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種怎樣的境界? - 人人焦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句話出自孔子的《論語·爲政篇》,所謂「從心所欲」,說的就是,要以一顆真心做人,順從自己的心意和愛好,做一個真實坦率,無所僞飾的灑脫之人;所謂「 ... 人人焦點 影視 健康 歷史 數碼 遊戲 美食 時尚 旅遊 運動 星座 情感 動漫 科學 寵物 家居 文化 教育 故事 「從心所欲不逾矩」是一種怎樣的境界? 2020-12-04獨視角 《論語·爲政篇》:「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先有「從心所欲」?還是先有「不踰矩」?讓人疑惑的是從心所欲不逾矩會竟然排在知天命之後,難道在孔夫子看來隨心所欲境界和難度比知天命高得多?曾經的語文老師的意見是,「從心所欲」的前提是要能不踰矩,而且只要我喜歡,未必什麼都可以。

但是「從心所欲不踰矩」更像是沒有先後順位與因果關係,而是一種內觀覺察的必然呈現,也是整體的和諧。

心,是什麼?不是什麼?並非不是什麼?心,在哪裡?己內?於外?或是中間?心,有何用?覺知?穿越?或複製?……何以能有相言去描繪一種無相的作用?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心既然是無所來去的,我們何以能用人爲的規矩來規範呢?就像對四方虛空灑下天羅地網,一收網,卻發現裡頭還是空空如也。

若堅持心爲實有俱存,而我們自己就是心的擁有者,那麼主、客二元之間,究竟有什麼作用力呢?即便我們可以主張用規矩來框架,圓方長短由我們控制,就像拿模型烤蛋糕一樣,是愛心模型就不能烤出條狀蛋糕,那麼心既然可以形塑的造物,是否像蛋糕成型,除了一口被吃掉之外,還能返回麵團的原型嗎?既然人爲規矩力量如此強大,那就直接來框架我們的「行爲」就好了,何須疊牀架屋地透過「心」的塑形,再來規範我們的行爲呢?「心」只淪爲一種規矩的複製?若「心」不是人爲的造物,亦非可以被規矩所框架,那麼「心」究竟是什麼?心,亦即自心本性,原本早已俱足,瞭然何來所往,突破時空象限,互即互入地與宇宙萬有交融,無有分別地穿越幻象與遮蔽。

若遺忘,只能憶起。

從不曾失落的東西,何必尋找?六祖曾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何嘗不是如此?執持有相,企圖向外求法,拿框架套在無相之上,沾沾自喜以爲有所得,掀開才知,原是徒然!心,不過是我們全然開放的覺察,在我們每一個念頭來去的間隙,引領著我們去如實地看著現起、幻化與消融,並暸知這一切的無自性。

於是,心永遠常保新鮮,念念相續都是宛如新鮮的活潑,沒有死亡皮屑似的概念、思想、知見、經驗,每一份覺知都是全心的一頁,象是清晨初綻的花蕊,輕輕一拍便如羽翼翻飛,忽焉穿越了世間表象物質的粗重遮蔽。

心既然是全然開放的覺察,自然就沒有時空象限,也無法外力造作。

那我們何以知道自己的覺察無有間斷地開放著?這就像是站在老鼠洞外,我們眼裡盯著洞口看這隻老鼠的樣貌與動態,並隨時出手捕抓,光是全然注視與觀看,我們就已經在覺察里,看著自己的起心動念如何現起,即便洞口可能一直沒跑出東西,因爲我們是如此專注,於是就少了無意識的妄念與胡作。

心既然無相,何來之所欲?虛空能夠欲望什麼嗎?能說這虛空中,可以欲求循規蹈矩的社會行爲嗎?缺乏攀附物,又沒有黏著的基礎,請問這欲求何以承接與獲得?心,無得無失、不增不減,所欲的造作不過妄想!「從心所欲」這個詞不應該拆成兩個語素「從心」與「所欲」,然後解釋爲:我遵行自心所想與希望,這是有人、心分別,以及外部作用力的誤解。

