、好動型氣質,則幼兒愈會表現「認知型策略」。

照顧者「問題導向」反應之所以較情緒導向反應更能預測幼兒的認知型策略,應是幼兒的認知型策略具有問題導向的意義(Brenner&Salovey, 1997)。

認知型策略包含個體引導自己去解決引發情緒的問題,在意義上類似過去研究者所定義的「積極型因應」(active coping)或「建設型因應」(constructive coping)方式(Sandleretal.,1994; Eisenbergetal.,1996;Gentzleretal.,2005)。

過去研究者認為,「情緒導向」或「問題導向」是兩種不同取向的情緒調節方式(Brenner&Salovey, 1997)。

例如自認較沒有能力解決壓力事件的個體,他們較會以情緒導向的方式來處理壓力事件引起的情 緒;而對於認為自己可掌握壓力事件的個體,則會以問題解決導向來處理造成壓力的事件(Saarni,1997)。

(二)照顧者反應、幼兒氣質對幼兒「行為型策略」之預測 由迴歸結果顯示,照顧者面對幼兒負向情緒時愈常使用「心情低落」反應、幼兒屬好動型而非中庸型氣質,則幼兒愈常表現「行為型策略」。

以上結果顯示好動型氣質較中庸型氣質更能預測幼兒的「行為型策略」,且照顧者反應只有「心 情低落」反應有預測力,這與Eisenberg與Fabes(1994)的發現一致。

Eisenberg等人的研究結果發現:只有照顧者「心情低落」反應對幼兒發洩行為較有預測力,而「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則不具預測力。

雖然在本研究的相關分析中,照顧者「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與幼兒「行為型策略」有關,但在迴歸分析中這兩種反應對幼兒行為型策略卻無預測力。

本研究推測當幼兒使用行為型策略時(如攻擊、發洩),照顧者通常是不能接受的,所以他們會試圖以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改變幼兒的這種行為。

但照顧者的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卻不會直接導致幼兒行為型策略的表現,真正讓幼兒採取行為型策略的是照顧者「心情低落」反應。

過去研究發現,當憂鬱母親以負向情緒反應來面對幼兒情緒困擾時,幼兒會接收到「情緒是不好的」訊息,且認為自己沒有能力調節負向情緒,以致於在未來面對需要進行情緒調節時呈現退縮的狀態(Garber,Braafladt,& Zeman,1991)。

此時幼兒雖在情緒上被喚起,卻因自身的情緒效能感低落、加上缺乏有效的情緒調節策略,而在面對負向情緒時無法有效調節。

其他研究也發現,父母面對孩子負向情緒時的心情低落反應,可預測孩子二至四年後的問題行為。

這是由於父母的低落心情使得他們當下想脫離這種情境,而非教導孩子處理負向情緒,以致於兒童無法習得處理情緒的方法(Eisenbergetal., 1999)。

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本研究所得到的結果大致可解釋本研究所提出的問題:即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氣質間確實有相關存在。

整體而言,照顧者在面對幼兒負向情緒時愈常使用鼓勵表達、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反應,愈少使用心情低落、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幼兒愈常使用「認知型策略」;而照顧者愈常使用心情低落、懲罰、降低嚴重性反應,愈少使用鼓勵表達、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反應,幼兒愈常使用「行為型策略」。

單獨從幼兒使用情緒調節策略的情形來看,幼兒使用情緒調節策略的頻率依次為尋求照顧者、語言表達、認知引導、攻擊及發洩安撫策略。

且幼兒氣質會影響他們的情緒調節策略表現:從六項氣質向度來看,幼兒的適應性愈佳、趨避性愈屬趨向、情緒強度愈強,愈常使用「認知型策略」;幼兒的活動量愈大、注意力愈分散、堅持度愈低,愈常使用「行為型策略」。

