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饋(Feedback) 對學習的重要與可能性 - 數智化轉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如果我們思考教育或學習系統,理想上也應該是一個負反饋系統,經由偵測 ... 是即時反饋並追蹤數據,搭配有教師審視學習情形的數據,進行適時調整。

Skiptocontent 搜尋關鍵字: 數智化轉型主管營 AI企業應用案例集 人工智慧科技評論分析(眾集) 資料科學學習資源(眾集) 人與機器人的競合系列之二—運輸業 人與機器人的競合系列之一—製造業 當教育遇上人工智慧—借鏡歐美市場 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慧與未來的教育 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慧會如何改變我們的生活? 跟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慧做朋友 機器人可能搶走我們的工作,但不會來的那麼快 為什麼我不害怕AI(ArtificialIntelligence)人工智慧? FutureReady教育主管指導手冊 FutureReady簡介 協同領導 個人化學生學習 健全的基礎建設 個人化專業學習 研究過程 參考文獻 學習大數據 線上課程:XAPI介紹與設計入門 xAPI介紹與中文實踐社群 前瞻對話–如何有效地應用xAPI解決問題 xAPI改善銷售績效的企業案例分析 xAPI的設定(Profile)、教學設計與報告設計 以xAPI所建立的AcrossX解決方案如何協助老師串整跨系統學習活動 運用xAPI來轉化你的學習內容和解決方案 xAPI推展案例 WhyxAPI?xAPI的情境故事 學習分析、學習履歷與智慧校園有何關係? 行(移)動學習 電子書包 HTML5行動學習創作工具 如何設計遊戲化的行動學習(MobileGame-BasedLearning) 使用Moodle來設計行動學習–PartII 使用Moodle來設計行動學習–PartI 如何站上行(移)動學習的浪頭—策略建議 關於我們 Home20139月反饋(Feedback)對學習的重要與可能性 有些朋友可能知道,歐美在過去兩年掀起了學寫程式(編程)的熱潮,連讓小孩學習基本程式概念的新網站都有好幾個,這個暑假,家中未滿十一歲的那個”電腦兒童”,大部分的時間在玩MineCraft,除此之外,在嘗試過我給他的幾個建議中,他竟然願意在CodeCademy上留下來繼續學寫程式,這不是個專為小孩設計的網站,除了意味學寫程式可能是老少咸宜之外,我想主要原因是它的學習設計—一次學一小步、對話式互動、立即反饋,每小節介紹一小段概念,要求你寫一段程式回應,對或錯你都會立刻知道,不過即使可以跟電腦要求提示,學習者可能不會一帆風順,當你屢試屢錯,無法通過某個練習題目時,這時就可以到論壇問問題,或查詢之前是否有人問過、有人解釋過這題目了。

這是電腦可以幫助我們自主學習的一個好例子,自主學習是個值得好好探討的主題,因為學校教給學生的東西,可能很快就對他們一點用處都沒有,這是個變化快速的時代,但教育系統卻可能是變化最慢的地方,意謂:“如何學”比”學什麼”更重要,”學習興趣”又比”如何學”更重要。

互聯的網路虛擬空間就像人類的”共同腦”,存有所有的知識,只要我們有”學習興趣”,知道”如何學”,就(才)可能拉動學習。

成功學習的關鍵在於將學習者的主動性帶出來。

如果孩子習慣讓老師一口一口餵食,他們沒有機會學習”如何學”,久而久之甚至喪失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成人亦同。

由學習興趣拉動的自主學習,因為數位學習而帶來更多機會!讓學習者可能慢慢建立獨立學習的自信心。

這是我們熟得不能再熟的道理:給他魚吃,不如幫助他學會如何釣魚。

雖然好老師的影響與貢獻深遠,在這個世紀仍然不會改變,但是數位學習讓學習不必完全依賴狹義的老師,讓我們分幾個階段來談。

  數位學習提供自動反饋 BrandtRedd在這篇文章中做了很好的說明,在控制理論中,以下圖一是個OpenLoop系統,不具有反饋機制,對產出結果無法控制,例子包括簡單低成本的機械,誤差容許範圍很大的機械。

圖一OpenLoopSystem 以下圖二是ClosedLoop系統,產出結果會反饋到系統內,影響系統運作,負反饋會幫助該系統趨近預設的目標,例如車子的定速系統;正反饋則讓結果發散,走向極端的方向,例如股市崩盤或非理性上漲。

圖二ClosedLoopSystem 稍作思考即知,ClosedLoop比OpenLoop有效率,而現實世界中需要的絕大部分為負反饋系統,因為它會逐步往預設目標接近。

如果我們思考教育或學習系統,理想上也應該是一個負反饋系統,經由偵測學習者個別的狀態,幫助每個人往學習目標趨近;因為個別差異,如果沒有反饋,結果將無法預期的分歧。

圖三Apersonalizedlearningsystem 傳統學習是有反饋機制,學生不喜歡的考試就是為了偵測學習狀態的必要之惡,老師與學生都會根據反饋調整作法(但是經常有負作用—引起學習者甚至家長的負面情緒—讓系統增添不必要的變數),但是這裡要提到下一個問題是:有效的系統反饋關鍵何在? 需要經常發生,越常越好 需要儘快發生,最好是立刻 提供越詳細的資訊越好,而非只有對或錯 如果用傳統的方式要達到以上要求將是非常昂貴,或不可能的,卻正是數位學習可以提供的價值。

