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視域交融】 @ 閱讀與生活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因為我所學的是教育,所以看待孩子偷竊的問題可能與所學是法律的人不一樣,這是理解問題時所「靠」之處(背景)不同的緣故,也就是不同「視域」所造成的結果。
面對中秋之 ...
閱讀與生活生命真正的喜悅,源自於為一個自己認為值得的目標,付出無限心力的時刻。
SINCE2006.02.15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001111740初探【視域交融】?教育論述視域交融我們站立的位置,影響著我們看到的範圍,也就影響了我們心中的想像和感受,所以蘇軾吟出「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我們所立之處,即是視力發出的地方,據此而決定了我們所能看到的範圍和所看到的東西,也就形成了我們的「視域」(horizon)。
所以仔細分析「視域」一詞,表面上它是指「看的範圍」,而事實上若要知道為何有如此之「看」,則必然要分析其所「靠」之處,因此,「視域」乃是由「靠」(ground)與「看」(vision)共同構成。
「靠」,可以是具體的站立之處,這是指身體之靠,但如果從心理、精神、教育、知識…等各方面來思考「靠」,則它可以進一步被引申出「基礎」、「依據」、「條件」之意思,甚至可以用「背景」一詞來表示。
我們的生長環境、經歷事件、讀書心得、學習內容、心理狀況…等,這些條件構成了我們現在的背景(基礎),而且我們也正以這個背景來理解(看待)目前所遭遇到的各種事件;也就是說,我們的背景影響了我們的看法。
因為我所學的是教育,所以看待孩子偷竊的問題可能與所學是法律的人不一樣,這是理解問題時所「靠」之處(背景)不同的緣故,也就是不同「視域」所造成的結果。
面對中秋之月,有人把酒當歌之際,卻也有人藉機觀測月球與木星之間的相對光度;這些行為沒有對與錯,只是每一個人的不同背景(靠)所呈現出相異的思考表現(看)而已,而且也不代表這兩種人之間是不能溝通的。
雖然「看到什麼」與「靠在哪裡」之間有著密切關係,但更重要的是,要如何避免落入只知道把酒當歌,而以此來指責別人觀測光度的行為。
其實,當我們很緊密地「靠」在某處而絲毫不加省察之時,很可能會讓自己的「看」封閉起來,也就會成為「單向度思考的人」,這將會讓自己的思維逐漸失去了彈性,所謂「食古不化」、「冥頑不靈」、「偏執狂」是也。
要避免落入上述情況,就要學會開放自己的心靈,常常讓不同的視域進行交流,這就是H.-G.Gadamer(高達美)所提「視域交融」(fusionofhorizons)的理念。
當我既存的視域(舊視域)與目前遭遇之事件所產生的新視域,彼此產生影響,進而提升了舊視域,則我的知識或見解便開始成長了,這是自我學習的過程,屬於廣義的教育範疇。
真正的學習,必然是在個體的內在產生了「視域交融」;言者諄諄,聽者邈邈,如果師生之間的視域總是沒有交集,學生怎麼可能產生學習呢?專門知識很好的人不見得就可以當老師,為什麼呢?重點在於老師必須知道學生的「起點行為」(基礎或所「靠」之處),進而調整其所提供的視域(教學表現)來讓學生聽得懂(產生「視域交融」),所以,教師專業顯現在:即使談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一樣有辦法讓七歲的小孩或七十歲的老人了解,關鍵之處在於是否讓學習者產生了「視域交融」!