另外,比較由各氣質向度組成的氣質類型幼兒發現:中庸型幼兒在認知型策略的使用多於好動型與退縮型幼兒,好動型幼兒在行為型策略的使用多於中庸型與退縮型幼兒。

在照顧者反應方面,整體而言,照顧者在面對幼兒負向情緒時較常出現問題導向、情緒導向及鼓勵表達反應;較少出現降低嚴重性、懲罰及心情低落反應。

此外,不同類型、不同教育程度的照顧者在反應上亦有所不同。

二、建議 (一)照顧者宜根據孩子氣質特色,引導他學習適合的情緒調節策略 本研究發現不同氣質的幼兒在使用情緒調節策略上存在差異。

雖未直接檢驗策略的使用與幼兒適應有何關連,但過去許多研究都發現幼兒的情緒調節策略與其未來社會功能或個體適應的關連(Eisenbergetal.,1997b; Garber&Dodge,1991;Grolnicketal.,1996)。

然而,本研究發現照顧者反應與幼兒氣質間是沒有相關的,也就是照顧者不會因幼兒氣質不同,而表現不同的反應方式。

根據適配性的概念,照顧者若不重視幼兒的氣質特性,將無法提供適配的照顧者反應。

因此,若照顧者能敏感於孩子的氣質及使用情緒調節策略的特色,將可根據孩子特質引導他、幫助他學習有效的情緒調節策略,增進其情緒調節能力。

(二)未來研究宜多元檢證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及幼兒氣質在實際情況的表現 由於本研究主要之研究方法為問卷調查,其中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由照顧者評估,幼兒氣質由幼兒教師評估,故所得到之幼兒、照顧者資料恐無法完全代表幼兒、照顧者日常生活之實際表現。

每位照顧者、教師對幼兒的了解可能不盡相同,照顧者自陳的反應也可能受其自我覺察或社會期許所影響。

另外,由照顧者、教師分別評估幼兒的情緒調節策略、氣質可能受到雙方評估標準不同、或受限於幼兒在不同環境、不同對象前表現不同之影響,而產生兩者資料無法完全配合之疑慮。

因此,建議未來研究可加入其他評量方式檢驗幼兒情緒調節策略和照顧者反應的實際情況。

例如可編製教師版本的幼兒情緒調節策略量表,檢驗由教師評量的幼兒情緒策略表現和照顧者評量的有何差異。

在照顧者反應方面,可以質性觀察的方式紀錄照顧者日常對幼兒的反應表現,以進一步比較觀察法和問卷法所呈現的差異。

(三)可再探討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照顧者反應隨時間的變化情形 本研究將「幼兒情緒調節策略量表」的五個分量表轉換成「認知型」和「行為型」兩個分數的原因,除了兩個相對的策略類型有助於我們對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的瞭解,也因為過去國外研究發現此兩種策略的表現會隨兒童發展而變化。

由於國內缺乏相關情緒策略分類的縱貫性研究,因此本研究以國外的分類方式來檢驗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的表現情形。

然而,由於本研究只探討大班幼兒在情緒調節策略的表現,並無法得知國內幼兒的兩種情緒策略是否也和國外研究一樣依發展呈現增減變化的趨勢;亦或有其他的情緒調節策略隨發展呈現變化。

因此,轉換後的這兩種情緒調節策略分類是否合適於描述國內幼兒的表現,還有待更多研究。

建議未來研究可針對個別情緒調節策略進行縱 貫性、實徵性的研究,以了解國內幼兒情緒調節策略發展的情形。

參考文 獻 王珮玲(民84):幼兒發展評量與輔導。

台北:心理。

江文慈(民88):情緒調整的發展軌跡與模式建構之研究。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 博士論文。

李玟儀(民91):國小高年級學童氣質、親子關係與其情緒調整之研究。

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 所碩士論文。

李美瑩(民83):兒童學齡氣質、家庭氣氛與學業成績之相關。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梅齡(民92):年齡、氣質、情緒調節、創作性戲劇教學與幼兒創造力之關係。

國立中山大學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怡婷(民95):母親介入與否、幼兒情緒反應強度與情緒調整策略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北市立教育 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彥君(民92):照顧者的情緒智力、幼兒情緒調節能力及其人際關係之探究。

國立臺北護理學院嬰 幼兒保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清山(民89):心理與教育統計學。