反而是整體視爲真如本心的提起,那是份純淨能量的放射傳遞,不管對境如何百變,都能引領我們穿越粗重物質的虛假幻象,回歸、融入虛空全有之中。

因爲是純淨,所以不勾兌、也不染汙,無來無去。

既然「從心所欲」已經破了時空象限的局限,那麼「不踰矩」就純屬贅詞,毫無意義。

規矩或網絡里的虛空,能與外部的虛空有何不同嗎?你能執持分別內外的好壞、正偏與對錯嗎?換句話說,「從心所欲不踰矩」可以精簡爲「從心所欲」。

那麼,孔夫子自謂:「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這七十歲真的有生命階段的象徵意義,甚至意味七十歲的經驗累積,與道德規矩形塑之後的成果嗎?既然「從心所欲」已經破了時空象限,自心本心早已圓滿俱足,七十歲這個時間矢量,也是純屬虛構,甚至只有個案特殊性的表徵。

若十歲的孩子,能夠以開放的覺察,無人我分別地觀看現象,並感受一份天人合一之美,他能不能說「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若九十歲的老翁,繼續固著在瑣碎的仁義道德,以各種分別對立的框架,將自己的身心靈肢解得破碎,孔夫子能不能說「九十而不『從心所欲不踰矩』」呢?七十,不是一種覺察心行的門檻,或者里程碑,因爲心無有來去,一念憶起,就在「從心所欲不踰矩」之中!內觀覺察的心行,無間。

相關焦點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這七個字:「從心所欲不逾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這七個字:「從心所欲不逾矩」何謂「從心所欲不逾矩」呢?這句話出自孔子的《論語·爲政篇》,所謂「從心所欲」,說的就是,要以一顆真心做人,順從自己的心意和愛好,做一個真實坦率,無所僞飾的灑脫之人;所謂「不逾矩」,指的是堅守自己的底線,遵循法理人心,遵循倫理良知,再瀟灑也不能損害他人或者社會的利益。

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就是強調,人要順心而爲,這並非是做思想上的奴隸,而是明心見性,順乎自然。

股市交易的最高境界,一定是「從心所欲不逾矩」 交易的最高境界:從心所欲不逾矩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出自春秋孔子《論語·爲政篇》中的第4章。

這是偉大的孔子自述其人生思想境界進階過程。

從心所欲不逾矩,再讀論語-心之所至,皆合大道 從心所欲不逾矩草書、朱文印《論語·爲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從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設定的最高境界。

簡單來說,怎樣才能不逾越規矩呢?「規所以正圓,矩所以正方」,圓不正,以規正之,方不正,以矩正之;若方圓本正,自然不需要規矩正之,自然而然不會逾越規矩。

從心所欲而不逾矩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概括了他一生的學習和修養的過程,而我們的人生與孔子人生的階段相似,結果卻大有不同!十五歲左右時知道爲了一件事而努力學習,三十歲的時候要成家立業以保證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和物質條件面對以後的生活,四十歲的時候懂得反思自我,面對各種誘惑而不動心,六十歲的時候人生即將要到終點,不在刻意的執著追求,自身的堅定超過了他人的影響。

因爲覺得什麼都是可以,什麼也都可以接受!等到了七十歲的時候懂得自由便是努力獲得心中所求,但卻不能違背規矩,不能傷害他人。

從心所欲而不逾矩,不是不遵守規矩,春秋晉文公這樣處理爲老不尊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老年人可以隨心所欲,不遵守社會最基本的規矩,如果縱容老人爲老不尊的行爲,那麼對於小孩子的影響將會是反面的。

從心所欲而不逾矩孔子老人家在晚年的時候,評論自己的一生,說在自己七十歲之後,達到了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境界。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中老年人,生理成熟並不等於心理成熟 研究表明,絕大多數心理不健康的人跟原生家庭有關。