◎資料來源:摘自海洋大學教研所海洋鐸聲第36期吳靖國教授
●第一次與吳教授在課堂上相遇,只覺教授平易近人,談笑自然從容;聽其講述哲學,也是一種享受,吳教授總試著以親切的言語和生活日常的用詞為我們闡釋哲學,領略哲學似遠又近的人生智慧。
若我以自己的語言來解讀『視域』的話,我會說:視域是指個人對週遭人事物的看法;這『看法』的成形是很個人化的,從個人的生活成長背景、接受教育程度、以及社會化過程等元素衍生而出。
換言之,除非有人與你的生活成長背景、接受教育程度、以及社會化過程等元素相類近,應該很難與你的看法一致的。
學生與老師之間因教與學而產生關係,否則也很難有交集的人生,所以,師生之間要進行『視域交融』並非容易,同時與一班30幾位學生進行『視域交融』更是難上加難,我想,唯有老師對教育愛的堅持以及持續的專業成長才是解決之道。
Halu7261/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學習動機在教學策略上的應用.....|日誌首頁|課程意識型態上一篇學習動機在教學策略上的應用...下一篇課程意識型態回應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生活資訊分享
線上購物網
kc6191's新文章花蓮光復馬錫山下的山中秘境-吉利潭2021花蓮富里稻草藝術季-大猩猩、龍貓出沒孩子有自己學習的能力-蒙特梭利5年前(2015)的阿美族老婦,隨意唱起歌來。
新北市青立方農場-下雨天人潮還是多陽明山擎天崗環形步道-早起的鳥兒可以避開報復性國旅臺北教育111標竿學校個別輔導計畫(IndividualGuidancePlan,IGP)新北市金瓜石地質公園及附近打卡之旅教育4.0(education4.0)
線上瀏覽人數
關鍵字
基隆、幼稚園、教育哲學、外木山、花蓮、存在主義、台北花卉展、生日、海洋教育、教育研究、教育愛、玉里、教育部、豐年祭、宮前、道德領導、友善校園、創新教學、教育心理學、延續管理、績效責任、永續校園、玉東國中、國民教育、石門、多元文化教育、品德教育、碧潭、學校本位管理、校園危機處理、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全球在地化、領導、瑪陵、empowerment、小學、教育社會學、秀姑巒溪、三芝、衝突管理、老爸、冬天、露營、正向管教、組織變革、效能、表演、行動研究、十分瀑布、批判理論、more評鑑、後現代主義、母親節、蘇花公路、學校、優質學校、佛洛伊德、家庭教育法、正向行為支持、媒體、宜蘭、效率、蘇格拉底、學校創新經營、綠光森林、教育研究流程、知識、端午、機會成本、國道、台茂MALL、情人湖、藝術大學、有意義學習理論、棒球場、米勒畫展、發現花園、幼教、變項、東華大學、學習環、羊群效應、八十/二十法則、學校本位經營、敎師人力素質、程序性知識、鴨子、教與學、path-goaltheory、史塔佛賓、資源整合、大武崙砲台、教育行政決定、學生輔導法草案、家庭、社區與學校、國中技藝教育、智力三因論、學習型社會、社會學習論、台北植物園、菁桐老街、原住民族教育法、領導理論、蘇格拉底計畫、統整課程、幽默句、後現代課程、國軍展示、學校績效責任報告卡、快樂教育、王文科、台北故宮、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香草精靈餐廳、宜農牧場、教育是生活、交通博物館、學校組織文化、校園性侵害或性騷擾、一綱一本、校長領導力、學校建築、家長如何參與學校經營、selfefficacy、端午節、運動公園、教育機會均等、九寮坡餐廳、海洋文化、品德本位、基隆雨、標準作業流程、三合院、學習性組織、台北中山公園、佳言名句、省思、淡水天元宮、教育目標分類、石碇、暴力行為、姪女、裴斯塔洛齊、行為主義心理學的學習理論、水牛、交易領導、永續領導、史賓塞、課程領導者、高中職優質化、POSDCORB、初鹿牧場、海洋深呼吸、自信、教育研究法、視域交融、基本歸因謬誤、文化回應教學、薰衣草森林、尼采、輔導主任、父親、台北動物園、台北林家古厝、快樂小孩、互動分析系統、基隆暖暖、優聖美地、2009、真理、伍角船板餐廳、宜蘭三星、學校知識社群、智力三元論、文化領導、班都拉、教育的語言、宜蘭東澳、教改、親情、南濱公園、全球教育、聖誕節、知識管理、文化教育學派、九年一貫、組織結構理論、智商、教育行政組織、周弘、閱讀、台北市立美術館、閱讀計劃、MSLQ動機模式、扁平式組織、鷹架理論