台北:東華。

徐澄清(民88):因材施教-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

台北:健康雜誌。

陳彥穎(民90):國小高年級情緒智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

中國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 士論文。

葉光輝(民91):父母的後設情緒理念類型及測量。

載於胡台麗、許木柱、葉光輝(主編):情感、 幼兒情緒調節策略 .299. 情緒與文化(267-297頁)。

台北:中央研究院。

蔣雅琳(民94):父母的後設情緒理念對幼兒情緒調節能力的影響。

國立臺南大學幼兒教育學系碩士 論文。

Ainsworth,M.D., Blehar,M.,Waters,E.,&Wall,S.(1978).PatternsofAttachment:A PsychologicalStudy oftheStrange Situation.Hillsdale,NJ:Erlbaum. Altschuler,J.L.,& Ruble,D.N.(1989).Developmentalchangesinchildren’sawarenessofstrategies for copingwith uncontrollablestress.ChildDevelopment,60,1337-1349. Brenner,E.M.,& Salovey,P.(1997).Emotionregulationduringchildhood:Developmental, interpersonal, andindividual considerations.InP.Salovey&D.Sluyter(Eds.),Emotional Developmentand EmotionalIntelligence: ImplicationforEducators(pp.168-192).NewYork:BasicBooks. Bridges,L.J.,Denham, S.A.,&Ganiban,J.M.(2004).Definitionalissuesinemotionregulation research. ChildDevelopment, 75(2),340-345. Campos,J.J.,Mummeet,R.K., Kermoian,R.,&Campos,R.G.(1994).A functionalistperspectiveonthe natureofemotion. InN.A.Fox(Ed.),Thedevelopmentofemotionregulation:Biological and behavioralaspects. MonographsoftheSocietyforResearchinChildDevelopment,59,284-300. Cicchetti,D.,Ganiban, J.,&Barnett,D.(1991).Contributionsfromthestudyofhigh-risk populationsto understandingthe developmentofemotionalregulation.InJ.Garber&K.Dodge (Eds.),The Developmentof EmotionRegulationandDysregulation(pp.15-48).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 Cole,P.M.,Martin, S.E.,&Dennis,T.A.(2004).EmotionRegulationasa ScientificConstruct: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andDirectionsforChildDevelopmentResearch.Child Development, 75(2),317-333. Denham,S.A. (1998).Emotionregulation.InS.A.Denham(Ed.),Emotional DevelopmentinYoung Children(pp.147-169). NY:TheGuilfordPress. Eisenberg,N.,Fabes,R. A.,Garlo,G.,&Karbon,M.(1992).Emotionalresponsivitytoothers: Behavioral correlatesand socializationantecedents.InN.Eisenberg&R.A.Fabes(Eds.), Emotionandits RegulationinEarly Development:NewDirectionsinChildDevelopment(pp.57-74).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Eisenberg,N.,& Fabes,R.A.(1994).Mothers'reactionstochildren'snegative emotions:Relationsto children'stemperament andangerbehavior.Merrill-PalmerQuarterly,40,138-156. Eisenberg,N.,Fabes, R.A.,Murphy,B.,Maszk,P.,Smith,M.,&Karbon,M.(1995). Theroleof emotionalityand regulationinchildren’ssocialfunctioning:Alongitudinal study.Child Development,66, 1360–1384. Eisenberg,N.,Fabes,R. A.,&Murphy,B.C.(1996).Parents’reactionstochildren’snegative emotions: Relationsto children’ssocialcompetenceandcomfortingbehavior.ChildDevelopment, 67, 227–247. Eisenberg,N.,Fabes,R. A.,Shepard,S.A.,Murphy,B.C.,Guthrie,I.K.,Jones,S.,Friedman,L., Pouin, R.,&Maszk,P. (1997a).Contemporaneous andlongitudinalpredictionofchildren’ssocial functioningfrom regulationandemotionality.ChildDevelopment,68,642-664. Eisenberg,N.,Guthrie, I.K.,Fabes,R.A., Reiser,M.,Murphy,B.C.,Holgren,R.,Maszk,P.,&Losoya,S. (1997b).Therelations ofregulationandemotionalitytoresiliencyandcompetentsocialfunctioning 教育心理學報 .300. inelementaryschool children.ChildDevelopment,68,295-311. Eisenberg,N.,Fabes,R. A.,Shepard,S.A.,Guthrie,I.K.,Murphy,B.C.,&Reiser,M.