例如自動閱卷的測驗,不但老師可以節省時間,更有效率掌握學生情況,學生也得到自主性更高的學習機會,想想開頭的例子,如果學習者有興趣,或老師啟動學生的學習活動,接下來學習者就可自行借著持續的反饋趨近目標,類似玩電腦遊戲時,嘗試與失敗幾次就可從得到的反應學會如何玩。

專門研究數位教育的SloanConsortium(Sloan-C)研究指出,線上(數位)學習搭配自動反饋答案的練習題,學習者可以隨時檢查自己的知識是否正確,或建立學習者可以自願參與的問答論壇,可以持續維持學習者的興趣與進步。

這些也是行動學習可以著墨的地方。

  電腦化自動反饋不是沒有限制 行文至此,卻要做個轉折了,雖然在這裡也多次討論適性化學習系統,數位學習的理想與實際其實仍有落差,我們必須承認電腦可以判斷的問題類型有其限制,單選、多選、配對等等題型是沒問題,對於要學習者自行填充的問題判斷會較有難度,更別說沒有標準答案的題目;另一個層面是,所謂適性化學習系統真的能給我們最佳化的學習路徑?這種系統本身的運算邏輯仍是黑盒子,各家不同,我們仍須要審慎看待,最近Scratch的創始人MitchelResnick也評論:雖然我們應善用”電腦化學習”,但是對它的限制必須有所認知,最好的電腦化學習是即時反饋並追蹤數據,搭配有教師審視學習情形的數據,進行適時調整。

數位學習還有更多可能性 學習至少包括:與知識連結、與人連結。

數位學習不是只能給予學習者來自電腦的反饋,還可能連結來自人的反饋,包括同儕評論、前輩或專家評論,這是Web2.0工具與社群媒體對學習帶來的改變。

社群學習(SocialLearning)是Web2.0時代創造的重要學習法,目前最熱門的MOOC除了提供免費教育資源給普羅大眾之外,因為內容而連結在一起的學習者社群,彼此交流互動、一起做專案報告,讓學習的黏著力增加,也帶來”潛學習”的機會,在特定興趣的虛擬空間中,有高手也有新手,新手不是只有跟老師學,也跟其他學生學,有人問了一個問題,有人回答,其他人也同時在從那問題與答案中學習,所謂”聞道有先後”,在這樣非正式學習空間裡,每個人都有可能貢獻—只要參與就是一種貢獻,參與本身對高手或新手都有不同角度的學習—反饋與學習發生在互動與合作之中。

很久以前的教室是不分年級,大小孩會教中小孩、中小孩會教小小孩,就有許多同儕學習、教學相長的機會,雖然目前的教育系統不再如此,但是利用網路的虛擬空間,很容易可以創造這樣的機會。

在數位平台如何瓦解傳統學習模式一文中,JohnSeelyBrown主張:傳統理論認為學習是為了獲得認同,以進入專家社群,在網路時代可以反過來,因為成為某個學習社群的歸屬感,所以強化了學習動機;這其實跟中國的智慧”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相近之意,但更深一層。

  可能性的延伸思考 如果你還沒有看過今年TEDTalk評選出來最重要的演說—SugataMitra:建立雲端學校—你應該要花幾分鐘觀看,他提到兩個對教育很有價值的建議,一是學生自我組織的學習群體,另一是利用網路連接來自地球另一端的正面反饋(英國奶奶—稱GrannyCloud),與電腦化學習,幫助缺乏師資與資源的小孩學習。

(SugataMitra的教育實驗,我們在前文曾經介紹過:協同學習的重要性、您不可不支的教育科技最新趨勢) 我們所贊助支持的EnglishforEveryone(E4E)是個由美國高中生發起的志工專案,讓這裏的高中生跟有心學英文的青少年藉由通信,增加實際使用英文的機會,志工會給學生的寫作提供反饋,也是種文化交流的機會。

他們也利用免費的數位工具與學習資源,給學生浸泡接觸英文的學習機會,無論您是老師或學生,有興趣可以來信:[email protected]

  如果您覺得此資訊有用,請與朋友分享;數位學習需要好多新的點子,歡迎說說您的想法! PostAuthor: ClassroomAid 文章導覽 PreviousPost採用行動學習方案的評估流程(七)–教材是否要包含圖像(Graphics)?NextPost採用行動學習方案的評估流程(八)–教材是否要包含動畫(Animation)? 站內搜尋 搜尋關鍵字: 文章分類文章分類 選取分類 EdTech iPad與教學 MOOC xAPI 人工智慧 人物專訪 其他 學習大數據(BigData) 學習新趨勢 學習標準(LearningStandards) 應用程式(Apps) 效能支持(PerformanceSupport) 教學方法(Pedagogy) 數位健康醫療 數位出版(DigitalPublishing) 數位學習(DigitalLearning) 數位工具 數智化轉型 新創Startups 智能自動化 未來學習者 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 社群學習(SocialLearning) 科技趋势 組織績效與培訓 翻轉課堂(FlippedClassroom) 行動學習(MobileLearning) 邊緣AI 開放教育資源(OpenEducationalResources) 電子書(eBook) 連結國際加速器/市場 請輸入你的電郵信箱訂閱文章 NameEmail*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