、學校競爭優勢、福祿貝爾、詮釋學、公共關係、績效評估、櫻花、返鄉、終身學習、跳舞、可能發展區、淺水灣、端午龍舟、宮前部落、碧山巖、網路霸凌、家長參與學校、零體罰、林本源、綠建築、彼得原理、清境農場、花蓮七星潭、三峽、鯉魚潭、弱勢學生、EQ、情人節夜、問卷設計、賀賽Hersey、恐龍、大班、桃園大溪、自我價值論、轉型領導、人權教育、文化再製理論、親子運動會、觀念分析派、家族治療、特許學校、富貴角燈塔、道德教育、創意教學、策略聯盟、化歸策略、project-basedlearn、輔導、貝殼廟、悲傷輔導、科技領導、賞識你的孩子、五歲、成熟度、教師提問技巧、花蓮立川漁場、直率、鯰魚效應、荖武坑、龍門、屏鵝公路、Glasser、源興居、童玩、台北101、自我統合、內隱知識、授能評鑑、桃園、調適、何謂STS教學、汐平公路、歲末、變革領導、東北季風、象徵互動論、兒童藝術節、Cheers雜誌、課程領導與教學領導、四段教學法、授能領導、學校課程的類別、台北社子島、腦相容、腦力激盪術、FritzHeider、學習遷移、均衡領導、淡水老街、人性、世界第一、採購專業人員訓練基礎班、四月、NBA、諮商輔導、貓空纜車、組織扁平化、船帆石、leadership、起跑點、布魯納、瑞斯Rath、主任儲訓班、新聞、BCTEST、輔委會、咖啡、除夕夜、布魯姆、人格發展理論、教育鬆綁、唐津郡、品牌管理、情境領導理論、Vygotsky、飛機、新住民、學校行政、教師會、家長會、校園規劃、賈馥茗教授、林美石磐步道、白米甕砲台、風力電廠、第56號教室的奇蹟、ARCS動機模式概述、教育學、名人語錄、教育代表人物、高寮、畢業典禮、光復糖廠、CIPP評鑑模式、春妹老媽、正義論、親子關係、愛情、教師角色、棒球、社會科學研究典範、問題導向學習法、多元智慧理論、斯普朗格、學習條件論、蒙特梭利、布蘭恰德Blanchard、外顯知識、適應、埔里酒廠、新屋花海、4R、管理、五姐、紮根理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國民教育法、全面品質管理、長毛象、教育理論、激勵理論、學畫、耐心、舞蹈表演、專案導向學習、Bandura、主義、科學館、二姐、鵝鑾鼻燈塔、士林官邸、北京奧運、北迴歸線、中、小學課程、野柳、知本、協同教學、元旦、外籍配偶、生日快樂、小天使、知識螺旋、學前兒童、花田、瑞穗牧場、赤科山、校園性別平等教育、精熟學習、教育行政計畫、MichaelLipsky、Bourdieu、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品質管理、福隆、北縣教育、採購專業人員證照考試訓練班、礁溪、校務評鑑、刺蝟法則、通報責任、成長、學習型學校、桐花、永定國小、日出、原住民、職棒、教育評鑑、後山咖啡、教育政策、與轉型領導、情緒智力、生命教育、花蓮玉里宮前部落、教師行動研究、策略管理、行政程序與實務、北縣教育季刊、精緻教育、attitude、格式塔或完形心理學、社會階層化、創意思考、火線領導、情緒管理、行為學派、開放教育、360度回饋、symbolicinteraction、激勵制度理論、學校社區化、舊草嶺、北都飯店、Piaget、PMP、團隊、放風箏、艾力克森、價值澄清法、合作學習、林安梧、晤談法、虎仔山、性別平等教育法、瑞斯、量尺分數、無樂不作、管理循環、九芎根親水公園、水平思考、森林公園、鼻頭角公園、公立學校教師暨助教職務等級表、赫欽斯、學生偏差行為、僕性領導、火車、皇后森林、規模經濟、南港公園、游泳課、撰寫精簡摘要、跟屁蟲、強亨利效應、閱讀力readingliteracy、高中職社區化、教育的規準、高中優質化、異質最低標、蘇澳冷泉、SX4、真實評量、charismatic、原住民餐廳、教學評鑑、主任儲訓、理性情緒療法、權利與義務、學校行政領導、北迴、桃源谷、牛車俥蜜餞牧場、直排輪、五姑姑、學生輔導、教育是經驗改造、青少年身心障礙、快樂成長、12年國教、教學領導、繁星計畫、三貂角燈塔、教育選擇權、彈性學習結束、教育市場化、最有利標、賞櫻、幫助孩子獨立、諮商晤談、尿床、月暈效應、閱讀計畫、凱利方格技術、教育的意義、基層官僚理論、韓國、天元宮、輔導知能、南安瀑布、教育基本法、浮流經驗、教育語錄、黑白照片、權變領導、正式溝通、零容忍(zerotolerance)、雅士培、一家人、CPBL、謝富勒(Scheffler、王建民、建構式領導、五力分析、台北自來水博物園區、情意層面的發展、行政倫理、六歲、教育政治學、芬蘭教