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島事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繼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臺灣史上最具規模群眾反對運動。

1979年12月10日,《美麗島》雜誌社於高雄舉辦人權紀念會,吸引了大批群眾參加,為此治安單位派出大批鎮暴 ... 美麗島事件繼1947年「二二八事件」後,臺灣史上最具規模群眾反對運動。

1979年12月10日,《美麗島》雜誌社於高雄舉辦人權紀念會,吸引了大批群眾參加,為此治安單位派出大批鎮暴部隊進行嚴密監視,最後導致場面失控,警民之間爆發嚴重衝突,警備總部隨後以叛亂罪嫌逮捕相關人士,並進行軍法審判。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臺灣的威權體制逐漸崩解,臺灣社會內部加速了本土化與民主化的進程,臺灣的政治體質因而從威權轉變為民主。

「美麗島事件」可以視為是臺灣人民在長期威權統治之下,反對力量的一次大爆發,因此,「美麗島事件」的發生,不是一個偶然的突發狀況,而是有著一段很長的歷史淵源;1945年國民政府撤退來臺,並以威權獨裁的方式統治臺灣,1947年「二二八」事件發生後,臺灣更是進入長達38年的戒嚴時期,臺灣人民的一切權利幾乎盡遭政府剝奪,臺灣社會也長期籠罩著詭譎恐怖的氣氛,在此一歷史氛圍下,反體制之思想便在臺灣內部萌發。

「二二八事件」後,臺籍菁英幾乎在社會上銷聲匿跡,但到了1960年代,臺灣在美援的庇蔭下,逐漸站穩腳步,經濟快速發展,本省籍的中產菁英階級形成,這些臺籍菁英成為新一代的社會意見領袖,他們投身政治,並形成一股挑戰威權的反對力量。

1971年,臺灣退出聯合國,國際局勢對臺灣轉趨於不利,臺灣人民為求自救,民主運動應運而生;另一方面,政府為因應內外交迫的統治危機,有限度的釋放權力與臺灣人民共享,並拔擢臺籍菁英,以取得臺灣人民對其統治權力之認同;1975年,蔣介石去世,儘管國民黨在蔣經國的主導下,企圖改革腐化的官僚體系,但改革之路頻頻受阻,臺籍菁英失望之餘,走上了對抗之路,並形成一股「黨外」的反對勢力。

蔣經國統治下的臺灣,國家控制力略有放鬆,黨外菁英也抓緊機會積極參與政治。

1975年黃信介、康寧祥、張俊宏等人創辦《臺灣政論》,引發了一股政論風潮,最後因內容挑動當局敏感神經,而遭停刊,但其他的政論雜誌在《臺灣政論》停刊後接續而起。

1977年,舉辦5項公職選舉,黨外菁英大量投入參選,並取得空前勝利;1978年底舉辦增額中央民代選舉,黨外勢力情勢大好,但正當選舉活動如火如荼的進行時,美國宣布與中共建交,為了因應此一重大外交危機,政府隨即宣布中止選舉。

儘管當時的臺灣面臨一連串的危機,但黨外人士之間的聯繫卻更加緊密,政府容許政論雜誌發行,1979年6月1日,《八十年代》雜誌創刊,延續了《臺灣政論》的理念,緊接著黃信介、施明德、張俊宏等人準備籌辦一份黨外機關刊物,5月《美麗島》雜誌名稱通過審查,8月16日創刊號出版,並風靡全臺。

延續著這股氣勢,「美麗島」雜誌社以推廣雜誌以及服務讀者的名義,在全臺設置據點,並舉辦民眾大會,據施明德所言,這些行動都是為了「要形成沒有黨名的政黨」,換言之即是形成一個「美麗島」的政治集團。

值得注意的是,《美麗島》雜誌幾乎匯集了當時所有的反對力量,含納了各種意識型態,不斷壯大的聲勢,令政府芒刺在背。

眼見反對力量聲勢高漲,政府相關部門亦出招滅火,兩肇雙方你來我往。

「美麗島事件」爆發前,已有一些零星的小衝突,諸如1979年9月2日發生的「中泰賓館事件」、11月29日黃信介住家與高雄服務處遭侵入搗毀、12月8日屏東服務處遭持槍歹徒攻擊以及12月9日發生的「鼓山事件」,12月10日的「美麗島事件」可視為臺灣社會內部反對力量與政府之間的正面對決。

「美麗島事件」是臺灣民主運動的一個重要歷史轉折點,「美麗島事件」啟蒙了臺灣人民的反抗意識,並削弱了政府的威權體制,「美麗島事件」的相關人士雖遭逮捕判刑,但卻贏得臺灣人民的認同,反對力量不僅未遭壓抑,反而持續壯大,最後終使政府解除戒嚴,完成了一場和平的民主改革。

撰稿者:申惠豐最後修訂日期:98年10月28日參考資料:1*黃富三編著。

2001。

《美麗島事件》。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新新聞週刊編輯部。

1989。

《美麗島十年風雲》。

「新新聞叢書」5。

臺北:新新聞。

3*賴士羽編。

1987。

《審判國民黨:美麗島事件真象》。

臺北:臺灣文藝。

4*李筱峰。

1987。

《臺灣民主運動四十年》。

「臺灣經驗40年系列叢書」。

臺北:自立晚報。

5*呂秀蓮。

1997。

《重審美麗島》。

「臺灣文史叢書」49。

臺北:前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