(1999). Parental reactionsto children’snegativeemotions:Longitudinalrelationstoqualityof children’ssocial functioning.Child Development,70,513-534. Garber,J.,&Dodge, K.A.(1991).TheDevelopmentofEmotionRegulationandDysregulation.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Garber,J., Braafladt,N.,&Zeman,J.(1991).Theregulationofsadaffect: Aninformation-processing approach.InJ., Garber,&K.A.Dodge,(1991).TheDevelopmentofEmotion Regulationand Dysregulation. New York: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Gentzler,A.L., Contreras,J.M.,Kerns,K.A.,&Weimer,B.L.(2005). Parent-childemotional communicationand children’scopinginmiddlechildhood.SocialDevelopment,14,591–612. Goleman,D.(1995). EmotionalIntelligence.NewYork:BantamBooks. Gottman,J.,Katz,L., &Hooven,C.(1996).Parentalmeta-emotionphilosophyandthe emotionallifeof families:Theoretical modelsandpreliminarydata.JournalofFamilyPsychology,10(3),243-268. Grolnick,W.S., Bridges,L.J.,&Connell,J.P.(1996).Emotionregulationin two-year-olds:Strategiesand emotionalexpressionin fourcontexts.ChildDevelopment,67,928-941. Gross,J.J.(1998). Antecedent-andresponse-focusedemotionregulation:Divergent consequencesfor experience, expression,andphysiolog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 Psychology,74(1), 224-237. Hyson,M.C.(1994). TheEmotionalDevelopmentofYoungChildren : Buildingan Emotion-Centered Curriculum.NY:Teachers CollegePress. Keogh,B.K.(2003). WhatisTemperament?InB.K.Keogh(Ed.),Temperamentinthe Classroom(pp. 11-25).LosAngeles:PaulH.Books Publishing. Kopp,C.B.,& Neufeld,S.J.(2003).Emotionaldevelopmentduringinfancy.InR.J. Davidson,K.R. Scherer,&H.H. Goldsmith(Eds.),HandbookofAffectiveSciences.NY:OxfordUniversityPress. Lazarus,R.S.,& Folkman,S.(1984).Stress,Appraisal,andCoping.NY:Springer. Ledoux,J.E.(1995). Emotion:cluesfromthebrain.AnnualreviewofPsychology,46,209-235. Masters,J.C.,Ford,M. E.,&Arend,R.A.(1983).Children’sstrategiesforcontrollingaffective responses toaversivesocial experience.MotivationandEmotion,7,103-116. Parkinson,B.,& Totterdell,P.(1999).Classifyingaffect-regulationstrategies. CognitionandEmotion, 13(3),277-303. Saarni,C.(1997). EmotionalCompetenceandself-regulationinchildhood.InP.Salovey &D.Sluyter (Eds.),Emotional DevelopmentandEmotionalIntelligence:ImplicationforEducators.NY:Basic Books. Sandler,I.N.,Tein,J.Y.,& West,S.G.(1994).Coping,stress,andpsychologicalsymptomsofchildrenof divorce:A cross-sectionalandlongitudinalstudy.ChildDevelopment,65,1744–1763. Thompson,R.A. (1991).Emotionalregulationandemotionaldevelopment.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3(4),269-307. Thompson,R.A. (1994).Emotionalregulation:Athemeinsearchofdefinition.InN. A.Fox(Ed.),The developmentofemotion regulation:Biologicalandbehavioralaspects.MonographsoftheSociety forResearchinChild Development,59,25-52. 出處: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教育心理學報,民97,40卷,2期,283-302頁 Comments Signin|RecentSiteActivity|ReportAbuse|PrintPage|PoweredByGoogleSite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