如果父母關係緊張,父母的教育缺失,兒童的心理就會畸形生長,或者永遠長不大,總像個孩子一樣。

心理不成熟有以下幾點特徵:01缺乏安全感,內心深處總是處於恐懼當中很多單親家庭的孩子或者父母經常吵架的孩子內心深處總是害怕被拋棄,或者總是擔心家庭破裂,自己失去爸爸或者媽媽,因此內心總是處於恐懼之中,缺乏安全感。

從心所欲不逾矩,有爲有畏「套中人「|「經典重讀作文 「好書不厭百回讀,熟讀精思子自知。

」由此可見,好文章是需要重讀的,因爲重讀後,往往會給人帶來新的體會。

請從下面四篇文章中任選一篇,聯繫自身實際與社會現實,爲你將要參加的學校讀書會寫一篇發言稿,談談你重讀這篇文章後帶給你的新思考與新體會。

校友故事|北大光華-Kellogg國際EMBA陳琦:從心所欲不逾矩 4、從心所欲而不逾矩陳琦一直很喜歡論語中所講的「從心所欲不逾矩」。

「也許不用等到七十歲,我就可以擁有這樣的狀態,萬事由心而生,用最好的自己發出最大的光芒,照亮自己甚至他人,不負韶華。

」結語在如此紛繁多變不確定的中國商業社會中、在全球經濟格局發生巨變的時代背景下 「技進於道」——庖丁解牛的生命境界 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養生主〉庖丁解牛的技術層次和藝術層次莊子通過〈養生主〉第一段點出生命修養的總原則:「順生命感應的中道而行」之後,緊跟著第二段,便有了一則最膾炙人口的庖丁解牛寓言,來解說何謂「順生命感應的中道而行?」 儒之境:《論語》開篇三句話,詮釋了君子三境界 這句話你用倒了,是真君子才會不慍,不慍是結果、是境界,不慍是君子的人生終極境界;而不是用不慍,當作條件來判定君子,判定是外界的,誰知道他心裡怎麼想,有沒有慍?這是古往今來多數人都誤會的,動不動就用這個當作藉口,當口頭禪,而不思進取。

夫子要是知道,當頭就是給你一棒子:小子!滾去學吧!那這樣的境界,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境界呢? 針灸有一種境界,叫「意氣合一」 郭老用照海治療梅核氣總是百發百中,數十年咽喉不利的患者驚喜道:「咽喉一點也不難受了,感覺非常清爽!」,只要信心不倒,就有希望!」,心情愉快,不治都能好了。

」歷年來,郭老在學生圈內以「講乾貨」「講實用」而著名。

金庸武俠三境界與書法學習的三境界 如今很多情節和人名都不甚清晰但唯記得金大俠對武功三境界的論述「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是山」。

一、「看山是山」是第一境界,對應著「初學分布,但求平正」。

這一境界是對書法法度的把握與學習的階段。

「分布」是指對字的結構安排與篇章布局。

「境界觸發者」最新雜誌封面彩圖公開 「境界觸發者」最新雜誌封面彩圖公開動漫178動漫整編▪2020-12 從心之慫,所欲不逾 老實人固然容易被人欺負,但那些欺負人的人又何嘗不被別人欺負呢?唯自欺而欺人,然後被人欺,欺來欺去,最後還不是自欺欺人?慫,從心,從聲,讀若悚。

是個形聲字,心是它的形旁,從是它的聲旁。

可從它的字形結構和意思來看,我倒寧願把它看成一個會意字。

從心爲慫,慫只是外在的表現,只是看起來慫,但內在卻是如靈龜般趨吉避凶,悠遊自在。

TV動畫「境界觸發者」第二季宣布定檔 TV動畫「境界觸發者」第二季宣布定檔動漫178動漫整編▪2020- 10月新番「境界觸發者」追加聲優石川界人、綠川光! 10月新番「境界觸發者」追加聲優石川界人、綠川光!  動畫「境界觸發者」官方推特放出消息,追加出水公平聲優石川界人、風間蒼也聲優綠川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