育、批判教育學、criticalpedagogy、人類知識、阿美族、少子化、基本學力測驗、顧客滿意度、RobertJ.Sternberg、外甥、金瓜石、網路成癮、動機理論、ADHD、校長領導、阿公、Marcia、板橋、質的研究、刺蝟原則、工作記憶、教育行政領導、教育實踐、無疆界領導、教育指標、增權益能、組織溝通、品格教育、諮商、歐巴馬、193縣道、台北忠烈祠、學校本位課程、教師專業權威、SWOT分析、台中豐原、蓋聶、現象學、路徑-目標理論、美麗華、2009年台北燈會、漁人碼頭、知識領導、磺潭社區、團體、量化與質化、評量、輔導基本原則、人生層面、外籍新移民子女、三化取向、花卉廣場、資訊科技、同化、台北燈會、人力資本理論、經驗、未來教師、專業、教育行銷、模糊理論、組織文化、Gulick、畢業照、博物館、台彎民主館、探索教育、心理測驗、長恆齒、儲訓、學習理論、雪山隧道、五項修練、教育市場導向、特色學校、改變孩子一生的對話力、3歲、親職溝通、夏令營、訓育原理輔導化、理性、海洋生物博物館、非正式組織、教育名言、皮亞傑、陳述性知識、德懷術、微觀政治學、陽明山花季、學校教育法規、正向輔導管教、MLB、中班、分權、真誠領導、苗栗南庄、趙寧、碧湖公園、芒花、人本主義心理學派、適性教學、混沌理論、小班小校發展計畫、父親的角色、發現式學習、歸因論、校務會議、理想的學校主任、計畫評核術、聯合國、石門洞、新管理主義、釣魚、關渡自然公園、非營利組織、表姊弟、教育口號、認知心理學、吉吉童畫村、自然主義、平衡計分卡、拉庫拉庫溪流域、三歲、教學視導、教育視導、執行力、高達美、Flanders、柯爾伯格、課程領導、八里‧左岸、PERT、八方園餐廳、美國總統、自殺防治守門人、功能評量、成就動機理論、學習動機、FIAS、創意學校、大石良子、外甥與外甥女、二重疏洪道‧、富田花園農場、婚宴、綠色消費、以學生為中心、奧蘇貝爾Ausubel、湯志民、TA、霍桑效應、健康促進學校、課程領導、畫畫、InstructionalLeader、龜山島、安親班、社會控制理論、鹿野、陳金鋒、這是你的船、老哥、校長檔案、教育行政的功能、朱銘美術館、教育行政理論、人際溝通分析、宜蘭綠色博覽會、自我效能、焦慮情緒、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兒少保護、M型社會、基隆石公潭、魅力型領導、特殊教育法、融合教育、返鄉花蓮、台北新店、Socrates、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標竿學習、杜威、水舞、海大碩專班、紐約紐約、behaviorism、金龍湖、SOP、國立台灣博物館、瑣管季、蘇花高、亞里斯多德、長頭髮、阿德勒、十年教育改革、小人國、核心能力、三級輔導、課程創新、法治教育、精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M型現象、三明治課程、九年一貫課程、empoweringleadership、女兒、擎天崗、校園創意設計、4000長泳、組織衝突、
延伸文章資訊
- 1視域融合 - 阿摩線上測驗
視域融合與文化創造當讀者帶著自己的歷史「視域」去理解某種歷史作品時,兩種不同的歷史「視域」必然會產生一種「張力」(tension)。讀者必須擺脫由作品自身歷史存在 ...
- 2伽達默爾:哲學詮釋學大師,在差異的視野之間求視域融合
「視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s)是伽達默爾哲學中的一個概念,但是這個概念所涉及的其實是對於傳統與經典文本的理解困難時,如何透過對於時間、 ...
- 301哲學- 「視域融合」是伽達默爾(Hans-Georg... | Facebook
「視域融合」是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的重要概念,這位海德格的高徒,終生都在思索:對於難以理解的經典文本,我們如何透過對於時間、文化、語言差距的克服, ...
- 4前理解與視域融合
隋唐佛教的四種心性論範式正是那. 些善於消化吸收,更善於從事創造性詮釋和轉化的中土佛學家「視域融合」的結晶。 二、儒家的人本主義與性善性惡論. 從中國思想的源頭言, ...
- 5視域”概念在胡塞爾那裡的最重要意義首先在於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